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给我打车滚!-《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先生曾说过,历史之下没有新鲜事。不论是民生还是政治,在历朝历代之中,总有曾经发生过的对照。”

  “我回去以后,认真翻阅史书,还真找到不少策略。”朱棣有些自信地说:“学生便说了,请先生赐教!”

  陈平拭目以待。

  外面。

  朱元璋和朱标亦是屏息凝神,等待下文。

  朱棣拱了拱手,高声道:

  “我晚上翻阅了汉朝的史书,面对经济萧条和社会动荡的局面,刘家人在这方面做的很是不错。”

  “其一便是减轻田赋。”

  “我父亲就是很知道这一点。”

  “所以自他登基以后,为了恢复国家经济,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父亲将富民和豪强的迁徙走,把田地分给穷苦百姓,让他们能够有赖以生存的东西。”

  “嗯。”陈平轻轻颔首,一本正经:“接着说。”

  朱棣便继续道:“这其二,便是差遣卫所兵开垦荒地。”

  “父皇建立卫所制度,本就是借鉴隋朝府兵和汉末屯田制度。”

  “差遣卫所兵开垦荒田,便能更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最后一条便是扩大徭役开采矿山,积累钢铁打造兵器甲胄。”

  听到这,陈平挑了挑眉,只是暂时没说话。

  门外的朱元璋也很惊讶,跟身旁的朱标对视一眼,二人眼底均是欣慰。

  “嘿,老四以往锋芒毕露,尚武强硬,骨子里跟咱的脾气几乎一模一样。”

  “也真难得他能想出这三个办法,确实是用心了。”

  朱标倒是笑呵呵地点了点头。

  “几位弟弟之中,老二聪慧但秉性恶劣,多行恶事。老三多智却性格残暴。老四老五倒是胸怀天下,体恤百姓。”

  “也不枉咱平日里对老四多有关爱,他也着实让人喜欢。”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不屑道:

  “你也别一副置之事外的样子,这些事本就该你这个太子考虑,咱倒是想听听你有没有什么好法子!”

  朱标早有准备,此刻被点名拷问,也不疾不徐。

  “父亲容禀。”

  “儿子不比四弟认真,却也备了几条。”

  “一来,是自父亲母亲起推行节俭治国。母亲素来简朴,不喜金银,比之昔日历史后宫奢靡,自有节俭风气。”

  “二来,便是减轻江南地区的重税。税收此事,本就因为地域不同,田地不同,也产量不同,不应该用同一标准要求,应该全国范围内调控。”

  “就拿甘肃来说,难道也让甘肃同南方统一赋税吗?”

  “地里种不出粮食,却硬逼着要交税,岂不是官逼民反?”

  “因此,因地制宜,才是更加合理公平的。”

  “三来便是流民的安置。”说到这个,朱标特地为民请命:“请陛下准允,让我设立一处专门安置战乱流离失所的百姓,以帮助他们重新定居生活。”

  朱标想的全面,也想的细致。

  朱元璋知道,比之他自己的粗暴,这个儿子更显宽柔相济。

  在经历他的大刀阔斧之后,一位仁君显然更能让大明兴旺。

  朱元璋高兴地点了点头;“你有这份心,还有这份思考,咱家已经很高兴了。”

  “这安置流民的事,本就应该,咱家自然没有不应的道理!”

  朱标一听,也高兴坏了,忙在地上磕了两个头:“儿臣替百姓谢父皇隆恩。”

  “起来吧。”朱元璋淡淡道:“今日不只是你进益了,老四进益了,就连咱家也进益了。”

  “这个陈平,确实有几分能耐。”

  朱标知道,几分,已经是朱元璋夸奖的极限了。

  他很少见父亲这么夸一个官员。

  毕竟他也知道,父亲是农民出身,早些年很受这些官吏的打压,从来都是看不惯这些人的。

  更别说这么褒奖了。

  “父亲说的是,这陈平确实可堪大用。您看是不是也该放他出来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正要说话,就听里面又传来一阵怒骂声:

  “你想了一个晚上,就想出这么几个破点子?”

  “这也叫策略?这也叫休养生息?”

  “还特么历史之下没有新鲜事?历史给你的唯一教训,就是你从历史上学不到任何教训!”

  “你跟你那个糊涂爹一样,都是记吃不记打的货!”

  “滚!给我打车滚!”

  “滚回去好好想想,想清楚了再回来找我!”

  朱元璋闻言顿时勃然大怒。

  “他陈平是什么意思?老四的主意难道不好吗?他凭什么这么骂咱的儿子?”

  “还有,什么叫糊涂爹?什么叫记吃不记打?咱这个皇帝在他心里真就这么不堪?”

  “咱要砍了他!”

  朱标听到陈平怒骂时就心知不好,连忙拦着朱元璋,又是捂嘴又是拉扯,生拉硬拽地把他拽出了牢房,这才没让陈平听到动静。

  “你拉咱干什么?”

  朱元璋还在气头上,转过头就看到朱棣提着食盒满脸尴尬地走了出来,当即又是一阵暴怒。

  “你还提着那东西干什么?从今天起不准再给他开小灶!犯人吃什么就让他吃什么!咱倒要看看他骨头有多硬!”

  朱标见朱元璋还在气头上,微微叹了口气。

  “父皇,您先消消气。”

  “或许真的是咱们狭隘了,无法理解陈先生真正的大才。他既然这么说,想必应该是另有高论,不妨等下午听了他的想法,再看看是不是真的要治他的罪。”

  朱棣闻言也连忙上前,给朱元璋捶着后背说道:

  “父皇,先生平日里很少这么责骂儿臣,想必是儿臣真的没有说到先生的满意之处,愧对了他的教诲,这才引得先生动怒,口不择言。”

  “父皇要责怪,还是责怪儿臣吧!”

  “您想怎么打都行,儿臣绝无怨言!”

  朱元璋听到两个儿子都这么说,也不禁长叹了一口气。

  对于陈平,他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说他有才吧,他确实能说出一些惊天动地的言论。

  可说他有才吧,他那满嘴骂自己的话,怎么听都不顺!

  “咱也不是胡搅蛮缠的人!咱就好好看看,他陈平到底有什么高谈阔论!”

  “老四,你先回去。标儿,给咱把徐达请到宫里,你也跟着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