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这点很贴心-《祁同伟:那一晚,钟小艾被暴哭》

  “确实不错,小艾。”

  祁同伟温柔地回答:“它的外观是欧洲古典风格,里面装饰也融合了很多中国传统的元素。据说以前这里是非常豪华的娱乐场所,皇帝皇后经常在这里办宴席。”

  “哇?真的这么特别吗?”

  高小琴插话进来,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前方:“我还以为都是些老房子呢!”

  “这可比普通房子有意思多了!”

  高小凤马上附和姐姐,还拉了拉梁璐的袖子:“姐,你觉得是不是呀?”

  梁璐微微一笑,轻声说:“你们两个总是对新鲜东西特别感兴趣。不过我也是很好奇,这样的建筑在国内还真不多见。”

  随着他们渐渐走近海晏堂,周围的景象也变得开阔起来。一座两层高的宫殿式建筑出现在眼前,虽然如今只剩残垣断壁,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它曾经的辉煌。

  “看那边,就是十二生肖铜像喷泉的地方。”

  祁同伟指着不远处的一块空地说道:“虽然原来的铜像已经不见了,但关于它们的故事一直传到了现在。”

  “哇,真的诶!”

  高小凤兴奋地跳了起来:“原来这就是那个会报时的喷泉!可惜我们看不到它运作的样子了。”

  “没关系,”

  钟小艾安慰道:“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以前这里发生过多么精彩的事情。”

  “没错,”

  祁同伟点头说:“每到整点,对应的生肖铜像就会喷水,就像是一场精心安排的表演。这种设计不仅展现了当时工匠们的聪明才智,也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他们继续在海晏堂的遗址中走着,祁同伟的目光再次落在那片空地上,那里曾经是十二生肖铜像喷泉所在的位置。他停下了脚步,用一种怀念又敬重的眼神看着这片土地。

  “老公,”

  钟小艾轻轻拉了拉他的袖子,“是不是在想那些铜像的事?”

  祁同伟点点头:“这些铜像是圆明园最出名的象征之一,每个铜像不仅代表一个生肖,还承载着一段深刻的历史。”

  “它们可不是普通的装饰品,对吧?”

  高小琴好奇地问。

  “确实是这样,”

  祁同伟解释道:“这十二个铜像是由清朝的宫廷画师郎世宁设计的,他巧妙地把中国的生肖文化与西方的喷泉技术结合在一起,创造出这样一个独特的报时系统。每到整点,相应的生肖铜像就会喷水,仿佛在讲述时间的故事。”

  “哇,原来还有这么浪漫的设计!”

  高小凤惊叹道:“感觉就像是把时间和生命融在一起了。”

  “不仅如此,”

  梁璐接过话头:“这些铜像还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通过水流的声音和形态,人们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节奏。”

  “而且,”

  祁同伟补充说:“这十二个铜像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理解。每个生肖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寓意,它们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象征着天地间万物生生不息的规律。”

  “听起来好深奥,”

  钟小艾笑着说:“不过我觉得,这些铜像更像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虽然我们现在看不到它们工作的样子,但它们的故事却一直在流传。”

  “没错,”

  祁同伟赞同道:“就像我们现在站在这里一样,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了,但我们依然能从这些遗迹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辉煌。”

  “老公,”

  高小琴突然想到了什么,“你说如果有一天,这些铜像能重新回到这里,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虽然已经有几个铜像被赎回来了,但还有好几个仍然流落海外。

  “真是太震撼了!”

  高小凤兴奋地说,“你想想,阳光照在这片土地上,十二尊铜像一个接一个喷水,好像在给人们讲述古老的故事。”

  “也许那一天真的会实现。”

  祁同伟充满期待地说,“只要我们心里对历史怀有敬意和热爱,就一定能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重新焕发光彩。”

  “说起这个,”

  梁璐指着不远处的一群游客,“你看那边有几个老人好像在谈论这些铜像。”

  果然,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坐在一块石头旁边,神情认真地讨论着什么。

  “老张,你还记得以前关于十二生肖铜像的事情吗?”

  其中一位老人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怀念。

  “怎么会不记得呢?”

  另一位老人回答:“那时候我还年轻,听长辈们讲过这些铜像的故事,真是让人向往!”

  “现在的小孩可能都不知道这段历史了吧?”

