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科夫派出的侦察人员,在克林附近找到了扎哈罗夫。
见到携带有电台的侦察人员,扎哈罗夫不由喜出望外,连忙问道:“你们的电台,能与集团军司令部进行联系吗?”
报务员态度恭谨地回答说:“将军同志,只要有司令部电台的联络编码,我们就可以直接给他们发报。”
扎哈罗夫转身对他的副官说道:“副官同志,把联络编码给这位报务员,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与司令部取得联系。”
很快,一份早就草拟好的电报,就化成了电波发往了第16集团军司令部。
收到电报的马利宁,看完上面的内容之后,立即过来向罗科索夫斯基汇报:“司令员同志,我刚收到了扎哈罗夫将军的电报,他此刻正在克林附近收容部队。”
罗科索夫斯基得知是扎哈罗夫发来的电报,在欣喜之余,问出了自己关心的一个问题:“既然他在克林地区,为什么迟迟不和我们进行联系?”
“副司令员同志在电报里说,他们携带的电台出现了问题,而其余联系上的零星部队,都没有电台。”马利宁向罗科索夫斯基解释说:“直到到了索科夫中校派出的侦察小组,才用他们携带的电台,与我们取得了联系。”
罗科索夫斯基点点头,继续问道:“克林方向的情况如何?”
“敌人正在克林方向集结兵力,大概率准备向城市发起进攻。”马利宁说道:“而城里只有不到两个营的守军,副司令员同志正带着人在城市的四周,收容被击溃的部队。”
“被击溃的部队?”罗科索夫斯基闻言,眉毛不禁往上一扬,反问道:“我们的部队不是一直在战斗么,是哪支部队被击溃了?”
“不是我集团军的部队,而是右翼第30集团军的部队。”
“克林方向都是一些什么样的部队?”罗科索夫斯基问道。
“今天上午,城里的守军与德军的侦察部队交了火,击毙了十几名敌人,并俘虏了两人。”马利宁说道:“经过审问,接近克林城的是德军一个步兵师。另外,俘虏还供认,说他们的友军,也就是一个装甲师将在两天内,到达克林地区。”
“参谋长同志,形势对我军很不利啊。”听完马利宁的汇报,罗科索夫斯基脸上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我们如今在沃洛科拉姆斯克方向为了阻止德军的推进,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实在抽不出兵力去加强克林地区,看来防线后撤一事要抓紧了。只要缩短了防御正面的宽度,我们才能腾出更多的兵力来灵活使用。”
马利宁等罗科索夫斯基说完,踌躇片刻,随即试探地问:“要不,我们再给朱可夫大将打个电话,请他给我们增派预备队,以加强我们的防御力量?”
罗科索夫斯基很了解朱可夫的性格,知道要从他那里要到预备队,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毕竟朱可夫是西方面军司令员,他考虑问题的角度和罗科索夫斯基不同。就算明知道第16集团军的防御力量严重不足,但在答应派遣预备队前,也要先看看是否有别的部队比他们更需要。
正是考虑到了这个因素,罗科索夫斯基说话时显得有些底气不足:“我给朱可夫打个电话,问问他的意思如何。”
正当罗科索夫斯基刚开始和朱可夫通话时,马利宁接到了一个噩耗。
负责集团军左翼防御的一名指挥员,给马利宁打来电话,向他报告说:“参谋长同志,我有个不好的消息要向您报告。由于我们左翼的第5集团军在德军的猛攻之下,不得不向东撤退了。如今有大量的德军沿着两个集团军之间形成的缺口,急速向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斯科公路推进。”
马利宁听后顿时大惊失色,连忙打断了正在与朱可夫通话的罗科索夫斯基:“司令员同志,出大事了。我们左翼的第5集团军在敌人的强大攻势下,不得不放弃现有阵地向东撤退。敌人闯进了我们和友军之间形成的防御间隙,快速向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斯科公路快速推进。”
“参谋长同志。”罗科索夫斯基听完马利宁的报告,语气严厉地问:“消息可靠吗?”
