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吧。”
高殷命人将高演、高孝琬等人也从笼中带出,除了这三名宗王,活着的还有鲜于世荣等寥寥几人。
送走狼群后,禁卫们过来打扫战场,同时分出一半人,包围住了高演等人。
难道侄儿要出尔反尔,还是要杀死我?
高演心下微怒,反而仰天大笑。
“你、你们这是做什么!”
高孝琬没他那么坦然,他刚从鬼门关上走出来,惊魂未定,此时紧紧抓着高演的衣袖,眼中流出泪来。
自己是文襄的嫡子,怎么可以……受到这种屈辱!
“送几位回府。”
陈山提说着,将高演与鲜于世荣分开,鲜于世荣等人被押着带走,高演急了,立刻大喊:“不、别带走鲜于将军!”
“这是至尊的意思。”
陈山提小声提示:“高氏乃皇族,因此至尊格外开恩,我也只是奉命行事,还请常山王不要让我难做。”
高演不听,仍是伸出手,抓住鲜于世荣的手臂。
鲜于世荣回头看向自己的主人,惨然一笑,主动拉回了手,随后被诸多的禁卫淹没,就像水消失在水中。
他和高演相离未远,甚至高演还能看见他的鞋履,可一刹那就消失了,高演顿时明白,他再也看不到这位坚实支持自己的忠臣了。
“走吧,常山王。”
陈山提靠近,将他的双肩扶住:“请您回去静养,一切都会过去的。”
接着双掌微微施力,不由分说地将高演往外带离。
高演想说些什么,眼泪却先流下来了。
“让我见至尊。”
“这是至尊的意思。”
“乞见至尊!”
陈山提没再回话。
“鲜于世荣忠而获罪!”高演猛地大喊:“都是我的意思,他、他们都只是执行我的命令,不应当受到如此对待!”
百官勋戚正要前往昭阳殿,对新君朝贺行礼,如今忽然出了这么一幕,让他们颇感意外,却也知道如何对待:不要理会。
人群皆向北行去,无人反应高演,仿佛他已经成了空气,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有人回应。
娄氏的时代结束了,她的子嗣也失去了力量,现在是乾明元年。
陈山提憋住笑意,将高演扶上马,前方自有人牵绳,四五个骑士靠在高演身边,确实是密不透风的保护。
永徽、永馨更关心自己的兄长,可人群熙熙攘攘,禁卫遮住了她们的目光,她们只得前往昭阳殿,走完最后的仪式流程。
等再出来,那处已经无人,谁也不知道文襄的两个儿子去了哪里。
及至散朝,许多人才松了一口气,对他们来说,难捱的一日终于结束了。
对另外一些人而言,噩梦才刚刚开始。
“诏曰:鲜于世荣、赫连辅玄、刘洪徽、王松年……等臣狼顾鸱张,包藏祸心,其罪滔天,实负皇恩……今据《齐律》重罪十条之三,叛,坐以谋逆大恶,除以死刑,不在八议论赎之限。着即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这算是从程序上补完了对鲜于世荣等人处刑的手续。
而后高殷再度发布命令,根据户籍簿册逮捕参与政变之人的家属,对他们进行族刑。
后世对古代帝国的印象里的重大刑罚,应该就是“诛九族”或“株连九族”了,不过这两个是不一样的概念。
九族的说法不一,有说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的,也有说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的,总之范围都很广阔。
株是植物的根茎,往往在地下生长得错综复杂,替植物扎根,取这个字,就是用来形容将一个家族连根拔起,株连并不是诛杀,而是罪及的意思,大概就是你家出了这么个王八蛋,那你也就跟着倒霉,但还不至于一起掉脑袋,往往是坐牢或者流放之类较轻松的刑罚。
而这也和连坐不同,在北魏时起被叫做“缘坐”,即因血缘亲属家庭关系而实行的株连,连坐则是从秦朝就已经有的概念,指的是株连邻居或者同事,两者概念不同,在这种政变的谋逆大案里,更多的适用缘坐。
毕竟因为一小撮非法反动禁卫而连坐所有禁卫,哪个皇帝都吃不消。
不过通常来说是不会诛九族的,从秦朝开始的习惯就是夷三族,具体的操作手册是罪犯的父亲、儿子应死尽死,母亲女儿妻妾姐妹这些妇女免死,但要没收部曲、田宅和资财,同时没为官奴婢,只有家族中年过八十的男人、六十岁以上的妇女还有残疾人可以免罪,若是有女性出嫁,则按照夫家的人算,不跟父家一起遭罪。
某种意义上,也是斛律家命好,斛律武都娶了义宁公主,就冲这一点,高殷都至少要保下斛律光来,否则义宁公主还要更惨一些。
这里面还涉及到了一个亲亲相隐的问题,即知道家人犯罪,是否要告发。
这隐约顶到了国与家的矛盾点,到底是我爱我家,还是更爱君国?通常而言,帝国是鼓励臣民告发的,毕竟这有助于巩固统治地位,然而从汉朝开始,为血亲复仇就是天然的正义,汉朝是以孝治理天下的,而后代的中原王朝也都参照了这一点。
那么这落到法律中,就有了一个极大的矛盾,如果我知道我家的人犯法,到底要检举呢?还是不检举呢?
