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西厂-《北齐:家父文宣帝》

  新君第一件事是违背祖制给小妈修宫殿,第二件事是给反贼恢复名誉,哪一件都让臣子们觉得难绷。

  不过接下来就正常了许多,有关长广王的死后处理。

  说起这个,晋阳诸臣都有些作呕,样子让杨愔等人略有些奇怪。

  长广王的反贼之名已经由太祖亲自坐实,其王妃胡氏与苍头苟合也被当做正式的罪证,接下来应该对其着重处理。

  但人死为大,高殷刚刚才给侯景追了个待遇,即便长广王再有千般不好,也不至于比侯景还差,因此还是有臣子给长广王求情:人都死了,宽赦他的妻儿孩子吧,毕竟是你亲叔叔呀。

  对高湛身后事的决定,也影响宗室与臣子们对高殷的判断,杀人的锅可以推到高洋头上,但高殷不念这份亲情,难免落一个“薄情寡恩”的话柄。

  思忖片刻,高殷缓缓开口:“九叔……就不废为庶人了。保留他长广王的王号,谥号荒,但国除。查证王府诸人,有罪者抄没,入宫为洗婢,无罪者则遣散。”

  “其子无罪……就带来宫中,朕亲自收养。”

  得知高湛的孩子不会死,臣子们松了口气,但听到后面的话,又紧张起来。

  这是要将高湛的儿子扣作人质啊。

  贺拔仁试探性的发问:“那其王妃……”

  王妃已经暴露了丑恶的一面,按高洋在时的标准,直接赐死不用讨论。但现在是高殷在位,高殷也很犹豫,是不是要杀死胡王妃。

  这倒不是他垂涎这位荒淫的太后的美色,而是涉及到了一个责任的问题。

  众所周知,人死为大,即便高湛谋反,可他已经死了,而且是极其惨烈的死法,勋贵们都能做证。何况时间可以洗刷一切,就连帝国都能洗去,高湛那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造反行为,也同样会被淡化,现在就有人为他求情了。

  同样的道理,胡王妃如果活着,她就永远是个荡妇,但若是高殷自己下令杀她,那么此时就会有着迫害长广王遗孀的嫌疑,胡王妃给皇家抹黑的事情反而变小了,过上几年,人们只会记得高殷心窄,迫害长广王和他的王妃。要之后高纬高俨再出什么意外挂了,那不用说,即便真是他们时寿不周,高殷仍旧要接这个“暗杀”的锅。

  但反过来,若是让胡王妃活着,不仅显示高殷的仁厚,而且还能让她这个大骚货作为活着的诅咒,死死扎在高演阵营的人身上,她就是长广王荒淫失德的鲜活证据。

  这也变成了对太后嫡子的优待,和华山王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高演要么切割亲弟弟和他的妻子,要么就照顾起来,无论哪一种,都是对他名誉的损害;而高殷却不需要,因为他是小辈,而且是长广王造反的受害者,能允许长广王的妻儿活着,已经够宽大了。

  “胡氏废作庶人,勒令其归家,胡氏好生看守教导。”

  高殷沉吟:“每个月有两次,可以入宫看望亲儿,一次两个时辰。”

  他转头看向高演:“六叔,汝觉得如何?”

  高演俯首低头:“圣明无过至尊,臣……感佩明德。”

  贺拔仁也安心了,对高殷略微产生了些好感,新君确实宽厚。

  之后就是给诸大臣分配利益了。

  高殷颁布了一系列的官职变动,以高演为太师、录尚书事,贺拔仁为太保,高淹为太傅,尉桀仍为太尉,侯莫陈相为司空,高归彦为司徒,杨愔保持尚书令的职位,高德政为尚书左仆射,高睿为吏部尚书、并省录尚书事,高湜为尚书右仆射,高孝珩为太宰,高长恭为龙骧将军,高浟为大宗正卿,高浚为司州牧、特进,高涣为镇南将军、特进,娄睿为骠骑大将军,斛律光为车骑将军、并州刺史,薛孤延为卫将军,燕子献为侍中,郑颐为中书监兼祠部尚书,余下的官位就属于细节了,之后再由辅政班子讨论,百官各有封赏。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丞相一职的变动,高欢扶立孝武帝后,被封做大丞相,其后高澄继位时也继承了这个官职,但高洋则不是,仅仅是丞相。

  大丞相也因为非人臣可得而不再授予,就和高殷的大都督一样,丞相这个职位也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如今高殷不仅要重新设置丞相,而且分为左右丞相,斛律金为左丞相,段韶为右丞相,给予两位勋贵头子最大的牌面,地位比高演都要高上一等。

  说实话,既封了王,又官拜丞相,人臣之位已到极点,除非接下来要向帝位发起冲击了,否则已经没什么可以再升的,真论起来,这两家都还差高殷一个联姻对象没给呢。

  而且其中好几个官位职权是冲突的,比如尚书令就是实际的丞相,如今又出现了正职丞相——李唐初年也有这个问题,李渊、李世民、李建成的政令都有效,官员不知道听哪个,只能以先到的为准,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高殷也只能这么操作。