“可靠,当然可靠。”马利宁点着头说道:“我刚接到的电话。”说完这话,他放低声音,小声地嘀咕道,“若是索科夫中校的步兵旅,还停留在原来的位置,那么敌人恐怕就不敢肆无忌惮地冲向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斯科公路。”
当初索科夫指挥步兵旅防御的地带,看起来没有沃洛科拉姆斯克那么重要,但只要这里有一支部队存在,敌人进攻时就会有顾忌。但随着步兵旅的调离,敌人没有了后顾之忧,所以便能放心大胆地向第16集团军的防区展开全面的攻势。
电话另一头的朱可夫,也听到了马利宁的话,得知敌人正冲向了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斯科公路干线,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心里很清楚,一旦让德国人占据了公路干线的一部分,他们就能沿着公路以更快的速度冲向莫斯科。原本他还在犹豫是否应该给罗科索夫斯基提供预备队,但如今形势危急,他便果断做出了决定。
“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朱可夫对着话筒说道:“你那里的情况,我都了解了。别洛博罗多夫上校的步兵第78师,距离公路不过两三公里,我现在把这支部队划归你指挥,你务必要粉碎德国人占领公路干线的企图。”
得知朱可夫即将把一个完整的步兵师交给自己,罗科索夫斯基顿时喜出望外,连声说道:“太好了,朱可夫,这真是太好了。有了这么一支部队,我们足以粉碎德军控制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斯科公路干线的企图。”
朱可夫冷哼一声,随即说道:“希望你别让我失望就是了。”说完,没给罗科索夫斯基说话的机会,就直接挂断了电话。
罗科索夫斯基放下话筒之后,一脸兴奋地对马利宁说:“参谋长同志,朱可夫说,别洛博罗多夫上校的步兵第78师就在公路干线附近,你立即派人去寻找他们,并让他们做好战斗准备。”
“好的。”马利宁点点头:“我立即派人去联络他们。”
好在这里步兵第78师所在的位置,就处于第16集团军的防区内。
不到十分钟,一个电话就打进了集团军司令部。
马利宁拿起电话,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我是马利宁!”
“参谋长同志。”电话另一头的人激动地说:“我们找到了步兵第78师,我还见到了该师师长别洛博罗多夫上校。”
“什么,找到了别洛博罗多夫上校,这真是太好了!”马利宁激动地说:“让他接电话,司令员要给他布置重要的作战任务。”
“参谋长同志,”但那人却有些为难地说:“他此刻不在我的身边。”
“不在你的身边,他去什么地方了?”马利宁有些恼怒地问道。
“他找我借了一辆吉普车,说要亲自到司令部来接受任务。”
“嗯,我知道了。”
马利宁放下电话之后,对罗科索夫斯基说道:“司令员同志,别洛博罗多夫上校已经乘车赶过来,相信要不了多长时间,他就能赶到这里。”
又过了十几分钟,一名参谋进来向罗科索夫斯基和马利宁报告说:“司令员同志、参谋长同志,外面来了一名上校,说是步兵第78师师长别洛博罗多夫,希望能进来见你们。”
“快点让他进来。”马利宁连忙说道:“我们正在等他呢。”
“报告司令员同志,步兵第 78师全员抵达!”一会儿,别洛博罗多夫上校跟着参谋走进了指挥部,他的军大衣上结着冰碴,应该是赶了很远的路。他抬手向罗科索夫斯基和敬礼后,用如同像破冰斧般干脆的西伯利亚口音说道,“请下达命令!”
罗科索夫斯基上前和他握了握手,然后把他拉到了桌边,用手指重重地戳在地图上的某个位置:“德军主力沿着公路推进,侧翼防御薄弱。你们从这片森林穿插过去,用最快速度切断他们的补给线,然后向公路实施突击。”他抬头看向这位满脸风霜的上校,“莫斯科的门户不能丢。明白吗?”
