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看不起沈琰?-《重回年代,从摆摊开始赚到10亿》

  第二天,沈琰就收到了“绿灯”回复。

  他大手一挥,把收购的事儿全权交给严明。

  严明雷厉风行。

  第一个就找上了港隆航空的创始人曹光标。

  说起曹光标,那可是商界传奇人物。

  7岁就摆摊做生意,天生的经商脑子。

  当年他牵头成立港隆航空。

  就是憋着一股劲儿,想打破国泰航空的垄断,给大夏人争口气。

  谁能想到,公司刚起步就被处处刁难,天天烧钱,曹光标愁得头发都白了不少。

  严明掌管着非凡海外和信托银行。

  在香江也是响当当的人物。

  一个电话预约,就顺利见到了曹光标。

  刚一落座,他就直奔主题:“曹先生,我们想收购您手里的港隆股份。”

  曹光标一听,眼睛瞬间亮了。

  这些年港隆就像个无底洞,短短两年亏了几个亿,股东们个个唉声叹气。

  这会儿听说有人接盘,他心里这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不过,他还是提醒了一句:

  “严先生,港隆可不是普通公司,上面不点头,这事儿办不成。”

  严明笑着摆摆手:

  “您放心,我们已经打过招呼,批复都下来了。”

  曹光标这下彻底踏实了,搓着手笑道:

  “那咱就谈谈价!港隆的航空牌照可值钱了,这价...”

  没等他把话说完,严明就接过话茬:

  “曹先生,我也不绕弯子,港隆虽然有牌照,可成立至今一天没赚过,还被各方打压,想翻身太难。

  我们诚心收购,您给个实在价,都是自己人,可别狮子大开口。”

  曹光标被说得哑口无言,尴尬地笑了笑:

  “成,咱好好商量。”

  两人一番讨价还价,最终敲定了买卖。

  搞定曹光标后,严明又找到了大股东包郁刚。

  那会儿包郁刚本就重病缠身,早有退意,一听有人收购,二话不说就签了字。

  接下来三天,严明马不停蹄,挨个约谈股东。

  硬是把港隆航空收入囊中。

  这次收购总共花了5.1亿港元。

  为啥这么便宜?

  一是港隆家底薄,说是航空公司,实际就一架自有飞机,另一架还是租的;

  二是公司连年亏损,这种“烫手山芋”,能脱手就不错了。

  要是沈琰亲自出面,没准还能给点人情价,

  可严明是出了名的精明,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能压价绝不手软。

  拿下港隆航空,沈琰的计划完成了大半。

  接下来就是收购报纸。

  原本盯上的《东方日报》影响力大,

  可权衡利弊后。

  他和严明把目标换成了《香江日报》。

  这份报纸虽然规模小,却是实打实的“老字号”,

  虽说历经四任老板都没扭亏为盈。

  如今每天销量只有五千多份。

  妥妥的“小报”,但沈琰压根不图赚钱——他要的是个发声的平台。

  再说了,就凭他的手段,想盘活这份报纸,还不是小菜一碟?

  严明接到任务,又是一顿操作猛如虎。

  最后只花了30万港元,就把《香江日报》收入麾下,效率高得吓人。

  非凡海外在短短几天内。

  接连收购亚视、港隆航空和香江日报,这消息就像一颗重磅炸弹。

  瞬间在香江炸开了锅。

  根本捂都捂不住。

  严明心里清楚,这种事儿想保密纯属痴人说梦。

  索性直接开了个简短的新闻发布会。

  大大方方地官宣了这三笔震撼收购。

  发布会一结束,香江彻底沸腾了。

  街头巷尾、茶余饭后,大伙都在热议这件事。

  “我滴个乖乖,非凡这次太猛了,一口气吞了三个产业,这是要搞大事情啊!”

  “以前咋没看出非凡海外有这么大能耐?

  一直低调得很,谁能想到借着股灾突然发力,亚视、港隆航空、香江日报全收入囊中,绝了!”

  “这非凡海外可不就是一只沉睡的猛虎嘛,现在终于睁眼发威了!”

  “可不是嘛,香江日报就算了,亚视和港隆航空加起来没十亿八亿根本拿不下来,人家眼都不眨就把钱掏出来了,这财力,不服不行!”

  “听说背后老板是沈琰,世界第二富豪!我估摸着,香江前三的豪门捆一块儿,都没人家有钱。

  收购亚视和港隆航空,下一步指不定要搞啥大动作,无线和国泰航空这回有苦头吃咯!”

