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乐片刻,众人便坐在一起休憩,吃些酒水,谈谈人生理想。
“说起来,不知孝瓘可有婚配?”
听见这话,高孝瓘忍不住喷出茶来,脸上本就有着作歌流的汗,现在袖手更有着水渍,更像一个娇俏的小娘子,高殷忍不住称赞:“纵是傅粉何郎,也没有孝瓘一分秀美!”
何郎就是何晏,这个典故还是和曹睿有关。何晏容貌俊美,面容细腻洁白,曹睿就怀疑他偷偷擦了粉,所以大热天特意把他找来,让何晏吃热汤面。
何晏吃得满头是汗,擦完后脸色反倒更加白洁,曹睿才相信这家伙是天生白人。
高殷这么说,算是夸张了,但这算是称赞,因此高孝瓘只能露出一个害羞的表情,心中哭笑不得。
他从小被这么说惯了,更希望别人能认可他的才能,可他既不会作诗也不会画画,不像几位兄长那么有才华,因此听到高殷的下一句话便微微发愣:
“孝瓘的功夫练得如何?若是有自信,三日后随我去北城,我要摆擂台,你来当擂主。若能守住擂台,我为你表奏官职,掌兵知事,从今以后……”
高殷指着高孝瓘,说道:“你就是我们高家武人的牌面。”
高孝珩微微侧目,四弟如此得太子喜爱?
心中又多了些诡谲的猜测。
这也不怪他,其实高家子弟受到的教育非常成功。
或许是高欢少年时过于贫穷,亲眼见过许多资源被同龄的富家子所浪费,因此高欢发家之后痛定思痛,四处招揽贤士教育子弟,这就导致高氏宗族比起宇文氏,文武双全的人才极多。
但高孝瓘偏偏不属于这个序列,他的母亲身份低微,且父亲高澄去世时他才八岁,他的前三名兄长在这时已经培养出来了,而他之后的五弟延宗又被高洋亲自拉扯,偏偏就漏了孝瓘。
彼时高澄遇刺、高洋接位,并基于禅代,整个国家动荡不安,孝瓘寄于高澄旧宅,还不知道未来如何发落,何谈教育。
等到尘埃落定,孝瓘也跟随了二兄孝珩,但孝珩性情颇为洒脱,是个称职的兄长,但不是一个合格的“养父”,对孝瓘的关注力度也不够。
孝瓘又是个老实孩子,所以得到的教育很晚,并没能像几个兄长一样,在幼年就展现出众的才能——不算脸的话。
也因此,众人谈及孝瓘,都会习惯性的将原因归咎到他的颜值上,对高殷的看法也多了几分暧昧。
“多、多谢太子,孝瓘荣幸之至!”他有些激动,说话都磕巴了:“孝瓘一定会为太子争光夺耀,若太子不放心……孝瓘现在就可以展示勇力!”
途中说着,语气又变得不确定起来,高殷笑着安抚:“也行,那你就展示一下本事,也好让我心里有个底。——虎儿!”
唤来侍卫们,几人转移到王府园子的一片竹林之间。
幽谧的竹林割碎光影,洒落片片残清,时有清风吹拂,竹影随之斑驳。
康虎儿手持长槊,这个时代的士兵们常用槊为武器,加上康虎儿的气场凝重,一看便知是战场上的猛士,高孝珩赶紧向高殷建言:“此次比试是要看孝瓘的武力,何用沙场兵!”
高殷也是赞同,让康虎儿放下兵器,康虎儿抓了抓脑袋,遵从高殷的命令。
“从哪样开始呢?”高殷在几块牌子中随意指点,最终拿起一块,孝珩接过,高声喝道:“先从相扑角力开始!”
