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东风-《北齐:家父文宣帝》

  高淹暂时不能动,高殷也不指望他能踏建康灭南陈,因此齐陈两国目前在淮南事务上相安无事,很有点背对背拥抱的意思。

  而历史走到现在,也因为高殷的选择,变得截然不同,王琳就是受益最多的那一个。

  去岁天保十年六月,陈霸先去世,王琳闻讯后就命孙瑒留守荆州,自己则拥戴萧庄屯驻濡须口,十一月初二,王琳进军大雷。

  此地毗邻长江水道,是兵家必争之地,东晋时期苏峻叛乱,庾亮觉得苏峻不强,因此指示想要率兵入都拱卫皇室的温峤说“足下无过雷池一步”,成为一个有名的典故;后来刘裕要讨伐卢循,也是从雷池开始向东岸的大雷进军。

  刚继位的陈蒨匆忙派遣侯瑱、侯安都、徐度抵抗,被王琳所击退,而安州刺史吴明彻选择乘夜袭击湓城,王琳派任忠进攻吴明彻,把吴明彻打得大败,吴明彻只身脱逃。

  不得不说王琳的政治头脑和他的军事能力一样聪敏,也可能是高涣率领两万齐军给予他支援,让他看得到自己背后有一个强大的齐国。在大雷胜利后,王琳稍作休整,利用这个时间给高浚写信,同时上奏疏给高殷请求支援,随后在高浚接到信不久就发兵东征。

  他本来就一定会打南陈,齐军予以支援更好,但不给也无所谓,打下建康,那南陈的一切都姓王。

  时间来到了乾明元年二月十三日,王琳的军队向东百里,抵达栅口,侯瑱督诸军屯驻芜湖,此处距离建康不过二百里,可以说是南陈的生命线。

  齐国打不下来,但王琳携南人兵马和梁朝余威,未必不能夺取建康,因此这一战是南陈和王琳的决战,谁能取胜,谁就是下一代南朝之主。

  从去年十月到现在,两军在此相持一百多天,各有胜负,期间高涣和慕容俨帮他打了一些小仗,战胜了小股陈军,但也催促王琳快些回荆州巩固基业,不要在此与南陈长期交战。

  这种打法不符合齐国的利益。王琳胜了,自然会将南陈吃干抹净,甚至举起梁室大旗,效果比陈国还要更好,而齐国又找不出第二个王琳来制衡王琳;

  王琳若败,则意味着南陈喘回一口气,长江以南齐国的势力更加弱小,使得周国能腾出手,用更多的力量应付齐国。

  “打到这个地步,已经足够了!休养三年,再趁势进发,足可一举灭陈,何必固执今日!”

  临出发前,高殷给高涣的指示就是要支援王琳,但不允许王琳和陈军决战,如果他有这么个打算,就尽可能的阻止,因此在取得一定战果后,高涣开始给王琳施加压力。

  现在王琳的后勤是通过濡须口运输的,仰仗的也多是齐国淮南之地开垦的田粮,受齐军掣肘的空间很大。

  一开始,王琳还没把这个事情当回事,或许他将自己当做了战神,想着打败陈军主力,长驱直入、一举攻破建康,就能够叫南国臣民换旧朝,日月重开大梁天,对高涣的提醒十分敷衍。

  “这个貉子!刚打下的荆州,他还真不珍惜!放着刘表不做,一心想做孙策!”

  高涣大怒,在屋中来回踱步。此刻他愤怒至极,自己在先帝手中吃瘪也就算了,听新君的也是应有之义,可这个寒门出身的南方匹夫,居然敢对自己阴奉阳违,怎么能叫他不怒!

  “王子珩野心勃勃,周国闻其东发,已派荆州刺史史宁率军数万袭击郢州,孙瑒如今正绕城固守。”

  慕容俨抚须分析:“我军已知,王子珩不可能不知道,但仍执意与陈军决战,恐怕想的是一战定乾坤,而后入主建康——这梁室忠臣,嘿!”

  高涣走来走去,静不下心,转头看向慕容俨,希望他出个主意。

  “至尊之思谋实在深远,远胜先帝。”

  慕容俨笑笑:“养吕布这种人如同养鹰,饥则噬人,吃饱了又要飞走,如今放在王子珩身上,也实在恰当。真不知至尊如何领会得?是群书通读,还是天宇所授?”

  “如之奈何?”高涣不想聊这些虚的,他只想立刻解决王琳这档子麻烦事。

  “这话乃是吕布刚夺徐州,请陈登去朝廷为其表官,但陈登未为吕布讨得徐州牧,引得吕布大怒,陈登为了缓和吕布之怒,而临时编出的说辞。虽然是编造,却也说中了吕布这类人。”

  “行台!我也不是不看三国!”高涣听得头都大了,因为是新君的书,现在哪哪都在聊,基本都成齐国人一生必看的书籍了,搞得他有些逆反心理:“这与眼下情形有何补益!”

