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国上下对于清国这种趁人之危的举动是群情激奋。
被众人赋予众望的大汉国主张鹿安很快便振作起来,命令张鹿声迅速赶回辽宁配合于七组织兵力进行防守,让张鹿远返回杭州对来犯之敌进行反击。
张鹿安身穿白衣孝服主持军事会议。
“现在军情如何?”
负责情报工作的张财向张鹿安行礼后站起来说道:
“清军这次兵分八路,调集上百万大军,分别从八个方向对我大汉发动了全面进攻。”
“看来清廷也意识到是到了进行决战的时候了。”
“的确如此。”
“各路清军的大概情况简要说一下。”
“是,主公。清军的北路人马有两支,草原一路由已经晋封为安亲王的清将岳乐为统帅,以达尔汉巴图鲁满珠习礼为副帅,率领满、蒙、汉各旗大军并绿营和喀喇沁蒙古仆从军共十五万进攻我热河一带;
山东一路由爱新觉罗.顾纳岱为统帅,绿营总兵张汝行为副将,率领山东一带的满汉旗军四千人并绿营蔡天文、汤致远、张有才、刘英等部人马合计五万人,对我芝罘岛发动进攻……”
张鹿安听到此处做出指示道:
“热河、辽宁自有于、张提督处置,一时半会当可无虞;
芝罘岛只有总兵陈利宝部,兵力太过于薄弱,让彭心见负责指挥,调集安东和扶余一带的地方兵前往芝罘岛进行支援。”
“是,主公。”
下首的王征连忙应声道,张鹿安示意张财继续说下去。
张财喝口水后继续说道:
“清军第三路军在江淮,统帅为鳌拜的盟友爱新觉罗.班布尔善,以清军老将昂阿喇为副将,以江南提督梁化凤为先锋,率领满、蒙、汉旗军五千人并绿营三十万人,已经对我崇明至安庆府一线发动了进攻。”
“嗯,此处非常棘手,很明显对着南京来的,调擅长防守的张应举所部前往安庆府死守,暂时放弃安庆以东的江北阵地,让陈利六返回南京,主持长江防线。”
“是,主公。”
“张财,继续说。”
“是,主公,清军第四路,也就是清军的主力人马,是以清皇室将领、代善第八子、和硕惠顺亲王、爱新觉罗.祜塞为安南大将军,镶黄旗都统爱新觉罗.拜音图为副帅,率领北京附近的禁旅八旗三万人、蒙古八旗一万、汉军八旗两万,共计六万大军已经到达了襄阳城。
再加上当地原有的地方绿营,总兵力估计在二十万左右,清军正以清将图海所部进攻荆州府,以祜塞第三子杰书为将进攻我承天和汉阳府一带,以清将董学礼纠集河南绿营进攻我黄州府。”
“此路虽然看上去兵力不是最多的,但是却大多为清军精锐力量,不容小觑,既然为清军最为精锐力量,那就让本国公亲自去会会他们。再说说其他四路。”
“是,清军第五路为陕西路,以戴罪宗室爱新觉罗.尚善为主将,爱新觉罗.汉岱为副将,率领陕西提督王一正、兴汉总兵于奋起、巩昌总兵鲍敬、甘肃总兵孙思克、宁夏总兵王进宝等将,以陕西地方军五万人为主力,进攻我四川方向。”
这一路倒是引起了张鹿安的警觉,毕竟孙思克和王进宝都是属于难得的骁将,张鹿安吩咐道:
“着四川巡抚禄青山和四川留后总兵官赵良栋知晓:清军骁锐,不可轻易与战,谨守各处险隘,不必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倘若军情紧急,固守保宁府,等待大军前往支援。”
“是,主公。”
张财待王征说完后,继续说道:
“至于其他三路,第六路为吴三桂所部,吴三桂下辖有满、蒙、汉旗军五千余人,其本部平西藩府兵近日通过扩军,增长至二十万,按道理来说应该有充足的进攻实力,但是他的态度暧昧,先是派遣部下将领马宝(注:晋王战败,马宝投靠吴三桂)、张光祖和郭弘魏三将,率领平西藩府兵五万来到贵州普安,却只是侦查,并不作主动进攻;
估计近日是接收到清军通过青藏路传来的军令,吴三桂才命令配属于麾下的正蓝旗蒙古都统毕力克图率领汉军镶蓝旗副都统路有良、汉军正白旗参领线应琦和汉军镶蓝旗参领李胜以旗兵五千人并绿营总兵尚勇所部一万人,进攻我川南东川和乌撒府,我川军都指挥使潘铁山和佥事邓珙已经分别前往马湖府和镇雄府迎战;
