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不可控的因素-《祁同伟:那一晚,钟小艾被暴哭》

  王政内心默默思忖:“身为中江地区行署副署长,难道真不如一名警局局长?”然而,关于骆山河对祁同伟的特别照顾,坊间早已流传着一种说法:祁同伟初到绿藤市时,便肩负特殊任务。

  这样的揣测在众人心里早已根深蒂固,只是从未得到确认。

  此刻,亲眼目睹眼前的一切,众人心中已然明了。

  当祁同伟走向骆山河时,督导组组长笑着调侃:“想用餐,先得提交作业。”

  所谓“作业”,便是先前要求祁同伟完成的试卷。

  “你打算何时交卷呢?”

  祁同伟镇定自若,从裤兜里拿出一张纸递给了骆山河:“领导,这是我交上的答卷。”

  骆山河没有立刻接过来,而是反问:“三个月了,才写了这么点?”他记得祁同伟曾经承诺,要在满分100分的试卷上拿到120分的成绩。

  祁同伟笑着回应:“请放心,绝对会达到120分。”

  骆山河这才接过试卷,在众人的殷切注视下打开。

  这是一张普通的A4纸,背面似乎密密麻麻写满名字。

  他快速扫了一眼,嘴角露出笑意,随后将试卷叠好收进贴身的口袋里。

  “很好,咱们去吃饭吧。”

  祁同伟报以微笑,转身回到了贺芸所在的桌旁。

  一路上,他依旧吸引着无数目光。

  有些人眼神游移,流露出紧张不安;也有人满是好奇,恨不得上前搭话,探听他交给督导组组长的是什么名单。

  没错,就是那份名单!

  能够出席这场接待宴的,无一不是精英中的佼佼者,精明能干之人。

  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便可略知一二。

  祁同伟递交给骆山河的,正是意义重大的一份名单!这份名单直接关系到督导组即将推进的扫黑除恶行动。

  简单来说,这可能是一份涉黑人员名单,甚至更为严重地说,这是一份抓捕名单!

  所以,在宴会还未正式开始时,接近九成的宾客已经没了胃口。

  忽然,“砰”的一声,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打破了现场的寂静,显得十分突兀。

  显然,是有人因紧张而失手打翻了碗。

  骆山河轻笑一声,安抚众人:“各位不用紧张,这只是一顿普通的便饭。”

  他话锋一转,“不过,你们现在的状态,倒让我想起祁同伟说过的话。

  希望在一周后的庆功宴上,我们还能再次相见。”

  “一周?!”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一周?扫黑除恶行动只需一周?!”

  众人震惊不已,连一向冷静的地区行署常务副署长王政也放下筷子,费力吞下一口食物,仿佛喉咙被堵住。

  王政看向骆山河,勉强挤出一抹笑容:“骆组长确实雷厉风行,但这样是不是太仓促了?”

  骆山河对此毫不在意,轻轻拍了拍胸膛——那里的口袋藏着祁同伟提交的名单。

  他语气平稳地说:“时间绰绰有余,祁同伟为这次行动筹备了整整三个月,正如俗话所说,‘十年磨一剑,只为一朝试锋芒’。

  我对这个结果充满期待。”

  此话一出,全场再度骚动起来。

  大家终于确信,这是一份真正的抓捕名单。

  绿藤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贺芸满脸震惊,心中翻江倒海。

  没有人比她更了解祁同伟过去三个月在绿藤市的所作所为,因为这些事情都在她的视线范围内展开。

  而且,那些行为也是她刻意安排的,目的是让他陷入冗杂的文件整理工作中无法抽身。

  然而,贺芸始终无法理解,祁同伟是如何在严密监视下制定出这份扫黑除恶名单的?是他凭空臆测?还是有人在幕后协助?

  若是前者,贺芸只会觉得荒诞不经;但若是后者,她便不寒而栗。

  身为绿藤市警务系统的常务副局长,她肩负着维护城市治安的重任,可以说,整座城市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然而,祁同伟的名单犹如一道闪电,击碎了她内心的宁静。

  紧接着,居然有人将这样一份名单交给祁同伟。

  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要么是贺芸的判断失误,彻底看走眼了;要么就是这份名单的背后隐藏着一股她始料未及的力量。

  可世上真的存在这样深不可测的人物吗?贺芸立即否决了这种可能性。

  因此,这份名单只能是祁同伟虚构出来的。

  但祁同伟会是一个随意编造的人吗?再者,这样的名单怎么可能轻而易举地伪造?毕竟,这关系到抓捕行动,而抓捕需要扎实的证据支持。

  贺芸忐忑不安,偷偷看向祁同伟,却发现他神情自若,好像此事与他毫无干系。

  面对贺芸的目光,他只是礼貌性地笑了笑。

  贺芸也只能勉强回以一笑。

  尽管外面阳光灿烂,贺芸却明白,绿藤市的局势即将发生巨变。

  她从未质疑过祁同伟的能力,更何况现在还有督导组驻守。

  一声巨响,宛如惊雷炸裂!今天接待督导组的人数众多,关于这份扫黑除恶名单的消息瞬间传遍开来。

  不到半天,不仅绿藤市内部人人皆知,连跳广场舞的大妈们也在热议。

  “据说名单上有上千人呢!”