“明白!”别洛博罗多夫响亮地答应一声,抬手再次敬了一个军礼后,转身冲出指挥部,拉开停在路边的吉普车车门,弯腰钻了进去。没等车门关闭,他就用洪亮的声音对司机说道:“开车,回部队驻扎的地点。”
吉普车沿着土泥路,风驰电掣地赶回了步兵第78师的驻扎地点。
见到师长回来,站在路边不停跺脚取暖的几名团长立即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师长同志,上级给我们的任务是什么?”
寒风卷着雪粒打在别洛博罗多夫的脸上,他朝不远处列队整齐的部队望去,只见这些来自西伯利亚的战士们呼出的白气在钢盔前凝成霜花,步枪上的刺刀在昏暗天光下闪着冷光。
他满意地点点头,转头对那些团长们说道:“团长同志们,形势很不妙,德国人利用我们和友军之间的防御空袭,快速地冲向了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斯科的公路干线,而我们的任务,就是粉碎敌人占领公路干线的企图。我在回来的路上仔细考虑一下,由于我们暂时不知道敌人的兵力和装备情况,贸然向他们发起进攻,是非常不明智的举动。因此,我打算在他们来的路上设伏,先打乱了他们行军队列之后,再发起突击,就能彻底将他们所击溃。”
听完别洛博罗多夫的话,231团团长笑呵呵地说:“原来是这么简单的任务啊。师长同志,我看就不用打什么伏击战了,直接由我们团来担任主攻任务,我向您保证,最多半个小时,我就能粉碎德国人的进攻。”
233团团长不乐意了:“为什么每次担任主攻的都是你们团,这次也该轮到我们团了。”
别洛博罗多夫开口制止了两位团长的争论:“别争论了,担任伏击任务是231团,233和235团作为预备队,等敌人陷入混乱之际,再发起突击。”随后他朝众人摆了摆手,“都回到各自的部队去吧,我们五分钟后出发!”
231团快速地脱离了主力部队,向前行进了两三公里之后,就分散进入了道路两侧的密林和山丘,选择合适的位置,架好了迫击炮和机枪,准备把即将到来的德军打个措手不及。
短短半个小时过后,德军的先头部队就进入了伏击圈。
可能是推进得太顺利了,德国官兵根本没有想到在道路两侧的森林里和山丘上,会埋伏着一支苏军部队。因此他们采取的是行军队列,步兵走道路的两侧,装甲车、卡车走道路的中间。
23团团长举着望远镜观察敌情,见德国人表现得如此松懈,心里不禁一阵狂喜,随后放下望远镜,压低声音下达命令:“迫击炮连和机枪连开火!等敌人陷入一片混乱之后,全团发起冲锋。”
随着命令的下达,山丘上的机枪怒吼撕裂了风雪,迫击炮弹在德军队列中炸开团团雪雾。
遭到突然袭击的德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顿时陷入了混乱。
231团团长见状,不禁哈哈大笑,随即拔出腰间的手枪,高高地举过头顶,半转过身子冲着身旁的战士喊道:“同志们,为了祖国!给我前进!”随后,他加快脚步冲向了下面的公路。
德军官兵看到冲向公路的苏军指战员,有不少人立即回过神,连忙寻找隐蔽的地方,准备开枪还击。一名机枪手在副射手的协助下,在两名阵亡德军尸体上慌乱地架起了机枪,可还没来得及开火,两人就被冲上来的苏军战士用刺刀挑翻。
远处站在山丘上的别洛博罗多夫,通过望远镜,看清楚这里已经陷入了一片混战,连忙给另外两个团发出了命令,让他们立即投入战斗。
原本就有些支撑不住的德军,见到苏军的生力军的赶到,更加变得士气低落。经过一小时的混战,除了少数腿脚快的士兵逃出生天外,剩下的不是被打死就是成为了俘虏。
别洛博罗多夫带着几名警卫员来到了战场,他站在一辆被炸毁的德军装甲车旁,看着战士们清理战场,听着远处传来零星的枪声正在逐渐平息。他抬手看了看表,时针指向下午五点——从接到命令到击溃敌军,他们只用了四个小时,步兵第78师的第一仗打出了一个漂亮的开门红。
见到携带有电台的侦察人员,扎哈罗夫不由喜出望外,连忙问道:“你们的电台,能与集团军司令部进行联系吗?”
