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得花多少钱啊!-《重回年代,从摆摊开始赚到10亿》

  苏老爷子连忙说:

  “不用了,我叫家里人出来搬就行。谢谢你们了。”

  这时候,苏贞和家里保姆听到动静,都走了出来。

  两人看到这几个大泡沫箱,当场就惊呆了。

  这年头寄运东西可贵了。

  这几个大箱子还用物流,得花多少钱啊!

  苏贞问:“这些箱子里装的,都是海鲜吗?”

  苏老爷子点头说道:“有一部分是海鲜。除了海鲜,还有些牛肉之类的食材呢。”

  这时候,周围的邻居听到动静,都跑过来看热闹。

  “咦,老爷子啊,这些箱子是从哪儿寄过来的呀?”

  “这些箱子里装的是啥呀?”

  “一下子寄这么多箱子,里面装的到底是啥?”

  这时,非凡物流的工作人员对苏老爷子说:“苏老爷子,这些东西我们帮您搬进去吧。”

  苏老爷子连忙说道:“不用了,我们自己搬就行。谢谢你们啦。”

  工作人员摆摆手说:“不客气。那我们就先走了。”

  说完,工作人员爬上汽车,开车离开了。

  非凡物流的工作人员走后,苏老爷子说:“你们把这些东西搬进去吧。里面装的都是海鲜之类的,可不能放久了。”

  保姆听了,连忙点头:“对对对,赶紧搬东西。”

  苏老爷子他们几个,再加上邻居们,大家一起动手。

  很快就把箱子搬到了屋里。

  苏老爷子拿过一把切纸刀,打开一个箱子。

  只见箱子里除了冰块,就是一条条大黄鱼。

  这大黄鱼,最小的都有三四斤重。

  浑身金光灿灿的,看起来特别高档。

  几个邻居凑过来一看,当场就惊呆了。

  “咦,竟然是大黄鱼!”

  “大黄鱼现在可是越来越少了,像这么大的大黄鱼,可不好找。

  听说,这种大黄鱼一斤就得三四块钱,一条就得十几块呢。

  这一箱大黄鱼,少说也有四十斤吧,那可就是五六百块钱呐!”

  “啧啧,这大黄鱼又大又漂亮。这大过年的,物资紧张,就算有钱,也难买到这么好的大黄鱼。”

  “是啊。”

  一个邻居看着这些大黄鱼,心动不已,说道:

  “老爷子,这么多大黄鱼,你们家也吃不完吧。干脆卖两条给我呗。”

  这话一出口,周围的邻居们眼睛都亮了,纷纷开口。

  “我也要一条。”

  “这大黄鱼真好,我也要一条。”

  “给我也来一条吧。”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苏老爷子只好说道:“好好好,等会儿大家都有份。”

  苏老爷子这时候,又打开了第二个箱子。

  箱子里装着5个大龙虾。

  看上去比手臂还粗,一下子把大家都震住了。

  “这,这是什么虾?”

  “这虾也太大了吧!”

  “我的天呐,我还是头一回见这么大的虾。这玩意儿真能吃吗?”

  “天咧,这钳子比我手臂还粗,被它夹住可不得了。”

  “啧啧啧,这是大龙虾吧?我在书上看过。咱们这儿可少见这么大的龙虾,也不知道是从哪儿捕捞的。”

  “对,这就是大龙虾,我在南方吃过一次。”

  “这可是高档海鲜呐!”

  “这种高档海鲜,有钱都难买到,到底是谁寄过来的啊?”

  一些见多识广的邻居,认出了大龙虾。

  一个个惊奇不已,议论个不停。

  苏老爷子看着大龙虾,心里特别有面子。

  这大龙虾平时难得一见,有钱都买不着。

  现在一下子有了一箱,这感觉别提多爽了。

  几个邻居看着大龙虾,又心动了。

  这东西看着就漂亮,吃起来肯定也不错。

  要是弄一只回去,过年的时候摆在餐桌上,那排面一下子就起来了。

  “老爷子,我想要一只大龙虾。”

  “我也想要一只。”

  “我也要,我也要。”

