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青城山上,费无极与阿长正在研习叫做“绕指柔”的心法武艺,这可是当年宋徽宗介绍汝窑时,张明远、费无极都知道的,事过境迁,太上皇也驾崩了,费无极却念念不忘。
知道太上皇驾崩后,费无极也是嘘唏不已,虽说不似张明远那般昏迷不醒,可好歹有过点点滴滴的回忆,故而也是伤心难过了好久,茶不思饭不想,回到青城山后,只是在青城山后山避暑,聊以忘忧,后来看着明浩与怡乐的玩耍,不时回想起自己与明远的童年,也回想起与宋徽宗在东京金明池的游玩之旅,想到这里,潸然泪下。扶着绿竹小桥,听着山泉叮咚,恍然如梦。
阿长靠着小亭,看向费无极,笑道:“无极,你这‘绕指柔’果然妙不可言,不过以柔克刚之法必得天时地利,用于点穴尚且可以,如若遇到金人的铁锤就不容易克敌了,是也不是?”
费无极心不在焉,听了这话,缓过神来,叹道:“‘绕指柔’不过修炼内功所用,不适合战场上克敌制胜。”
阿长这才恍然大悟,尴尬一笑:“原来如此,害得我昨夜就没睡着,冥思苦想也悟不出‘绕指柔’的精髓,如何克敌制胜。你怎么了?如何心不在焉,闷闷不乐?太上皇都驾崩了,也别想了,再说,你与明远不同,你对太上皇可是不冷不热的,你自己当年可是告诉过我,你说太上皇罪有应得。如何眼下就伤心难过,岂不奇怪?”
费无极道:“当年毕竟年轻气盛,如今人到中年,有些事自然就看的与年轻时不一样了,你如何不知?”
阿长这才明白过来,马上叹道:“好了,这巴蜀之地,便是聊以忘忧之所。你就不必自寻烦恼了。我那日见了一个人,是老朋友,你可知道是谁?”
费无极见阿长神秘兮兮,就不以为然,笑道:“又在开玩笑,莫非是老毒物和小毒物不成?”
阿长笑道:“姚平仲,你还记得此人么?”
听了这话,费无极目瞪口呆,叹道:“他当年偷袭金营,下落不明。这些年居然躲藏在青城山?”
阿长道:“他说等没人时候,来拜访你。他要我守口如瓶,我不知他为何指名道姓拜访你。我说要不要告诉明远,姚平仲摇摇头说,不用。你看,他既然这样说,我想定有苦衷。你见了他再说也好。至于他要不要见明远或种浩,或其他人,你们见了面再做计较,我就替他传个话罢了。”
费无极点头道:“好,难得姚平仲还如此谨小慎微,我明白,他也怕朝廷追究当年的责任。我等也要体谅他,故而替他保守秘密,也是应该的。”
阿长道:“好,你们见了面再说。”
费无极笑道:“我记得当年诸葛亮在成都,也有许多心烦意乱,不知他如何排忧解难。”
阿长道:“方今天下大势,倒是与三国有些相似之处。”看着水里的游鱼,笑了笑。
费无极道:“可不是,金国就好比曹魏,西夏好比这孙吴,我大宋就好比这西蜀了。”
阿长不解道:“我素闻三国时,力量最弱的是蜀国,但蜀国国土最小,而如今我大宋国土却不小,至少比西夏大许多,大理也比不上。”
费无极认真道:“方今天下,只有大宋、金国、西夏三足鼎立,至于什么大理、西辽、吐蕃、高丽,就远离中原了。”
阿长惊道:“师兄之意是说,得中原可得天下了?”
费无极推心置腹道:“这话也无可厚非,不过并不完全。要说李唐之前,便是‘得关中者得天下。’而安史之乱后,朱温灭唐,契丹立国,我太祖建国后,大宋就失去了幽云十六州,也失去了河套,自此,便是‘得中原者得天下。’了!”
阿长道:“不错,如今,女真人虎视眈眈着中原,他们已占据了中原,可还没得到天下,这又是为何?”顿时唏嘘不已,大为不解。
费无极笑道:“靖康耻后,女真人以为他们得到中原了,天下都是他们的了,可他们的算盘还是打错了。殊不知,今非昔比,江南早已非比寻常。要是放在秦汉,江南不足为惧,可李唐以来,成都就很是不错。如今扬州与成都都名扬天下,即便东京繁华不再,可江南依然富庶。女真人拿下一个东京,可我大宋还有许多仅次于东京的地方。女真人自然就头昏眼花了。”
阿长叹道:“不可思议,中原如今兵荒马乱,倒不如江南了。”
费无极气道:“中原虽说不如江南,可中原毕竟是中原。江南叫做偏安一隅,而占据中原便叫做一统江山。”
阿长纳闷道:“此话怎讲?”
