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开食堂-《四合院:截胡秦淮茹后我成六级电工》

  此刻,为长远计,何大青带着妻儿悄然离开四合院,而傻柱与何雨水竟未露面相送。

  一家三口狼狈离去,四合院的邻居目睹此景,纷纷私下议论。

  有人感慨,何大青未能守住房产,反被傻柱驱逐,实属自找麻烦。

  然而,这些闲话已与他们无关,唯有傻柱和何雨水听见,且深知邻里大多站在自己这边,因为他们在这片社区长大,与大家情谊深厚。

  相比之下,外界的人更倾向于支持傻柱而非白寡妇和何天一家。

  得知何大青携白寡妇及何天等人离开四合院后,傻柱心情复杂。

  秦淮如闻讯后喜形于色,认为从此再无他人争夺房产,这处产业将成为留给儿子的财富。

  如今,她一心盼着与傻柱成婚。

  傻柱目前在轧钢厂和食堂工作,收入可观。

  单凭他的能力,养活一家人毫无压力,即使孩子上学也能负担得起。

  秦淮如来访傻柱家,问:“听说伯父与白寡妇已离开四合院,确乎如此?”傻柱惊讶于秦淮如消息之灵通。

  傻柱答:“是的,我父亲与白寡妇已搬走,今后这里便是我们的家了。”

  秦淮如未曾料到傻柱会如此直言,本以为傻柱有意娶她为妻,却因歹徒行凶受伤,婚事遂搁置。

  如今傻柱仍在休养,秦淮如渴望尽快完婚,如此一来,他的财产便归自己所有,孩子上学便不成问题。

  她急需依靠傻柱支撑家庭,毕竟仅靠自身收入难以养家。

  孩子上学费用高昂,她无力承担,思来想去,唯有傻柱可倚仗。

  若傻柱愿分担责任,她愿立即嫁给他,然而不知傻柱对她是否仍有情意,她迫切想知道答案。

  秦淮如问:“你现在是否还愿与我成婚?我们能否早日组建家庭?”

  傻柱沉吟片刻,考虑邻里闲话,毕竟娶寡妇可能招致非议。

  但他已习惯外界议论,不再介怀,承诺道:“淮如放心,待我伤愈后,我们即刻举办婚礼。

  这些日子多亏你的悉心照料。”

  我深受触动,从未有人像你这样细心地照顾我。

  即便在我年幼时,母亲也未曾如此无微不至。

  你是第一个这样待我的人,也是最后一个,秦淮如。

  傻柱的话让秦淮如感到欣喜,他没想到秦淮如对他依然情深。

  而此时,林经正在家中陪伴他的孩子。

  看着日渐长大的双胞胎,林经深知他们的成长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仅靠他和于莉在钢厂的收入,根本难以满足家庭需求。

  林经渴望开辟副业,闲暇时便思考什么行业利润高。

  他一直琢磨此事,却未告知于莉,不愿让她为自己担忧。

  最终,林经决定开设食堂。

  食堂就餐人数众多,盈利空间大。

  他将想法告诉于莉,强调家庭开支日益增加,孩子们成长、赡养老人等都需要充足资金。

  于莉默默点头,她明白家庭开销巨大,仅靠微薄工资远远不够。

  她询问还能尝试哪些副业,林经闻言微笑回应:“确实,我们可以寻找快速见效的副业试试。”

  他提议开食堂,认为这是当下热门且高收益的选择。

  林经的话让一旁的于莉恍然大悟。

  她这才明白,如今开食堂竟是一种能带来正向收益的方式。

  不过,首要任务是吸引足够多的人在食堂用餐,这样才能实现盈利。

  若只是空有食堂却无人问津,自然无法赚到钱。

  两人商议后,决定尝试与亚钢厂老板建立联系,争取让轧钢厂的工人都到他们的食堂就餐,这样财富便会滚滚而来。

  林经将这个想法告诉了于莉,提议与洋洋场老板打好交道,告知轧钢厂工人会更倾向于光顾他们的食堂。

  这样一来,食堂人气旺盛,自然能带来更多收入。

  于莉听后颇为赞同,认为这不仅有助于拉近与厂长的关系,还能直接获取厂内工人的消费潜力。

  这确实是个绝妙的主意。

  “林经,你真是太聪明了!”于莉由衷赞叹,“没想到你有这样的谋略。

  以后我们家全靠你了!上有老、下有小,处处都要花钱。

  趁年轻多攒些钱,养老、供孩子读书都需要这笔钱。”