  这也没办法,先给够官位、确保此刻的地位才是最重要的,自己日后可以慢慢削弱,目前需要稳固。

  臣子们对这些安排基本满意,至少待遇是有了的,新君宽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不像先帝一样,到处防来防去,不怎么自信。

  这也跟生活环境有关,高洋属实是用一生来治愈童年了。

  对最重要的几桩事情定性之后,群臣又陪新君聊了一会儿,培养君臣情谊,大伙其乐融融,至少看起来是如此。

  散会后,段韶和斛律金父子同走一路,斛律光故意说:“真遗憾啊,孝先有相命,段妃却没有皇后命,太后也做不成。孝先你应该争取一下,封个太妃也不错。”

  段韶停步,盯着斛律光,也不言语,面露冷笑。

  接着他大步离去,发出狂放的大笑。

  “你个白痴!”斛律金一巴掌拍在长子头上:“回去赶紧把灵儿嫁给新君,然后多读些书!”

  儿子抱头鼠窜,斛律金也没空管他,只是喃喃自语:“段氏……段氏!”

  段韶昂首挺胸,他们段家荣宠不衰,甚至更盛往昔!

  会还没开完,高殷又命人将部分人叫回来,包括高演、高浟、高湜、高睿、高孝珩、高归彦、高长恭、高延宗等重要宗室,以及刘桃枝、陈山提等苍头武官。

  “我可不打算被那群臣子看管到二十岁。”

  高殷摆摆手,笑着:“朕岂是景平之辈?”

  说着,若有似无的看了高演一眼,直把高演看得心头狂跳。

  自家人,氛围便轻熟了许多,虽然高殷地位最高,然而年龄却是最小的,在这个时候摆君王的架子,容易让宗室觉得无情,还不如亲切一些。

  威严不用无时无刻放在自家人身上。

  高殷命侍者赐酒,与众人一同小酌,喝得也不多,只有两三爵,主要是调节气氛,让众人放松。

  待气氛微醺,高殷又唤人抬来一桌麻将,这是他去年就已经发明出来的新奇玩意儿了,随意选了三个人,高演、高湜和高浟,三个叔叔跟着他一起打,其他人就站在旁边看着。

  “九饼。”

  打出一张牌后,高殷说着:“咱们大齐的某些制度,我寻思着也要改了。”

  这个游戏比围棋有些意思,高演看着牌,打出东风:“您是指……”

  “碰!”高殷拿走那张东风:“符玺局。此前父皇用符玺局掌符印,好像严格了些。”

  和乐融融的气氛为之一凝。

  岂止是严格,符玺局借着它掌管符印的表面职能,变成了一个审查机构,只要手持符玺局的令牌,就可以调查官员们的手续,继而监督、审讯官员们。

  虽然高洋创建的时间不到一年,但给官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朝臣赵彦深就充满忧虑,私下曾说过这样的机构,迟早会变成对百官的眼线。

  而宗室因为是自家人,被监视得更严格,也更理直气壮一些,难免让他们感觉不舒服。如今要取缔它,宗室们不免喜悦,觉得是件好事。

  对高殷而言,他也希望符玺局能够回归正常的职能,仅仅掌管玺印,否则又特务又掌印,权力太大了。

  现在是还没有养出威望来,日后若是拥有了对官员的震慑能力,同时又能够管理符印,那么关键时刻,就能搞政变了——这可不行,这样的怪物部门,只有高洋能够控得住,现在初登基的高殷没这么强的势力。

  其实符玺局和辑事厂,留下哪个对高殷来说都是一样的效果和用法。

  但对符玺局的人而言,权力的来源则不一样。符玺局是高洋设立的,高殷只是继承,也就是意味着,一旦高殷有变,那么符玺局不做事,保持所谓的中立,也不算是背叛高殷,下一任齐主也可以继承符玺局。

  但辑事厂是高殷首创,权力的来源是高殷,现在取消符玺局,让他们进入辑事厂,虽然干的活跟以前一样,但领导变了,辑事厂也会有着服从于高殷的臣子顶在最上层,不至于让符玺局的人觉得和以前没区别。

  新官上任三把火,就是这个道理,火急火燎,是为了烧掉前任的影响。

  听见高殷这么说,齐绍等人略微有些难过,符玺局是他们手中的部门,因为它,也掌握了不小的权力,如今骤然被取消,属实觉得可惜。

  “不过这方面的事务,也不是废弃不管了。”

  高殷安慰着他们:“只是职能分割开来,符玺局就好好管理符印,其他人……不是还有着东宫辑事厂嘛?去掉宫字,就叫东辑事厂,符玺局将之前的文件都交给他们。”

  “原先符玺局的工作,就搬来晋阳这边,晋阳在邺都以西,那就叫西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