费无极道:“毕竟汉人的祖先都是喝黄河水长大成人的。这周秦汉唐,无不在关中得以名扬天下。如今我大宋失去幽云十六州后,就失去了中原,失去了中原,就失去了关中。如若失去了关中,巴蜀也危在旦夕。好在岳飞在藕塘主动出击,收复襄阳六郡。两国议和,天下太平,黎民百姓也安居乐业,此乃洪福齐天,皆大欢喜。”
阿长道:“可惜,女真人听说江南与成都富庶繁华后,心有不甘,意图南下,一统天下。”
费无极寻思:“想必许多人都觉得,从太上皇到钦宗皇帝,再到眼下的天子,他们父子三人,没一个好东西。把大宋搞的一片狼藉!如若大金国一统山河后说不定,再无兵荒马乱,黎民百姓也会安居乐业了。为了赵宋的江山社稷,就阻挡大金国的统一大业,岂不是大大的罪过。这样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这张邦昌、刘豫,都是让女真人这般说服过的。眼下中原东京开封府,依然有女真人在给黎民百姓数落二帝的罪过。如若女真人利用这些,试图长期霸占中原,后果不堪设想。”想到这里,心有余悸,马上仰天长叹,默然不语。
“二位师公,你们说什么?”明浩见二位前辈说个没完没了,就过来了。
怡乐也紧随其后,靠近费无极、阿长:“什么一统山河了,什么天下太平了。我们听不懂!”
费无极笑道:“你何时行走江湖?那时候你可以看到天下太平么?”
阿长道:“等你们行走江湖之际,我大宋可否收复中原,一统山河呢?”
明浩道:“听说金国草原上的小孩,都骑马,我们大宋的小孩只能骑驴,一点都不威风。”
怡乐道:“大理的小孩可开心了,听说他们没见过兵荒马乱,中原的小孩就可怜了,关中的小孩也可怜了。”
明浩道:“契丹的小孩眼下如何不见了,不知他们去哪里了。”
怡乐笑道:“我在成都听说有些契丹小孩闷闷不乐,一问才知道,他们来自西辽,为何叫做西辽。他们说,他们来自西域。”
明浩摇摇头,纠正道:“不对,契丹不是在幽州城以北么?如何又搬家到西域去了。”
怡乐道:“听说是叫做女真人欺负契丹人了,他们只好搬家了。”
明浩道:“我明白了,就像女真人欺负我大宋一样,我们从东京开封府到了长安京兆府,又从长安京兆府到了如今的成都府。”
正在此时,普安和武连,一前一后。跨过小溪,走上小桥,来到费无极、阿长身边。
普安微微一笑:“师父、师伯,吃饭了。明远师伯等你们呢!”
武连近前看着明浩与怡乐,盯着他们的眼睛也笑道:“两个臭小子,跑到这里玩,此处是两个前辈修炼之所,你们可别捣乱?”
明浩道:“什么修炼之所,他们在聊天,说闲话,没修炼。”
怡乐笑道:“可不是,他们闷闷不乐,不知说些什么,只见他们唉声叹气的。”
费无极道:“你们如今长大了,会察言观色。为师只是熟思江湖往事,不必担忧。”
阿长笑道:“你们两个臭小子可比许多千千万万小鬼头幸运多了,但愿你们以后做栋梁之才,可建功立业,名扬天下。”
普安不大明白,就道:“他们也别名扬天下,这名扬天下未必是什么好事。”
武连不觉一愣,马上追问:“此话怎讲?”
明浩道:“何为名扬天下?”
怡乐扯着普安的袖子问道:“名扬天下,有什么好处?师哥告诉我。”
费无极道:“名扬天下就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你,知道你?”
