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今后就叫我小田先生吧!-《别猜了,你们都是我的卧底》

  “对了,松叶屋在哪个位置?”

  萧诚向小贩问起今天的目的地。

  “啊,客人真是有品位。”

  听到萧诚的话,小贩称赞道,然后用手指着吉原主街的方向,

  “松叶屋可是吉原有名的大店,可惜原来的老店被美国人轰炸烧掉了一大半,现在的店是上个月才刚刚重建好的。

  您顺着主街往前走,前面那个第二高的建筑就是了。”

  “谢了。”

  萧诚用小贩的开瓶器打开可乐,一边品尝着久违的肥宅快乐水,一边慢慢前往今天的目的地。

  没错,今天萧诚来这里,是为了和一个人会面。

  就在几天前,东京的报纸上就刊登了第一批从上海回国的人抵达横滨港的新闻。

  当时萧诚就在想,内田俊宏会不会在这第一批人之中。

  果然,就在前天,萧诚从报纸上看到了接头暗语广告。

  内田俊宏作为真正的“夜雾”成员,萧诚并不打算让太多人知道他和自己的关系,

  因此,在同样刊登广告回应的时候,选择了鱼龙混杂的吉原。

  这还是当年在90号的时候学到的,那些特务就喜欢在风月场所接头。

  这种地方不但人流量大,而且几乎所有客人都注重隐私,就算显得神神秘秘,也不会太引人注意。

  选择这个松叶屋,也是因为在报纸上看到这家老店恢复营业的广告,看起来规模还不小。

  一个多小时后。

  松叶屋一间豪华包房内。

  “小田长官,内田俊宏向您报到。”

  刚刚进来的内田俊宏向萧诚鞠躬道。

  此时大家都已经退役,不再有军职,因此并没有称呼萧诚为小田中佐。

  “内田君一路辛苦了。”

  萧诚招呼内田俊宏坐下。

  对于接头,萧诚通常都习惯早到,这样更容易掌握主动。

  因此,提前一个小时就到了松叶屋,并订好了包房,要了一桌丰盛的酒席。

  作为高档娱乐场所,松叶屋这样的大店,餐饮方面自然也是很不错的,哪怕是如今的情况下,照样应有尽有。

  除了贵,基本挑不出什么毛病。

  “多谢小田长官。”

  看着面前的酒席,内田俊宏再次道谢。

  虽然才回来几天,但此时东京的物资短缺程度,也让他感到触目惊心。

  黑市的物价更是高得离谱。

  日本政府为回国人员提供的那点食物配额,只能说勉强饿不死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置办这样一桌丰盛的酒席,价格可想而知。

  “内田君,今后就叫我小田先生吧。”

  见内田俊宏已经入座,萧诚开口道,

  “如今战争已经结束,虽然我们“夜雾”仍然存在,但也必须转入地下了。

  继续叫长官,不太合适。

  对了,你刚从上海回来,那边的情况如何?”

  萧诚问的,自然是投降的日本人的情况。

  这些事,为了避嫌,萧诚并没有让小田商社的人去打探,毕竟给他们安排了中统特工的身份,不宜再和日本人扯上关系。

  “是,小田先生。”

  内田俊宏连忙改口,

  “在天皇投降诏书颁布当天,我们的驻沪部队就停止了军事活动,取消了例行街头巡逻,但仍控制着关键设施,等待正式交接。

  一直到9月份,中国国民政府负责接收上海的汤恩伯才与我们的部队换防。

  首先就是接收了静安寺军火库,然后在指定区域将驻沪部队所有士兵的武器都移交给了汤恩伯部。

  之后,汤恩伯在虹口划出了一片区域作为收容所,将已经缴械的30万士兵和侨民安置其中,由国民政府提供基础餐食,等待分批回国。

  都是些废弃学校、仓库,还有临时搭建的营地,居住条件很拥挤,很多人都是打地铺。

  人太多了,我打听过,回国日程一直排到了1947年。

  我也是贿赂了负责安排遣返工作的中国官员,才上了第一批回国人员名单。”

  “普通士兵如此,我们情报系统情况如何?”

  萧诚点了点头,这条件可比关东军差多了,关东军各部除了交出武器,在回国前,基本上还是住在原来的军营,起义和投降在待遇上还是不一样的。

  “柴田机关长已经被中国国民政府列为了重要战犯,估计要上军事法庭了,北田中佐恐怕也很麻烦。”

  内田俊宏摇了摇头,

  “我们梅机关所有少佐官以上军官,都被单独审查,只是结果如何,现在还不清楚。

  很可能其中有些人要上军事法庭。

  像我这种尉官还好,不在追责范围内,不需要接受审查,和普通士兵一起,去了虹口的收容所。

  还是小田先生有先见之明啊,早早就去了满洲,如今和关东军一起,算是起义,完全不用担心被清算。”

  看来,柴田悠四郎和北田英司麻烦了。

  萧诚记得,在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老蒋特别列出的重要战犯之中,就有梅机关首任机关长影佐祯昭。

  可见对于梅机关,老蒋是特别痛恨的。

  如今虽然影佐祯昭已经死了,但他的继任者,老蒋只怕也不愿放过。

  当然,这些家伙也是罪有应得。

  “宪兵司令部那边情况如何?”

  萧诚又问起另一个与自己有很多关联的地方,

  想当年,宪兵司令部的很多人,都是被小田商社的人建立了详细档案的,是自己在上海最重要的工具人来源。

  “唉,宪兵司令部的南部少将,在投降诏书颁布当天,就在自己办公室吞枪自尽了。”

  内田俊宏叹了口气,

  “还是第13军司令官松井太久郎派了他的副官去宪兵司令部维持秩序,直到与汤恩伯部换防。

  特高课的情况好一些,至少南造课长还能维持秩序。

  不过说来奇怪,听说在正式投降之后,军统的人本来想要将南造课长单独带走审讯,但他们去拿人的时候,却发现南造课长的房间已经空无一人。

  再那之后,我也被送进了虹口的收容所,不允许自由出入,很难再打听到外界的消息。

  一直到登上回国的轮船,我也没有再听到什么人提起关于南造课长的任何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