  大家纷纷开口,都想要一只大龙虾。

  苏老爷子听了,果断拒绝。

  这大龙虾就5个,根本不够分。

  卖掉了可就没了。

  苏老爷子说道:“不好意思啊,这几只大龙虾我们打算自己吃,就不卖了。”

  大家听了,都觉得挺遗憾。

  但也没办法。

  东西是人家的,人家不想卖,他们总不能去抢吧。

  一个邻居说道:“老爷子,快打开第三个箱子,看看里面装的啥。”

  “对对对,快开箱吧。”

  “开箱开箱,看看。”

  苏老爷子打开第三个箱子,只见里面满满一箱都是梭子蟹。

  这些梭子蟹还是活的。

  钳子用绳子绑着,一个个又大又肥,一看就是极品。

  “好大的蟹!”

  “这蟹一看就肥,里面蟹黄肯定多。”

  “又大又新鲜,看,还在动呢。”

  “这是活的。”

  “这是什么蟹?”

  苏老爷子看了一眼箱子上的标签,上面写着“莱州梭子蟹”。

  莱州梭子蟹体肥肢壮,蟹肉色白,肉多,肉质细嫩,膏似凝脂,味道鲜美。

  尤其是两钳状螯足之肉,呈丝状还带甜味,蟹黄色艳味香。

  虽然大家不知道这蟹来自哪儿,

  但这些邻居都是有眼光的。

  一看就知道是好东西,又开始心动了。

  “能不能卖几只蟹给我?”

  “我也想要。”

  “我也是。”

  看到这么新鲜又大个的蟹,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都想弄几只回去尝尝。

  老爷子看了看,这些梭子蟹估计有五六十斤。

  分一些出去也没啥问题。

  于是大手一挥,同意了。

  一共有六个箱子。

  现在已经开了三个,还剩三个。

  苏老爷子拿着切纸刀,打开了第四个箱子。

  大家都围了过来。

  只见箱子里摆放着一块块淡红色的牛排。

  牛排上有着漂亮的纹理,一看就不一般。

  “这是牛肉吗?”

  “是牛肉,不过严格说应该叫牛排。电视剧里男女主角在餐厅吃的就是这个。

  吃的时候可以让厨师做合适的火候,比如想吃嫩点的,就让厨师做三分熟。”

  “原来这就是牛排啊。”

  “这牛排看上去好嫩啊。我一直以为牛肉都是红红的,没想到这肉里面还有雪花点。”

  一个出过国的邻居看了一眼,说道:

  “这箱牛排估计是进口的,都是极品。用来做烤牛排,那味道肯定绝了。”

  听到说是进口的,大家都惊了。

  这年头,进口货意味着两件事,一是贵,二是品质好。

  进口机器、进口技术,大家都熟悉,可进口牛肉,还是头一回见。

  “啧啧啧,这牛肉居然是进口的,少见啊。”

  “是啊。”

  “这牛肉得多少钱啊?”

  “进口的肯定贵,估计一小块牛排就得几十块钱。”

  “我的天咧,这是金子做的吗?”

  本来大家看到牛肉,还想卖几块回去,可听到是进口的,都不敢开口了。

  进口牛肉这种高档货。

  价格肯定不低,买不起啊。

  苏老爷子把第五个箱子打开,里面放着一大块鱼肉。

  这块鱼肉明显是从一条大鱼身上切下来的,看上去有四五十斤。

  大家还是头一回见这么大的鱼。

  都凑上去仔细瞧。

  可看来看去,也不知道这是什么鱼。

  苏老爷子把箱盖拿过来,看了一眼上面的标签,说道:

  “这是一条黄鳍金枪鱼的肉。可以做成鱼排吃,也能直接吃刺身。”

  一个邻居听了,一拍手说道:

  “黄鳍金枪鱼,我知道,看过介绍。据说这种鱼高蛋白、低脂肪,背部肌肉中呈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1.31%,

  还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大家听了介绍,都把目光投向老爷子。

  意思很明显。

  这个黄鳍金枪鱼肉,他们也想吃!

