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厅。
“啪!”苏毅拍案而起,“姚力没听我的命令,会盟了四十多个诸侯?”
“神使大人,嘉永部落的争端解决甚善,诸侯纷纷称赞。”情报使不知神使为何是如此反应,他想了想接着道:“那些诸侯对姚力大人唯命是从,不敢有二话。”
“还唯命是从?”苏毅坐回椅上,眉头拧成疙瘩。
“你先退下。”
他对着情报使道。
“苏,诸侯愿意听我们的,这不是好事吗?”身侧旁听的姚羽,不解道。
“如果我们有精兵一万,那确实是好事。”苏毅叹气道,“可如今我族精锐战士一千出头,还有小一半人没有武器盔甲,拿着竹子作战。”
“那我们完全可以像炎皇那样,召集诸侯讨伐敌人。”姚羽美目中闪着兴奋。
“你还没有明白我的意思……”
“现在我们的敌人就是炎皇,以其往日手段来看,我族大会诸侯,他岂容我们挑衅其权威?”
“四岳大使以及那些忠于皇室的诸侯,亦会对我们这种僭越行为感到强烈的反感和警惕。”
苏毅不由抬头看向窗外,是他考虑欠佳。
他没想到光是交易份额,居然引得诸侯如此追捧。
导致本来的小打小闹,突然就变成了国际大事。
以华夏族如今声望和实力,肯定不敢直接叫板炎皇部族。
现在情况,比自己刚穿越来此,严峻多了。
那时他孑然一身,现在他影响的是华夏族数万人口的安危。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见苏毅表情凝重的看着窗外不说话,姚羽问道。
片刻后,苏毅方才回神。
先给了姚羽一个安心的眼神。
她从小在玄鸟族这闭塞的环境长大。
就像一个深山小村的女孩,如何会知道国际大事的走向。
“你不必忧心。”苏毅安慰道,“我能处理好。”
“那我去给你泡个茶。”见对方蹙起的眉头松开,姚羽放宽了心。
在她朴素的印象中,世间没有能难倒他的事。
看着离开的曼妙背影,苏毅收回目光。
“来人,通知局长以上官员,来议事厅。”
族里官员素质普遍较低,苏毅总找机会,试图启发他们。
…
“所以,我族面临如此困境,你们都有什么想法,不妨说说看。”主位上,苏毅问
“大人,我华夏军南征北战未尝一败。炎皇若敢来,就让他知道我族的厉害。”有华夏军百夫长出言道。
“此言差矣!”许玉匠忙出列反驳对方,“炎皇号令天下,召集军队何止数万,怎可力敌,你这是欲置我族于死地!”
“许老言之有理。”苏毅对着那百夫长道,“打仗不能只看自己的实力,同时也要清楚的知道敌人的实力。”
“就目前来言,炎皇近卫军用的什么兵器你可知道?”
“他们的战士作战,是不是跟我们的战士一样勇敢?一样不怕死亡?”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身为长官,以后做决定要谨慎。”
“……”
几番探讨,众人意见不一。
有力主抗战的。
还有惧怕覆灭,主张往南迁徙,偷偷发展的。
“抗战,实不可行。”苏毅出言,厅上立刻安静下来,“莫说周边诸侯,他们只是为了好处亲近我族,但如果敌人是炎皇,他们多半会倒戈或者观望。”
“甚至,若炎皇征召,他们大概率会帮着炎皇攻打我族。”
“至于再远一些的诸侯,也仅仅可能听说过我族,不可能获罪于炎皇,更不论那些炎皇的姻亲以及兄弟部落。”
熊楠听罢,颇为自得道:“我就说我们应该迁徙,当初我们能从九黎故土迁徙来天府,说不定我们还能找到更好的土地。”
“迁徙,更是一个坏主意!”苏毅瞪了熊楠以及其他几个主张逃跑的官员,“我天府富庶之地,族人辛勤开垦、播种,岂可一日弃之?”
“那打又不打,逃又不逃,华夏族怎么办?”
“此事若不加干涉,炎皇必定来讨伐。”苏毅看着众人道,“那我们就想办法干涉一番。”
…
次日。
天府北方,和部落。
和骁慢一日,才得知了华夏族调解嘉永两部落的全部过程。
主位上,其一张脸阴沉的能滴出水来:“这华夏族的首领一定是疯了。”
“夫君,我突然想起了跟女儿的三年之约。”寒瑶道,“他不会为了娶妍儿才做出这样的事情吧?”
