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快乐教育-《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朱棣正乐呵呵地听着,突然察觉有人拉自己袖子。

  转过头一看,就见朱标瞪着两眼看着自己,努着嘴,头一个劲地往牢房的方向摆。

  “干啥?大哥,你牙疼吗?”

  话音刚落,就见朱元璋飞起一脚踹在朱棣屁股上。

  “让你进去劝劝他,这都看不明白,咱踹死你!”

  朱棣连忙捂着屁股,跑回牢房门口,一脸无奈地走到陈平面前,悄悄拉了拉陈平的衣服,小声问道。

  “先生,您这样教小孩子论语,真的合适吗?”

  陈平转过头,看着朱棣一脸心惊胆战,害怕他把小朋友教坏了的模样,便哈哈一笑道:“你在教我做事?”

  朱棣张了张嘴,想要说这不是歪理邪说,曲解圣贤书吗?

  但他还是没敢把这句话在陈平面前说出口,只是有些尴尬的低下了头。

  “放心吧,我这样教,自有我的道理。”陈平笑着解释道。

  “人家只有四岁,正是贪玩活泼的年龄,小脑袋也还懵懵懂懂,并没有发育完全,你现在一本正经教那些枯燥的东西,人家听得进去吗?记得住吗?”

  “所以,比起那些死板的教育,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还不如以快乐教育为主,我那些对论语的解释,虽然看似离经叛道,歪理邪说,但孩子至少听开心了,能把论语记在脑子里了。”

  “而且,我的那些歪理邪说,也是蛮有道理的,若是细细思索,未必不能从中悟出为人处世之道。”

  “这叫快乐教育,你懂个屁!”

  陈平有俯下身子,捏了捏朱雄英那软乎乎的小脸,笑着问道:“这样学论语,是不是玩的很开心。”

  朱雄英看了看朱棣,又看了看陈平,点头道:“虽然先生你教的和家里的黄先生教的不同,可黄先生教我的论语句子,我要好久好久才能记住呢,你教的我一遍就记住了。”

  朱棣陷入了沉思之中,没有再言语。

  而在隔壁的气到不行的朱元璋,听到陈平的这番解释,也叹息了一声。

  “算了,看在朱雄英笑的开心的份上,咱就……不和他计较了!”

  一直害怕自己拉不住朱元璋的朱标,也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看来,陈平的脑袋,又算是保住了。

  这时,朱元璋又说道。

  “嘿!咱也是糊涂了!”

  “仔细想来,陈平说的倒也不无道理,像这么小的孩子,正经的教他学问,他又能学到多少东西?”

  “还不如让他多玩玩,能顺便学到多少,就是多少。”

  “想当年,咱四岁的时候,别说学论语了,还在村子里撒尿和泥巴呢,甚至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

  “长大了,还不是照样打天下?”

  朱标微微点了点头,神色思索间,也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

  那时的朱元璋还在攻打南京,自己和母亲借居商人家里,一直过着提心吊胆,生怕朱元璋不慎殒命的日子。

  六岁拜宋濂为师,十三岁就跟着朱元璋走南闯北,直到明朝建立,自己贵为皇太子时,也不过才十七岁,之后就一直辗转各位名家之下,学文习武。

  其中的艰辛苦楚,只有朱标自己才能明白!

  身在帝王家的孩子,比起平民百姓,自然是从小便衣食无忧。

  但,比起平民百姓家的孩子,却没什么小时候能玩的时间,因为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念及此处,朱标也不禁哂笑着摇了摇头。

  “生于帝王家,多少有些童真缺失,陈先生的快乐教育,或许是咱们未曾了解的教育方式。”

  平常朱雄英学习一个时辰左右,便昏昏欲睡,忍不住走神开小差了。

  但是他在陈平这,听陈平说论语,足足两三个时辰,都不觉得疲累,还一直笑呵呵的。

  朱元璋朱标朱棣三人,听着陈平那对论语的歪曲解释,已经从最开始的惊掉下巴,到后面的渐渐习以为常了。

  听习惯之后,他们也会开始思考陈平的解释有没有道理。

  别说,乍一看离经叛道。

  但仔细思考,确实蕴含着不少道理,甚至是为人处世的哲理。

  朱雄英若真能参悟和牢记,定有不少帮助。

  两个时辰之后,朱雄英还没累了,陈平倒是先疲累了。

  一边吃着朱棣送过来的水果捞,一边嚷嚷道:“好了好了,不教了不教了,谁家娃精力这么旺盛啊,快累死我了。”

  “贪多嚼不烂,先回去好好消化一下今天我讲的内容吧。”

  讲课太有趣了也不好,容易累死老师。

  陈平在心里吐槽了一句。

  “好嘞,陈先生,那我就先带孩子回去了。”

  “快滚快滚。”

  陈平又叼了一口水果捞吃,同时不耐烦的吼道。

  朱棣急忙带着朱雄英屁滚尿流的跑了。

  在旁边偷听墙角的朱元璋和朱标,也是心满意足的离去。

  他们心中对陈平的评价,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

  翌日。

  天色刚亮,天边被朝阳映照的微红。

  大明王朝的早朝,开始。

  “吾皇万岁万万岁万万岁。”

  百官跪地朝拜,气氛有点压抑。

  因为之前刚刚经历了胡惟庸案,那杀的人头滚滚的模样,还让百官心惊胆战。

  龙椅上的朱元璋那饱经血雨腥风的脸严肃又淡然。

  冷漠道:“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百官起身站立。

  “众爱卿,前丞相胡惟庸贪赃枉法,还意图谋反,所以被朕给砍了!朕还诛了他九族!”

  “现在,丞相这个位置,也空下来了。”

  “今天,朕就和你们谈谈这丞相位置的事情。”

  听着朱元璋这淡淡的话语,原本心情有点压抑的百官,心思又活络起来了。

  不少人都惦记着丞相一职的位置。

  毕竟,只要登上了这位置,那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相权仅次于皇权啊。

  “朕觉得,丞相一职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若是落到了奸贼手里,搞什么丞相弄权,又会惹出许多麻烦。”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直接废除丞相一职吧,诸位爱卿,你们觉得如何?”

  朱元璋此言一出,顿时让众臣震惊!

  议论纷纷。

  丞相一职自战国时期开启,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

  不管朝代如何变革更换,丞相一职始终是朝廷百官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今日竟然要废除?

  “陛下,臣以为不可啊,丞相职位的设立利大于弊,绝不能因为胡惟庸奸党的一人弄权,而废弃此位啊,这不是因噎废食吗?”

  “是啊,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百官议论纷纷,上奏劝阻。

  其谏言大多是些老掉牙的说辞,什么国事繁杂,若无丞相为陛下分忧,陛下恐操劳过度等等。

  对于这些言论,其实陈平已经详细叙述过了,并且还给出了解决方案。

  所以朱元璋直接无视了百官谏言,执意废除丞相。

  “陛下,若废除丞相职位,如此繁杂的国事,又将由谁处理呢,难道陛下您一人处理吗?”

  朱元璋撇撇嘴,心中嘀咕着,他一人处理又有何不可。

  但他并没有将这句话说出口,而是淡淡的说道:“众爱卿,丞相虽废,但,朕将另设职位,取代丞相一职,帮朕处理国事。”

  此言一出,百官纷纷停嘴,等待着朱元璋说出这取代丞相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