  这里是家属区。

  这些邻居都是老爷子以前的同事。

  面对大家的目光,老爷子只好点点头,说道:“行行行,等下每人给你们一斤,再多就没有了。”

  大家听了,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一斤就够了,能尝尝鲜了。

  苏老爷子把最后一个箱子打开。

  只见里面有个大玻璃瓶,装得满满当当的。

  看上去有三四斤。

  可里面装的是什么,却看不清楚。

  “这瓶子里装的啥?”

  “黑乎乎的,看不清。”

  “瓶子上有字,好像是俄文。谁懂俄文,过来看看。”

  大院里不少人都懂俄文。

  一个懂俄文的邻居凑过来一看。

  “这瓶子里装的是毛熊国出口的鱼子酱。严格说,这是黑鱼子酱,属于最顶级的鱼子酱,非常贵。”

  这个邻居看着,整个人都惊呆了。

  他曾在毛熊国留过学。

  自然知道鱼子酱是非常昂贵的食物。

  这东西按克算钱。

  一克都要不少钱。

  而眼前满满一大瓶鱼子酱。

  真不知道得值多少钱。

  这些邻居见识都挺广

  听到“鱼子酱”三个字,立马就反应过来,纷纷惊叹出声。

  “原来是鱼子酱啊,我在报纸上看过。”

  “听说这东西和鹅肝、松露并称西方三大顶级食材!我只在电视上看过,没想到今儿亲眼见到了。”

  “这瓶鱼子酱到底值多少钱啊?”

  那个懂俄文的邻居说道:

  “这瓶鱼子酱颗粒肥硕饱满圆润,色泽透明,还微微闪着金黄光泽,属于最顶级的。这一大瓶,估计得几千块,甚至上万块。”

  大家听了,只觉得脑袋嗡嗡响。

  都用不可思议的目光打量着这瓶鱼子酱。

  “我的天呐,一瓶鱼子酱上万块,太吓人了。”

  “这东西吃了会成仙吗?”

  “这价格,真是吓死人啊。”

  “这东西谁吃得起啊。”

  大家议论纷纷,感叹不已。

  同时,心里又暗暗琢磨,这些昂贵的东西,到底是谁寄过来的呢?

  老爷子看出了大家的疑惑,就解释说:“这些东西,都是沈琰送来的。”

  大家听了,瞬间瞪大了眼睛!

  在大院里,沈琰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他路子野、人脉广,在大伙眼里,就没有他搞不来的稀罕玩意儿。

  所以他能弄来那些海货,虽说少见,但大家倒也没多惊讶。

  心里都想着,这事儿要是换别人,肯定干不成。

  可搁沈琰身上,那还真就不稀奇。

  日子过得可真快,转眼间就到了除夕。

  这一天,京都城到处张灯结彩,满大街都是过年的喜庆劲儿。

  沈沁梅和沈军也带着孩子回到四合院一起过年。

  胡爱芬和沈沁梅等人都没闲着,挽起袖子就开始忙活。

  没一会儿,就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大红的对联一贴。

  年味一下子就更浓了。

  到了准备年夜饭的时候,那可更是大展身手。

  这年夜饭,可真是让人开眼。

  满满一桌子菜,用的全是难得一见的食材。就说那只摆在桌子中间的大螃蟹,个头大得惊人。

  是从国外进口的帝王蟹。

  沈琰为了弄来这几只帝王蟹,可花了不少心思,也花了一大笔钱。

  不过他觉得,过年嘛,就得吃得开心、吃得特别。

  除了帝王蟹,还有一道白松露烩天九翅。

  那也是道硬菜。

  白松露从国外运过来。

  天九翅是从港城弄来的。

  这道菜的成本,比帝王蟹还高。

  沈琰笑着说:“这道菜,平常可吃不上,今天过年,咱们就尝尝这稀罕玩意儿。”

  他说话的时候,脸上带着几分得意,能让家人吃上这么特别的年夜饭,他心里也高兴。

  除夕饭桌上,鱼肯定是少不了的。

  沈琰这回端上桌的是娃娃鱼,也叫大鲵。

  这鱼可不一般。

  是世界现存最大、最珍贵的两栖动物。

  听说吃了能美容养颜、促进大脑发育、延缓衰老,还能增强抵抗力。

  除了这些,还有好几大盘海鲜和肉,加起来一共18道菜。

  满满当当的一桌子。

  丰盛得不得了。

  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一边聊,欢声笑语不断。

  吃饱喝足后,外面传来噼里啪啦的烟花鞭炮声。

  小孩子们按捺不住,像一群欢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跑到大街上。

  大人小孩吃完团圆饭,都拿出烟花鞭炮放起来。

  一时间,天空被烟花照得五彩斑斓。

  糖糖兴奋得眼睛放光,大声说道:“爸爸,咱们也去放烟花吧!”