“这……这哪里是为了咱们女儿!”和骁看看夫人,“他如果调解的不公,我尚可用炎皇之命,讨他个恃强凌弱。”
“但他处理的公平公正,甚至连近百年来调停者惯例收取的好处,都没有索要,炎皇无论如何不会容忍其如此僭越。”
“必然会视作威胁,强硬镇压。”
“夫君。”寒瑶压着嗓子,“他万一成了呢?”
“夫人亦疯了不成?”和骁惊异的看着对方,“以卵击石,蚍蜉撼树,安有成功之可能。”
“你不是说华夏族的处置,古之未有的公正吗?”寒瑶道,“这不正说明华夏族那神使远非常人可比。”
和骁看看夫人,蹙眉沉思。
不得不说,那小子事情做的确实让人称善。
此事过去,以华夏族的一惯作风,一定会引得一些受到苛求的小部落亲近。
“他太年轻,步子迈的太大!”
“可他身后不是还有夫君吗?”寒瑶悄声道。
“我看夫人是真疯了!”和骁吓的起身。
“若他成了,我女儿就是皇妃……”
“别说了!”和骁打断对方,“炎皇若得知事情始末,放弃讨伐东夷直接南征都说不定。”
“他华夏族旦夕覆灭,我们应该撇清干系才对。”
“妾身这几天常想,一个建立不到一年的部族,为什么能做到会盟四十七路诸侯的大事?”寒瑶和声道。
“我父亲亦托人送信,言说华夏军沿途与民秋毫无犯,没有摘庶民一个果子。”
“夫君自问,若你带队出征能否做到如此?”
“这一定是夸大事实,华夏族军队先不论,那些诸侯手下的人,也能做到不成?”和骁怀疑道。
“夫君有所不知。”寒瑶补充说,“沿途有村落庶民背井离乡,担着杀头的风险,自愿跟着华夏军去服苦役。”
“妾听闻,我部也有村民跟着妍儿南下去投华夏族了。”
“啪!”苏毅拍案而起,“姚力没听我的命令,会盟了四十多个诸侯?”
“神使大人,嘉永部落的争端解决甚善,诸侯纷纷称赞。”情报使不知神使为何是如此反应,他想了想接着道:“那些诸侯对姚力大人唯命是从,不敢有二话。”
“还唯命是从?”苏毅坐回椅上,眉头拧成疙瘩。
“你先退下。”
他对着情报使道。
“苏,诸侯愿意听我们的,这不是好事吗?”身侧旁听的姚羽,不解道。
“如果我们有精兵一万,那确实是好事。”苏毅叹气道,“可如今我族精锐战士一千出头,还有小一半人没有武器盔甲,拿着竹子作战。”
“那我们完全可以像炎皇那样,召集诸侯讨伐敌人。”姚羽美目中闪着兴奋。
“你还没有明白我的意思……”
“现在我们的敌人就是炎皇,以其往日手段来看,我族大会诸侯,他岂容我们挑衅其权威?”
“四岳大使以及那些忠于皇室的诸侯,亦会对我们这种僭越行为感到强烈的反感和警惕。”
苏毅不由抬头看向窗外,是他考虑欠佳。
他没想到光是交易份额,居然引得诸侯如此追捧。
导致本来的小打小闹,突然就变成了国际大事。
以华夏族如今声望和实力,肯定不敢直接叫板炎皇部族。
现在情况,比自己刚穿越来此,严峻多了。
那时他孑然一身,现在他影响的是华夏族数万人口的安危。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见苏毅表情凝重的看着窗外不说话,姚羽问道。
片刻后,苏毅方才回神。
先给了姚羽一个安心的眼神。
她从小在玄鸟族这闭塞的环境长大。
就像一个深山小村的女孩,如何会知道国际大事的走向。
“你不必忧心。”苏毅安慰道,“我能处理好。”
“那我去给你泡个茶。”见对方蹙起的眉头松开,姚羽放宽了心。
在她朴素的印象中,世间没有能难倒他的事。
看着离开的曼妙背影,苏毅收回目光。
“来人,通知局长以上官员,来议事厅。”
族里官员素质普遍较低,苏毅总找机会,试图启发他们。
…
“所以,我族面临如此困境,你们都有什么想法,不妨说说看。”主位上,苏毅问
“大人,我华夏军南征北战未尝一败。炎皇若敢来,就让他知道我族的厉害。”有华夏军百夫长出言道。
“此言差矣!”许玉匠忙出列反驳对方,“炎皇号令天下,召集军队何止数万,怎可力敌,你这是欲置我族于死地!”
