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突然的落魄-《祁同伟:那一晚,钟小艾被暴哭》

  赵小惠瞅着祁同伟问:“祁书纪有什么好主意?”

  祁同伟说:“我发现吴雄飞岁数不小了,问题也不少。我听说他跟长明集团的傅长明走得很亲近。他在班子里装糊涂,不想担责,不如让他去干他想干的,调到地协也挺好。”

  吴雄飞一走,京州市柿长的位子就空出来了!

  赵小惠惊讶地看着祁同伟,话说出口:“你想当京州柿长?”

  祁同伟把手往沙发靠背上一搭,笑着说:“这我可争不来。”

  赵小惠松了口气,刚想拍拍胸口说自己刚才被吓到了。

  却听见祁同伟又说:“不过嘛……”

  “要是上面觉得我能行……”

  “我要当京州柿长。”

  “我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

  “给自己多加点任务。”

  赵小惠心里直翻白眼:真是要被他气死了。

  按祁同伟的路数,如果他按部就班,三四年后到这个位置也正常。但现在才三十八岁,只是个饲法焗长,连个副焗长都不是,就想直接跳上去。这肯定不合规矩。

  就算现在给他加个副焗长,也至少得两年才能升。要么就先转常务副柿长,再慢慢升。但不管哪种方式,都得干完这一届吧。

  除非……

  赵小惠咽了口唾沫,红唇微张:“京州市领导层是不是出大乱子了?柿长、常务副柿长、副焗长都有问题了?”

  这种紧急关头,祁同伟临危受命,兼任副焗长,还被提名代理柿长。

  赵小惠脑袋嗡的一声响。

  哎呀,林城市那边刚闹完事,京州市也跟着乱套了。这汉东地界,哪儿还找得出一块净土?咱老爹还能安心待在汉东吗?这不是明摆着赶咱们去北京嘛!

  说到头来,这盘棋下到最后,牺牲的还是赵家的人!

  赵小惠叹了口气,说:“这事我做不了主。”她得好好琢磨琢磨。

  祁同伟朝她摆摆手,示意她随意,自己则赶紧给李成阳打了个电话,问问那边什么情况。

  李成阳这时候正在高育良秘书的办公室里呢。

  虽说这会是关起门来开的,但里面的消息还是能适时往外透的。

  就像以前赵立春的秘书给田国富打电话试探态度一样。要是反抗得厉害,就收拾他;要是听话,就给他调离汉东。

  反正不管田国富怎么表态,结局都是得离开林城市,离开书纪的宝座。

  可对于高育良来说,一个书纪的位置哪够。

  秘书都没主动提这事,说明祁同伟那边还没谈拢条件呢。

  接下来,就得加大力度,直接对李达康下手了。

  (各位兄弟,别忘了投个月票支持一下哈!)

  “让人送点饺子馄饨来,大家先垫巴垫巴。”

  赵立春不愧是老大,掌控会议节奏那是游刃有余。

  看到高育良又要开口,估摸着又要扯到李达康身上去。

  赵立春赶紧提议先吃饭,把这位汉大的教授给堵了回去。

  高育良心里头暗笑,一点没生气。

  他知道这是赵立春那边收到秘书的信号了。

  看来祁同伟那边已经说到点子上了。

  赵立春派去的人也是做不了主的。

  难怪自己这边没人给信号呢。

  原来压力全在对面那边了。

  于是高育良也顺着话茬儿说:“行,那咱先吃点东西吧,我也饿得慌。”

  赵立春点点头,起身去了小会议室。

  机关食堂那头很快就送来了吃的。

  开会开到一两点那是家常便饭。只要领导们说要开会,甭管什么时候,每个部门都有专人候着呢。要是领导突然想起来什么事打个电话问问,或者拍板的事得立马办,结果你部门连个应声的人都没有,那第二天就得有人被派过来,把那些不会应声的人给替换了。就这么简单。所以领导要是说想吃饺子馄饨,上来肯定是热腾腾的饺子馄饨。其实机关食堂的负责人比哪个部门的负责人都清楚领导的喜好。大家爱吃什么、什么口味,她都门儿清。她会根据每个人的口味特意准备。

  比如说立春书纪爱吃甜点的,育良书纪也一样。毕竟这边的人吃甜食吃习惯了。可达康书纪却偏爱口味重的。史宣传最近喜欢清淡的,刘省长也是这样。而且吃得还少,特别爱吃馄饨胜过饺子。这时候就不能给他盛太多。盛多了吃不完浪费,吃完了又撑得慌,胃不舒服。这些都是细节活儿,得留心。

  哎,说起来,最关键的还是收碗那会儿的事。就像今天,育良书纪的碗干净得跟新的一样,汤都快见底了,看来他对会上的事挺满意的。再看看立春书纪,慢悠悠地还在小会议室里一个人享用呢,这明摆着他在琢磨什么大事。像他这种雷厉风行、不耐烦拖泥带水的头儿,这样肯定是有难题了,得花时间好好琢磨琢磨。还有达康书纪,今天竟然就吃了个饺子,真是太可惜了。一看心情就不好,连带胃口也不行了。平时他吃饭跟打仗似的,有什么事也是匆匆扒拉几口就完事。今儿个这样反常,事肯定小不了。再加上开会前听到的那些风言风语,食堂的大姐一下子就明白了。她笑着跟大家打招呼,然后把碗筷都收了。

  刚一回食堂,就有人等着了,上来就叫“大姐”,想打听会议的事。食堂大姐哪敢乱说呀。但他们一个劲儿地问,她没办法,只好说:“领导们聊什么我怎么知道呢。”“我就是个收碗的。”“就知道今天谁吃得多,谁吃得少。”“哎,你们别碰,那是育良书纪的碗。”

  哟?育良书纪的碗这么干净?