  以往非凡海外虽说赚得盆满钵满,但行事极为低调,几乎没闹出什么大动静。

  可这次接连出手,动静实在太大。

  不仅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更让大伙对非凡海外的实力有了全新的认识。

  普通老百姓也就是凑个热闹、看个新鲜。

  但无线电视台和国泰航空却如临大敌,紧张得不行。

  毕竟谁都不想和沈琰这样财大气粗的对手正面交锋。

  无线电视台这边。

  方一华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就火急火燎地去找六叔。

  虽说六叔已经渐渐退居幕后。

  不怎么插手电视台的日常管理。

  但遇上这种大事,方一华还是习惯听听他的意见。

  “董事长,您看新闻了吗?丘得根把亚视给卖了!”

  方一华语气里满是焦虑。

  六叔微微叹了口气:

  “看了,真没想到他会把亚视卖掉,看来沈琰给的价码相当诱人啊。”

  方一华皱着眉头,满脸担忧:

  “董事长,沈琰可是世界第二富豪,买下电视台,鬼知道他会不会搞出啥惊天动地的大动静。

  他这么有钱,要是真的发力,咱们恐怕很难招架得住啊!”

  虽说六叔在香江也算响当当的大亨。

  但跟沈琰比起来,那点身家确实不够看。

  面对如此强劲又多金的对手。

  方一华紧张得不行。

  可六叔却显得十分淡定。

  “沈琰有钱是不假,但开电视台可不是光砸钱就能成事儿的。咱们按部就班,不用自己吓自己。”

  在六叔心里。

  沈琰做生意、搞电子或许是把好手。

  但办电视台这里面的门道多了去了。

  自己创办的无线电视台称霸香江几十年。

  没那么容易被撼动。

  方一华却觉得六叔这态度太轻敌了,忍不住提醒:

  “董事长,沈琰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个天才,咱们还是得多加重视,小心为妙啊!”

  六叔摆摆手,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我心里有数,你们该干嘛干嘛去,别自己乱了阵脚。”

  与此同时。

  国泰航空的高层也紧急召开了会议。

  主持人一脸严肃地开口:

  “各位,世界第二富豪沈琰收购了港隆航空,这对咱们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恐怕以后要多一个强劲的对手了。”

  会议室里气氛瞬间凝重起来。

  众人脸色都不太好看。

  一直以来。

  自从港隆航空成立。

  国泰航空就想尽办法打压,一心想把它搞垮然后收入囊中。

  按照原本的轨迹,港隆航空在他们的打压下连年亏损,最终被国泰航空成功收购。

  可现在沈琰横插一脚,提前截胡。

  这无疑是一记重锤。

  “这事儿确实棘手,沈琰有钱不说,脑子还特别好使,不好对付啊!”

  一位高管眉头紧锁,满脸愁容。

  另一位高管也跟着附和:

  “以前港隆航空穷得叮当响,就两架飞机,其中一架还是租来的,根本不值一提。

  现在沈琰接手,以他的财力,买个十架八架飞机跟玩儿似的,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咱们的劲敌。”

  “真搞不懂,沈琰好好做他的电子产业就行了,干嘛突然涉足航运,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高管们你一言我一语。

  都意识到沈琰这块难啃的骨头不好对付。

  以前港隆航空好拿捏,关键就在于没钱没实力,

  可现在换成沈琰这个身家152亿米元(换算成港元超千亿)的世界第二富豪,

  国泰航空的高管们瞬间慌了神。

  见大家信心不足,主持人提高音量,试图振奋士气:

  “大伙别慌!咱们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背后有香江官方撑腰。

  咱们动动手指就能制定规则,就算沈琰再有钱,在咱们这儿也得乖乖听话!”

  这话仿佛给众人打了一针强心剂。

  高管们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对啊。

  自己背后有靠山,还怕一个商人不成?

  “就是!咱们才是地头蛇,沈琰再厉害又能咋样?”

  “不就是有点钱嘛,没什么了不起的!”

  “先静观其变,看看沈琰有什么动作。

  他要是安分守己,咱们就当他不存在;

  要是敢捣乱,咱们有的是办法收拾他!”

