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上的传闻像蒲公英的种子,风一吹就散得到处都是。
有人说在贝加尔湖畔见过他们。说那里的冰原上,曾有个穿冰蓝裙的女子用剑劈开冰层,玄色衣袍的男子在旁边生火,烟紫色裙的少女蹲在雪地里,手里捧着条冻得硬邦邦的鱼,笑得像捧着宝贝。还有人说,他们的帐篷就扎在湖边的白桦林里,夜里能听见冰魄剑与短刃相碰的轻响,混着马头琴的调子,像在说什么悄悄话。
可真去贝加尔湖寻的人,只找到被风吹散的篝火灰,还有雪地上三串往南去的脚印,像被谁用剑削过似的,整整齐齐。
又有人说在青海湖边撞见了。说那日的湖水蓝得像块玉,穿冰蓝裙的女子正坐在岸边梳头,长发浸在水里,像条散开的蓝绸子。玄色衣袍的男子在不远处牧马,偶尔回头望一眼,目光比湖水还柔。烟紫色裙的少女最疯,脱了鞋赤着脚在浅滩追湟鱼,银铃似的笑惊飞了水鸟,发间的格桑花掉在水里,跟着鱼群漂了老远。
但赶去青海的旅人,只看见湖边晒着三件衣裳——冰蓝、玄色、烟紫,被风刮得猎猎作响,像三面小小的旗。洗衣的木盆倒扣在鹅卵石上,盆底还沾着湖泥,却不见半个人影。
更有人说在青城山下的小河边见过。说那里有间竹屋,屋前种着半亩田,穿冰蓝裙的女子正弯腰插秧,裙摆沾着泥也不在意。玄色衣袍的男子坐在田埂上编竹篮,短刃被他磨得发亮,却用来削竹条,削得比谁都细。烟紫色裙的少女最闲不住,一会儿帮着浇水,一会儿追蝴蝶,竹瓢里的水洒了自己一身,引得另外两人直笑,笑声惊得屋角的鸡都飞了起来。
去青城山寻的墨客,倒真见着间竹屋,只是门上挂着把铜锁,锁上的铜绿厚得像层青苔。田埂上的杂草快没过膝盖,只有竹篮还挂在屋梁上,里面盛着半篮晒干的莲子,是仙女湖的那种,带着淡淡的香。
其实他们在哪,谁也说不准。
或许在江南的雨巷里,冰蓝裙的裙摆沾着杏花雨,玄色衣袍的男子撑着伞,烟紫色裙的少女正踮脚够墙头上的桃花,三人的影子被雨丝拉得老长,混在卖花姑娘的竹篮边,像幅水墨画。
或许在漠北的草原上,他们骑着马追流云,冰魄剑的蓝光偶尔闪过,惊起一群黄羊。夜里就躺在毡毯上看星星,雪仪数着哪颗是逻些城的方向,白静靠在鬼子六肩头,听他讲当年在仙女湖的事,风里的草香混着酥油味,像小赞普送来的奶糖。
又或许,就在某个不知名的小镇上。白静在茶馆里教孩童识字,冰魄剑挂在墙上当镇店的幌子。鬼子六在隔壁开了家铁匠铺,打的锄头比谁都结实,偶尔有人认出他的短刃,他只笑说是祖传的玩意儿。雪仪最忙,一会儿帮茶馆跑堂,一会儿去铁匠铺拉风箱,烟紫色裙的身影在两家店之间窜,像只停不下来的蝶。
江湖上的传闻还在变,有人说他们成了仙,有人说他们归隐了,还有人说,其实他们从未离开——就藏在某个寻常巷陌里,过着和我们一样的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但无论传闻怎么变,有件事是一定的。
那柄冰魄剑再也没沾过血,短刃成了削果切菜的家伙,烟紫色裙上的狼牙哨,如今用来唤鸡啄米。他们或许会忘了贝加尔湖的冰,青海湖的蓝,青城山下的田,但一定记得彼此的模样——冰蓝裙的温柔,玄色衣袍的守护,烟紫色裙的鲜活,像三颗长在一起的树,根在土里缠成一团,枝叶却向着不同的天。
有人问过走南闯北的商队,到底见没见过他们。
老商队的头领呷了口茶,指节敲着桌面,慢悠悠地说:“见没见过又有什么打紧?”他望着窗外掠过的流云,“这世上的路那么多,只要他们走得舒坦,在哪不是家呢?”
