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信任也不是一蹴而就!-《别猜了,你们都是我的卧底》

  数日后,周公馆,客厅。

  “萧科长,别这么拘束,随便坐。”

  周知非指着沙发,

  “说起来,萧科长和我也共事好些年了啊。

  还是第一次来我家,都是我疏忽了。

  我让我太太订了藏书羊肉,是平江路那家老店的,他们家五十年的手艺了。

  今天一定留下来吃了饭再走。”

  “周站长太客气了,那我就却之不恭了,叨扰了。”

  萧诚往沙发上一坐。

  周知非这是要拉拢自己啊。

  萧诚突然意识到,连晋海死了,周知非失去了最重要的心腹部下。

  但是,他有很多事,是需要人替他出面去办的。

  周知非从昆山分站将连晋海之前的老部下谢文朝调到苏州,接替连晋海的侦行科科长。

  谢文朝虽然也算跟了他很久,但直属上司一直是连晋海,和他隔了一层,论亲密程度和连晋海无法相提并论。

  还有行动队长张吉平,跟他的时间也算长,但亲密程度也远远不够。

  而且,张吉平是个粗人,水平有限,要点脑子的事,交给他也不放心。

  他也看得出来,张吉平对他的奉承讨好,主要还是因为他的站长身份。

  真要有什么性命攸关的事,张吉平是不会和他共进退的。

  之前他让连晋海替他出面去办的很多事,周知非根本不敢交给谢文朝和张吉平!

  要知道,很多事只要被外人知道,都是能要人命的!

  反观萧诚,早在沦陷之前,周知非自己还是中统江苏区副区长的时候,就已经是他的部下了。

  在他被捕,投诚日本人,组建苏州90号特工站之后,又主动来投靠他。

  虽然萧诚之前只是基层小特务,没有表现出什么过人之处。

  但他也给安排了情报科档案员的职位,在站里拿一份钱粮。

  段文涛死后,黄心斋和周知非都想争夺情报科长这个职位,分别推荐自己派系的人。

  虽然当时的周知非并不看好萧诚的能力,但也把他推上了情报科长的位子。

  因为实在无人可用,萧诚好歹已经在情报科做了不短时间的档案员了。

  松本石根遇刺事件的调查,让周知非对萧诚的能力刮目相看。

  加上之后和他一起商量如何应对日本人的事,更让他觉得萧诚是自己人。

  但是,要让萧诚替他去处理之前只有连晋海才能接触的事,这点信任还远远不够!

  “我可以像信任晋海一样,信任你吗?”

  饭后,周公馆书房,周知非果然问出了这句话。

  “您有什么事尽管交给我,一定办妥帖。”

  萧诚连忙表忠心,

  “周站长放心,我明白谁才是真正的自己人。”

  “我就知道,萧科长是个明白人。”

  周知非突然问了一句:

  “对了,那个高虎,是你的人吧?”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周站长啊。”

  萧诚连忙捧了回去。

  这是在敲打我啊,不过还好,高虎那边,也没有什么怕被拿到的把柄。

  不如,再加一把火。

  让周知非掌握些自己无关紧要的私下动作,反而更容易获得信任!

  “不瞒周站长您,高虎,还有前些日子我向您从侦行科要到情报科的那个连强宝,我入行之前就认识。

  在90号重逢之后,一直经常走动。

  您推荐我做了这情报科长,我也缺心腹手下啊。

  我知道您给高虎安排了任务,正想着等他任务结束,开口跟您要人呢。”

  “我猜,高虎早就把我派给他的任务告诉你了吧。”

  周知非笑了笑。

  “什么都瞒不过周站长您。”

  萧诚恭维道。

  “好了,都是自己人,跟着你也一样的。

  那个高虎,现在就给你好了。”

  周知非直起身子,正色道:

  “但是,继续留在侦行科,别让他调到你的情报科!

  这事我会和他说,以后让他直接向你汇报。

  除了继续盯着顾易中,你再吩咐他一件事,

  暗中也盯着谢文朝!

  这事以你的名义吩咐他,别说是我让他盯的。”

  “谢科长?他不是您刚刚从昆山站调来的吗?”

  萧诚觉得,有些事就算猜到,也还是问出来的好。

  “谢文朝能力没得说的,履历也很漂亮,之前跟着晋海的时候,晋海也挺满意他的工作。

  但是,他这人,比较公事公办,会不会和我们一条心还难说。

  侦行科长这么重要的位置,要出什么问题,很要命的,防人之心不可无。”

  周知非拍了拍萧诚的肩膀,

  “萧兄弟,现在在这90号特工站里,我最相信的人就是你了。”

  离开周公馆的时候,萧诚的随身公文包里,多出了两根小黄鱼。

  回到家属区自己宿舍,萧诚往沙发上一倒,拿出包里的小黄鱼。

  金灿灿、沉甸甸的,难怪在这世上人人都喜欢黄金。

  萧诚还是第一次拿到小黄鱼呢,之前做基层特务,也就拿点薪水混混日子。

  中统那边,给的经费也很有限,毕竟在郭景基任务之前也没有派过什么重要的任务。

  虽然,周知非今天表现得推心置腹,但萧诚很清楚,他对自己的信任还远远不够,比起连晋海差远了。

  只不过矮子里拔高子,自己好歹比张吉平和谢文朝可靠些。

  要得到真正的信任,不是嘴上怎么说,而是靠一件件事来的。

  就像土匪讲究纳投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