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不是谁都有-《祁同伟:那一晚,钟小艾被暴哭》

  讲解员继续说道:“这是一次非常有象征意义的交流。表面上看,乾隆通过这次会面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强大,但实际上,这次访问却成为了中国闭关锁国政策的一个代表。当时,英国使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贸易建议,希望能与中国加强经济往来,但乾隆却以‘物产丰富,应有尽有’为由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并要求对方行三跪九叩之礼,这在当时的西方看来是难以接受的。”

  “原来如此,这让我想起了以前学过的课本内容。”

  梁璐回忆道:“老公,你还记得那段历史吗?”

  “当然记得,”

  祁同伟点点头:“那是一段值得深入思考的历史。乾隆之所以选择闭关锁国,一方面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大清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不需要和外界太多接触;另一方面,是他担心开放会导致内部不稳定。在他看来,如果打开国门,可能会带来一些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国家的长久安定。但是,这种短视的做法最终让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步伐。”

  “讲得真好,”

  钟小艾插话道,“其实每个时代都有它的不足,而我们现在在这里讨论这些,就是为了从中学到经验,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没错,”

  高小琴附和道,“如果那时候能更开放一点,也许就不会出现后来的那些麻烦了。”

  “是,”

  高小凤接着说,“现在想想,那些所谓的‘礼仪之争’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问题还是大家思想太保守了。”

  这时,一个穿传统衣服的年轻女子走了过来,她身材苗条,脸庞清秀,黑色的长发用一支精致的玉簪扎着,一身淡蓝色的丝绸长裙随风轻轻摆动。

  “你们刚才说的那段历史我也挺感兴趣的,”

  她停下脚步说道,“我觉得乾隆皇帝的决定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但也提醒我们要不断进步,不能老守旧。”

  “你说得太对了,”

  梁璐回应道,“我们也是这么想的。谢谢你加入我们的谈话。”

  “很高兴能跟你们聊这么多,”

  年轻女子微笑着说,“希望今天的游览能让更多人思考历史带给我们的教训。”

  “确实如此,”

  祁同伟感慨地说,“每次回顾过去,都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就像我们现在站在这里,不仅要欣赏眼前的风景,更要从历史中学习智慧。”

  “还有一次,”

  讲解员笑着继续讲,“雍正皇帝在这座宏伟的大殿里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他的专注程度让人佩服。据说那天他从早上就开始埋头看奏折,直到太阳西斜,都没离开过龙椅半步。侍从们看着心疼,就悄悄把准备好的御膳放在御案上。当雍正皇帝抬起头,看到饭菜后,不但没有生气,还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夸奖了侍从们的细心。他还特别让身边的太监记下这件事,作为以后勤政爱民的榜样,提醒自己和子孙后代,治国不能有丝毫松懈。”

  “这些故事真有意思!”

  高小琴忍不住感叹,眼神里满是好奇和向往。

  “老公,你觉得如果我们也能在这里工作,会是什么样的体验呢?”

  祁同伟微微一笑,眼神深远,仿佛已经回到了那个年代。

  “我琢磨着,咱们也像古人那样,把每件事都尽力做到最好。”

  他轻轻拍了拍妻子的手背,语气里带着一点期待:“在这片有深厚历史的地方工作,肯定能遇到不少意想不到的事情。”

  随着讲解员讲得生动又感人,参观的人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几百年前的**。每一个地方、每一块砖头都在讲述过去的辉煌与变迁。讲解员语气柔和却坚定地说:“虽然清朝初期的一些皇帝很有能力,但到了后期,面对外面复杂的变化,清朝的制度渐渐暴露出它的不足。内部问题越来越严重,外面列强又不断入侵,国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比如,雍正皇帝虽然很勤奋,但他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必须面对来自内外的各种压力。这不能只怪他个人的能力,而是整个时代变化的结果。”

  大家静静地听着,好像在认真思考。通过讲解员通俗易懂的讲解,大家不仅看到了正大光明殿建筑的壮观,更明白了背后的历史教训和文化意义。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所有人都沉浸在那段遥远却又熟悉的历史中,思索着过去和未来的关系。讲解员最后补充道:“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前人的智慧和努力,也提醒我们要不断进步,学习他们的优点,一起创造更美好的明天。但我们也应该记住,清朝后期的种种问题导致了国家的衰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这时,一个穿着传统衣服的中年女子走了过来,听到他们的谈话后停下了脚步。

  “几位年轻人,听你们聊天挺有意思的。”

  她笑着说:“我也来参观,能和你们聊聊吗?”