  会议室里,高管们你一句我一句,语气狂妄至极。

  满脸都是对沈琰的轻视。

  却不知这种盲目自信。

  极有可能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国泰航空的高管们还在会议室里趾高气扬。

  压根不知道。

  沈琰这边早已经把枪口对准了国泰航空的母公司——太沽洋行。

  在香江这片地界,四大洋行曾经一手遮天。

  后来华资崛起,两位商界大佬联手。

  一口气拿下了其中三家洋行。

  可唯独太沽洋行。

  任凭两位大佬怎么折腾都啃不下来。

  从这就能看出来,太沽洋行确实是块硬骨头。

  实力不容小觑。

  但沈琰偏不信这个邪。

  趁着股灾,股市一片混乱的时候。

  他就开始悄咪咪地吸纳太沽洋行的股票。

  太沽洋行作为上市公司。

  有个致命弱点——股票特别分散。

  就连背后的施怀雅家族。

  手里也不过攥着三成多一点的股票。

  这意味着。

  只要沈琰能拿下超过三成半的股票。

  就能摇身一变,成为太沽洋行的最大股东。

  把这家老牌洋行攥在手里。

  说干就干。

  严明这边开始挨个联系太沽洋行的股东。

  沈琰财大气粗。

  直接甩出溢价两倍的收购价。

  这诚意满满的价格,谁能扛得住?

  短短四天。

  沈琰就从一堆小股东手里,收来了16.8%的股票。

  虽然砸进去21亿港元。

  但他知道,这买卖值!

  而且这次收购用了好多个账户。

  所以即便股权超过了5%,按照规定也不用公示,神不知鬼不觉。

  股市战场上,沈琰和严明也没闲着。

  从10月19号股灾爆发那天起。

  严明就开始低调地吃进太沽洋行的流通股。

  到了10月26、27号,又是两天疯狂吸纳。

  手里的流通股已经达到了9.8%。

  换作平时,这么大的动作早被发现了。

  可偏偏现在是股灾,所有股票都在跌跌不休。

  再加上严明操盘手法高明。

  太沽洋行愣是没察觉到。

  自家将近一成的股票。

  已经悄悄落进了沈琰的口袋。

  不过,纸终究包不住火。

  10月28号。

  施怀雅家族终于发现苗头不对。

  开始慌慌张张地做出反应。

  严明这边一看到对方有动静,立刻大手一挥:

  “既然被发现了,那就别藏着掖着了!把市场上的流通股,统统给我扫干净!”

  操盘手们得了命令,跟打了鸡血似的。

  见卖单就吃。

  这一番操作下来,沈琰控制的股票又多了12.3%,

  加上之前的16.8%,

  手里股票直接飙到29.1%,

  一跃成为太沽洋行的第二大股东!

  严明这疯狂扫货的架势。

  直接把交易所的股民们看傻了眼。

  “啥情况?整个股市都在跌,太沽洋行的成交量咋突然暴增?”

  “笨啊!肯定是有人在大手笔收购!赶紧的,看看能不能跟着喝点汤!”

  “谁这么大胆子,敢动太沽洋行?”

  “管他呢!反正这股票指定要涨,手里有太沽洋行股票的,这回要发大财了!”

  股民们议论纷纷。

  有的后悔自己昨天刚把股票卖了,错过了发财机会;

  有的则美滋滋地等着股价再涨涨,好赚上一笔。

  严明哪会给他们太多时间犹豫,继续加码!

  收购价格一抬。

  太沽洋行的股价蹭蹭往上涨。

  眼看着股价坐火箭似的往上冲,不少股民坐不住了,赶紧把手里的股票抛售。

  短短一个小时。

  沈琰手里的股票占比就达到了31.2%。

  眼瞅着就要超过施怀雅家族了!

  这下施怀雅家族彻底慌了神。

  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沈琰这边一直没举牌。

  但展现出来的财力简直恐怖。

  仿佛有花不完的钱,市场上的流通股都快被他买光了。

  约克?施怀雅盯着不断上涨的股价,额头直冒冷汗,又惊又怒地吼道:“到底是谁在背后搞我们?”

  正这时候,女秘书慌慌张张地冲了进来。

  约克?施怀雅本来就一肚子火,见状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懂不懂规矩?不想干了是吧!”

  女秘书委屈巴巴地说:

  “老板,有急事!我们刚查到收购股票的幕后主使……”

  约克?施怀雅“腾”地一下站起来,扯着嗓子喊:“是谁?快说!”

  “非凡海外。”

  听到这四个字。

  约克?施怀雅倒吸一口凉气。

  非凡海外本就是业界响当当的大公司,

  更别提它背后还有个实力更恐怖的非凡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