  那一个空碗,背后能有多少门道呢?!

  “哪个是李达康的碗?”

  他自己不会看?

  机关的头儿瞪了那人一眼,这都是什么问题。

  食堂大姐只是摇摇头,把李达康那份满满的碗放到了一边。

  聪明人一看就懂了。

  最后,重头戏来了。

  “今天大家吃的都是快餐饺子和馄饨吧?”

  快餐饺子和馄饨,吃起来方便快捷。

  机关头儿没说话,指了指之前多煮的面条。

  “立春书纪想吃阳春面,所以我们特意擀了些。”

  擀面条得费点时间。

  立春书纪也有更多时间去琢磨事了。

  呼——

  那些擅长猜领导心思的秘书们,纷纷散了。

  其中一个溜到角落,悄悄给林城的田国富书纪打了个电话。

  “田书纪。”

  “李达康现在麻烦大了。”

  “你得有所准备。”

  “立春书纪的日子也不好过。”

  另一边呢。

  也有人小声嘀咕:“头儿,我觉得林城的领导班子要大变动了。”“是,你得赶紧向育良书纪表明态度。”“或者找史宣传也行。”“她今天心情挺好的。”“我不清楚,可能是内部有什么变动了。”“史宣传现在站队育良书纪那边了。”“吴部长嘛,看起来就是个小跟班,不会主动出头的。”“刘省长还是老样子,自己吃肉,汤都留给我们。”“行,有消息我第一时间告诉你。”

  但不管这些人怎么猜怎么想,

  最终的结果,还得在那间小会议室里敲定。

  “京州市柿长那个位置?”赵立春皱着眉,看着女儿赵小惠提出的要求。

  “是他亲口说的吗?”他问。

  赵小惠在电话那头说:“爸,这真的很重要吗?”

  “他们已经拿定主意了。”

  “目的就是要让李达康在汉东顾头不顾尾。”

  “一个在这里,一个在那里。”

  “李达康的心思在别处,高育良就在那边牵制他。”

  “李达康的注意力一转移,祁同伟就在另一边给他找不痛快。”

  “反正就是要让他忙得团团转。”

  “没了林城,京州的情况又乱套了。”

  “我知道李达康以后的路不好走。”

  “但至少他还活着。”

  “再说,李达康背后还有梁群峰和陈岩石撑腰呢。”

  “光明区还在他手里。”

  “短时间里,高育良和祁同伟肯定会占上风。”

  “但只要你还在,他们俩也不敢太嚣张。”

  “只要能让李达康撑过这一两年。”

  “等风波过去,他就能大展身手了。”

  “而且我觉得祁同伟和高育良的关系也没那么僵。”

  “除非他把女儿嫁给祁同伟,但那怎么可能呢。”

  “爸。”

  “祁同伟这人,心思不正。”

  赵立春挂断电话后,又沉思了一会儿,才站起身回到大会议室。

  “继续开会。”他说。

  “老高,你刚才想说什么来着?”

  “要不先听听我的想法?”高育良适时地笑了笑,说:“听立春的。”

  赵立春开口道:“林城市的领导班子出了问题,这事可不小。”

  “不是简单整顿一下就能搞定的。”

  “考虑到影响,也是为了保护他们。”

  “所以,林城市的领导班子得重组。”

  “得换一批更有能力的人上去。”

  “加大对饲法系统的整顿力度!”

  高育良点头,表示完全赞同。

  一提到重组,

  在座的人眼睛立马亮了起来。

  那可是十一个位置!

  就算是一个个慢慢调整,那也是十一个空位!

  而且领导班子一整顿,

  下面各部门的主要领导肯定也得跟着整顿。

  这一整顿下来,

  整个林城市都要大换血了。

  就像过年杀鸡一样。

  李达康这只“鸡”被宰了,

  其他人却都沾了光。

  李达康藏在桌下的手都捏得发白了。

  这么多年的心血,

  精心布局的人马,

  还有那些支持他的人,

  在林城市全都完了。

  经历了这一遭,

  他在圈子里的影响力直线下滑!

  自己的势力都被人家打碎了分掉,

  以后谁还愿意跟着他?

  他李达康在汉东,就要变成孤家寡人了!

  事情突然又回到了他离开赵立春那会儿的状态。成也在林城,败也在林城。

  这是他自吕州失意后的又一次跌倒。

  而且,这次的代价极大,

  将他在汉东多年来的努力付诸东流,让他仿佛回到了刚开始的地方。

  唯一还剩下的,

  就是他自己这个京州书纪的头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