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俟斤-《北齐:家父文宣帝》

  这就是皇帝吗?

  高长恭莫名的觉得心痛。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半刻过去,高殷缓缓转过头来。

  “也罢。咱们先讨论正经的御敌吧。”

  高长恭松了口气,一股使命感像是锦袍一样,披在了他身上。

  他必须向高殷展示自己的战略能力,尽可能设想出足以歼灭库莫奚的办法,用他们之死亡换取齐民之生存。

  库莫奚的活动地域主要是松、漠地带,弱落水以北,也就是后世内蒙古的西拉木伦河,距离白狼城约有五百里,以库莫奚的马力,应当七日左右就能抵达。高殷这次军队是在上一次库莫奚入寇后开始拨发的,进军十日,这样算下来,新一批的库莫奚人已经到了,现在应当在战国时期的燕国右北平郡附近流窜。

  “若是直接开战,那么最可能遭遇敌军的,就是这里。”

  高殷点了点地图上的一点,它正处于白狼城与弱落水的中间地带。将来隋唐时会在此设置饶乐都督府和松漠都督府,到辽代时则成为了辽国的首都上京,在明代后期则属于奴儿干都司所辖的兀良哈三卫。

  据前线士兵的回报,这里屯驻着大批库莫奚军,应该还有部分契丹军。长城也不是万能的,给够时间,哪怕小孩骑驴也能通过,库莫奚的战力虽然比不过突厥,但也是在漠北有地盘的老字号了,区区的边军做到守土已经是勉强,不能指望他们主动出击。

  “也就是咱们了……放他们进来的事情,就先算了吧。”

  高殷笑了笑:“将来要一统天下,不堂皇大气,怎么使得,对异族都纵容,以后面对周陈等中原之军,难道也要让土?”

  高长恭松了口气,看来至尊是放弃了那个残忍的战法。

  “臣猜测敌军主力大部,都在此处。”

  高长恭指向一处,高殷眯了眯眼睛:“白狼水么?”

  有白狼山就有白狼水,白狼水就是后来的大凌河,高殷他们所在的白狼城就在白狼水的下游,而高长恭所指的地方,则是其中上游。

  这个猜测也是合理的,毕竟对方除了人,还有马,只有庞大的河流才能够供应这么多人马的水消耗,哪怕他们平日扎营,也要找到足够的水源,而大漠可用的水源可不多。

  这也是为什么异族不往这几个地方投河的原因,一来他们不擅长用药草药毒,二来合流所需的毒药可太庞大了,三来,哪怕是用腐尸污染水源,也没多大意义,他们自己平日也经常往来此处,投毒更容易坑害他们自己。

  高长恭点点头:“不过臣只能肯定此处必有一部,至于其他四部在何处,就不敢断言了,甚至……这一部也许还是陷阱。”

  根据收集来的情报,库莫奚的军队数量应当在六万人左右。

  按库莫奚现在的部落制度,是没有所谓的奚王或可汗的,而是分为五部,每一部由一个部落大族的“俟斤”,也就是酋长统率,风俗和突厥大差不差,以奚车作为营帐。俟斤的牙帐里常有五百人手持兵器护卫,除此以外的部落全部散居山谷。

  五部,在白狼水的那一部至少也有战兵近万人,而且还不知道是不是库莫奚设下的陷阱,若齐军在前往白狼水上游的过程中被偷袭,那将会迎来大齐开国以来最大的败仗。

  “这倒是不需要太过担忧,我想,库莫奚人还不知道我军已经抵达白狼。”

  齐军出征的消息虽然还没扩散出去,但草原人也有联络的方法,例如与某些汉奸勾结,又或者向商人打探。

  不过此次出征,高殷的行军颇为隐秘,又是在自己国境内,若是运气够好,那库莫奚应该不知道齐军已经抵达,只是以为齐军将要开拨而已。

  也就是说,此时可以尝试着,对库莫奚进行一次偷袭。

  “这是否太轻视库莫奚了?”

  高长恭还是有些担忧。

  “无所谓,丑媳妇总要见妇翁的。”高殷呵呵笑着:“何况就立场而言,他们才是那个丑媳妇,我军的装备比他们精良远甚,作战士气也高昂,天策府的将士正欲求一场胜利,以压制晋阳之兵,晋阳的兵马嘛……也希望在我面前表现一二。”

  此次高殷所统的兵马有七万,四万出自于天策府,三万出自于晋阳。

  其实高殷原本只打算用天策兵,一是不想分薄晋阳的兵力,免得让西线的周国觉得有可乘之机,二来也是给追随自己的人立功的机会。

  天策府除了原本的京畿府的兵,还有很多大都督府的兵,现在这两个府都不存在了,整合成了新的天策府,因此府中军人的地位就很微妙。

  军人的存在意义就是打仗,虽然平日高殷也会要求他们强化训练,并以训练和狩猎的成绩来作为评价与赏赐的标准,但毕竟没上过战场就不算真正的兵马,而原本的京畿兵里,还有许多鲜卑人。

  这些鲜卑人真正上过战场,虽然他们被长期以来的三国演义忠君爱国教育和军规军制压制了一部分的偏见和歧视,但终究没有彻底的缓和,所以高殷也希望把他们带到战场上,用鲜血和战斗合为一体,同时也成为自己的真正倚重。

  即便高长恭忠心耿耿,但连作战这种事都要他全程代劳,那自己这个皇帝就太无用了。皇帝的职责之一,就是全国最高军事的负责人,越是实权皇帝,就越要懂军事,毕竟封建帝国都是建立在枪杆子上的国家,皇帝本就该是最优秀的政治家以及最出色的将领。

  与其让将领在前线摘取甜美的果子,壮大他的威望,将来得到让自己忌惮的军心,不如自己借用优秀将领的力量,与士兵们同甘共苦,成为他们发自内心拥戴的军王,少走高欢高澄的弯路。

  但常山事变,特别是斛律金死后,晋阳的军将们颇有一种惶惶不安之感,认为至尊在想办法培养新势力,一旦成型,就会将他们抛弃。事实还的确如此,晋阳的勋贵后来的确被高湛高纬等皇帝抛弃,因为已经没有足够的威望和正常的办法统御他们了,与其让他们开会讨论下一个皇帝谁做,不如叫他们来开会,宣布他们的罪责。

  等时机成熟,高殷就会将他们这帮吃饱喝足不做事的勋贵们拆散,重新组建一支忠于自己的军队,去进行最严苛的挑战,新时代的船不会有这帮人的位置。

  放在恋爱里,就是某一方发现自己即将被抛弃,苦苦哀求对象不要分手,如果对象一意孤行,就不知道这人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偏巧晋阳勋贵还真有着掀桌的资本,别的不说,成批逃向周国,就会造成周齐战斗力大幅度的倾斜,甚至于勋贵献出晋阳,将高殷和邺都直接置于周国的威胁之下。

  那宇文宪可比历史上的宇文邕还要轻松了,指不定大呼“感谢高殷的馈赠”之类的话。

  为了防止出现晋阳大叛逃这种搞笑的事情发生,高殷不得不安抚晋阳勋贵们,选择其中优秀的子弟,带他们去往北方征讨库莫奚,让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出力、赎罪,同时在朝堂上重新为他们安排位置。

  这也就意味着,高殷要进行的军制改革,不得不拖晚一些了,至少要在对库莫奚取得军事胜利以后。

  从短期来说,高殷是赚了的,他的确掌握了最重要的军权,成为了实权的君王;但从长远而言,他的王朝多少也遗留了一些前代的污渍,这是承接旧朝的代价。

  世事不尽如人意,只能说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