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直接的影响-《祁同伟:那一晚,钟小艾被暴哭》

  “他是沈广军的哥哥。”

  “沈广军的死与李美娟丈夫白继发的死亡有关。”

  “白继发死后,李美娟为了在拆迁中获得更多补偿,甘愿冒险假装被撞。”

  “站在那些孤儿的立场上看,任何人都不可能轻易放过任何相关的人。”

  “宋丽敏接近沈广顺,或许就是为了对付沈广军。”

  “沈广军始终否认杀害徐大发。”

  “但凶器上为何会有沈广军的指纹?”

  “若沈广军所言属实。”

  “那么,宋丽敏极有可能是幕后主导者。”

  “她有能力获取沈广军的指纹,并巧妙安排它出现在作案工具上。”

  “这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冯森茅塞顿开,却仍感震惊:“仅仅为了沈广军,宋丽敏竟愿意嫁给沈广顺?”

  “这样的代价,实在太大。”

  祁同伟微微一笑:“或许,这不算牺牲。”

  “他们最初也许只想拖沈广顺下水,再伺机对付沈广军。”

  “在这个过程中,宋丽敏和沈广顺之间渐渐产生了感情。”

  “于是二人走到一起。”

  “当然,结合之后,对付沈广军就更便利了。”

  冯森对祁同伟的推测深信不疑。

  毕竟,他出身警界,值得信赖。

  祁同伟问:“宋丽敏那边有什么动态?”

  冯森不明所以,但依旧回答:“你交代过暂时不要接触她,所以我们保持距离,没发现异常。”

  祁同伟点头:“那就收网吧。”

  “把所有涉案人员带回来,分开审问。”

  冯森迟疑:“但我们还没有确凿证据。”

  祁同伟摇头:“他们策划多年,找到关键证据谈何容易。”

  “现有线索足以让他们供出真相。”

  “再说,你刚才不是说过了吗?”

  “米振东敬仰关公,模仿豫让。”

  “他自诩忠诚正义,又是这个团伙的核心人物。”

  “我要看看,他究竟是真正的领袖,还是虚伪的小人。”

  “不管怎样,他的犯罪本质无法掩饰。”

  “所以,行动吧。”

  “把这些人都带回去,一个一个审问,一个一个排查。”

  话毕,祁同伟拨通了吕州市警局局长边国立的电话。

  “边局长,我是祁同伟。”

  “没错,需要贵局协助……”

  “谢谢。”

  一天之内,吕州警局将涉及“九三零**案”的嫌疑人全部带回调查。

  “密切注意宋丽敏,我觉得她状态不对。”

  安旎点头表示理解。

  祁同伟也来到警局视察,在审讯室玻璃后倾听警员审问。

  但他此行真正想见的人,是与黄四海案件有关的白小莲。

  这位女作家万万没想到自己会被突然传唤。

  她和米振东施工队的人不一样,心理承受能力极差。

  刚到警局就流露出紧张神色。

  现在正在接受询问,对很多问题都含糊其辞。

  显然内心藏着秘密。

  祁同伟身为监察官,不便干预具体审讯。

  他透过审讯室的玻璃对边国立说:“这个白小莲,问题恐怕不小。”

  “之前张一苇遭遇侵害时,她也参与了吧?”

  吕州警局局长边国立轻轻点头确认:“她确实牵连其中。”

  祁同伟瞬间了然:“关于海平歌舞厅当年的案件,如今我们发现不少疑点。”

  “白小莲正是此事件的核心人物。”

  “你再深入询问她关于这个案子的具体细节。”

  边国立早已收到高育良的指令,自然全力配合祁同伟的工作。

  自从“九三零事件”重新调查的消息传出后,

  巡回监察组仿佛从公众视线中消失,悄无声息。

  唯有每晚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

  外界却丝毫感觉不到案件调查的推进。

  就连曾因“张一苇侵犯案”声名鹊起的陈海,

  这些日子也常与侯亮平交谈,

  心神不定,满脑子想着攀上李达康的顺风车。

  祁同伟查看“九三零事件”嫌疑人的审讯记录,

  对冯森说:“时机到了,该施加压力了。”

  “立刻宣布,我们收到群众举报关于海平区歌舞厅的案件。”

  “现有证据显示,旧案存疑,是否重启调查尚在复核阶段!”祁同伟出手,又一次搅动了吕州城的风云。

  首当其冲的就是黄雨虹。

  果然怕什么来什么。

  黄雨虹赶忙致电心腹鲁春阳:“郑双雪那边情况究竟怎样?为何毫无消息!”

  鲁春阳同样焦躁不安:“熊绍峰不见了,似乎正在接受调查。”

  什么?!

  黄雨虹震惊不已:“熊绍峰?!”

