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高明之处在这里-《祁同伟:那一晚,钟小艾被暴哭》

  为了祁厅长,祁同伟哪怕清楚前方充满荆棘,也毅然决然地踏上征途。

  这是他的宿命,祁同伟心中带着几分苦涩的笑意。

  倘若高小琴未能赢得他的“青睐”,那回到现实后,她的境遇只会愈发悲惨。

  于是,祁同伟含笑举起酒杯。

  这时,杜伯仲突然插话,话语间暗藏玄机:“小琴,这是你的初见之礼,不喝个交杯酒岂不可惜?”高小琴听罢心生忐忑,看向祁同伟,低声询问:“祁局,这样合适吗?”祁同伟点头同意,淡淡说道:“自然可以。”

  在众人起哄之下,祁同伟与高小琴完成了交杯酒仪式,这标志着他们认识后的第一次正式饮酒。

  紧接着,祁同伟将目光投向高小凤。

  与高小琴不同,他对高小凤另有盘算——他打算除掉她。

  “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依我看来,小凤的气质分明透露出你喜爱阅读历史书籍。”

  祁同伟突如其来的评论令高小凤措手不及,她尚未回应,便被杜伯仲抢先一步:“祁局果然慧眼识珠!”随即补充道:“小凤不仅酷爱读书,尤其钟情于明朝历史。”

  祁同伟听闻此言颇为惊讶:“真是缘分,我也对明朝历史颇有兴趣。”

  高小凤犹如找到知己般兴奋地追问:“真的吗?那祁局最喜欢明朝的哪位人物?”祁同伟毫不犹豫地答道:“严世蕃。”

  高小凤、杜伯仲以及赵瑞龙全都震惊不已,严世蕃?!你居然喜欢严世蕃?

  祁同伟严肃地表明自己并非戏言,并进一步解释:“我欣赏他语言的魅力,尤其是那句‘什么两榜进士,一个商人玩剩下的艺妓,你都当作珍宝似的娶回家了,你高家十八代祖宗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

  高小凤、杜伯仲和赵瑞龙均感到震撼,气氛顿时变得尴尬起来。

  姐妹俩心存疑虑,不知祁同伟此话是否有其他隐情。

  尽管心中有所揣测,却不敢贸然表露。

  赵瑞龙脸色已沉,他是谁?汉东的太子爷,赵立春之子!如今竟遭人这般讽刺挖苦,他又怎能容忍?杜伯仲的脸色则冷若寒霜。

  至于商人与艺妓所指何人,众人心中各有猜想。

  商人是赵瑞龙还是杜伯仲?艺妓是高小琴还是高小凤?所有线索都隐藏在重重迷雾之中。

  赵瑞龙虽有后台靠山父亲。

  他简直成了祁同伟口中那个纯粹的商人!

  然而,杜伯仲这个商人,绝非泛泛之辈。

  这些年来,凭借赵瑞龙的关系网络。

  汉东地区不论大小官员,几乎都与他有过接触。

  区区一个享受副厅级待遇的警局局长,在他眼里根本不算什么。

  杜伯仲甚至能与高育良这样的高层领导谈笑风生。

  更为关键的是,他掌握着许多汉东官员的秘密。

  所以在他眼中。

  不管你的职位有多高。

  在我的地界儿,人人都得客客气气。

  我还没动碗筷呢,谁敢乱来?!

  可到了京海市,他竟被区区一个警局局长当众折辱。

  杜伯仲的怒火可想而知。

  这时,祁同伟又开口道:“严世蕃说话虽然扎耳朵,但句句真实。”

  “他说大明两京十三省的重担全在他身上。”

  “我觉得这话很在理。”

  “道长若想修仙建宫,哪样不需要钱?”

  “大明的盐税、赋税,那些清流又能应付得了吗?”

  “还得靠咱们大明的奇才严世蕃,小阁老,大明的顶梁柱。”

  “赵总,您有没有觉得,从某种角度看,您跟严世蕃还挺像?”

  “您如今也挑着汉东和越东两省的担子!”

  什么?!

  赵瑞龙正准备站起来反驳,听罢此言,一时不知是该坐下还是继续发作。

  我像严世蕃?!

  祁同伟的比喻让赵瑞龙怔住了。

  不过这沉默并不是无言以对。

  而是赵瑞龙真的有所触动。

  因为祁同伟的话并非空穴来风。

  要是把赵立春比作严嵩。

  那自己岂不就成了严世蕃?

  尽管如今这位汉东的“严嵩”还只是地方官员,尚未进入内阁。

  但祁同伟这么比喻,

  莫非是在暗示什么?

  把自己比作小阁老。

  那岂不是表明,

  自己的父亲注定要成为内阁首辅?!

  好、好、好!

  赵瑞龙眼睛一亮,笑了:“祁局,你这个比喻不太合适,严世蕃的下场并不好。”

  “我可不敢学他。”

  祁同伟笑道:“古今相比,自然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严嵩为大明皇帝护航。”

  “现在的赵书记,不也在为汉东经济发展护航吗!”

  “我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我们也应以史为鉴。”

  “不能重蹈严嵩与严世蕃的覆辙。”

  对、对、对!

  赵瑞龙连连点头。

  以史为鉴!