  “当然可以。”

  祁同伟热情地邀请她。

  女子加入了他们,分享了自己对圆明园的独特看法。

  “其实,这座宫殿不只是权力的象征,更体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阿姨说得对。”

  钟小艾点点头:“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没错,而且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故事。”

  女子指着旁边的仁寿殿说:“比如那边的小殿,就是皇帝休息和读书的地方,充满了人文气息。”

  “老公,我们去那边看看吧。”

  高小琴提议道。

  于是大家朝仁寿殿走去,一路上继续交流着各自的感受。走进仁寿殿后,里面的布置显得更加温馨雅致。墙上挂着几幅山水画,桌上摆着精致的文房四宝,仿佛还能看到以前皇帝挥笔写字的身影。

  “老公,你看这些画多生动。”

  梁璐一边说一边感叹,“不知道是谁画的?”

  “应该是那时候很有名的画家画的。”

  祁同伟解释道,“这些画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高度。”

  “真希望我以后也能画出这样的作品。”

  高小凤充满期待地说。

  “只要你肯努力,一定能实现梦想的。”

  祁同伟鼓励她。这时,又有两个年轻女孩走进了房间。

  “哇,这里真漂亮!”

  一个女孩兴奋地喊道,“你们也是来参观的吗?”

  “是的,我们正看着这里的风景呢。”

  钟小艾微笑着回答。

  “你们觉得这儿怎么样?”

  “太棒了!”

  另一个女孩激动地说,“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惊叹。”

  “没错,特别是这些文物,让我们能近距离看到历史。”

  祁同伟接着说。

  “老公,你说得真对。”

  高小琴附和着,“我们也应该珍惜这些文化遗产。”

  “对,这是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财富。”

  那位美妇感慨道。

  “老公,这里就是皇帝夏天办公的地方吗?”

  钟小艾好奇地问,眼里满是对历史的兴趣,“这座宫殿看起来真有味道。”

  “是,亲爱的。”

  祁同伟回答,轻轻握着钟小艾的手,“你看这宫殿的建筑风格很简单,但又不失庄严,用的是传统的硬山顶,屋顶铺着灰瓦,在阳光下显得很古朴优雅。这种设计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美感,也反映出清朝皇家对简洁和实用的追求。”

  高小琴微微一愣,似乎没想到丈夫会这样说。

  “你是说……?”

  她轻声问,眼神里带着疑惑。祁同伟叹了口气,语气变得严肃:“是的,清朝虽然有过辉煌,但后期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官场风气很差,很多官员只顾自己捞钱,不管百姓的死活。尤其是对汉族人来说,满族统治带来的种种限制和不公,确实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可是,不是也有清朝皇帝尝试过改革吗?”

  高小琴提出疑问,显然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

  “确实有过一些尝试,比如雍正皇帝推行的一些政策,想要整顿官场、减轻农民负担。但总的来说,这些努力远远不够。清朝的统治者在很多方面并没有真正做到‘亲贤’,反而重用亲信,排挤异己,导致人才流失,国家逐渐衰落。”

  祁同伟解释道,眼中流露出一丝惋惜。

  “这让我想起我们祖先曾经受过的苦。”

  高小琴轻声说,语气中透着几分感伤:“真是让人难过。”

  “是,”

  祁同伟轻轻握着妻子的手:“历史就像一面镜子,能让我们看到过去的教训。我们要从中学到东西,努力创造一个更公平、更平等的社会,不让那样的悲剧再发生。”

  旁边的讲解员听着他们的对话,点头附和:“没错,清朝的历史很复杂,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需要反省的地方。正是这些丰富的历史遗产,才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与发展。”

  就在他们沉浸在历史话题中时,一个穿汉服的年轻女子走了过来,注意到他们,微微一笑。

  “你们好,我叫李婉儿,也是来参观勤政亲贤殿的。”

  她声音温柔,像春风一样舒服。

  “你好,李婉儿。”

  梁璐走上前,客气地说:“我们正在了解这里的文化,你有什么看法吗?”

  “我觉得最吸引我的是这里的氛围。”

  李婉儿说:“每次来到这样的古迹,我都感觉像是穿越到了过去。”

  “说得真好!”

  高小凤夸赞道:“老公,你怎么看?”

  “婉儿说得对。”

  祁同伟点头称赞:“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藏着许多故事。”

  他们继续往宫殿深处走,里面布置简单但意味深长。书桌、椅子等办公用品摆放整齐,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皇帝在这里批阅奏折、处理政务的情景。墙上挂着一些书法作品和历史文献,展示了皇帝的学识与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