  鲁春阳肯定地说:“他的波动网账号已被注销,人也消失许久,外界传言他被带走调查了。”

  黄雨虹深知,若想为儿子争取减刑,熊绍峰至关重要。

  之前每次减刑都依赖熊绍峰疏通关系才能获批。

  然而现在熊绍峰杳无音信,

  这让黄雨虹倍感恐慌。

  挂断鲁春阳电话后,黄雨虹迅速拨打一个匿名号码。

  对方接通就急切地说:“此时联系太过冒险!”

  黄雨虹已顾不上危险:“熊绍峰是否正在被调查?”

  对方简短回答:“是的,我也是刚刚得知。”

  黄雨虹焦虑地问:“那我儿子的减刑怎么办?”

  对方建议:“此案属于海平区,得找海平区的人。

  熊绍峰不在了,但陈海还行。”

  陈海?

  黄雨虹眉头深锁:“就是那个将张一苇送进监狱的陈海?”

  “他连张友成的情面都不给,会听我们的?”

  对方宽慰道:“吕州市的或许不会,但他上面的人应该会听。

  你可以试着联系赵总。”

  赵瑞龙?

  罢了。

  躲避他还来不及呢。

  若让赵瑞龙知晓自己背后所做之事,他更不会伸出援手。

  黄雨虹此刻彻底意识到,祁同伟就像瘟疫般令人避之不及。

  无论身处何处,麻烦总是如影随形。

  难怪赵瑞龙选择远离他。

  "此事高层已不再过问,只能靠我们自行应对。"

  "熊绍峰不在,陈海那边又靠不上,你能施以援手吗?"

  我?

  对方略作沉吟后答道:"若我出手,难免引人注目。"

  黄雨虹苦笑道:"如今别无他途,难道隐忍不发,祁同伟就不会察觉我们的动向?或许他早已关注到你了。"

  "看看这些巡回工作组与司法纠偏事务,有哪一件与你相关?"

  "这究竟是在防谁?"

  电话另一端的人,是吕州市监察院副检察长武强。

  实际上,祁同伟对武强的冷落,他心知肚明。

  自锦旗事件后,武强便被彻底边缘化,失去参与核心工作的资格。

  祁同伟借巡回监察组之名,将他隔离在外。

  即便武强再单纯,也明白祁同伟的戒备之心。

  正当他欲言又止时,办公室的门忽然被敲响。

  武强心中一凛,急忙挂断与黄雨虹的通话,难以置信地凝视那扇门。

  吕州市监察院副检察长武强接受调查的消息,瞬间引爆了圈内舆论。

  在原体系中,那位号称"隐形巨头"的幕后人物,在祁同伟面前不过是一粒尘埃。

  不动他,是怕惊动其他势力;若要动他,不过是举手之劳。

  尤其当其地位低于祁同伟时,只需一句话便可解决。

  至于证据与调查结果,则是后续事宜。

  在圈子内部,又有谁能经得起全面审查?

  更何况,此人本身问题多多。

  正如祁同伟在监察会议上所说,一旦卷入这张网络,便注定难以脱身。

  刚结束与武强对话的黄雨虹,突觉通话中断异常。

  再次拨打时,对方始终无人接听,更让他感到危机四伏。

  不久,监察院的行动消息传来,黄雨虹彻底乱了阵脚。

  此刻,他仍企图借助郑双雪影响张友成,期望这位司法书记能庇护他。

  然而,如武强一般,拨打鲁春阳与邓耀先的电话均无人应答。

  待黄雨虹意识到逃亡时,边国立的手下已在公司门外守候多时。

  "黄总这般急切,是要往何处去?"

  边国立浅笑着为这位吕州首富拉开车门:"不妨让我送您一程。"

  黄雨虹默然无语。

  "黄总,请尽快启程,莫让祁组长久候。"

  听闻此言,黄雨虹愈发确信,自己已被祁同伟锁定。

  毕竟,他并非初涉江湖之人。

  黄雨虹注视着边国立,问道:"这一切究竟是从何时开始的?"

  边国立嘴角微扬:"关于此事,或许您应向祁组长询问更多细节。"

  尽管黄雨虹对祁同伟何时将调查目标锁定自己毫无察觉,但边国立却早已看穿了一切。

  自从高育良给他打电话,要求他全力支持巡回监察组,尤其要配合祁同伟的工作,甚至忽略吕州市司法书记张友成的意见时,边国立便意识到,有些人未来的走向已被注定。

  即便当时他还不清楚具体会牵连到哪些人,但这已经无关紧要了。

  因为一旦被列入那张名单,就如同被判了死缓,剩下的只是时间的问题。

  边国立当然无意与黄雨虹多费口舌。

  作为吕州市公安局局长,他亲自来抓捕,已经是给足了这位吕州首富面子。

  若非如此,他早就命令手下破门而入,直接将其带走。

  正因为如此,黄雨虹没有进行任何无意义的反抗,而是保持最后的体面,平静地坐下了。

  一夜之间,与黄雨虹有关的政治和商业人物相继被捕。

  这一切的布局,其实源自祁同伟对熊绍峰的严厉训诫。

  波动网行贿事件曝光,鲁春阳随之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