报务员态度恭谨地回答说:“将军同志,只要有司令部电台的联络编码,我们就可以直接给他们发报。”
扎哈罗夫转身对他的副官说道:“副官同志,把联络编码给这位报务员,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与司令部取得联系。”
很快,一份早就草拟好的电报,就化成了电波发往了第16集团军司令部。
收到电报的马利宁,看完上面的内容之后,立即过来向罗科索夫斯基汇报:“司令员同志,我刚收到了扎哈罗夫将军的电报,他此刻正在克林附近收容部队。”
罗科索夫斯基得知是扎哈罗夫发来的电报,在欣喜之余,问出了自己关心的一个问题:“既然他在克林地区,为什么迟迟不和我们进行联系?”
“副司令员同志在电报里说,他们携带的电台出现了问题,而其余联系上的零星部队,都没有电台。”马利宁向罗科索夫斯基解释说:“直到到了索科夫中校派出的侦察小组,才用他们携带的电台,与我们取得了联系。”
罗科索夫斯基点点头,继续问道:“克林方向的情况如何?”
“敌人正在克林方向集结兵力,大概率准备向城市发起进攻。”马利宁说道:“而城里只有不到两个营的守军,副司令员同志正带着人在城市的四周,收容被击溃的部队。”
“被击溃的部队?”罗科索夫斯基闻言,眉毛不禁往上一扬,反问道:“我们的部队不是一直在战斗么,是哪支部队被击溃了?”
“不是我集团军的部队,而是右翼第30集团军的部队。”
“克林方向都是一些什么样的部队?”罗科索夫斯基问道。
“今天上午,城里的守军与德军的侦察部队交了火,击毙了十几名敌人,并俘虏了两人。”马利宁说道:“经过审问,接近克林城的是德军一个步兵师。另外,俘虏还供认,说他们的友军,也就是一个装甲师将在两天内,到达克林地区。”
“参谋长同志,形势对我军很不利啊。”听完马利宁的汇报,罗科索夫斯基脸上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我们如今在沃洛科拉姆斯克方向为了阻止德军的推进,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实在抽不出兵力去加强克林地区,看来防线后撤一事要抓紧了。只要缩短了防御正面的宽度,我们才能腾出更多的兵力来灵活使用。”
马利宁等罗科索夫斯基说完,踌躇片刻,随即试探地问:“要不,我们再给朱可夫大将打个电话,请他给我们增派预备队,以加强我们的防御力量?”
罗科索夫斯基很了解朱可夫的性格,知道要从他那里要到预备队,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毕竟朱可夫是西方面军司令员,他考虑问题的角度和罗科索夫斯基不同。就算明知道第16集团军的防御力量严重不足,但在答应派遣预备队前,也要先看看是否有别的部队比他们更需要。
正是考虑到了这个因素,罗科索夫斯基说话时显得有些底气不足:“我给朱可夫打个电话,问问他的意思如何。”
正当罗科索夫斯基刚开始和朱可夫通话时,马利宁接到了一个噩耗。
负责集团军左翼防御的一名指挥员,给马利宁打来电话,向他报告说:“参谋长同志,我有个不好的消息要向您报告。由于我们左翼的第5集团军在德军的猛攻之下,不得不向东撤退了。如今有大量的德军沿着两个集团军之间形成的缺口,急速向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斯科公路推进。”
马利宁听后顿时大惊失色,连忙打断了正在与朱可夫通话的罗科索夫斯基:“司令员同志,出大事了。我们左翼的第5集团军在敌人的强大攻势下,不得不放弃现有阵地向东撤退。敌人闯进了我们和友军之间形成的防御间隙,快速向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斯科公路快速推进。”
“参谋长同志。”罗科索夫斯基听完马利宁的报告,语气严厉地问:“消息可靠吗?”
