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生产力-《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诏狱。

  “弟子拜见先生。”

  第二天,朱雄英和朱棣又来听课了。

  陈平先是考校了一番近段时间交给朱雄英的功课后,确认对方学得颇为扎实后面露满意之色。

  “先生,弟子有一事相求。”

  朱雄英开口道。

  “何时?”

  “此前您发明的新款织布机果真是让纺线的产量大大提升。可是后续大量生产的纺线却因为来不及编织成布造成囤积和贬值,弟子思来想去就只有提升织布效率这一条门路。先生学究天人,不知可有什么提升织布效率和改良织机的办法。”

  朱雄英就将昨日关于纺线的事情通通都告诉给了陈平。

  与此同时,隔壁的朱元璋、马皇后也已经落位。

  因为这一次是和织布有关,所以负责管理纺线工厂的马皇后也跟了过来。

  听到朱雄英开口询问,朱元璋和马皇后不由露出期待之色。

  若是真能如朱雄英所说那样,解决织布的效率问题,那往后进一步扩大工厂规模就不存在隐患了!

  “嘿!先前拿出纺线机给你四叔的时候,就在等着看他什么时候才能想到提升织布效率来应对纺线囤积。”

  “结果过了这么长的时间,judy都没来问,结果还是你这个小家伙提出来。”

  说着,陈平转头看向朱棣,眼神里满是嫌弃。

  “我讲一样的课,你看看你侄子,你再看看你!”

  朱棣瞬间羞红脸,支支吾吾了半天才开口说道:

  “那咋了?我二呗?”

  “你知道就好!行了,过来研磨!”

  陈平也不再卖关子,让朱棣准备好笔墨纸砚,当场就开始写写画画。

  不多时,一张崭新的设计图纸就出现在了二人面前。

  朱雄英和朱棣一眼看去,只觉得这设计图纸复杂非常,但是线条清晰,复杂之中透露着一种独特的机械美感,充满着别样的吸引力。

  只听陈平淡定的介绍道:

  “此物名为飞梭织布机,能够大幅度提升织布速度,传统的织布机需要两个人配合织梭,而飞梭通过机关装置驱动,能够实现自动快速穿梭,将织布速度提升三倍以上!”

  “寻常的纺织机器,生产的布料最多也就22寸,但是这飞梭织布机却能纺织出30寸的布匹,大大减少拼接布匹产生的损耗!”

  “这台织布机,已经是手工织布机构造的极限了,再要提升,就要借用物理学的知识,制造通过水力催动的半自动织布机了。”

  “什么!”

  马皇后面露惊容,负责管理纺线工厂,她最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只要有足量的飞梭织布机,那么他们工厂的珍妮织布机就能火力全开。

  因为无论产出多少纺线都被这三倍效率的飞梭织布机通通消化!

  此外22寸的布匹提升到30寸,优势也是显而易见!

  过去一件被褥还需要将两块布料裁剪拼接到一处才能做好,可若是布匹有30寸那么宽,就无需这么做了。

  少了一道工序,生产的成本又会降低不少!

  朱元璋不懂织布,但是也明白三倍效率意味着什么。

  “一架飞梭织布机只要一人,效率却提升三倍,这样算下来,以后纺线和纺织的成本将大大缩减,产量却获得大幅度提升!”

  想到日后大明人人有衣穿,朱元璋同样也是面露喜色。

  这次回去一定要召集所有的能工巧匠,将这个飞梭织布机给造出来!一刻也不能耽误了!

  朱雄英和朱棣闻言顿时大喜。

  朱雄英当即拜道:

  “多谢先生赐宝,而后大明百姓再也不用担心衣不蔽体了!”

  跟着陈平学了这么多天的政治经济,朱雄英哪能不知道这飞梭织布机的价值,自然是激动非常了。

  一旁的朱棣则是拿出锦盒,等设计图纸上的墨汁晾干之后,这才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入锦盒之中,闻言也是感叹道:

  “若是告诉世人,精盐法与这些神乎其技的巧物都是先生您发明的,只怕全天下的百姓都要念着您的好。”

  陈平不以为意地笑笑:“你可别,那些虚名,我根本不在意。我还一直等着你爷爷砍了我的头呢!你可别给我找事!”

  几个大人听闻此言对陈平发自内心的敬佩的,朱雄英心中却是暗暗将陈平与转运盐使吕本放一起比较。

  有人身处诏狱,却处处为天下百姓着想,不求名不求利,就连自由也不要。

  可有的人身居高位领着高官俸禄,却不想着造福百姓,为了一己私欲扰乱盐市!

  朱雄英想要当一个好皇帝可不是说说的,甚至所思所想比他父亲朱标还要长远。

  按照他的理念,奸臣贼子就不能姑息才对。

  “小雄英,你能够意识到供需关系,说明确实是把我传授的知识学以致用,那么我问你,现在有了飞梭织布机,纺织产量会大幅度提升,那么他们会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陈平循循善诱,开口问道。

  朱雄英,朱棣和隔壁的朱元璋闻言也跟着陷入沉思。

  朱棣一拍脑门:

  “布匹产量上去了,售价自然是降低了,老百姓人人都能买的上布匹了不是?”

  陈平白了他一眼:

  “还有呢?”

  “还有?”朱棣闻言顿时哑火了。

  “那些还没有使用新式织布机的工坊和普通人家,会因为布匹价格下跌,导致自己的利润也会变薄,所以盲目扩张产量的话,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朱雄英根据谷贵饿农谷贱伤农的典故,如此分析道。

  “妹子,你觉得呢?”

  朱元璋问起自己这个贤内助。

  “呵呵,治国是你们男人的事,我一个女人的想法又算得了什么。”

  马皇后呵呵一笑。

  “妹子说哪里话,其他人的意见我可以不听,但是妹子你说的话,肯定是有道理的。”朱元璋嘿嘿一笑。

  马皇后闻言面露无奈,思索片刻后回答道:

  “布匹的价格下跌,那么做一件衣裳的钱也会降低不少,但同样用作原材料的棉麻和纺线价格也会跟着下跌,放任不管的话,其他靠纺织吃饭的人家就会被我们的新款织布机给抢了饭碗。”

  朱元璋闻言很是认同的点点头:

  “所以咱也在考虑什么时候开始在全国推广这些织布机,总不能让我们老朱家把别人的饭碗给砸了吧。”

  这边陈平听完朱雄英和朱棣的回答后,笑着道:

  “你们所说的都只是一个方面,实际上当布匹提升时,最直观的就是降价。带来的后果,一是部分纺织者吃不饱饭只能转行,二是其他人开始借机吞并市场,三是从变得廉价的棉麻布到研究生产更昂贵且高级的丝绸布。”

  “那么现在,我要讲的就是生产力和供需关系,对于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