若检举,就违背了孝道,不是孝子,而根据不是孝子一定不是忠臣的逻辑,这人连自家都不爱,还会爱非血亲的君王?一定是谄媚君上的小人!
若不检举,那么提前预防犯罪事件就变得困难,而且将来治罪,那些罪犯的家人喊无辜又怎么处理?让他们自认倒霉吗?
好在单就这次政变而言,事情比较简单,针对国君发动的政变不在相隐之列,这些参加政变的人员,他们的祖父、父亲、伯叔父们、自己的兄弟、儿子、孙子,乃至一起同居的男性,全部都要处死,伯叔父们和自己兄弟的儿子则流放到边疆去修长城,母亲妻子姐妹女儿放给功臣之家为奴,财产全部没收。
比较特殊的一点,在于高殷的命令中,若事发之前,罪犯的女性亲属、奴婢以及罪犯的伯叔父子嗣、兄弟子嗣中的十五岁以下的男孩,有人信仰佛教的可以免除流放,能够选择一所寺庙进去修禅礼佛。
其实只是换了个方法给寺庙当奴婢而已,但多少给他们一个选择了。
至于处刑的方法,只要判定了死刑,那君主就可以自由决定了,齐国按照高殷新拟定的齐律,死刑一共有四等,按照等级分别是车裂,俗称五马分尸,商鞅同款死法;然后是枭首,也就是砍头悬挂示众,陈尸三日;接着是斩刑,让身首分离,最后是绞死,可以不分开身体。
就现实而言,刘洪徽等人享受的是最高规格的车裂加强版,百狼啄噬,多数找不到完好的骨头,哪怕头颅也被啃得七零八落的,而高殷下令将尸骨收集起来,重新用钉子拼凑好骨骼,随后将尸骨挂在邺都各城门口和市集入口,头颅则摆放在尚书省,那是他们梦的起点,也是最终结局的归宿。
摆在太阳底下,就搁那晒着,晒足一百八十天,晒出美味晒出鲜。
“接下来,咱们就去看看抄家吧。”
高殷召集了高长恭、延宗、高劢、魏收、祖珽、杜弼、阳休之等臣子,笑着说:“朕还没看过抄家是什么样的呢!”
众臣面面相觑,不好拂了新君的美意,只得低头允诺。
阳休之是其中最紧张的,因为在高演政变之前,他就曾经暗中劝说,“昔周公朝读百篇书,夕见七十士,犹恐不足。录王何所嫌疑,乃尔拒绝宾客”,让高演搞事,如今常山王彻底失败,日后追究起来……
“阳卿。”
阳休之紧胯提肛,鼻腔窒息,糯糯道:“臣、臣在。”
“今夕将落,阳卿以为咱们可见七十士否?放心,今日哪怕是去录王府,亦不会拒绝宾客啦!”