  林经沉默片刻,点头回应。

  他知道家中现状:孩子逐渐长大,奶粉、尿布等开销日益增加,老人也需要赡养,而仅靠轧钢厂的微薄薪资,根本难以维持家庭运转。

  经过深思熟虑,他才萌生了这条路径。

  这条路刚开始可能会很艰难,但他相信,一旦食堂步入正轨,定会有许多人支持,亚钢厂的工人也会成为常客。

  那时,食堂生意兴隆,不仅能解决奶粉、尿布和学费的问题,还能改善家中长辈的生活条件。

  这无疑是件好事。

  最终,于莉与林经一致认为此事值得去做。

  林经认真思索后说道:“……”

  林经准备去轧钢厂找老板商量,希望能让厂里的工人来他们的食堂就餐。

  如果谈妥,他们将找地方装修一家更大的食堂,以容纳所有工人。

  林经认为,只要亚老板出面和工人沟通,大家都愿意到新食堂用餐,这样原食堂就没人去了。

  这家食堂原本由一位朋友经营,但不知为何,这位朋友与老板的关系恶化,不再像从前那样互相扶持。

  这也给了林经机会,趁机开设自己的食堂。

  尽管林经在轧钢厂工作,深受老板赏识,但他相信只要开口请求,老板会全力支持他开食堂的想法。

  林经对妻子于莉说道:“我这就去轧钢厂找老板谈谈这件事,看他是否能帮忙劝说工人到我们食堂吃饭。”

  于莉点头表示支持:“我相信你能做好这件事,加油!”

  林经感受到妻子的理解与鼓励,心中充满感激。

  他知道,在他迷茫时,始终有人站在身后支持他。

  如今,不仅有家人,还有父母为他鼓劲,这让他更加坚定信心。

  临行前,他对妻子叮嘱道:“你在家好好照顾爸妈和孩子,等我回来。”

  “行,你去吧,家里的事交给我,你只管放心。”林经说完便迈步走向四合院外,随后抵达轧钢厂。

  他找到厂里的老板后,走进办公室时,发现老板正埋头处理文件,临近过年,各种材料都需要整理。

  林经开口道:“老板,我这次来是有件事想跟您说。”

  老板思索片刻,心想林经找自己会是什么事呢?无非是厂里的工作问题罢了。

  于是他对林经说道:“有事直说吧。”

  林经犹豫了一下,决定尝试一下。

  他试探性地问:“老板,我想开个食堂,能让咱们厂里的工人去我的地方吃饭吗?只要您一句话,我相信工人们都会听您的。”

  老板心里一沉,因为他的朋友也在经营一家食堂。

  若他同意此事,可能会惹得朋友不满。

  然而,他又想到林经平日对工厂的帮助——无论是机器维修还是其他事务,林经总是冲在前面,从未让生产停摆。

  于是,他回答道:

  “林经,既然你这么诚恳地提出请求,我会支持你的。

  你在厂里一直尽职尽责,为我解决了许多难题。

  有这样的员工,我很感激。”

  林经连忙回应:“老板,您别这么说,这些都是我分内之事。

  其实我知道,您请我来也是为了工厂的发展。”

  林经的收入难以覆盖家庭开支,两个孩子还在喝奶粉,上有老下有小,日常花费不小。

  但他有个想法——开个食堂。

  老板得知后,毫不犹豫表示支持,全然不顾及旁人眼光。

  林经深受触动,感激老板的真诚相助。

  既然老板已承诺帮忙,他也觉得不该再过多打扰老板繁忙的工作。

  看着老板专注处理事务的模样,林经决定告退。

  "老板,您忙您的,我正好回厂附近看看,找间离厂区近的房子做食堂,方便大家用餐。”