  第三位老人叹了口气:“我们应该多跟年轻人讲讲这些故事,让他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听到这里,祁同伟走上前,微笑着说道:“几位老人家,你们刚才提到的十二生肖铜像确实是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们不只是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

  “小伙子说得对,”

  那位最先说话的老人点头表示赞同:“这些铜像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每个人记住。”

  “九三零”

  “其实,”

  祁同伟接着说:“这些铜像不仅仅属于过去,也属于未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文化遗产,我们的民族才能不断传承和发展。”

  “你说得太对了,”

  几位老人纷纷点头称赞:“希望更多人能像你这样重视历史文化。”

  “谢谢几位老人家的认可,”

  祁同伟诚恳地说:“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保护好这些宝贵的东西。”

  就在他们沉浸在回忆中时,一位带着孩子的年轻妈妈走了过来。

  “您好,请问这里是海晏堂吗?”

  她礼貌地问,脸上露出一点困惑。

  “对,就是这儿。”

  祁同伟笑着回应,“您是外地来的游客吧?”

  “是的,我们从南方来,第一次来北京玩。”

  年轻妈妈点点头说,“孩子特别喜欢听历史故事,所以带他来看看这些老地方。”

  “那你们选得没错,”

  高小琴热情地接话,“这儿有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可以讲给孩子听。”

  高小琴其实看出来了,这个年轻妈妈可能对祁同伟有点意思,但她没有表现出一丝不悦。

  “比如说这个海晏堂,”

  高小凤接着说,“以前这儿是个非常豪华的娱乐场所,皇帝和皇后经常在这里办宴会。还有那个十二生肖铜像喷泉,每到整点就会有不同的生肖喷水,就像一个天然的钟一样。”

  “真的吗?太有意思了!”

  小男孩听了之后特别兴奋,“妈妈,我想多了解一下这个地方。”

  “好,”

  年轻妈妈笑着说,“谢谢你给我们讲这么多有趣的事。”

  “不用谢,”

  祁同伟摆摆手,“大家都是来参观的,互相分享点知识很正常。”

  他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一根保存比较完整的石柱旁。这根石柱虽然被岁月磨蚀过,但上面的雕刻依然清晰可见。

  “老公,你看这些花纹,多好看。”

  钟小艾轻轻抚摸着石柱,感叹道,“就算过了这么多年,还是那么清楚。”

  “这正是古代工匠手艺高超的体现。”

  祁同伟感慨地说,“每一个细节都凝聚了他们的用心和智慧。”

  “嗯,”

  梁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有时候我觉得,现在虽然科技发达了,但在某些方面反而不如古人那样有耐心和专注。”

  “确实如此,”

  04高小琴表示赞同,“不过这也提醒我们要更加珍惜这些留下来的文物。”

  “没错,”

  高小凤附和道,“我们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并保护好这些东西。”

  这时,旁边又来了一群游客。

  “各位老师,能帮我们拍张照片吗?”

  其中一个人请求道,“我们觉得这儿特别美,想留个纪念。”

  “没问题,”

  祁同伟痛快地答应,“你们站好位置,我来给你们拍。”

  “谢谢啦!”

  几个人连声道谢,然后按照指示站好队形。

  “一二三,茄子!”

  随着相机快门声响起,一张满是笑容的照片就这样诞生了。

  “拍得真棒,”

  那个要拍照的游客夸赞道:“你的摄影技术真厉害!”

  “呵呵,”

  祁同伟谦虚地笑了笑:“不过是按了下快门而已。”

  “老公,你太谦虚了。”

  钟小艾在一旁打趣说:“你平时就喜欢拍照,技术肯定差不了。”

  “没错,”

  高小琴也跟着起哄:“我们出去玩的时候,都是他在拍照。”

  “好了好了,别夸我了。”

  祁同伟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大家开心就好。”

  不知不觉中,太阳开始往西边走了,金色的阳光洒在海晏堂的旧址上,给这片古老的建筑添了几分温暖的感觉。

  “时间过得真快,”

  梁璐感叹道:“一转眼一天就要过去了。”

  “是,”

  祁同伟环顾四周:“今天虽然结束了,但这段回忆会一直留在心里。”

  “希望下次还能再来这里。”

  钟小艾依依不舍地说:“每次来都有不一样的感觉。”

  “一定会的,”

  祁同伟坚定地握住她的手:“只要我们想,随时都能回来。”

  “对,”

  高小琴和高小凤异口同声地说:“这里有太多值得留恋的地方。”

  “没错,”

  梁璐微笑着说:“不管是风景还是文化,这里都有无穷的魅力。”

  在夕阳的映照下,五个人站在一起,感受着这一刻的宁静与美好。虽然海晏堂已经没有了过去的辉煌,但它承载的历史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却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珍贵东西。

  他们沿着小路继续走,不知不觉到了中午。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祁同伟看了看手表,轻声说:“时间不早了,咱们找个地方吃午饭吧。”

  “好,”

  钟小艾高兴地答应:“我刚才看到那边有个餐厅,去那里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