高殷哈哈大笑,笑得阳休之惊慌失措,恐惧丛生。
高殷命人将高演、高孝琬等人也从笼中带出,除了这三名宗王,活着的还有鲜于世荣等寥寥几人。
送走狼群后,禁卫们过来打扫战场,同时分出一半人,包围住了高演等人。
难道侄儿要出尔反尔,还是要杀死我?
高演心下微怒,反而仰天大笑。
“你、你们这是做什么!”
高孝琬没他那么坦然,他刚从鬼门关上走出来,惊魂未定,此时紧紧抓着高演的衣袖,眼中流出泪来。
自己是文襄的嫡子,怎么可以……受到这种屈辱!
“送几位回府。”
陈山提说着,将高演与鲜于世荣分开,鲜于世荣等人被押着带走,高演急了,立刻大喊:“不、别带走鲜于将军!”
“这是至尊的意思。”
陈山提小声提示:“高氏乃皇族,因此至尊格外开恩,我也只是奉命行事,还请常山王不要让我难做。”
高演不听,仍是伸出手,抓住鲜于世荣的手臂。
鲜于世荣回头看向自己的主人,惨然一笑,主动拉回了手,随后被诸多的禁卫淹没,就像水消失在水中。
他和高演相离未远,甚至高演还能看见他的鞋履,可一刹那就消失了,高演顿时明白,他再也看不到这位坚实支持自己的忠臣了。
“走吧,常山王。”
陈山提靠近,将他的双肩扶住:“请您回去静养,一切都会过去的。”
接着双掌微微施力,不由分说地将高演往外带离。
高演想说些什么,眼泪却先流下来了。
“让我见至尊。”
“这是至尊的意思。”
“乞见至尊!”
陈山提没再回话。
“鲜于世荣忠而获罪!”高演猛地大喊:“都是我的意思,他、他们都只是执行我的命令,不应当受到如此对待!”
百官勋戚正要前往昭阳殿,对新君朝贺行礼,如今忽然出了这么一幕,让他们颇感意外,却也知道如何对待:不要理会。
人群皆向北行去,无人反应高演,仿佛他已经成了空气,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有人回应。
娄氏的时代结束了,她的子嗣也失去了力量,现在是乾明元年。
陈山提憋住笑意,将高演扶上马,前方自有人牵绳,四五个骑士靠在高演身边,确实是密不透风的保护。
永徽、永馨更关心自己的兄长,可人群熙熙攘攘,禁卫遮住了她们的目光,她们只得前往昭阳殿,走完最后的仪式流程。
等再出来,那处已经无人,谁也不知道文襄的两个儿子去了哪里。
及至散朝,许多人才松了一口气,对他们来说,难捱的一日终于结束了。
对另外一些人而言,噩梦才刚刚开始。
“诏曰:鲜于世荣、赫连辅玄、刘洪徽、王松年……等臣狼顾鸱张,包藏祸心,其罪滔天,实负皇恩……今据《齐律》重罪十条之三,叛,坐以谋逆大恶,除以死刑,不在八议论赎之限。着即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这算是从程序上补完了对鲜于世荣等人处刑的手续。
而后高殷再度发布命令,根据户籍簿册逮捕参与政变之人的家属,对他们进行族刑。
后世对古代帝国的印象里的重大刑罚,应该就是“诛九族”或“株连九族”了,不过这两个是不一样的概念。
九族的说法不一,有说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的,也有说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的,总之范围都很广阔。
株是植物的根茎,往往在地下生长得错综复杂,替植物扎根,取这个字,就是用来形容将一个家族连根拔起,株连并不是诛杀,而是罪及的意思,大概就是你家出了这么个王八蛋,那你也就跟着倒霉,但还不至于一起掉脑袋,往往是坐牢或者流放之类较轻松的刑罚。
而这也和连坐不同,在北魏时起被叫做“缘坐”,即因血缘亲属家庭关系而实行的株连,连坐则是从秦朝就已经有的概念,指的是株连邻居或者同事,两者概念不同,在这种政变的谋逆大案里,更多的适用缘坐。
毕竟因为一小撮非法反动禁卫而连坐所有禁卫,哪个皇帝都吃不消。
不过通常来说是不会诛九族的,从秦朝开始的习惯就是夷三族,具体的操作手册是罪犯的父亲、儿子应死尽死,母亲女儿妻妾姐妹这些妇女免死,但要没收部曲、田宅和资财,同时没为官奴婢,只有家族中年过八十的男人、六十岁以上的妇女还有残疾人可以免罪,若是有女性出嫁,则按照夫家的人算,不跟父家一起遭罪。
某种意义上,也是斛律家命好,斛律武都娶了义宁公主,就冲这一点,高殷都至少要保下斛律光来,否则义宁公主还要更惨一些。
这里面还涉及到了一个亲亲相隐的问题,即知道家人犯罪,是否要告发。
这隐约顶到了国与家的矛盾点,到底是我爱我家,还是更爱君国?通常而言,帝国是鼓励臣民告发的,毕竟这有助于巩固统治地位,然而从汉朝开始,为血亲复仇就是天然的正义,汉朝是以孝治理天下的,而后代的中原王朝也都参照了这一点。
那么这落到法律中,就有了一个极大的矛盾,如果我知道我家的人犯法,到底要检举呢?还是不检举呢?
