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大科学家-《重回年代,从摆摊开始赚到10亿》

  非凡服装店那九个分店同时开业!

  沈琰从2号店出来。

  接着又跑去3号店、4号店还有5号店转了转。

  好家伙。

  这几家店的生意都火爆得不行。

  大家都跟抢宝贝似的争着买衣服。

  同时,另外一边的香江。

  王玲的伤口也恢复得差不多了,就去办了出院手续。

  准备离开医院回家。

  王玲伤口刚长好,走路还不利索。

  沈国华就叫了辆出租车。

  打算坐出租车回住的地儿。

  出租车没开多远,速度突然慢下来了。

  王玲伸头一瞧。

  外面围了一大圈人,也不知道出啥事了。

  王玲就问出租车司机:

  “师傅,这儿咋这么多人呐?是不是出啥事故了?”

  出租车司机笑着说:

  “嗨,非凡服装店今天在香江又开了一家连锁店,听说在京都这边啊,今天有九家店同时开业,全场都打五折呢!

  所以大家都跑过来买衣服了,你瞅瞅,那些排队的全是来买衣服的。”

  “非凡服装店?”

  王玲一听这名字,咋这么耳熟呢。

  没过一会儿。

  突然一拍脑门儿。

  想起来了。

  沈琰的公司不就叫非凡嘛!

  他开的店,生意居然这么牛?

  沈国华也听到了。

  同样惊讶得瞪大了眼睛,也往车窗外看。

  外面密密麻麻全是人。

  沈国华整个人都傻了眼。

  这么多人排队。

  可想而知服装店的生意得有多火。

  就算一人买一件衣服。

  一天下来,估计也能卖出好几百件。

  一件衣服就算赚一块钱。

  那一天就能赚好几百块呐!

  沈国华心里那叫一个嫉妒,都快嫉妒得冒烟儿了。

  紧接着。

  他脑袋里就冒出个主意。

  想着自己可以在非凡服装店旁边也开一家服装店。

  这样都不用费劲宣传。

  直接就能抢非凡服装店的客人。

  沈琰不知道沈国华在打什么主意,正一门心思捣鼓自己的论文呢。

  琢磨着多写几篇论文,寄到国外去发表,慢慢让自己成为一个大科学家。

  现在他手里的钱越来越多。

  这事儿很容易招人眼红。

  所以得有个厉害的身份。

  才能让别人有所忌惮。

  要是能成为世界级的大科学家。

  那就好比给自己弄了一层护身符。

  沈琰改了又改。

  终于把论文写完了。

  这已经是第5篇论文了。

  打算明天一块儿寄出去。

  第二天一大早。

  沈琰就开着车去邮局。

  邮局里热闹得像个菜市场,寄信的、发电报的人排起了长队。

  在一个角落里。

  还有十几台公用电话,一大群人正拿着话筒扯着嗓子大声说话。

  沈琰拿着一叠论文稿子,站在队伍后面排队。

  等轮到沈琰的时候,工作人员瞅了瞅地址,惊讶地说:

  “同志,你这地址咋全是国外的呀!这么厚的信,寄到国外去可老贵了,你确定要寄吗?”

  工作人员好心提醒了一句。

  毕竟寄这些东西到国外可不便宜。

  沈琰说:“确定,我就要寄。”

  工作人员把信拿过去开始登记。

  接着,工作人员把几份论文一块儿放到秤上称了称重量,说:

  “一共455克,总共364元。”

  沈琰的论文比较重。

  所以按包裹算钱。

  一克0.8元,一共364元。

  周围的人听了这个数字,都倒吸一口凉气。

  364元呐。

  都能买大半个猪了。

  沈琰光寄信就花好几百块钱。

  这事儿简直让人不敢想。

  不过沈琰跟个没事儿人似的。

  几百块钱对他来说根本不算啥。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钱。

  麻溜儿地交给了工作人员。

  把论文寄出去后。

  沈琰决定去一趟鹏城和香江。

  毕竟都好久没去了。

  得去看看那边公司到底发展得咋样了。

  第二天。

  飞机降落在白云机场。

  这时候天已经快黑了。

  沈琰、四仔还有方云良走出机场。

  一抬头,就瞧见一块大大的牌子,上面写着两个大字:“沈琰”。

  沈琰走过去。

  一看,举牌子的人是何宇。

  沈琰笑着说:“小宇,你咋还亲自跑一趟来接我们呀。”

  何宇笑眯眯地说:

  “琰叔,好久没见您了,我可想您了,就想着亲自来接您。”

  沈琰笑着揉了揉何宇的头。

  何宇说:“你们肯定还没吃饭吧,我在饭店都安排好了,走,咱们先去吃饭。”

  沈琰说:“行嘞,吃饭去!”