  “诀窍正在这里。”慕容俨双目微眯,仅流露些许精光:“先帝驾鹤不久,新君尚未建威,正是他觉得可欺之时;如果我们一味应承王子珩所请,只会让他觉得怯懦。正是要让王子珩这类人知世道险恶,我等齐国也在防备他,不会让他尽得全功。”

  王琳现在做的梦,就是一举克陈,只要让他知道世道艰险,灭陈很艰难,那他就自然会变得现实起来。

  这才是高涣想听的话:“那行台有什么打算?”

  “我有一子,名曰子会,善于交络,与王子珩诸将关系颇佳。”

  慕容俨老神在在:“只要让他向王琳诸将传递一个消息,就说王丞相正欲破陈,有意取代陈氏,不仅会抛弃梁主,还会在建康重新立势,如此足够令王子珩诸将动摇。”

  高涣连连点头:“然后?我们再收回兵马,减少粮食供给?”

  “不。我们反而要多给粮米,再派出更多的士兵规划路线,安排他与陈军决战,则王子珩必退兵耶!”

  高涣毕竟是齐国宗王中的名将,花些时间就想明白了这个道理。王琳野心勃勃,有枭雄之资,这样的人必性格独立自主,也就有着天然的多疑习性。

  王琳军本就相持了一百多天,不少人都想回荆州,齐军借盟军之便传布谣言,让王琳麾下军心混乱并不困难,高涣等人多加资助,请求王琳决战,王琳反而会生出疑心。

  此时再让高淹做些小动作,比如派淮南兵马在北方各处佯攻,不仅能给予南陈更多压力,实际上也控制了王琳:莫非齐军顾虑淮南之败,想借我为王先驱?

  若陈军败,王琳进军,则大股齐军趁势南下,切断王琳供给、再度包围建康,与陈军大战过后必然损兵折将的王琳军将没有反抗之力;

  若陈军胜,则齐军又可以直接收拢王琳残部,即便王琳还有反抗能力,齐军也愿意继续让他做个傀儡国主,但损失的兵力和资源就是真损失了,最后也只能龟缩在荆州,失去窥探天下的能力。

  王琳辛苦干仗,可不是为了变成齐国的萧詧。

  “好,好!”高涣连连点头,慕容俨继续说:“所以我们不仅不能命王子珩退兵,相反还要逼迫,还要隐瞒我们知道史宁入侵荆州的消息;什么时候王子珩跟我们说荆州有变,那就是他退兵的时候了!”

  高涣连连点头,高殷想开发淮南,这是齐国谁都清楚的,以他汉种的身份,做这一套也不无道理。

  但毕竟淮南不是齐国深地,又经历过惨败,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发展,哪怕高殷让宗王护持、政策和资源全力支持,淮南也需要三五年,才能发展出足可一战的军团。

  所以继续不动刀兵,保持现有的格局是最好的,齐国矿最多,将来发育起来吊着打其他三国没问题,王琳也是感觉到了压力,才想要趁势灭陈,从棋子变成棋手。

  高涣派遣开府仪同三司刘伯球支援王琳,同时慕容俨之子慕容子会率两千名铁骑屯驻芜湖西岸,唱葬歌激怒陈军,试图与他们决战。

  果不其然,王琳的行动顿时变得犹豫起来,齐军的大力支持反而让他感觉有异常,萧庄在濡须口也受到了齐军的压力,请求回到荆州:如果在这里败了,他就失去了大部分的意义,如果胜了,那王琳也要减弱萧氏的作用,反倒是回到荆州,替齐国切断周陈联系,还能让他有一定的自主能力,王琳也会更客气。

  王琳仍不甘心,率合肥、漅湖一带的部众乘兵船沿江排列而下,打算强行与陈军决战,舳舻首尾相连,军势强盛。

  侯瑱便向虎槛洲进军,王琳也派出兵船排列在长江西面,隔着虎槛洲停泊过夜,次日两军交战,王琳军小败,又稍稍退却到长江西岸以自保。

  结果当晚猛刮东北风,王琳的舟舰都被吹坏了,搁浅在沙滩上,同时浪也变得大了,让他的军队无法回到江岸。

  十五号天亮时,风才平静下来,王琳只得收拾船只,侯瑱也率军退入芜湖。

  据说当天,王琳站在江边,看着长江发出感慨:“孔明之东风,顾周郎而不眷我乎?”

  五日后,便接回萧庄,率军回荆州防御史宁入侵,齐军趁势吃了一点淮南的地,驻扎在濡须口,和陈军继续拉扯,同时上奏向高殷请求下一步指示。

  这一日恰好是二月二十日,齐国宫廷遭遇常山王政变,而后当日即被齐帝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