第七路为清平南王尚可喜所部,很明显尚可喜也接到了清廷的命令,他正以部下提督许尔显为主将,以马雄、全节为副将,率领平南藩府兵三万进攻我衡阳府,我湘南镇守使刘体纯将军正在带兵与平南军大战;
反观赣州路则没有太大变化,我军仍然是无法攻入赣州城,尚可喜麾下的平南军也没有抵达赣州,他们仿佛对解救赣州并不着急;
第八路清军为清浙闽总督李率泰所统帅的浙闽军,水陆总兵力应该在二十万以上,李率泰已经以定海总兵张杰换下了久战无功的镇海大将军刘之源,并让靖南王耿继茂并续顺公沈永兴两部跟进,让汉军正黄旗将领李茂率兵进攻徽州牵制我方兵力,并命清军福建左路水师总兵官施福和右路水师总兵官杜永和,带兵频繁袭击我江南沿海地带,给我松江府和嘉兴府一带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清总兵张杰上任后就对我钱塘江阵地发动了数轮猛攻,目前已经在江北建立滩头阵地,我方都指挥使李士元部正在节节抵抗。”
听完情报负责人张财整理出来的“军情简报”,与会的所有文武官员几乎都是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多紧急军情,不光是令人心乱如麻,更叫人头疼不已。
大汉国主张鹿安为了鼓舞手下文武们的士气说道:
“诸公,你们也看到了清廷亡我之心不死,这次可以算是我大汉与清国的一次战略大决战了。
此战不是敌死,就是我亡!
绝对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你们当中,很多人都跟了我二十多年,大家都知道我们走到如今这一步是多么的不容易,多少曾经并肩作战的同袍们抛头颅洒热血,我想在天上的他们,一定是想看到我们这些活着的战友们,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本章完)
被众人赋予众望的大汉国主张鹿安很快便振作起来,命令张鹿声迅速赶回辽宁配合于七组织兵力进行防守,让张鹿远返回杭州对来犯之敌进行反击。
张鹿安身穿白衣孝服主持军事会议。
“现在军情如何?”
负责情报工作的张财向张鹿安行礼后站起来说道:
“清军这次兵分八路,调集上百万大军,分别从八个方向对我大汉发动了全面进攻。”
“看来清廷也意识到是到了进行决战的时候了。”
“的确如此。”
“各路清军的大概情况简要说一下。”
“是,主公。清军的北路人马有两支,草原一路由已经晋封为安亲王的清将岳乐为统帅,以达尔汉巴图鲁满珠习礼为副帅,率领满、蒙、汉各旗大军并绿营和喀喇沁蒙古仆从军共十五万进攻我热河一带;
山东一路由爱新觉罗.顾纳岱为统帅,绿营总兵张汝行为副将,率领山东一带的满汉旗军四千人并绿营蔡天文、汤致远、张有才、刘英等部人马合计五万人,对我芝罘岛发动进攻……”
张鹿安听到此处做出指示道:
“热河、辽宁自有于、张提督处置,一时半会当可无虞;
芝罘岛只有总兵陈利宝部,兵力太过于薄弱,让彭心见负责指挥,调集安东和扶余一带的地方兵前往芝罘岛进行支援。”
“是,主公。”
下首的王征连忙应声道,张鹿安示意张财继续说下去。
张财喝口水后继续说道:
“清军第三路军在江淮,统帅为鳌拜的盟友爱新觉罗.班布尔善,以清军老将昂阿喇为副将,以江南提督梁化凤为先锋,率领满、蒙、汉旗军五千人并绿营三十万人,已经对我崇明至安庆府一线发动了进攻。”
“嗯,此处非常棘手,很明显对着南京来的,调擅长防守的张应举所部前往安庆府死守,暂时放弃安庆以东的江北阵地,让陈利六返回南京,主持长江防线。”
“是,主公。”
“张财,继续说。”
“是,主公,清军第四路,也就是清军的主力人马,是以清皇室将领、代善第八子、和硕惠顺亲王、爱新觉罗.祜塞为安南大将军,镶黄旗都统爱新觉罗.拜音图为副帅,率领北京附近的禁旅八旗三万人、蒙古八旗一万、汉军八旗两万,共计六万大军已经到达了襄阳城。