这个时代,相扑活动盛行于宫廷内外,而且不只是齐国,在西方、中原、南国都颇为热衷,精于相扑的角抵士还曾被几代君王作为警卫队。
从身形来说,三十多岁的康虎儿正当壮年,在筋力上较之十八岁的高孝瓘占有优势,不过相扑角力同样看重技巧。
高孝珩在府邸中同样设置了角抵队,孝瓘经常同他们练习,哪个姿势更容易发力,向哪儿进攻又容易逼迫对手重心不稳,这些弯弯绕绕已经被他摸透了,康虎儿是战场上下来的猛士,高洋应该也调教过,看得出同样是好手,但动作却没有高孝瓘迅速而纯熟。
两人贴在一起,就像一个硕大的黑磨盘贴上了一层白腊,康虎儿似乎只要一往下压,就能压扁高孝瓘,但高孝瓘的手脚生了根儿一样,踩住了就纹丝不动,并且不断尝试动摇康虎儿的重心,展现出来的技击性比康虎儿更强,由高孝珩在一旁解说,高殷才知道有好几次机会,高孝瓘都能向康虎儿下死手,但他放过了。
反过来,康虎儿也同样如此,毕竟这不是生死搏斗,只是一次表演。缠斗了一炷香的时间,两人仍旧难解难分,看样子陷入了胶着,高殷怕他们打上头了,急忙叫停。
“孝瓘真可谓是健儿。”
高殷啧啧赞叹,不愧是历史上有数的名将,这个年纪就能硬扛康虎儿,要知道,康虎儿可是他父皇精挑细选来保护他的贴身近卫。如果和康虎儿同样年纪,怕不是已经胜了。
“太子过誉了。”高孝瓘喘着粗气,好一会儿才说:“康将军勇武过人,若是再坚持片刻,胜负尤未可知。”
高殷微微点头,对高孝瓘的谦逊更加满意。
“接下来比试拳脚。”
康虎儿退场休息,换上宫中宿卫来与高孝瓘比试。
高殷身边由牒云吐延率领的这一队宿卫,就是后世传说中的“百保鲜卑”,是字面意义上的以一敌百,让孝瓘和他们打,按理来说毫无胜算。
因此高殷先让自己原先的东宫宿卫去,先是一人,被孝瓘打败后又增至三人、五人,孝瓘接连得胜。
“乐城公拳技精熟,拳风刚猛雄健,应是得了名师指点,这些人奈何不得。”牒云吐延凑到高殷身边,低声道:“不如让我等上去讨教。”
“也好。”
牒云吐延回头丢了个眼神,从队里出来一个汉子,等待高孝瓘稍作休息,便拱手称讨教,接着两人战在一处。
拳风裹挟竹叶呼啸而来,狂乱飞舞的竹枝像是在喝彩,宿卫率先发难,他身形一晃,动若鬼魅,脚步轻点地面,带起一片落叶纷飞,眨眼间已如离弦之箭般冲向高孝瓘。
紧握的右拳自腰间猛地挥出,拳风呼啸,仿若裹挟着千钧之力,直捣孝瓘面门。
孝瓘高高跃起,双手变拳为掌接过这拳,又借着冲击力向后跃去,落地后原地扫了一圈腿以卸力,又借着回心力拔地而起,重新发动攻势。
拳影、腿影仿若暴风骤雨,密不透风地朝着宿卫倾泻而去,配合他此刻冷肃的面容,很难想象一个长得这么英秀的人下手如此之狠,深深打破了二兄高孝珩对他的刻板印象。
“还从未见过孝瓘如此神勇。”高孝珩不敢置信,“莫非以往孝瓘都未使出全力?”
“哈哈,珠玉傍身,广宁王倒是浑然不觉啊!”
高殷拿起酒壶,罚他饮满一盏酒。
“说起来,不知孝瓘可有婚配?”
听见这话,高孝瓘忍不住喷出茶来,脸上本就有着作歌流的汗,现在袖手更有着水渍,更像一个娇俏的小娘子,高殷忍不住称赞:“纵是傅粉何郎,也没有孝瓘一分秀美!”
何郎就是何晏,这个典故还是和曹睿有关。何晏容貌俊美,面容细腻洁白,曹睿就怀疑他偷偷擦了粉,所以大热天特意把他找来,让何晏吃热汤面。
何晏吃得满头是汗,擦完后脸色反倒更加白洁,曹睿才相信这家伙是天生白人。
高殷这么说,算是夸张了,但这算是称赞,因此高孝瓘只能露出一个害羞的表情,心中哭笑不得。
他从小被这么说惯了,更希望别人能认可他的才能,可他既不会作诗也不会画画,不像几位兄长那么有才华,因此听到高殷的下一句话便微微发愣:
“孝瓘的功夫练得如何?若是有自信,三日后随我去北城,我要摆擂台,你来当擂主。若能守住擂台,我为你表奏官职,掌兵知事,从今以后……”
高殷指着高孝瓘,说道:“你就是我们高家武人的牌面。”
高孝珩微微侧目,四弟如此得太子喜爱?
心中又多了些诡谲的猜测。
这也不怪他,其实高家子弟受到的教育非常成功。
或许是高欢少年时过于贫穷,亲眼见过许多资源被同龄的富家子所浪费,因此高欢发家之后痛定思痛,四处招揽贤士教育子弟,这就导致高氏宗族比起宇文氏,文武双全的人才极多。
但高孝瓘偏偏不属于这个序列,他的母亲身份低微,且父亲高澄去世时他才八岁,他的前三名兄长在这时已经培养出来了,而他之后的五弟延宗又被高洋亲自拉扯,偏偏就漏了孝瓘。
彼时高澄遇刺、高洋接位,并基于禅代,整个国家动荡不安,孝瓘寄于高澄旧宅,还不知道未来如何发落,何谈教育。
等到尘埃落定,孝瓘也跟随了二兄孝珩,但孝珩性情颇为洒脱,是个称职的兄长,但不是一个合格的“养父”,对孝瓘的关注力度也不够。
孝瓘又是个老实孩子,所以得到的教育很晚,并没能像几个兄长一样,在幼年就展现出众的才能——不算脸的话。
也因此,众人谈及孝瓘,都会习惯性的将原因归咎到他的颜值上,对高殷的看法也多了几分暧昧。
“多、多谢太子,孝瓘荣幸之至!”他有些激动,说话都磕巴了:“孝瓘一定会为太子争光夺耀,若太子不放心……孝瓘现在就可以展示勇力!”
