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治下发生这等大事,若隐而不报,实不可行。”和骁回答道,“何况,此间大事炎皇迟早会知道,不如我先行告之。”
“如此一来,炎皇倒不会怀疑夫君。就怕炎皇要求夫君代为讨伐,为之奈何?”寒瑶忧心。
女儿才去华夏族,对方就公然会盟诸侯,挑战夫君乃至炎皇权威。
纵使她对华夏族印象不错,也有些怀疑华夏族的动机。
“且看事后华夏族如何交代。”和骁拉过夫人在榻侧,“妍儿那头不用操心。”
“我已遣使者召妍儿回来,若华夏族放人,那我部去象征性的讨伐一番也罢。”
“若不放人,我便联合西岳大使合力讨伐之,一定把女儿抢回来。”
“好端端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寒瑶听罢夫君的话,心头稍安。
“我看,华夏族就像十一二岁的孩子。”和骁道,“他以为自己长大了、有实力了,就想显摆显摆。恰好路旁经过一狗,他便捡起石头扔之。”
寒瑶听的掩唇轻笑:“可咱这南部诸侯,怎么就愿意听他的?”
“华夏族丝绸、瓷器如今已成贵族必需品。他们又因产出不易,限制交易份额,诸侯便是冲着份额去的。”
“并且,此番西去为的调解争端,不会有战事。若真打起仗来,那些诸侯躲的比谁都远。”
“如此说来,华夏族不是觊觎夫君大使之位?”寒瑶松口气道,“也不是挑战炎皇权威?”
和骁摇头,消息没回来,他不知道华夏族到底怎么解决的纷争,不好评说。
西岳使宫。
西岳大使召集参与华夏族会盟的几路西部诸侯。
嘉、永两部首领,也在人列。
两人得到西岳大使的号召后,就凑一起商量一番,结伴同至。
“是我所遣非人。”西岳大使看看嘉永二首领,然后环视诸侯,“所遣使者借我之命,胆敢以私废公!”
“来人,把罪人带上来!”
一声令下,先前的使者被人抬了上来。
众人打眼看去,其人一身华服早已不复存在,衣衫褴褛,沾满污垢。
四肢尽断,装在竹篓里头。
嘴角涓涓溢血,开口哼啊,已不成字句。
众人心头暗惊,心知这是被割了舌头。
“此人假携我命,才有如此闹剧,定要严惩。”
“拖下去,斩首悬于城门。”
听到西岳大使如此命令,窝在竹篓里头的人连声呼喝。
身子像菜虫般扭出竹篓,想要跪下求饶。
早有战士架起,朝着宫外而去。
永首领见亲家如此惨状,心头五味杂陈。
他知道,此间事必有大使插手。
他亲家只是替罪羊罢了。
“原来如此!”有诸侯回神,附和道,“我早猜测以大使德行不会行此偏袒之事,果然有奸人居中坏事!”
“所言甚是!我等皆为奸人所误,好在两部族争端得以妥善解决。”
西岳大使听闻此言,一双眼睛猛地看去。
吓得说话之人脖子一缩。
“诸位皆为炎皇麾下,如何敢私下参与旁族之盟会?”西岳大使语气不善道,“谁才是西岳大使?谁才是炎皇?这天下事情,你们便决定的了吗?”
诸侯被质问,皆低头装鹌鹑。
有一大族首领出言道:“当日大使所遣之人,处置不公,我等岂能坐视不理?”
“若等报至炎皇耳中,嘉、永两部族不知何日才能等来裁决。”
“我等仓促行事,说起来,因果……在大使这里。”
“大胆!”西岳大使眉头竖起,“尔还在为僭越之蛮夷张目,天理难容!”
“着尔部立刻献上牛羊各五十头,粮食五十石,以资神祭,否则天神降罪,吾只有号召诸侯讨伐了!”