阿长笑道:“名扬天下以后,你就做了大英雄,你就名垂青史了。”
费无极介绍道:“秦汉以来有不少神童,你可知道?比方说孔融、曹冲、杨炯、白居易、骆宾王、司马光。”
阿长叮嘱怡乐:“还有一个叫做甘罗的,是战国时的神童。他十几岁便是颇有城府、工于心计的使臣了。当年,甘罗受命出使赵国,为赵王陈述利害,并借着秦国国威对赵王软硬兼施,最终使赵王在没有收到军事打击的情况下,自愿把十几座城割让给了秦国。而年仅十几岁的甘罗也因此受到秦始皇重用,被封为上卿。”
“骆宾王,我知道。他的诗很简单。”明浩背着手,学着白鹅走路的样子,淘气之际,吟诵道: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怡乐昂首挺胸,一副王者风范,勾了勾手指头:“骆宾王小时候,一定是养鹅的。过来,大白鹅!”说着向明浩招了招手。
“来了!小主人。”明浩马上呱呱叫的过去了,走起路来,颇似一只大白鹅。
不过明浩马上反应过来不开心道:“我不做大白鹅,我是骆宾王。你居然敢欺负我,怡乐,你好大的胆子!”
怡乐眼珠子转了转,双手叉腰,心有不甘,针锋相对道:“我也不做大白鹅,你多像啊。”
众人见明浩与怡乐这般淘气,顿时哈哈大笑。
普安瞅了一眼明浩,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胳膊,笑道:“走,别鹅鹅鹅了。”
武连也看向怡乐,问道:“你难道不饿么?肚子咕咕叫才对。”
普安见怡乐无动于衷,依然笑个不住,就拉着他要走。可这小子就是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武连见明浩也是这般,就笑道:“怎么了,小祖宗,不吃饭么?”
“前辈先走。”明浩看向费无极,顿时瞪了一眼怡乐。
怡乐看向阿长:“师父先请!”说话间,做出一个“请”的动作。
明浩瞪了一眼普安,笑道:“大哥哥不知道尊老爱幼么?这可是我大宋的礼节,”
怡乐也瞪了一眼武连,手指头一指,用教训的口吻不紧不慢道:“连尊老爱幼都不懂,真笨!你可知道错了么?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费无极捋了捋胡须,笑道:“孺子可教也。”
阿长也愣了愣,不觉捧腹大笑:“小小年纪,不可限量。”
普安马上不好意思,自惭形秽,目不转睛的看着两个臭小子。
武连苦笑一声,难为情道:“这可令人刮目相看了。”说话间吐了吐舌头。
明浩昂首挺胸,威风凛凛,笑道:“别欺负我们年轻。”
怡乐背着手,义正言辞道:“你们这些大哥哥,个头不小,可比我们矮多了。你们可知道么?”
费无极、阿长面面相觑,普安、武连也面面相觑,顿时忍俊不禁。众人说说笑笑,离开后山,向建福宫而去。
知道太上皇驾崩后,费无极也是嘘唏不已,虽说不似张明远那般昏迷不醒,可好歹有过点点滴滴的回忆,故而也是伤心难过了好久,茶不思饭不想,回到青城山后,只是在青城山后山避暑,聊以忘忧,后来看着明浩与怡乐的玩耍,不时回想起自己与明远的童年,也回想起与宋徽宗在东京金明池的游玩之旅,想到这里,潸然泪下。扶着绿竹小桥,听着山泉叮咚,恍然如梦。
阿长靠着小亭,看向费无极,笑道:“无极,你这‘绕指柔’果然妙不可言,不过以柔克刚之法必得天时地利,用于点穴尚且可以,如若遇到金人的铁锤就不容易克敌了,是也不是?”
费无极心不在焉,听了这话,缓过神来,叹道:“‘绕指柔’不过修炼内功所用,不适合战场上克敌制胜。”
阿长这才恍然大悟,尴尬一笑:“原来如此,害得我昨夜就没睡着,冥思苦想也悟不出‘绕指柔’的精髓,如何克敌制胜。你怎么了?如何心不在焉,闷闷不乐?太上皇都驾崩了,也别想了,再说,你与明远不同,你对太上皇可是不冷不热的,你自己当年可是告诉过我,你说太上皇罪有应得。如何眼下就伤心难过,岂不奇怪?”
费无极道:“当年毕竟年轻气盛,如今人到中年,有些事自然就看的与年轻时不一样了,你如何不知?”
阿长这才明白过来,马上叹道:“好了,这巴蜀之地,便是聊以忘忧之所。你就不必自寻烦恼了。我那日见了一个人,是老朋友,你可知道是谁?”
费无极见阿长神秘兮兮,就不以为然,笑道:“又在开玩笑,莫非是老毒物和小毒物不成?”
阿长笑道:“姚平仲,你还记得此人么?”
听了这话,费无极目瞪口呆,叹道:“他当年偷袭金营,下落不明。这些年居然躲藏在青城山?”