“许老言之有理。”苏毅对着那百夫长道,“打仗不能只看自己的实力,同时也要清楚的知道敌人的实力。”
“就目前来言,炎皇近卫军用的什么兵器你可知道?”
“他们的战士作战,是不是跟我们的战士一样勇敢?一样不怕死亡?”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身为长官,以后做决定要谨慎。”
“……”
几番探讨,众人意见不一。
有力主抗战的。
还有惧怕覆灭,主张往南迁徙,偷偷发展的。
“抗战,实不可行。”苏毅出言,厅上立刻安静下来,“莫说周边诸侯,他们只是为了好处亲近我族,但如果敌人是炎皇,他们多半会倒戈或者观望。”
“甚至,若炎皇征召,他们大概率会帮着炎皇攻打我族。”
“至于再远一些的诸侯,也仅仅可能听说过我族,不可能获罪于炎皇,更不论那些炎皇的姻亲以及兄弟部落。”
熊楠听罢,颇为自得道:“我就说我们应该迁徙,当初我们能从九黎故土迁徙来天府,说不定我们还能找到更好的土地。”
“迁徙,更是一个坏主意!”苏毅瞪了熊楠以及其他几个主张逃跑的官员,“我天府富庶之地,族人辛勤开垦、播种,岂可一日弃之?”
“那打又不打,逃又不逃,华夏族怎么办?”
“此事若不加干涉,炎皇必定来讨伐。”苏毅看着众人道,“那我们就想办法干涉一番。”
…
次日。
天府北方,和部落。
和骁慢一日,才得知了华夏族调解嘉永两部落的全部过程。
主位上,其一张脸阴沉的能滴出水来:“这华夏族的首领一定是疯了。”
“夫君,我突然想起了跟女儿的三年之约。”寒瑶道,“他不会为了娶妍儿才做出这样的事情吧?”
“这……这哪里是为了咱们女儿!”和骁看看夫人,“他如果调解的不公,我尚可用炎皇之命,讨他个恃强凌弱。”
“但他处理的公平公正,甚至连近百年来调停者惯例收取的好处,都没有索要,炎皇无论如何不会容忍其如此僭越。”
“必然会视作威胁,强硬镇压。”
“夫君。”寒瑶压着嗓子,“他万一成了呢?”
“夫人亦疯了不成?”和骁惊异的看着对方,“以卵击石,蚍蜉撼树,安有成功之可能。”
“你不是说华夏族的处置,古之未有的公正吗?”寒瑶道,“这不正说明华夏族那神使远非常人可比。”
和骁看看夫人,蹙眉沉思。
不得不说,那小子事情做的确实让人称善。
此事过去,以华夏族的一惯作风,一定会引得一些受到苛求的小部落亲近。
“他太年轻,步子迈的太大!”
“可他身后不是还有夫君吗?”寒瑶悄声道。
“我看夫人是真疯了!”和骁吓的起身。
“若他成了,我女儿就是皇妃……”
“别说了!”和骁打断对方,“炎皇若得知事情始末,放弃讨伐东夷直接南征都说不定。”
“他华夏族旦夕覆灭,我们应该撇清干系才对。”
“妾身这几天常想,一个建立不到一年的部族,为什么能做到会盟四十七路诸侯的大事?”寒瑶和声道。
“我父亲亦托人送信,言说华夏军沿途与民秋毫无犯,没有摘庶民一个果子。”
“夫君自问,若你带队出征能否做到如此?”
“这一定是夸大事实,华夏族军队先不论,那些诸侯手下的人,也能做到不成?”和骁怀疑道。
“夫君有所不知。”寒瑶补充说,“沿途有村落庶民背井离乡,担着杀头的风险,自愿跟着华夏军去服苦役。”
“妾听闻,我部也有村民跟着妍儿南下去投华夏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