若检举,就违背了孝道,不是孝子,而根据不是孝子一定不是忠臣的逻辑,这人连自家都不爱,还会爱非血亲的君王?一定是谄媚君上的小人!
若不检举,那么提前预防犯罪事件就变得困难,而且将来治罪,那些罪犯的家人喊无辜又怎么处理?让他们自认倒霉吗?
好在单就这次政变而言,事情比较简单,针对国君发动的政变不在相隐之列,这些参加政变的人员,他们的祖父、父亲、伯叔父们、自己的兄弟、儿子、孙子,乃至一起同居的男性,全部都要处死,伯叔父们和自己兄弟的儿子则流放到边疆去修长城,母亲妻子姐妹女儿放给功臣之家为奴,财产全部没收。
比较特殊的一点,在于高殷的命令中,若事发之前,罪犯的女性亲属、奴婢以及罪犯的伯叔父子嗣、兄弟子嗣中的十五岁以下的男孩,有人信仰佛教的可以免除流放,能够选择一所寺庙进去修禅礼佛。
其实只是换了个方法给寺庙当奴婢而已,但多少给他们一个选择了。
至于处刑的方法,只要判定了死刑,那君主就可以自由决定了,齐国按照高殷新拟定的齐律,死刑一共有四等,按照等级分别是车裂,俗称五马分尸,商鞅同款死法;然后是枭首,也就是砍头悬挂示众,陈尸三日;接着是斩刑,让身首分离,最后是绞死,可以不分开身体。
就现实而言,刘洪徽等人享受的是最高规格的车裂加强版,百狼啄噬,多数找不到完好的骨头,哪怕头颅也被啃得七零八落的,而高殷下令将尸骨收集起来,重新用钉子拼凑好骨骼,随后将尸骨挂在邺都各城门口和市集入口,头颅则摆放在尚书省,那是他们梦的起点,也是最终结局的归宿。
摆在太阳底下,就搁那晒着,晒足一百八十天,晒出美味晒出鲜。
“接下来,咱们就去看看抄家吧。”
高殷召集了高长恭、延宗、高劢、魏收、祖珽、杜弼、阳休之等臣子,笑着说:“朕还没看过抄家是什么样的呢!”
众臣面面相觑,不好拂了新君的美意,只得低头允诺。
阳休之是其中最紧张的,因为在高演政变之前,他就曾经暗中劝说,“昔周公朝读百篇书,夕见七十士,犹恐不足。录王何所嫌疑,乃尔拒绝宾客”,让高演搞事,如今常山王彻底失败,日后追究起来……
“阳卿。”
阳休之紧胯提肛,鼻腔窒息,糯糯道:“臣、臣在。”
“今夕将落,阳卿以为咱们可见七十士否?放心,今日哪怕是去录王府,亦不会拒绝宾客啦!”
高殷哈哈大笑,笑得阳休之惊慌失措,恐惧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