阿长道:“他说等没人时候,来拜访你。他要我守口如瓶,我不知他为何指名道姓拜访你。我说要不要告诉明远,姚平仲摇摇头说,不用。你看,他既然这样说,我想定有苦衷。你见了他再说也好。至于他要不要见明远或种浩,或其他人,你们见了面再做计较,我就替他传个话罢了。”
费无极点头道:“好,难得姚平仲还如此谨小慎微,我明白,他也怕朝廷追究当年的责任。我等也要体谅他,故而替他保守秘密,也是应该的。”
阿长道:“好,你们见了面再说。”
费无极笑道:“我记得当年诸葛亮在成都,也有许多心烦意乱,不知他如何排忧解难。”
阿长道:“方今天下大势,倒是与三国有些相似之处。”看着水里的游鱼,笑了笑。
费无极道:“可不是,金国就好比曹魏,西夏好比这孙吴,我大宋就好比这西蜀了。”
阿长不解道:“我素闻三国时,力量最弱的是蜀国,但蜀国国土最小,而如今我大宋国土却不小,至少比西夏大许多,大理也比不上。”
费无极认真道:“方今天下,只有大宋、金国、西夏三足鼎立,至于什么大理、西辽、吐蕃、高丽,就远离中原了。”
阿长惊道:“师兄之意是说,得中原可得天下了?”
费无极推心置腹道:“这话也无可厚非,不过并不完全。要说李唐之前,便是‘得关中者得天下。’而安史之乱后,朱温灭唐,契丹立国,我太祖建国后,大宋就失去了幽云十六州,也失去了河套,自此,便是‘得中原者得天下。’了!”
阿长道:“不错,如今,女真人虎视眈眈着中原,他们已占据了中原,可还没得到天下,这又是为何?”顿时唏嘘不已,大为不解。
费无极笑道:“靖康耻后,女真人以为他们得到中原了,天下都是他们的了,可他们的算盘还是打错了。殊不知,今非昔比,江南早已非比寻常。要是放在秦汉,江南不足为惧,可李唐以来,成都就很是不错。如今扬州与成都都名扬天下,即便东京繁华不再,可江南依然富庶。女真人拿下一个东京,可我大宋还有许多仅次于东京的地方。女真人自然就头昏眼花了。”
阿长叹道:“不可思议,中原如今兵荒马乱,倒不如江南了。”
费无极气道:“中原虽说不如江南,可中原毕竟是中原。江南叫做偏安一隅,而占据中原便叫做一统江山。”
阿长纳闷道:“此话怎讲?”
费无极道:“毕竟汉人的祖先都是喝黄河水长大成人的。这周秦汉唐,无不在关中得以名扬天下。如今我大宋失去幽云十六州后,就失去了中原,失去了中原,就失去了关中。如若失去了关中,巴蜀也危在旦夕。好在岳飞在藕塘主动出击,收复襄阳六郡。两国议和,天下太平,黎民百姓也安居乐业,此乃洪福齐天,皆大欢喜。”
阿长道:“可惜,女真人听说江南与成都富庶繁华后,心有不甘,意图南下,一统天下。”
费无极寻思:“想必许多人都觉得,从太上皇到钦宗皇帝,再到眼下的天子,他们父子三人,没一个好东西。把大宋搞的一片狼藉!如若大金国一统山河后说不定,再无兵荒马乱,黎民百姓也会安居乐业了。为了赵宋的江山社稷,就阻挡大金国的统一大业,岂不是大大的罪过。这样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这张邦昌、刘豫,都是让女真人这般说服过的。眼下中原东京开封府,依然有女真人在给黎民百姓数落二帝的罪过。如若女真人利用这些,试图长期霸占中原,后果不堪设想。”想到这里,心有余悸,马上仰天长叹,默然不语。
“二位师公,你们说什么?”明浩见二位前辈说个没完没了,就过来了。
怡乐也紧随其后,靠近费无极、阿长:“什么一统山河了,什么天下太平了。我们听不懂!”
费无极笑道:“你何时行走江湖?那时候你可以看到天下太平么?”
阿长道:“等你们行走江湖之际,我大宋可否收复中原,一统山河呢?”
