第187章 暗流-《穿越失败,我靠女儿躺成幕后大佬》

  街坊们面面相觑,终于,卖绣线的张婶忍不住上前一步。

  她是王婶多年的老姐妹,平日里两人总凑在一起纳鞋底、唠家常,关系最是亲密。

  "孩子啊,

  "张婶搓着手,语气既心疼又着急,

  "你娘这二十年不容易啊!当年你爹走的时候,你才这么高点——

  "她比划了个到腰的高度,

  "你娘起早贪黑磨豆腐,手上磨得全是茧子。如今你出息了,怎么反倒......

  "

  这话像是打开了闸门,街坊们顿时七嘴八舌地劝起来:

  "就是!修仙也不能忘了根本啊!

  "

  "你娘这些年连件新衣裳都舍不得买......

  "

  青年突然转过身,一把扯开月白锦袍。阳光下,他精壮的上身赫然布满伤痕,新伤叠着旧伤,像是一幅狰狞的地图。

  "儿啊!

  "王婶惊叫一声,手里的豆腐勺当啷落地。她踉跄着扑上去,颤抖的手悬在半空,想碰又不敢碰,

  "这、这是怎么弄的?疼不疼啊?

  "眼泪扑簌簌往下掉,嗓音都变了调,

  "原来你在外面竟是如此辛苦吗?

  "

  这个时候所有街坊都住了嘴,就连陈长安也忍不住露出了好奇的眼神,以为其中有什么隐藏内情。

  随后,就见青年却指着心口一道三寸长的疤:

  "这是几年前儿子踏入仙门之前,路过黑风岭,遇见拦路劫匪,替个卖货郎挡了一刀。

  "

  说罢,又指向肋下一处伤口,

  "两年前清水河决堤,我为了救下落水孩童,灵力耗尽,最后被夹带在水中的碎石所伤。

  "

  他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其自已身上伤口的出处,每说一处,王婶就跟着哆嗦一下,眼泪流得更凶了。

  但街坊们却渐渐安静下来,表情越来越古怪。

  卖肉的赵屠户终于忍不住打断:

  "小子,就算你天天行侠仗义,可这跟你孝顺娘亲有什么干系?

  "

  青年挺直腰背,目光坚定地环视众人,声音清朗而有力:

  "诸位叔伯婶娘的好意,我心领了。但修仙之人,当以天下苍生为已任,岂能因私废公?

  "

  他指向自已胸口那道最深的刀疤,语气愈发激昂:

  "这一刀,救下的是一家七口的性命!若我当时袖手旁观,他们早已命丧山匪之手!

  "

  卖糖人的李老头忍不住插嘴:

  "可你娘就你一个儿子啊!

  "

  青年摇头,目光灼灼:

  "李叔,您可知道,这世上像娘这样的母亲,何止千万?她们的儿子或许死在战乱中,或许病逝于饥荒,连尽孝的机会都没有!而我——

  "他拍了拍自已的胸膛,

  "我有能力去救更多人,难道要因一已私情,眼睁睁看着别人家破人亡?

  "

  张婶急得直跺脚:

  "可你娘苦了半辈子,就盼着你出息了能享福啊!

  "

  青年神色不变,语气却更加坚决:

  "张婶,您说得对,娘确实苦了半辈子。但正因如此,我才更不能让她失望!她教我做人要正直,要心怀善念。若我今日只顾自已小家,那才是真正辜负了她的教诲!

  "

  他重新指向肋下那道伤口,继续道:

  "清水河决堤那日,我若不去救人,至少会有十几个孩子溺亡。他们的母亲,也会像我娘一样肝肠寸断!

  "

  王婶已经哭得说不出话,只是死死攥着儿子的衣袖。青年轻轻握住母亲的手,声音柔和下来:

  "娘,您还记得我小时候,您总说'做人要对得起良心'吗?儿子现在做的,就是您教我的道理啊。

  "

  卖肉的赵屠户忍不住冷哼:

  "说得好听!可你娘养你这么大,你就这样一走了之?

  "

  青年目光如炬,直视赵屠户:

  "赵叔,您每日起早贪黑杀猪卖肉,不也是为了养家糊口?可若有一天,您看到有人当街行凶,您是继续卖肉,还是出手相助?

  "

  赵屠户一时语塞。

  青年趁势继续道:

  "修仙之人,寿元悠长。我今日离开,是为了让更多母亲不必承受丧子之痛!这难道不是更大的孝顺?

  "

  他指着肩膀上的一道烧伤,

  "数年之前,你们可曾记得仙灵城还不如如今完备,当时一家药铺失火,我冲进去背出个瘫痪的老太太。她儿子跪着谢我时,我就想——若天下儿女都能如此互助,该有多好!

  "

  街坊们面面相觑,一时竟不知如何反驳。

  茶楼小二嘟囔道:

  "可......可王婶怎么办?

  "

  青年深吸一口气,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

  "这里有延年益寿的丹药,足够娘亲长命百岁。

  "

  他转向母亲,眼中含泪:

  "娘,儿子不是不孝,只是......这世上有太多人需要帮助啊!

  "

  王婶颤抖着手接过锦囊,眼泪啪嗒啪嗒砸在上面。她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青年如释重负,郑重地向街坊们行了一礼:

  "诸位都是看着我长大的长辈,今日之言,句句发自肺腑。还望大家理解我舍小爱而全大义!

  "

  他说得慷慨激昂,阳光照在他伤痕累累却挺拔如松的身躯上,竟真有几分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的悲壮气概。

  陈长安终于听不下去了,他站起身,朗声开口:

  "阁下口口声声说要舍小爱而全大义。

  "

  "可你想过没有,一个连至亲都不顾的人,又凭什么说自已懂得大爱?

  "

  青年神色一滞,正要反驳,陈长安却抬手制止:

  "你且听我说完。

  "

  "你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可你娘含辛茹苦将你养大,这份恩情难道就不值得你回报?你说要守护苍生,可你连生你养你的母亲都守护不了,又谈何守护天下?

  "

  青年脸色渐渐发白,陈长安继续道:

  "你以为留下丹药银钱就是尽孝?你娘要的是这些吗?她要的不过是你能常回家看看,能让她知道你平安。

  "

  "连眼前人都照顾不好,又谈什么济世救民?

  "

  街坊们纷纷点头,王婶的眼泪又涌了出来。

  青年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已竟无言以对。

  就在此刻,街角忽然传来一阵洪亮的笑声。一个身着杏黄袈裟的和尚大步走来,手持念珠,面容慈祥却带着几分傲然。

  "阿弥陀佛!

  "和尚合掌一笑,声如洪钟,

  "尔等争论,皆是痴妄!母亲又如何?父亲又如何?须知众生平等,皆是因缘和合,何必执着于一人?

  "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青年身上,赞许地点点头:

  "这位施主舍小爱而全大义,正是菩萨心肠!世间苦难无穷,若人人只顾自家,谁来渡这芸芸众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