  老板点头:“嗯,你有事就去忙吧,我这儿还有好多事要处理。”

  得到许可后,林经离开办公室。

  他没想到说服老板如此顺利,只因老板一句话,便足以让众人相信他的食堂会受欢迎。

  但眼下首要任务是找合适的房源,于是他在厂区周边开始了搜寻。

  历经一番努力,林经终于找到一间待出租的房屋。

  虽外表老旧,但稍加改造便可焕然一新。

  他坚信,只要环境整洁舒适,不仅轧钢厂的员工会光顾,或许其他厂的工人也会被吸引而来。

  林经仔细打量眼前房屋,虽然破旧,却充满潜力。

  只要用心装修,定能为工友们提供一个温馨的用餐之地。

  他相信,整洁的环境会吸引更多人,不仅是压钢厂的职工,也许还有更多厂区的劳动者会成为他的顾客。

  林经稍作思索,决定回去和于莉商议此事。

  独自做决定或许会让于莉感到困惑,毕竟这关系到全家的生活。

  他来到四合院时,心中满是喜悦。

  不仅成功说服了轧钢厂的老板,还找到了一处合适的出租房,似乎正适合开设食堂。

  带着这些好消息,他回到家中。

  于莉正在照顾两个双胞胎孩子,她婆婆年纪大了,而公公又不太擅长细致的照料工作。

  如今家庭开销日益增加,仅靠夫妻俩的收入已显得捉襟见肘。

  于莉迫切想知道林经今天的成果。

  “远哥,你今天去轧钢厂怎么样?老板怎么说?答应帮忙了吗?”于莉满怀期待地问道。

  林经明白于莉的焦虑。

  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她一直希望他能想办法多赚些钱。

  他告诉于莉:“我今天见到了轧钢厂的老板,他已经同意我的提议,会劝说工人们到我们的食堂用餐。

  我们可以开始筹备开食堂的事了。”

  他的妻子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兴奋。

  她原以为食堂用餐的人不会太多,没想到轧钢厂的员工都愿意来他们食堂就餐。

  林经也满心欢喜,激动得跳了起来,随即扑到林经怀里说道:“真是太好了!我们必须好好经营这家食堂,未来一定大有可为。”林经明白,有了食堂,他们的收入定会大幅增加。

  毕竟,吃饭和休息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虽然林经不懂烹饪,但这并非难事,他完全可以学习。

  目前,他在液压钢厂的机电工资仅够日常开销,几乎没有余钱应付其他支出。

  若持续如此,连随礼的钱都不够。

  因此,他决定开设食堂。

  林经提议道:“我已经考察过一处外村的房子,位置靠近轧钢厂,交通便利。

  我觉得这个地方非常适合,要不我们现在就去看看?”他又补充说:“了解下租金多少,条件合适的话就租下来,顺便简单整理或装饰一番。”

  于莉听后感到惊讶,没想到林经动作如此迅速,连房子都已选好。

  她对林经的能力刮目相看,为自己拥有这样一位能干的丈夫而骄傲。

  于莉回应道:“好呀,亲爱的,我们现在就去看看,确定租下来后简单收拾或者装点一下即可。”

  她接着说:“毕竟食堂需要保持整洁,不能让环境杂乱不堪,否则会影响顾客的食欲。”

  林经未作多言,仅轻轻点头。

  于莉随即转向一旁的婆婆,婆婆听闻二人打算开设食堂后,心中满是忧虑。

  林经的母亲开口问道:“这食堂真能盈利吗?不会亏本吧?”老人顾虑重重,既害怕赚钱失败,也担心投入无果。

  然而,林经并不似母亲这般思虑繁杂,他坚信开设食堂必能获利。

  这是林经的目标。

  他对母亲说道:“妈,别担忧了,相信我的判断,这个食堂一定能赚到钱。

  你就安心在家帮忙带孩子,其他的事不用操心。”林经的话让母亲放下心来,知道凭儿子与儿媳的能力,食堂定能经营得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