  何宇开着宝马,离开机场,往市中心去。

  一路上。

  沈琰瞅见公路两边全是工地。

  各种机械“轰轰隆隆”地一起作业,热闹得很。

  沈琰感慨道:

  “好久没来,这里到处都是工地,太热闹了。”

  何宇笑着说:

  “好多香江的老板都来这边投资了,每天都有工厂开张,工作机会多得很。

  再过几年,估计全国的人都得往这儿跑,来打工挣钱呢。”

  沈琰微微点了点头。

  从历史上看。

  鹏城发展起来以后,很快就成了打工者的热门聚集地。

  全国各地的人都跑来这儿打工。

  何宇开车,直接来到一家老字号酒家——陶陶居。

  陶陶居都有一百年历史了。

  主要卖茶点、月饼还有各种菜肴。

  大家走进酒家,来到包厢。

  何宇跟服务员吩咐了一声,菜很快就上了。

  何宇说:

  “这儿的名茶和美食点心都是出了名的,好多老羊城人都爱来这儿请客吃饭。

  这儿的传统名菜有猪脑鱼云羹、牡丹鲜虾仁、麻皮乳猪、滋补盐炖鸡等等,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麻皮乳猪了,等会儿您可得尝尝。”

  沈琰一听,挺感兴趣,说:

  “好啊,那可得好好尝尝。”

  首先上的是猪脑鱼云羹。

  这道菜一直热乎着呢,端上来就能吃。

  沈琰尝了一口汤,微微点头,说:

  “嗯,这汤味道确实不错。”

  接下来。

  一道道的菜端了上来。

  沈琰一边慢慢品尝。

  一边心里挺满意。

  吃完饭,一行人就去了鹏城科技公司。

  办公室里,沈琰正看着报表呢。

  如今非凡科技公司上市的产品。

  一个是银龙硬盘,另一个是非凡处理系统。

  银龙硬盘的销量那叫一个好。

  自从上市以后,市场上都供不应求了。

  上个月的出货量达到了15万块。

  销售额有4.5亿米元呢。

  买银龙硬盘的,大多是那些大公司、大银行。

  不过也有不少电脑爱好者,买一块回去给自己的电脑升级。

  何宇跟沈琰说:

  “现在有好几家电脑公司打算采购咱们的银龙硬盘,像苹果、惠普,还有王安公司,他们对银龙硬盘都挺感兴趣的。

  要是一切顺利,过几天就能签合同了,估计采购量能超过30万块。”

  说到这儿,何宇脸上都乐开了花。

  一块银龙硬盘要2999米元。

  30万块那可就是9亿米元啊。

  虽说这种大采购价格会便宜点。

  但再怎么便宜,也是赚得盆满钵满了。

  “王安公司?”

  沈琰听到这四个字,心里“咯噔”一下。

  这王安公司,是华人王安创办的电脑公司。

  那可是电脑行业的霸主。

  沈琰记得,王安本人靠着王安电脑公司,成了漂亮国第五富豪。

  风光得不得了。

  不过呢。

  王安电脑在巅峰的时候,用人只看亲戚关系。

  又不重视个人电脑业务。

  最后财务状况越来越差。

  最后被别人收购,彻底消失在历史里了。

  “这王安电脑是华人创建的,就这么没了,怪可惜的。

  要是有机会,真得提醒他们一句。”

  沈琰心里这么想着。

  看完银龙硬盘的情况。

  沈琰又瞧了瞧非凡系统的销售情况。

  这个非凡系统。

  是在沈琰的指导下开发出来的,不管是界面好不好用。

  还是功能方面。

  都比同时代的产品强。

  沈琰问:“咱们这个非凡系统,这段时间卖得这么好,大家评价咋样啊?”

  何宇笑呵呵地说:“评价都特别好!咱们这个系统功能多,还能做到所见即所得,大家都满意得很。

  现在香江的办公室,都用这个系统。

  在国外,大家对这系统也相当认可。”

  沈琰说:“干得不错,接着加油。”

  接下来。

  沈琰翻看了处理器和操作系统的研发进度。

  现在,非凡科技公司最重要的项目就是这俩。

  处理器可是硬件里的核心。

  操作系统则是软件里的关键。

  这两个项目要是搞成了。

  非凡科技公司就能跻身世界巨头行列了。

  何宇说:

  “咱们的非凡处理器目前进展挺顺利的,估计再有两周就能完成。

  处理器要是做成功了,那肯定是世界上最牛的处理器,比386强多了。”

  何宇接着又说:“为了生产这个处理器,我们投了好多钱,不过只要处理器能做出来,一切都值了。”

  沈琰点头说:“没错。投入再大也得坚持,咱们必须得有自己的处理器。”

  说完处理器的事儿,沈琰又说了要在鹏城建个服装厂的事。

  “琰叔,您是打算在鹏城建个新厂?这个新工厂准备建多大呀?”