风吹过茶馆的幌子,“吱呀”作响,像谁在应和。
是啊,江湖路远,只要身边人在,何处不是心安处。
(本章完)
有人说在贝加尔湖畔见过他们。说那里的冰原上,曾有个穿冰蓝裙的女子用剑劈开冰层,玄色衣袍的男子在旁边生火,烟紫色裙的少女蹲在雪地里,手里捧着条冻得硬邦邦的鱼,笑得像捧着宝贝。还有人说,他们的帐篷就扎在湖边的白桦林里,夜里能听见冰魄剑与短刃相碰的轻响,混着马头琴的调子,像在说什么悄悄话。
可真去贝加尔湖寻的人,只找到被风吹散的篝火灰,还有雪地上三串往南去的脚印,像被谁用剑削过似的,整整齐齐。
又有人说在青海湖边撞见了。说那日的湖水蓝得像块玉,穿冰蓝裙的女子正坐在岸边梳头,长发浸在水里,像条散开的蓝绸子。玄色衣袍的男子在不远处牧马,偶尔回头望一眼,目光比湖水还柔。烟紫色裙的少女最疯,脱了鞋赤着脚在浅滩追湟鱼,银铃似的笑惊飞了水鸟,发间的格桑花掉在水里,跟着鱼群漂了老远。
但赶去青海的旅人,只看见湖边晒着三件衣裳——冰蓝、玄色、烟紫,被风刮得猎猎作响,像三面小小的旗。洗衣的木盆倒扣在鹅卵石上,盆底还沾着湖泥,却不见半个人影。
更有人说在青城山下的小河边见过。说那里有间竹屋,屋前种着半亩田,穿冰蓝裙的女子正弯腰插秧,裙摆沾着泥也不在意。玄色衣袍的男子坐在田埂上编竹篮,短刃被他磨得发亮,却用来削竹条,削得比谁都细。烟紫色裙的少女最闲不住,一会儿帮着浇水,一会儿追蝴蝶,竹瓢里的水洒了自己一身,引得另外两人直笑,笑声惊得屋角的鸡都飞了起来。
去青城山寻的墨客,倒真见着间竹屋,只是门上挂着把铜锁,锁上的铜绿厚得像层青苔。田埂上的杂草快没过膝盖,只有竹篮还挂在屋梁上,里面盛着半篮晒干的莲子,是仙女湖的那种,带着淡淡的香。
其实他们在哪,谁也说不准。
或许在江南的雨巷里,冰蓝裙的裙摆沾着杏花雨,玄色衣袍的男子撑着伞,烟紫色裙的少女正踮脚够墙头上的桃花,三人的影子被雨丝拉得老长,混在卖花姑娘的竹篮边,像幅水墨画。
或许在漠北的草原上,他们骑着马追流云,冰魄剑的蓝光偶尔闪过,惊起一群黄羊。夜里就躺在毡毯上看星星,雪仪数着哪颗是逻些城的方向,白静靠在鬼子六肩头,听他讲当年在仙女湖的事,风里的草香混着酥油味,像小赞普送来的奶糖。
又或许,就在某个不知名的小镇上。白静在茶馆里教孩童识字,冰魄剑挂在墙上当镇店的幌子。鬼子六在隔壁开了家铁匠铺,打的锄头比谁都结实,偶尔有人认出他的短刃,他只笑说是祖传的玩意儿。雪仪最忙,一会儿帮茶馆跑堂,一会儿去铁匠铺拉风箱,烟紫色裙的身影在两家店之间窜,像只停不下来的蝶。
江湖上的传闻还在变,有人说他们成了仙,有人说他们归隐了,还有人说,其实他们从未离开——就藏在某个寻常巷陌里,过着和我们一样的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但无论传闻怎么变,有件事是一定的。
那柄冰魄剑再也没沾过血,短刃成了削果切菜的家伙,烟紫色裙上的狼牙哨,如今用来唤鸡啄米。他们或许会忘了贝加尔湖的冰,青海湖的蓝,青城山下的田,但一定记得彼此的模样——冰蓝裙的温柔,玄色衣袍的守护,烟紫色裙的鲜活,像三颗长在一起的树,根在土里缠成一团,枝叶却向着不同的天。
有人问过走南闯北的商队,到底见没见过他们。
老商队的头领呷了口茶,指节敲着桌面,慢悠悠地说:“见没见过又有什么打紧?”他望着窗外掠过的流云,“这世上的路那么多,只要他们走得舒坦,在哪不是家呢?”
风吹过茶馆的幌子,“吱呀”作响,像谁在应和。
是啊,江湖路远,只要身边人在,何处不是心安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