  “胡说八道,一张纸怎么装得下上千人?”

  “我听说是U盘,存储量大得很!”

  “没错没错,里面全是证据,每个文档对应一个人,都是祁同伟这三个月来辛苦收集的!”

  “我觉得不用名单,直接把去市里开会的人都抓起来,肯定一个不落!”

  “这次督导组来,肯定不会空手而归。

  你们觉得谁会第一个倒霉?”

  “不清楚,但我隔壁邻居今天慌里慌张跑回家,好像在写检讨,像是要自首的样子!”

  “谁?”

  “就是监察院上班的张为民。”

  “哦,我知道了,这人一直不安分,肯定有猫腻!”

  街谈巷议中,这件事已经闹得沸沸扬扬,更不用说与之相关的人了。

  在绿藤市第一监狱里,专门为狱警准备的一间屋子里,此刻摆着一桌丰盛的酒席。

  有珍稀菜肴,有大虾海鲜,还有红酒和雪茄。

  新帅集团董事长马帅穿着囚服,一副反差极大的模样,惬意地品尝着美食。

  几天前,他把混混出身的项天打得住院,赶在督导组到达之前被关进拘留所。

  然而,现在的他丝毫没有狼狈之态,反而像在享受一场奢华假期。

  门外的狱警和监狱里的工作人员都对他熟视无睹,似乎这一切再正常不过。

  这或许就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最佳体现。

  这时,新帅集团法务部高级顾问、马帅的挚友李成阳快步推开铁门走进来。

  看到马帅依旧镇定自若地享用美酒佳肴,他皱眉沉思。

  李成阳深吸一口气,拉过一把椅子,轻松坐下,轻声道:“看你这样子,真是急得不得了。”

  马帅擦去手上的汗珠,拿起桌上的雪茄,悠然点燃。

  而李成阳此刻却显得格外镇定:“别急,事情已经这样了,咱们静观其变。”

  咦?

  马帅疑惑地看着李成阳:“今天怎么跟换了个人似的?”

  李成阳摇头:“天变了。”

  马帅爽朗一笑:“有什么话直说,咱们兄弟之间还用这么绕弯子?”

  李成阳一时语塞,摘下眼镜,用手揉脸,然后用小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严肃地说:“老老实实告诉我,在我们认识之前,是不是有什么事没告诉我?”

  “千万别漏掉什么。”

  “不然,我真的帮不上忙。”

  马帅哈哈大笑:“又是这个问题,你是不相信我,还是太紧张了?”

  李成阳无奈叹息一声,打开手机,展示了一张照片:“认识这个人吗?祁同伟。”

  马帅点点头。

  这位即将履新的绿藤市公安局局长,他已经了如指掌。

  然而,李成阳依然沉稳地讲述着:“他毕业于汉东大学法律系,在校四年两度当选学生会主席。

  这般才华横溢之人,却因权力的一次轻率之举,毕业后被派往林城市下属的一个不起眼的司法所。

  出身农村的他不甘屈服命运,主动请缨成为缉毐警。

  在一次任务中,他亲自指挥队伍剿灭毐贩,虽身中三枪却奇迹生还,因此荣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马帅点头回应:“这些都是我已知的内容,还有别的吗?”

  李成阳示意他稍安毋躁:“荣膺英雄之后,祁同伟并未选择留在林城享受荣耀,而是申请调至越东地区的东山市,继续投身缉毐一线。

  刚到任时,他便带领团队摧毁了一处藏匿于养鸡场的制毐窝点,并亲手击毙三人。”

  嗯。

  马帅再次点头,表明自己在倾听。

  但他对这些信息已了然于胸,甚至比李成阳更清楚细节。

  李成阳感慨道:“此后,他还主导了‘破冰行动’、‘猎冰行动’及京海市的扫黑行动。

  你可知当下整个警察圈内流传着一句评价?”

  “祁同伟能办不成的事,世上无几。”

  “你信不信这句话?”

  马帅嘴角微扬:“信。”

  李成阳追问:“真信?”

  马帅轻笑:“当然,别这么看着我。

  谁强谁弱,我心里自有分寸。”

  好。

  李成阳确定他是真心认同,于是继续说:“目前,督导组已经到达绿藤市。”

  “组长名叫骆山河。”

  “此人非同一般。”

  “有何依据?”

  “他曾担任地方要职。”

  “在职期间,他始终亲自监督打黑除恶工作。”

  “无论是‘破冰行动’,还是京海的扫黑大战,背后都有他的布局与推动。”

  “显而易见。”

  “这些行动皆大获全胜。”

  “他和祁同伟,一个如坚盾,一个似利剑。”

  “骆山河为他抵御外部压力,保驾护航。”

  “而祁同伟则如同拔除杂草,挥舞利刃,清除所有阻碍。”

  然而就在今天。

  李成阳稍作停顿,目光锐利地注视着马帅:“祁同伟居然当众将一份名单递交给骆山河。”

  马帅听闻此言,身形一滞,随即转头看向李成阳。

  二人四目相对,气氛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