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砍头的大好机会!-《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陈平扫了朱棣和朱雄英二人一眼,刚刚才拿到手里的烤羊腿顿时不香了。

  随手就将烤羊腿扔回食盒,陈平瞪着眼睛看着二人,没好气地问道:

  “说罢,又有什么麻烦事要我帮忙?”

  朱棣和朱雄英闻言脸上露出讪笑。

  “嘿嘿,先生当真是料事如神,就连我们心里面在想什么,您也知道。”

  朱棣讪笑一声,讨好地说道。

  “呵呵,我知道什么?你们要不要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表情,一副贼眉鼠眼的样子,心里面肯定是憋着坏呢!我又没瞎,能看不出来吗?”

  陈平冷哼一声。

  陈平好歹教导了朱棣、朱雄英这么些日子,可以说这两个家伙,嘴巴一动就知道要说什么话,屁股一歪,就知道要放什么屁。

  如今这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显而易见是有事情在等着求自己呢。

  “既然先生看出来了,那学生也不便隐瞒,是因为有一件事情想要请教先生。”

  朱雄英咳嗽一声,如此说道。

  “说罢,想请教什么?”

  陈平漫不经心又拿起滋滋冒油的烤羊腿,准备享用,就听朱雄英解释道:

  “是这样的,前不久蒙元使团来造访大明,席间说他们蒙元拿到了什么《计算之书》并且想要以此为契机,向我们大明提出挑战,说是三日之后以三道题与大明算数高手比试。”

  “《计算之书》?蒙元使团?朱八八答应了?”

  陈平享用烤羊腿的动作又是一顿,没想到让朱雄英欲言又止的事情居然涉及了斐波那契和他的杰作《计算之书》,更没想到蒙元使团拿这本书来与大明交锋。

  “答应了,先生您是不知道啊,那蒙元使团有多么嚣张,说我大明无人能解开他的三道算术题,父皇气不过,就替我答应下来了……”

  朱棣手舞足蹈地比画了一阵,接着觍着脸道:

  “只是我也是被赶鸭子上架,兔子问题还是您教给我的,三日后的比试我是真没招啊。”

  “呵呵,这个朱八八自己没本事比,反倒是让自己的儿子上去丢人现眼。”

  陈平照旧讥讽了朱元璋一句,冷笑一声,说罢啃了一大口烤羊腿大口吃了起来。

  朱棣和朱雄英见状吓了一跳,连连给陈平使眼色。

  要知道这会儿朱元璋和朱标等人就在隔壁听着呢!

  平日里陈平骂一骂也就算了。

  关键是朱棣他们劝了朱元璋好长时间,才让对方同意放出陈平来参加三日后的算术比试。

  在这个节骨眼上,陈平要是继续痛骂朱元璋的话,那人家反悔了又该怎么办?

  “你们怎么了?得沙眼了?”

  陈平不知道隔墙有耳,看着二人疯狂眨眼的模样,还以为他们生病了,正呐喊呢。

  而在隔壁,朱标和李善长都是满脸堆笑地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脸色阴沉,看见二人满脸堆笑的模样就心里烦躁,不耐烦地说道:

  “你们两个是什么表情,难不成以为咱是什么小肚鸡肠的昏君?陈平这家伙又不是第一次这么辱骂咱了,至于这么大惊小怪吗?”

  朱标和李善长闻言连说不敢不敢,可实际上打心眼里没相信朱元璋的话。

  只盼望着等会儿陈平说话能收敛点,这样放他出来这件事才不会有变数发生。

  “先生,我们今日前来,就是想要问一问您,对这三日后大明与蒙元的算术比试是怎么看的?我们大明有多少胜算?”

  朱棣小心翼翼地问道。

  同一时间,躲在隔壁的朱元璋等人也是凝神静气,等待陈平的回答。

  陈平漫不经心地将羊腿肉咽下去,随意地回答道:

  “没有,一成的胜算也没有,那《计算之书》可不简单,你们这次是被蒙元使者下套了。”

  “不可能!”

  朱元璋闻言气得直摇头,不服气地说道:

  “我泱泱大明,岂能找不出精通算术之才?”

  朱棣勉强地笑了笑,说了差不多一样的话:

  “先生此言是不是说得太过于绝对了?说到底只是三个算术问题而已,哪怕是三局两胜,大明也应该有机会才对,总不能整个大明的人才加一起还不如一本算术书吧。”

  看得出来朱棣心里面同样有些不服气,要知道他们汉人才是群雄逐鹿的胜利者,蒙元过去虽然也曾风光过,但已经被大明赶回了老家。

  试问现如今的大明又怎么会不如蒙元呢?

  “这《计算之书》究竟为何物,就连陈先生也对其另眼相看?为何过去没有听说过?”

  朱标则是疑惑《计算之书》的来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然是要和蒙元比拼算术,自然要知道对方的底气从何而来才对。

  “或许是和九章算术相似的典籍,只是发扬之地并非中原,故而我等不知也。”

  李善长捋了捋胡须,思索着蒙元使者描述《计算之书》时的语气和神情,如此推论道。

  “蒙元过去百年间,连基本的礼数都不具备,更别说算术之道,如今拿着一本典籍就来挑战大明,要么是无知,要么就是这本书来头甚大。”

  朱标说完深深叹了口气,中原这块土地经历生灵炭涂十余年,如今才刚刚太平,哪里有让精通算术的人才成长的空间?

  朝廷科举虽然考的科目有算术一道,但是历来都不怎么受到重视,学子主要精力还是集中在写文章上面。

  当日文武百官在朝廷上尚且回答不了一只兔子问题,更何况是三日后的比试?

  总不能像话本小说里面一样,去找几个学子来答题吧?那不是跟闹着玩一样?

  陈平斜瞥了朱棣一眼。

  “《计算之书》的来历可不简单,乃是欧洲那边一个叫做斐波那契的数学家编撰的一本涵盖算术、代数、几何及实用数学问题的百科全书式的数学着作。”

  “其内容详细阐述整数与分数的四则运算、开方法、根式运算及正负数法则!”

  “此外还引入三率法和我们汉人的盈不足术等算术,是海纳百川!”

  “大明或许存在有算术天赋的人才,但三天的时间足够你们寻找吗?找到了就稳赢吗?”

  陈平的问题是字字珠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