途中说着,语气又变得不确定起来,高殷笑着安抚:“也行,那你就展示一下本事,也好让我心里有个底。——虎儿!”
唤来侍卫们,几人转移到王府园子的一片竹林之间。
幽谧的竹林割碎光影,洒落片片残清,时有清风吹拂,竹影随之斑驳。
康虎儿手持长槊,这个时代的士兵们常用槊为武器,加上康虎儿的气场凝重,一看便知是战场上的猛士,高孝珩赶紧向高殷建言:“此次比试是要看孝瓘的武力,何用沙场兵!”
高殷也是赞同,让康虎儿放下兵器,康虎儿抓了抓脑袋,遵从高殷的命令。
“从哪样开始呢?”高殷在几块牌子中随意指点,最终拿起一块,孝珩接过,高声喝道:“先从相扑角力开始!”
这个时代,相扑活动盛行于宫廷内外,而且不只是齐国,在西方、中原、南国都颇为热衷,精于相扑的角抵士还曾被几代君王作为警卫队。
从身形来说,三十多岁的康虎儿正当壮年,在筋力上较之十八岁的高孝瓘占有优势,不过相扑角力同样看重技巧。
高孝珩在府邸中同样设置了角抵队,孝瓘经常同他们练习,哪个姿势更容易发力,向哪儿进攻又容易逼迫对手重心不稳,这些弯弯绕绕已经被他摸透了,康虎儿是战场上下来的猛士,高洋应该也调教过,看得出同样是好手,但动作却没有高孝瓘迅速而纯熟。
两人贴在一起,就像一个硕大的黑磨盘贴上了一层白腊,康虎儿似乎只要一往下压,就能压扁高孝瓘,但高孝瓘的手脚生了根儿一样,踩住了就纹丝不动,并且不断尝试动摇康虎儿的重心,展现出来的技击性比康虎儿更强,由高孝珩在一旁解说,高殷才知道有好几次机会,高孝瓘都能向康虎儿下死手,但他放过了。
反过来,康虎儿也同样如此,毕竟这不是生死搏斗,只是一次表演。缠斗了一炷香的时间,两人仍旧难解难分,看样子陷入了胶着,高殷怕他们打上头了,急忙叫停。
“孝瓘真可谓是健儿。”
高殷啧啧赞叹,不愧是历史上有数的名将,这个年纪就能硬扛康虎儿,要知道,康虎儿可是他父皇精挑细选来保护他的贴身近卫。如果和康虎儿同样年纪,怕不是已经胜了。
“太子过誉了。”高孝瓘喘着粗气,好一会儿才说:“康将军勇武过人,若是再坚持片刻,胜负尤未可知。”
高殷微微点头,对高孝瓘的谦逊更加满意。
“接下来比试拳脚。”
康虎儿退场休息,换上宫中宿卫来与高孝瓘比试。
高殷身边由牒云吐延率领的这一队宿卫,就是后世传说中的“百保鲜卑”,是字面意义上的以一敌百,让孝瓘和他们打,按理来说毫无胜算。
因此高殷先让自己原先的东宫宿卫去,先是一人,被孝瓘打败后又增至三人、五人,孝瓘接连得胜。
“乐城公拳技精熟,拳风刚猛雄健,应是得了名师指点,这些人奈何不得。”牒云吐延凑到高殷身边,低声道:“不如让我等上去讨教。”
“也好。”
牒云吐延回头丢了个眼神,从队里出来一个汉子,等待高孝瓘稍作休息,便拱手称讨教,接着两人战在一处。
拳风裹挟竹叶呼啸而来,狂乱飞舞的竹枝像是在喝彩,宿卫率先发难,他身形一晃,动若鬼魅,脚步轻点地面,带起一片落叶纷飞,眨眼间已如离弦之箭般冲向高孝瓘。
紧握的右拳自腰间猛地挥出,拳风呼啸,仿若裹挟着千钧之力,直捣孝瓘面门。
孝瓘高高跃起,双手变拳为掌接过这拳,又借着冲击力向后跃去,落地后原地扫了一圈腿以卸力,又借着回心力拔地而起,重新发动攻势。
拳影、腿影仿若暴风骤雨,密不透风地朝着宿卫倾泻而去,配合他此刻冷肃的面容,很难想象一个长得这么英秀的人下手如此之狠,深深打破了二兄高孝珩对他的刻板印象。
“还从未见过孝瓘如此神勇。”高孝珩不敢置信,“莫非以往孝瓘都未使出全力?”
“哈哈,珠玉傍身,广宁王倒是浑然不觉啊!”
高殷拿起酒壶,罚他饮满一盏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