“可靠,当然可靠。”马利宁点着头说道:“我刚接到的电话。”说完这话,他放低声音,小声地嘀咕道,“若是索科夫中校的步兵旅,还停留在原来的位置,那么敌人恐怕就不敢肆无忌惮地冲向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斯科公路。”
当初索科夫指挥步兵旅防御的地带,看起来没有沃洛科拉姆斯克那么重要,但只要这里有一支部队存在,敌人进攻时就会有顾忌。但随着步兵旅的调离,敌人没有了后顾之忧,所以便能放心大胆地向第16集团军的防区展开全面的攻势。
电话另一头的朱可夫,也听到了马利宁的话,得知敌人正冲向了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斯科公路干线,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心里很清楚,一旦让德国人占据了公路干线的一部分,他们就能沿着公路以更快的速度冲向莫斯科。原本他还在犹豫是否应该给罗科索夫斯基提供预备队,但如今形势危急,他便果断做出了决定。
“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朱可夫对着话筒说道:“你那里的情况,我都了解了。别洛博罗多夫上校的步兵第78师,距离公路不过两三公里,我现在把这支部队划归你指挥,你务必要粉碎德国人占领公路干线的企图。”
得知朱可夫即将把一个完整的步兵师交给自己,罗科索夫斯基顿时喜出望外,连声说道:“太好了,朱可夫,这真是太好了。有了这么一支部队,我们足以粉碎德军控制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斯科公路干线的企图。”
朱可夫冷哼一声,随即说道:“希望你别让我失望就是了。”说完,没给罗科索夫斯基说话的机会,就直接挂断了电话。
罗科索夫斯基放下话筒之后,一脸兴奋地对马利宁说:“参谋长同志,朱可夫说,别洛博罗多夫上校的步兵第78师就在公路干线附近,你立即派人去寻找他们,并让他们做好战斗准备。”
“好的。”马利宁点点头:“我立即派人去联络他们。”
好在这里步兵第78师所在的位置,就处于第16集团军的防区内。
不到十分钟,一个电话就打进了集团军司令部。
马利宁拿起电话,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我是马利宁!”
“参谋长同志。”电话另一头的人激动地说:“我们找到了步兵第78师,我还见到了该师师长别洛博罗多夫上校。”
“什么,找到了别洛博罗多夫上校,这真是太好了!”马利宁激动地说:“让他接电话,司令员要给他布置重要的作战任务。”
“参谋长同志,”但那人却有些为难地说:“他此刻不在我的身边。”
“不在你的身边,他去什么地方了?”马利宁有些恼怒地问道。
“他找我借了一辆吉普车,说要亲自到司令部来接受任务。”
“嗯,我知道了。”
马利宁放下电话之后,对罗科索夫斯基说道:“司令员同志,别洛博罗多夫上校已经乘车赶过来,相信要不了多长时间,他就能赶到这里。”
又过了十几分钟,一名参谋进来向罗科索夫斯基和马利宁报告说:“司令员同志、参谋长同志,外面来了一名上校,说是步兵第78师师长别洛博罗多夫,希望能进来见你们。”
“快点让他进来。”马利宁连忙说道:“我们正在等他呢。”
“报告司令员同志,步兵第 78师全员抵达!”一会儿,别洛博罗多夫上校跟着参谋走进了指挥部,他的军大衣上结着冰碴,应该是赶了很远的路。他抬手向罗科索夫斯基和敬礼后,用如同像破冰斧般干脆的西伯利亚口音说道,“请下达命令!”
罗科索夫斯基上前和他握了握手,然后把他拉到了桌边,用手指重重地戳在地图上的某个位置:“德军主力沿着公路推进,侧翼防御薄弱。你们从这片森林穿插过去,用最快速度切断他们的补给线,然后向公路实施突击。”他抬头看向这位满脸风霜的上校,“莫斯科的门户不能丢。明白吗?”