那出言的部落首领脸色青一阵白一阵。
转头四顾,却无一人敢与自己目光相接。
欲反驳又唯恐西岳大使真携诸侯讨伐,只得低头不语,暗自后悔。
接下来,其他几个擅自参与的诸侯。
共七家,都或多或少被索要土地、财产或者人口。
“天下事,在炎皇、在天神。尔等几族,却不知所处,意图反叛么?”西岳大使又威胁一句,把目光投向其余五家。
“我知道你们几家,是被华夏族逼的。此次就算了,若有下次,定不饶恕。”
五家本与西岳大使亲厚,正担心反水被严惩。
结果居然如此轻易的度过这一劫。
忙俯身拱手,盛赞西岳大使宽厚。
“尔五部每部送上十头牛,充做祭祀之用,如此便罢了。”
“谢大使宽容!”五人激动再道。
相比其余几家,这惩戒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你们二部!”西岳大使目光投向末尾的永嘉二首领,“先前那蛮夷所判不符神意。是非对错,听我裁决!”
这时有官员奉了西岳大使命令上来。
高声叙述两部族冲突之始末。
“两位,可有异议?”
“没有!”两人异口同声。
“永部落无礼,本分出去的溪水又要收回;嘉部落亦无礼,妄动刀兵,致使永部落损失人口。”
“尔两部所作所为是天神所以愤怒的缘故。”
“溪流还照之前分配。”
“此外,着永部落执百人送与我部,嘉部落贡上丝绸十卷,俱以供祭神之用。”
“我等遵命!”嘉永二首领俯身应下。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西岳大使一场秋后算账,敲打诸侯、控制事态,重申了大使的权力。
诸侯惧于西岳实力,敢怒不敢言,只得把索取之物奉上。
寒部落。
宫室内,两个侍女摇着蒲扇,老者斜倚榻上。
“哎……倒免了老头子我亲自跑一回。”
“君上,和夫人又送来了糖,要奴给您冲一杯吗?”
“冲上。”想了想老者又道,“少放些,万一起了战端,糖可就稀缺了。”
女仆应声下去。
“世间凡事就怕一个比较。”
“若本无前例,则习以为常,众人亦不以为然。”
“否则,高下立判。”
“君上又说些奴听不懂的话。”摇着蒲扇的莹儿道。
“你跟我多少年了?”老者问。
“莹儿从小被您收养,算来已经十七年了。”
“你是当初上百个女奴里头,容貌最佳心思最聪颖的,我若将你送与旁人如何?”
莹儿闻言大惊。
绕到老者身前扑通跪下,不住的叩头。
“不知莹儿哪里惹恼了君上?求您宽恕莹儿一次。”话音已是带了哭腔。
“如此一来,炎皇倒不会怀疑夫君。就怕炎皇要求夫君代为讨伐,为之奈何?”寒瑶忧心。
女儿才去华夏族,对方就公然会盟诸侯,挑战夫君乃至炎皇权威。
纵使她对华夏族印象不错,也有些怀疑华夏族的动机。
“且看事后华夏族如何交代。”和骁拉过夫人在榻侧,“妍儿那头不用操心。”
“我已遣使者召妍儿回来,若华夏族放人,那我部去象征性的讨伐一番也罢。”
“若不放人,我便联合西岳大使合力讨伐之,一定把女儿抢回来。”
“好端端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寒瑶听罢夫君的话,心头稍安。
“我看,华夏族就像十一二岁的孩子。”和骁道,“他以为自己长大了、有实力了,就想显摆显摆。恰好路旁经过一狗,他便捡起石头扔之。”
寒瑶听的掩唇轻笑:“可咱这南部诸侯,怎么就愿意听他的?”
“华夏族丝绸、瓷器如今已成贵族必需品。他们又因产出不易,限制交易份额,诸侯便是冲着份额去的。”
“并且,此番西去为的调解争端,不会有战事。若真打起仗来,那些诸侯躲的比谁都远。”
“如此说来,华夏族不是觊觎夫君大使之位?”寒瑶松口气道,“也不是挑战炎皇权威?”
和骁摇头,消息没回来,他不知道华夏族到底怎么解决的纷争,不好评说。
西岳使宫。
西岳大使召集参与华夏族会盟的几路西部诸侯。
嘉、永两部首领,也在人列。
两人得到西岳大使的号召后,就凑一起商量一番,结伴同至。
“是我所遣非人。”西岳大使看看嘉永二首领,然后环视诸侯,“所遣使者借我之命,胆敢以私废公!”
“来人,把罪人带上来!”