明浩道:“听说金国草原上的小孩,都骑马,我们大宋的小孩只能骑驴,一点都不威风。”
怡乐道:“大理的小孩可开心了,听说他们没见过兵荒马乱,中原的小孩就可怜了,关中的小孩也可怜了。”
明浩道:“契丹的小孩眼下如何不见了,不知他们去哪里了。”
怡乐笑道:“我在成都听说有些契丹小孩闷闷不乐,一问才知道,他们来自西辽,为何叫做西辽。他们说,他们来自西域。”
明浩摇摇头,纠正道:“不对,契丹不是在幽州城以北么?如何又搬家到西域去了。”
怡乐道:“听说是叫做女真人欺负契丹人了,他们只好搬家了。”
明浩道:“我明白了,就像女真人欺负我大宋一样,我们从东京开封府到了长安京兆府,又从长安京兆府到了如今的成都府。”
正在此时,普安和武连,一前一后。跨过小溪,走上小桥,来到费无极、阿长身边。
普安微微一笑:“师父、师伯,吃饭了。明远师伯等你们呢!”
武连近前看着明浩与怡乐,盯着他们的眼睛也笑道:“两个臭小子,跑到这里玩,此处是两个前辈修炼之所,你们可别捣乱?”
明浩道:“什么修炼之所,他们在聊天,说闲话,没修炼。”
怡乐笑道:“可不是,他们闷闷不乐,不知说些什么,只见他们唉声叹气的。”
费无极道:“你们如今长大了,会察言观色。为师只是熟思江湖往事,不必担忧。”
阿长笑道:“你们两个臭小子可比许多千千万万小鬼头幸运多了,但愿你们以后做栋梁之才,可建功立业,名扬天下。”
普安不大明白,就道:“他们也别名扬天下,这名扬天下未必是什么好事。”
武连不觉一愣,马上追问:“此话怎讲?”
明浩道:“何为名扬天下?”
怡乐扯着普安的袖子问道:“名扬天下,有什么好处?师哥告诉我。”
费无极道:“名扬天下就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你,知道你?”
阿长笑道:“名扬天下以后,你就做了大英雄,你就名垂青史了。”
费无极介绍道:“秦汉以来有不少神童,你可知道?比方说孔融、曹冲、杨炯、白居易、骆宾王、司马光。”
阿长叮嘱怡乐:“还有一个叫做甘罗的,是战国时的神童。他十几岁便是颇有城府、工于心计的使臣了。当年,甘罗受命出使赵国,为赵王陈述利害,并借着秦国国威对赵王软硬兼施,最终使赵王在没有收到军事打击的情况下,自愿把十几座城割让给了秦国。而年仅十几岁的甘罗也因此受到秦始皇重用,被封为上卿。”
“骆宾王,我知道。他的诗很简单。”明浩背着手,学着白鹅走路的样子,淘气之际,吟诵道: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怡乐昂首挺胸,一副王者风范,勾了勾手指头:“骆宾王小时候,一定是养鹅的。过来,大白鹅!”说着向明浩招了招手。
“来了!小主人。”明浩马上呱呱叫的过去了,走起路来,颇似一只大白鹅。
不过明浩马上反应过来不开心道:“我不做大白鹅,我是骆宾王。你居然敢欺负我,怡乐,你好大的胆子!”
怡乐眼珠子转了转,双手叉腰,心有不甘,针锋相对道:“我也不做大白鹅,你多像啊。”
众人见明浩与怡乐这般淘气,顿时哈哈大笑。
普安瞅了一眼明浩,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胳膊,笑道:“走,别鹅鹅鹅了。”
武连也看向怡乐,问道:“你难道不饿么?肚子咕咕叫才对。”
普安见怡乐无动于衷,依然笑个不住,就拉着他要走。可这小子就是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武连见明浩也是这般,就笑道:“怎么了,小祖宗,不吃饭么?”
“前辈先走。”明浩看向费无极,顿时瞪了一眼怡乐。
怡乐看向阿长:“师父先请!”说话间,做出一个“请”的动作。
明浩瞪了一眼普安,笑道:“大哥哥不知道尊老爱幼么?这可是我大宋的礼节,”
怡乐也瞪了一眼武连,手指头一指,用教训的口吻不紧不慢道:“连尊老爱幼都不懂,真笨!你可知道错了么?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费无极捋了捋胡须,笑道:“孺子可教也。”
阿长也愣了愣,不觉捧腹大笑:“小小年纪,不可限量。”
普安马上不好意思,自惭形秽,目不转睛的看着两个臭小子。
武连苦笑一声,难为情道:“这可令人刮目相看了。”说话间吐了吐舌头。
明浩昂首挺胸,威风凛凛,笑道:“别欺负我们年轻。”
怡乐背着手,义正言辞道:“你们这些大哥哥,个头不小,可比我们矮多了。你们可知道么?”
费无极、阿长面面相觑,普安、武连也面面相觑,顿时忍俊不禁。众人说说笑笑,离开后山,向建福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