  沈琰站起身来说:“走走走,把烟花都抱到大街上,在大街上放,那才热闹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就动手搬烟花。

  一行人把烟花搬到大街上。

  点上一枝香,开始放了起来。

  “呯呯呯”。

  一朵朵烟花在天空中炸开,绚丽夺目,引得周围的人阵阵欢呼。

  小孩子们瞧见他们放烟花,都兴奋地跑过来,也想凑个热闹。

  沈琰看着这些孩子,呵呵一笑,把烟花摆好,招呼着孩子们:

  “来,小朋友们,随便点,一起过年咯!”

  他那热情劲儿,让孩子们一点都不觉得拘束。

  就在沈琰他们热热闹闹过年的时候。

  远在漂亮国哥谭市,一场备受瞩目的产品发布会正在举行。

  主办方是非凡科技。

  这场发布会规模大得惊人,场面特别隆重,邀请了好多各界的大人物。

  IBM、东芝、惠普、富士通、苹果这些电子巨头。

  还有各大电脑厂家,都派了代表过来。

  希捷、西部数据、昆腾等硬盘厂家。

  更是把研发主管都派来了。

  一个个神色凝重。

  此外,不少大企业也派人来了。

  他们都是潜在的客户,冲着银龙硬盘来的。

  要是银龙硬盘性能好。

  他们就打算采购一批回去。

  毕竟这对他们的业务来说,可能是个重要的选择。

  现场还有很多新闻记者。

  他们也是冲着银龙硬盘来的。

  毕竟,银龙硬盘是第一款实用的G级硬盘,这在行业里可是个大突破,太有新闻价值了。

  来的最多的是电子爱好者。

  这些电子发烧友,对银龙硬盘期待已久。

  早就盼着能亲眼见识见识这款神奇的硬盘。

  九点整。

  何宇自信满满地走上前台。

  他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进入正题:

  “各位女士、先生们,大家好,感谢大家来参加这次产品发布会。今天,我们要发布两款产品……”

  话还没说完,台下就传来一阵惊讶的低语声。

  大家都以为这次发布会就发布银龙硬盘。

  没想到还有两款产品,这可太让人意外了。

  何宇站在台上,气场十足,有条不紊地说道:“大家都知道,硬盘是电脑里特别重要的部件。所有的数据都存在硬盘里,

  可以说,一个好的硬盘,对电脑的性能起着关键作用。

  可现在呢,硬盘技术一直没啥大突破,大家用的硬盘,容量小得可怜,只有5MB或者20MB,存不了多少东西。

  而且,硬盘体积又大,故障率还高得吓人,对普通用户来说,用起来太不方便了。”

  台下的人听着,都纷纷点头。

  硬盘容量小、故障率高这些问题。

  确实让大家头疼不已。

  何宇接着说:“不过,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我们非凡科技的研究团队,经过好几年的努力,终于研发出一款1.2G容量的大硬盘。

  这个硬盘,能存下三千多本小说,能装海量的数据,而且性能特别稳定!没错,这就是银龙硬盘!”

  说着,他从纸袋里拿出一块银龙硬盘。

  一瞬间,全场轰动。

  记者们纷纷举起相机,“咔嚓咔嚓”疯狂拍照。

  这可是世界上第一款实用的G级硬盘。

  太有纪念意义了,必须拍下来。

  何宇趁机介绍起银龙硬盘的参数:

  “银龙硬盘无故障运行时间达到10万小时,重量只有960克,

  每分钟旋转速度为3600转,传输速度能达到20MB/S……”

  大企业和银行的代表们一听这些数据。

  眼睛都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