  这话有道理。

  既然自己像小阁老,

  那就要汲取他的优点,避免他的缺点。

  他的长处要借鉴,

  他的错误更要深刻反省。

  看着赵瑞龙这么快就被祁同伟牵着鼻子走,

  高小凤内心受到震撼,不禁愣住。

  不管怎么说,她高小凤毕竟已经研究明史一个多月,还得到了高人的指点。

  明史中豪杰辈出,你不提他们,偏要把赵总和严世蕃扯到一起。

  祁同伟祁同伟,你的心思也太明显了吧!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无知吗?

  历史上真正的严世蕃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鬼才”之称,其实掩盖了他的平凡外表,更不用说那“独眼龙”的形象,足以让人浮想联翩。

  然而,高小凤内心深处升起一股敬意。

  严世蕃那短颈肥白的模样,竟与赵瑞龙有几分神似,更别提两人共同的劣习——凶狠无赖且好色,简直如出一辙。

  赵瑞龙简直就是严世蕃的化身。

  想到这里,再结合赵瑞龙同样有一位位高权重的父亲,高小凤猛然意识到,在明史里,竟找不到第二个人比严世蕃更贴切形容赵瑞龙。

  “窃取父权,贪贿成性!”“倚仗父势,招权纳贿!”“聚敛奸佞,纵情享乐,人伦尽毁!”“凶狠狡猾,仗父之势,贪得无厌!”古人的这些评价,套在赵瑞龙身上也恰如其分,仿佛历史重现。

  高小凤心绪复杂,宛如众人皆醉而她独醒。

  祁同伟为赵瑞龙披上了华丽的外衣,而她作为旁观者,却不敢揭穿真相。

  她甚至担心赵瑞龙会质问她:“小凤,你是不是也觉得我像严世蕃?”若是真的,她该如何应对?

  点头则会得罪赵瑞龙,摇头又会立刻触怒祁同伟。

  高小凤陷入两难之中,百感交集,几乎落泪。

  尤其当她注意到祁同伟意味深长地打量自己时,更加肯定自己并非多虑。

  祁同伟分明是故意拿赵瑞龙和严世蕃做对比,实在太过分!

  这简直是对赵总的大不敬,将他看作某种卑劣角色,而非汉东的尊贵人物。

  但赵瑞龙的想法截然不同,他沉浸在一个事实中:我是小阁老,这意味着我父亲也能成为阁老!原来我父亲的前途竟系于我的命运!

  高小凤仿佛被祁同伟引入另一层境界,瞬间感到窒息。

  祁同伟见她坐立难安,笑着问:“小凤,你最喜欢明史中的哪位人物?”

  我……高小凤懊悔至极:为什么我要去研究明史?但这不是她能选择的,毕竟当代官员都热衷明史,杜伯仲才特意安排她学习。

  赵瑞龙看到高小凤愁眉苦脸,示意她赶紧在祁同伟面前表现得体。

  毕竟,他带着高家两姐妹前来,正是为了迎合祁同伟。

  不过是想让祁同伟陷进去罢了?

  此时,祁同伟已上钩。

  作为诱饵的高小凤自然得尽力稳住他。

  高小凤明白,此刻已无法沉默。

  但这绝不是可以轻易说出口的事。

  思前想后,她只能想到一个名字:“我……我喜欢赵贞吉。”

  祁同伟听后大笑:“看来小凤也想撇清关系。”

  你懂就好!

  高小凤那双水灵灵的眼睛凝视着祁同伟。

  她的话原本不是说给赵瑞龙和杜伯仲听的。

  这是在向祁同伟暗示,自己不想卷入他们的权谋争斗。

  或者说,她在恳求祁同伟。

  然而,祁同伟显然无意轻饶于她,他笑着说道:“小凤可知道,我曾被人构陷,囚于小红屋时,京城已有不少人用赵贞吉比作我?”

  什么?!

  高小凤对此一无所知,她满脸震惊。

  但赵瑞龙与杜伯仲相视一笑,心中已然了然。

  他们暗自感叹,祁同伟这招玩得实在高明。

  高小凤刚表露对赵贞吉的好感,祁同伟便即刻自喻为赵贞吉。

  这分明是向高小凤表明心意。

  妙哉,妙哉,不愧是我们这类人。

  看来今日这两姐妹高小琴和高小凤是送对了。

  随后,双方交谈愈加融洽。

  杜伯仲坦白,高小琴和高小凤并非他的亲妹,只因见她们身世凄凉,不忍她们流落风尘,才将其带出。

  既然祁同伟与这两姐妹有缘,不如认作干妹。

  祁同伟欣然答应。

  高小琴自不必多言,这是宿命使然,他理应关照;至于高小凤,祁同伟更不会让她轻易脱身。

  一旦逃脱,以*所述,这个女子可能会纠缠他的老师高育良,影响其仕途。

  老师有难,弟子当护。

  这是亘古不变的师道精神,祁同伟岂会不尽弟子之责?纵使外界非议难平,世人误会他祁同伟,为护高育良,他也必须阻拦高小凤。

  此刻,他不再只是赵贞吉,更像是海瑞,敢于挺身而出。

  京海市与中福集团的谈判正酣。

  祁同伟与赵瑞龙的关系也在迅速升温。

  自从收了高家姐妹,赵瑞龙认为祁同伟已成为同一阵营之人,两人在公开场合以兄弟相称,畅所欲言。

  祁同伟更是毫无保留地向赵瑞龙透露京海市与中福集团的谈判细节,这让赵瑞龙更加笃定,祁同伟已完全站在他们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