  沈琰说:

  “那肯定是越大越好啊,最好能建一个几百亩的大型服装厂,不过,这儿的地皮好拿不?”

  何宇想了想,马上点了点头说:

  “地皮没啥问题,在这儿建厂,官方高兴还来不及呢。

  要个几百亩土地那都不是事儿。”

  沈琰点了点头,这情况他早就料到了。

  官方对投资建厂这事可重视了。

  只要你能证明自己有经济实力。

  很容易就能拿到土地。

  甚至还能拿到贷款。

  没错。

  在八九十年代,香江来的商人想拿到贷款那可容易了。

  轻轻松松就能贷到几百万。

  甚至几千万。

  一些骗子瞅准了这一点,冒充香江商人。

  拿到贷款后脚底抹油直接消失。

  让官方损失可大了。

  沈琰和何宇商量了一会儿,就把扩建新厂的事儿给定下来了。

  新工厂还是非凡服装厂的分厂。

  不过生产的不是高端服装。

  而是中端服装。

  高端服装虽说利润大,可买得起的人没那么多。

  所以销量也不是特别大。

  相反,中端服装的销量要多得多,算下来利润比高端服装还高呢。

  沈琰对何宇说:“你帮忙找一些管理人才,过段时间,我让二姐过来坐镇,到时候还要开一家鞋厂,生产各种各样的鞋子,像高跟鞋、运动鞋、休闲鞋、凉鞋等等。”

  何宇说:“我明白,现在京都有了电子工厂,这边工作也相对轻松了,我会多招一些人才来的。”

  沈琰点点头:

  “拿土地和建厂的事儿就交给你了,你是香江人,出面谈生意比我方便多了。”

  何宇也明白这事儿,笑着说:

  “放心吧,这事儿包我身上。”

  沈琰又说:

  “圈土地的话,最好选蛇口,面积越大越好,以后建厂肯定用得上。”

  蛇口这地方可不一般。

  可以说,它是咽喉要道,交通特别方便。

  发展潜力那是相当大。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这句话就是从蛇口喊出来的。

  所以沈琰特意提醒何宇。

  拿地皮首先考虑蛇口。

  何宇虽然不太清楚沈琰为啥这么安排。

  但他特别佩服沈琰的眼光。

  听了之后马上点头答应了。

  沈琰在服装厂待了一天。

  第二天一大早。

  就动身前往香江。

  沈琰和方云良、四仔三人走过罗湖口岸,就看到了陈宇。

  陈宇看到沈琰和方云良,高兴的跑过来,说:“小琰,云良,你们吃饭了没?我先带你们去吃饭呗。”

  沈琰也有点饿了,说:“行啊,你们安排就行。”

  陈宇自信满满地说:

  “放心吧,我现在也算是半个香江人了,哪儿有好吃的我都门儿清,保准让你们吃得满意。”

  陈宇开车,带着沈琰三人来到一家老字号餐厅——兰芳园。

  大街上车水马龙。

  行人们穿着各种时尚的衣服。

  路过一个药店的时候。

  一个大大的广告牌引起了沈琰的注意,只见广告牌上大大地写着几个字:

  “新到超级劲药!非凡出品,必属精品!”

  沈琰一看就明白。

  广告牌上说的超级劲药就是威哥。

  陈宇也看到了,得意地说:

  “咱们的药物在香江可出名了,每个药店都有咱们的药。

  听说,一些超级富豪都在吃咱们的药呢。”

  沈琰点头说:“嗯,做得不错!”

  吃完饭后,他们就直接回药厂去了。

  大家一起回到非凡制药厂。

  沈琰还是老习惯。

  先到车间转了一圈。

  然后回到办公室翻看账目和各种统计数据。沈琰首先看了销售情况。

  威哥的销售情况相当好。

  上个月卖出了1460万颗。

  平均每天能卖出50万颗。

  这些药物主要销往东南亚。

  不过差不多有一半的药物被偷偷卖到了漂亮国还有其他那些国家。

  可以说。

  威哥虽然还没在全球公开销售。

  但产品早就跑到各个国家的药店了。

  沈琰看了数据,心里挺满意,说:

  “销售情况不错,接下来得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知道威哥。”

  陈宇点头说:“明白,这事儿我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