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驱狼吞虎-《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杜荷知道李承乾眼神传递的意思,那就是让他来做这个恶人。

  “李承乾这坑货,又把我往火堆里推。”

  杜荷在心里腹诽几句,收敛心神后,接着站起来说道。

  “陛下,大军出征西域和天竺诸国,后勤供应是最麻烦的事。”

  “打下的邦国越多,大唐的后勤压力越大,最后可能会硬生生拖垮大唐!”

  “除此以外,大唐连续多年发生战争,士卒得长时间远离妻儿老小,我们大唐的新增人口又从何得来?”

  士卒一直在外面打仗,家族的妻妾怎么办?

  让隔壁老王去宠幸吗?

  而且家里的田地谁来耕种?

  缺少耕牛,没有精壮力在家,很多事情都没办法做到。

  况且西域地处偏远,一来一回最少需要数月时间,大唐的将士就是钢铁之躯也扛不住。

  杜荷的话,顿时把李世民和一众大臣的注意力拉了过去。

  李世民蹙着眉头,挥了挥手道:“杜荷,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快速平稳地开拓西域疆域?”

  他心里清楚承乾和杜荷的话,都只是铺垫而已。

  杜荷抱拳道:“陛下,臣认为要想减轻我们的后勤压力,还要避免这些邦国日后卷土重来,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不要俘虏。”

  “当然妙龄女子可留着,得让她们繁衍后代。”

  停顿片刻。

  杜荷接着说道:“没有俘虏的拖累,我们的大军也不需要分兵,便能长驱直入,一直往西方诸国碾压过去。”

  “此战只要能动员50万大军,便能在3年内,把西域和天竺诸国全都打下来!”

  果然如此!

  李世民看到承乾和杜荷的眼神交流,以及他们在高句丽和百济的作风,就知道他们的行事风格。

  不过李世民并没有说话,而是把目光看向一众大臣。

  “你们有何看法?”

  面对李世民的提问,教导过杜荷数月兵法的李靖,他眼神躲闪地低下头。

  杜荷这混小子的心肠跟以前一样,还是那么狠毒。

  他现在隐约有些后悔,当时就不应该教杜荷兵法奇书!

  而侯君集和程咬金两人撇了撇嘴,他们也没有多说话。

  下令屠城,名声肯定会臭。

  以后史书记载,岂不是一片骂名?

  长孙无忌沉声说道:“陛下,杜尚书的意思是屠城,臣认为此举有违天和!”

  “两国交战,百姓何其无辜,岂能对百姓下死手?”

  “此事一旦被史官记载,让后世人如何评价陛下?”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世民的脸色也变得凝重。

  君王除了文治武功以外,一个好的名声十分重要,这关乎他在后世人心中的地位。

  李绩也说道:“臣也认为杜尚书的建议,有些不甚妥当。”

  “杀的俘虏越多,越容易遭天谴啊!”

  他率军征伐高句丽的时候,就是听从太子的命令,凡打下的城池,除妙龄女子外,不留任何一个俘虏。

  回来长安以后,他很长一段时间晚上都在做噩梦,梦到那些冤魂找他索命。

  李世民皱着眉头说道:“辅机和李绩说的没错,屠城非正道啊!”

  我去!

  都要去抢人家的地盘,还在这里谈论正道?

  你们这帮伪君子,就该去会昌寺的大雄宝殿里,坐上佛像的位置上。

  杜荷在心里骂骂咧咧一通,随后耸了耸肩说道。

  “既然要悲悯异族百姓,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去攻打人家的国土?”

  “让他们在自己的国土,安居乐业,开开心心过日子不好吗?”

  额...

  李世民、长孙无忌和李绩三人表情一顿,

  他们没想到杜荷会这么说,三人嘴巴张了张,最后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李承乾一脸赞赏地看着杜荷,他在心里直呼漂亮。

  “不愧是孤麾下的第一幕僚!”

  “杜荷现在怼人的境界,真是越来越高了。”

  李承乾在心里猛地夸赞杜荷,就连嘴角也控制不住微微上扬。

  就在气氛陷入尴尬之时,房玄龄适时地站起来说道。

  “臣认为杜荷说的有几分道理,我们要开疆拓土,有些极端手段难免要用到。”

  “不过屠城总归有些狠厉,要是手段再柔和一些,自然更好。”

  别看房玄龄把话说的漂亮,实则他并没有说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不过他的这番话,也让大殿内的气氛变得缓和不少。

  李世民沉声说道:“玄龄,你有什么办法吗?”

  房玄龄微微摇了摇头:“回陛下,臣尚未想到合适的处置办法。”

  “如果按照长孙左仆射的作战计划,我大唐的百姓要经历十余二十年的持续战斗,恐怕会拖垮百姓。”

  “而杜尚书的计划除了有违天和,却能在短时间达到我们的战略目的!”

  从他的这番话不难听出,他倾向杜荷提出的办法。

  房玄龄指了指李靖说道:“臣和李卫公以及朝中不少大臣,年纪已经大了,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年可活。”

  “如果战斗的时间过长,我们这些人中途去世,恐怕会对战局产生极大的影响!”

  他今年已经68岁,而且身体已经出现大大小小的疾病。

  还能活多久,他自己也不清楚。

  李靖认可地点了点头,他抚须颔首道:“是啊,我们都已经老了,即便还能多活一段时日,也没有心力顾及战事。”

  两位文武重臣的话,直击李世民的内心。

  他的身体也不好,时间十分紧迫。

  李世民双目灼灼看向杜荷,脸色凝重问道:“杜荷,说说你的具体计划!”

  众人全都把目光看向杜荷身上。

  杜荷点了点头道:“陛下,要想一劳永逸,不留俘虏这是最基本的前提。”

  “除此之外,此战臣认为要分两个阶段走。”

  分两个步骤走?

  这么快就想到具体的作战计划了?

  众人面面相觑,脸上顿时变得认真起来。

  杜荷朗声说道:“第一阶段,驱狼吞虎。”

  “征集吐蕃、吐谷浑和泥婆罗兵,攻打天竺70余国。”

  “征集东突厥、高昌、薛延陀兵,让他们攻打西突厥、焉耆和龟兹等国。”

  “大唐募集20万大军,攻打迦毕试国、赤建国、飒秣建国、货罗国、缚喝国和梵衍那国等沙漠国家!”

  停顿了十余息。

  杜荷接着说道:“第二个阶段,收拾残局。”

  “等吐蕃和东突厥他们打的差不多,大唐再出20万大军,把东突厥、吐蕃、天竺和西突厥等,疆域全都收入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