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书院儒生,是些什么杂碎-《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史载:爪黄飞电躯体雄壮,通体雪白,只有马蹄是黄色的。又因其奔跑速度极快,因此而得名爪黄飞电。

  其体态形状正好与眼前这匹马王匹配。

  只是有一点王通想不明白。

  据记载,爪黄飞电与赤兔一样,都是属于大宛良驹的品种,但它为何又变成了朔方草原的野马王?

  想来想去,百思不得骑姐。

  但是,很有可能是某位西域商人或匈奴贵族的的战马在草原上留下的野种。毕竟,野种这东西连人类都不能避免,何况是战马。

  而后来这匹战马被曹操所得,应该是袁绍与曹操作战期间,匈奴曾多次相助袁绍,而被曹军在战场上缴获所得。

  ……

  王通放下心中的惊讶和疑惑。

  用一双威严的眼睛直视着那马王的双眼,那马王浑身一抖,也用一双犀利的眼睛与王通对视。

  看得出来,此时的马王对王通充满了戒备和警惕。双方就这样对视了很久,连眼皮都没眨一下。

  这个时候,谁眨眼谁就输了!

  有诗为证:

  当它们的目光在空气里相撞,

  它们听见了彼此的睫毛划破光明的声响。

  瞳孔渐渐涨潮。

  涨成同一片没有岸的汪洋。

  它们看到了彼此眼里的光,

  那是它们今生今世赖以生存的营养。

  整个宇宙似乎都在燃烧。

  而它们的心,

  似乎永远封存在,这熊熊燃烧的中央……

  ……

  言归正传。

  一人一马就这样对视了很久,渐渐地,那马王似乎有些乏了,犀利的眼神也变得柔和了一些。身上那根根竖起的马毛,也慢慢平复了下来。

  见到这样,王通才让自己的目光缓和下来。

  随手解下身上的兵刃丢给身后的典韦,又脱下身上的铠甲,交给亲兵。因为王通知道,自己的兵刃和铠甲上沾过太多敌人的鲜血,带着浓烈的煞气。

  这些煞气,人感觉不到。

  但是,动物能感觉得到。而王通脱下这些带煞气的东西,就是在向这匹野马示好,表明自己对它没有威胁。

  随后,才缓步上前。

  慢慢地伸出手。

  摸向马王的额头。

  奇怪的是,那马王的烈性似乎减少了很多,并没有过激反应,也没有用嘴来撞王通的手。而是任由王通将手放在自己的额头上。

  王通见状,又将嘴凑向马王的嘴唇。

  轻轻地亲了一口。

  ……

  (附录图片:亲一口。)

  ……

  马王打了个响鼻,轻轻甩了甩头。

  露出一脸嫌弃的表情。

  似乎是在埋怨王通早上吃了大蒜似的。

  王通温和的笑了笑,又将嘴巴凑近马王的耳朵,低声说了几句话。却见那马王突然昂起了头,眼睛定定地看着王通,那马眼之中,大颗大颗的泪珠往下掉。

  王通用衣袖轻轻的为马王拭泪。

  谁知道,那眼泪却越拭越多,如同断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

  这还是马吗?

  简直是受了委屈的小姑娘。

  身后的众人全都惊呆了,因为这一幕实在是太诡异了,人与马之间,竟然还可以这样交流。

  (备注:究竟王通跟马王说了些什么,一直是历史之谜。后世的历史学家们为此而争论了很久。

  有的说王通说的是“玛丽亚哼”,有的说是“玛丽亚哼哼”,还有的说是“玛丽玛丽哼”。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大家争执不休。还有两个吃了饭没事干的老历史学家为此而打得头破血流。

  一直到几千年后,才有一位考古学家从一梱古老的竹简中推算出,王通当时跟马王说的其实是一首诗。

  那首诗就是:

  数年徒守困,空对旧山川;

  龙非池中物,乘雷欲上天。

  ……

  总之,这匹战马的烈性是被王通安抚下来了。

  一场草原大战,摸了很多的尸体。

  王通现在的驯马术,已经达到了恐怖的特等五级。其驯马术有多厉害,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

  ……

  待到马王的情绪平静下来了之后,王通又亲自动手,为马王解除身上所有的绳子。

  再亲手捧起草料给马王吃。

  吃了草料之后,又给马王喂了一些温水。整个过程之中,马王都表现得很温顺。

  待到马王吃饱喝足之后,王通才牵着马王来到城外,摸了摸马的耳朵,又拍了拍马的背部。然后翻身骑上去。

  大声说道:

  “从今往后,你就叫做爪黄飞电,小名飞飞。现在,就带着本将去尽情地奔驰一番吧。”

  爪黄飞电似乎听懂了主人的话。

  也似乎表现得特别兴奋,连打了两个响鼻,抖了抖身子,突然人立而起,长长地嘶叫了一声,然后开始加速,越跑越快,越跑越快,如同离弦之箭一般,冲进了白雪茫茫的草原……。

  ……

  到了黄昏时候,王通才回到美稷城中。

  此时,那爪黄飞电早非马槛中的模样,显得格外的欢快而有精神。时而用马头蹭着王通,时而昂首嘶鸣,那嘶叫的声音隐隐有金石之声,状若龙吟。周边的战马听到这种嘶叫,尽皆俯首,变得极是恭顺。

  这才是王者之威!

  王通伸出手,宠溺地摸了摸爪黄飞电脖子上长长的鬃毛,又拍了拍马脸。叫来马夫,让马夫带去喂养。

  爪黄飞电竟然非常听话。

  打了两个响鼻后,便任由马夫牵着去王宫后的马栏。众人见状,尽皆惊奇不已。

  爪黄飞电终于认主。

  至此,王通也终于有了一匹堪比赤兔的神驹。

  ……

  在送走爪黄飞电之后。

  王通就回到了单于王宫,这也是王通在城内的军营所在地。

  高顺进来禀报道:

  “主公,城内的匈奴人,已经基本上清理干净。在清理匈奴人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1500多名汉人奴隶和30多名汉人商贾。

  属下盘问过了,那些汉人奴隶,都是最近五年,匈奴人从汉境劫掠而来的。

  而那些商贾,则是一些与匈奴有生意往来的世家的掌柜和伙计。他们在美稷城中购买了店铺,与匈奴人保持着长期的商贸关系。”

  王通闻言,皱了皱眉头。

  奴隶都是最近五年劫来的。而最近五年,则是指从189年到193年。正是大汉王朝从洛阳之乱到董卓之乱、李郭之乱这段时间。

  这意味着,当汉朝虽盛时,匈奴人还是很规矩的,一旦汉朝衰落,他们便又开始作乱。

  而那些世家大族在美稷城的商铺,毫无疑问是在经营粮食、布匹、生铁等商品牟取暴利。

  “好好对待那些奴隶。”

  王通叹了口气,又道:“那些商人,就全杀了吧!”

  “诺!”

  高顺应了一声,又道:“城中还有一些汉人儒生,你看该如何处理?”

  “汉人儒生?”

  王通诧异地问道:“这又是怎么回事?”

  “回禀主公。”

  高顺道:“我们的军队在清理城内的的匈奴人时,竟然在城内发现了一座书院。书院里的老师,都是汉人,而且,还不少,总共有28名儒生。”

  “竟有此事?”

  王通略一沉吟,便对高顺运:“走,带本将去书院,本将倒要好好看看,这究竟是一群什么杂碎!”

  说罢,便在高顺的带领下,向外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