再加上当地原有的地方绿营,总兵力估计在二十万左右,清军正以清将图海所部进攻荆州府,以祜塞第三子杰书为将进攻我承天和汉阳府一带,以清将董学礼纠集河南绿营进攻我黄州府。”
“此路虽然看上去兵力不是最多的,但是却大多为清军精锐力量,不容小觑,既然为清军最为精锐力量,那就让本国公亲自去会会他们。再说说其他四路。”
“是,清军第五路为陕西路,以戴罪宗室爱新觉罗.尚善为主将,爱新觉罗.汉岱为副将,率领陕西提督王一正、兴汉总兵于奋起、巩昌总兵鲍敬、甘肃总兵孙思克、宁夏总兵王进宝等将,以陕西地方军五万人为主力,进攻我四川方向。”
这一路倒是引起了张鹿安的警觉,毕竟孙思克和王进宝都是属于难得的骁将,张鹿安吩咐道:
“着四川巡抚禄青山和四川留后总兵官赵良栋知晓:清军骁锐,不可轻易与战,谨守各处险隘,不必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倘若军情紧急,固守保宁府,等待大军前往支援。”
“是,主公。”
张财待王征说完后,继续说道:
“至于其他三路,第六路为吴三桂所部,吴三桂下辖有满、蒙、汉旗军五千余人,其本部平西藩府兵近日通过扩军,增长至二十万,按道理来说应该有充足的进攻实力,但是他的态度暧昧,先是派遣部下将领马宝(注:晋王战败,马宝投靠吴三桂)、张光祖和郭弘魏三将,率领平西藩府兵五万来到贵州普安,却只是侦查,并不作主动进攻;
估计近日是接收到清军通过青藏路传来的军令,吴三桂才命令配属于麾下的正蓝旗蒙古都统毕力克图率领汉军镶蓝旗副都统路有良、汉军正白旗参领线应琦和汉军镶蓝旗参领李胜以旗兵五千人并绿营总兵尚勇所部一万人,进攻我川南东川和乌撒府,我川军都指挥使潘铁山和佥事邓珙已经分别前往马湖府和镇雄府迎战;
第七路为清平南王尚可喜所部,很明显尚可喜也接到了清廷的命令,他正以部下提督许尔显为主将,以马雄、全节为副将,率领平南藩府兵三万进攻我衡阳府,我湘南镇守使刘体纯将军正在带兵与平南军大战;
反观赣州路则没有太大变化,我军仍然是无法攻入赣州城,尚可喜麾下的平南军也没有抵达赣州,他们仿佛对解救赣州并不着急;
第八路清军为清浙闽总督李率泰所统帅的浙闽军,水陆总兵力应该在二十万以上,李率泰已经以定海总兵张杰换下了久战无功的镇海大将军刘之源,并让靖南王耿继茂并续顺公沈永兴两部跟进,让汉军正黄旗将领李茂率兵进攻徽州牵制我方兵力,并命清军福建左路水师总兵官施福和右路水师总兵官杜永和,带兵频繁袭击我江南沿海地带,给我松江府和嘉兴府一带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清总兵张杰上任后就对我钱塘江阵地发动了数轮猛攻,目前已经在江北建立滩头阵地,我方都指挥使李士元部正在节节抵抗。”
听完情报负责人张财整理出来的“军情简报”,与会的所有文武官员几乎都是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多紧急军情,不光是令人心乱如麻,更叫人头疼不已。
大汉国主张鹿安为了鼓舞手下文武们的士气说道:
“诸公,你们也看到了清廷亡我之心不死,这次可以算是我大汉与清国的一次战略大决战了。
此战不是敌死,就是我亡!
绝对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你们当中,很多人都跟了我二十多年,大家都知道我们走到如今这一步是多么的不容易,多少曾经并肩作战的同袍们抛头颅洒热血,我想在天上的他们,一定是想看到我们这些活着的战友们,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