“明白!”别洛博罗多夫响亮地答应一声,抬手再次敬了一个军礼后,转身冲出指挥部,拉开停在路边的吉普车车门,弯腰钻了进去。没等车门关闭,他就用洪亮的声音对司机说道:“开车,回部队驻扎的地点。”
吉普车沿着土泥路,风驰电掣地赶回了步兵第78师的驻扎地点。
见到师长回来,站在路边不停跺脚取暖的几名团长立即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师长同志,上级给我们的任务是什么?”
寒风卷着雪粒打在别洛博罗多夫的脸上,他朝不远处列队整齐的部队望去,只见这些来自西伯利亚的战士们呼出的白气在钢盔前凝成霜花,步枪上的刺刀在昏暗天光下闪着冷光。
他满意地点点头,转头对那些团长们说道:“团长同志们,形势很不妙,德国人利用我们和友军之间的防御空袭,快速地冲向了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斯科的公路干线,而我们的任务,就是粉碎敌人占领公路干线的企图。我在回来的路上仔细考虑一下,由于我们暂时不知道敌人的兵力和装备情况,贸然向他们发起进攻,是非常不明智的举动。因此,我打算在他们来的路上设伏,先打乱了他们行军队列之后,再发起突击,就能彻底将他们所击溃。”
听完别洛博罗多夫的话,231团团长笑呵呵地说:“原来是这么简单的任务啊。师长同志,我看就不用打什么伏击战了,直接由我们团来担任主攻任务,我向您保证,最多半个小时,我就能粉碎德国人的进攻。”
233团团长不乐意了:“为什么每次担任主攻的都是你们团,这次也该轮到我们团了。”
别洛博罗多夫开口制止了两位团长的争论:“别争论了,担任伏击任务是231团,233和235团作为预备队,等敌人陷入混乱之际,再发起突击。”随后他朝众人摆了摆手,“都回到各自的部队去吧,我们五分钟后出发!”
231团快速地脱离了主力部队,向前行进了两三公里之后,就分散进入了道路两侧的密林和山丘,选择合适的位置,架好了迫击炮和机枪,准备把即将到来的德军打个措手不及。
短短半个小时过后,德军的先头部队就进入了伏击圈。
可能是推进得太顺利了,德国官兵根本没有想到在道路两侧的森林里和山丘上,会埋伏着一支苏军部队。因此他们采取的是行军队列,步兵走道路的两侧,装甲车、卡车走道路的中间。
23团团长举着望远镜观察敌情,见德国人表现得如此松懈,心里不禁一阵狂喜,随后放下望远镜,压低声音下达命令:“迫击炮连和机枪连开火!等敌人陷入一片混乱之后,全团发起冲锋。”
随着命令的下达,山丘上的机枪怒吼撕裂了风雪,迫击炮弹在德军队列中炸开团团雪雾。
遭到突然袭击的德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顿时陷入了混乱。
231团团长见状,不禁哈哈大笑,随即拔出腰间的手枪,高高地举过头顶,半转过身子冲着身旁的战士喊道:“同志们,为了祖国!给我前进!”随后,他加快脚步冲向了下面的公路。
德军官兵看到冲向公路的苏军指战员,有不少人立即回过神,连忙寻找隐蔽的地方,准备开枪还击。一名机枪手在副射手的协助下,在两名阵亡德军尸体上慌乱地架起了机枪,可还没来得及开火,两人就被冲上来的苏军战士用刺刀挑翻。
远处站在山丘上的别洛博罗多夫,通过望远镜,看清楚这里已经陷入了一片混战,连忙给另外两个团发出了命令,让他们立即投入战斗。
原本就有些支撑不住的德军,见到苏军的生力军的赶到,更加变得士气低落。经过一小时的混战,除了少数腿脚快的士兵逃出生天外,剩下的不是被打死就是成为了俘虏。
别洛博罗多夫带着几名警卫员来到了战场,他站在一辆被炸毁的德军装甲车旁,看着战士们清理战场,听着远处传来零星的枪声正在逐渐平息。他抬手看了看表,时针指向下午五点——从接到命令到击溃敌军,他们只用了四个小时,步兵第78师的第一仗打出了一个漂亮的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