一声令下,先前的使者被人抬了上来。
众人打眼看去,其人一身华服早已不复存在,衣衫褴褛,沾满污垢。
四肢尽断,装在竹篓里头。
嘴角涓涓溢血,开口哼啊,已不成字句。
众人心头暗惊,心知这是被割了舌头。
“此人假携我命,才有如此闹剧,定要严惩。”
“拖下去,斩首悬于城门。”
听到西岳大使如此命令,窝在竹篓里头的人连声呼喝。
身子像菜虫般扭出竹篓,想要跪下求饶。
早有战士架起,朝着宫外而去。
永首领见亲家如此惨状,心头五味杂陈。
他知道,此间事必有大使插手。
他亲家只是替罪羊罢了。
“原来如此!”有诸侯回神,附和道,“我早猜测以大使德行不会行此偏袒之事,果然有奸人居中坏事!”
“所言甚是!我等皆为奸人所误,好在两部族争端得以妥善解决。”
西岳大使听闻此言,一双眼睛猛地看去。
吓得说话之人脖子一缩。
“诸位皆为炎皇麾下,如何敢私下参与旁族之盟会?”西岳大使语气不善道,“谁才是西岳大使?谁才是炎皇?这天下事情,你们便决定的了吗?”
诸侯被质问,皆低头装鹌鹑。
有一大族首领出言道:“当日大使所遣之人,处置不公,我等岂能坐视不理?”
“若等报至炎皇耳中,嘉、永两部族不知何日才能等来裁决。”
“我等仓促行事,说起来,因果……在大使这里。”
“大胆!”西岳大使眉头竖起,“尔还在为僭越之蛮夷张目,天理难容!”
“着尔部立刻献上牛羊各五十头,粮食五十石,以资神祭,否则天神降罪,吾只有号召诸侯讨伐了!”
那出言的部落首领脸色青一阵白一阵。
转头四顾,却无一人敢与自己目光相接。
欲反驳又唯恐西岳大使真携诸侯讨伐,只得低头不语,暗自后悔。
接下来,其他几个擅自参与的诸侯。
共七家,都或多或少被索要土地、财产或者人口。
“天下事,在炎皇、在天神。尔等几族,却不知所处,意图反叛么?”西岳大使又威胁一句,把目光投向其余五家。
“我知道你们几家,是被华夏族逼的。此次就算了,若有下次,定不饶恕。”
五家本与西岳大使亲厚,正担心反水被严惩。
结果居然如此轻易的度过这一劫。
忙俯身拱手,盛赞西岳大使宽厚。
“尔五部每部送上十头牛,充做祭祀之用,如此便罢了。”
“谢大使宽容!”五人激动再道。
相比其余几家,这惩戒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你们二部!”西岳大使目光投向末尾的永嘉二首领,“先前那蛮夷所判不符神意。是非对错,听我裁决!”
这时有官员奉了西岳大使命令上来。
高声叙述两部族冲突之始末。
“两位,可有异议?”
“没有!”两人异口同声。
“永部落无礼,本分出去的溪水又要收回;嘉部落亦无礼,妄动刀兵,致使永部落损失人口。”
“尔两部所作所为是天神所以愤怒的缘故。”
“溪流还照之前分配。”
“此外,着永部落执百人送与我部,嘉部落贡上丝绸十卷,俱以供祭神之用。”
“我等遵命!”嘉永二首领俯身应下。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西岳大使一场秋后算账,敲打诸侯、控制事态,重申了大使的权力。
诸侯惧于西岳实力,敢怒不敢言,只得把索取之物奉上。
寒部落。
宫室内,两个侍女摇着蒲扇,老者斜倚榻上。
“哎……倒免了老头子我亲自跑一回。”
“君上,和夫人又送来了糖,要奴给您冲一杯吗?”
“冲上。”想了想老者又道,“少放些,万一起了战端,糖可就稀缺了。”
女仆应声下去。
“世间凡事就怕一个比较。”
“若本无前例,则习以为常,众人亦不以为然。”
“否则,高下立判。”
“君上又说些奴听不懂的话。”摇着蒲扇的莹儿道。
“你跟我多少年了?”老者问。
“莹儿从小被您收养,算来已经十七年了。”
“你是当初上百个女奴里头,容貌最佳心思最聪颖的,我若将你送与旁人如何?”
莹儿闻言大惊。
绕到老者身前扑通跪下,不住的叩头。
“不知莹儿哪里惹恼了君上?求您宽恕莹儿一次。”话音已是带了哭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