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决战嘉峪关-《射雕拜师裘千丈,开局假娶穆念慈》

  但不等对方回骂,裘千丈便又道:“你应也知道,那小子才十来岁时,我拉下脸皮,求我弟弟教他武艺,但裘千仞却说他丹田气海没开,练一辈子也就是个废物,不愿意浪费时间,把我师徒二人赶了出去。之后我还是不死心,继续搜罗天下情报,绞尽脑汁的想要帮他改善资质,后来意外到了一处有仙人的地方,并历经九死一生,靠着绝顶骗术,骗到了一颗……能够帮人打开丹田气海的神奇丹药!”

  “现今回想,那里的人根本不是什么仙,而是魔,而随着乱世再起,就那小子的招摇性子,怕是终会惹上他们!”

  谁都知道,能不能修出内气是与生俱来的命运,至于后天改变……便是五绝级,亦没有办法。

  而那地方人,竟然可通过区区一颗药丸,就实现此等逆天效果,那该是何等可怕?

  而这因果,一旦有了,便终生无法扯断,所以裘千丈虽然以弟子为荣,但偶尔也会后悔,当初或许不该行骗到那里,并强行给了徒儿可走上真正武道的机会。

  只当个平平凡凡的小骗子,安然一生,也或许是不错的命运。

  唉……

  再想这些已经没用,毕竟,事实已经发生。

  现在他能做的,唯有给徒儿铺好最后的后路。

  这后路,他已经准备了足足十几年!

  ……

  让几乎半个大陆都陷入癫狂混乱的蒙古帝国的内战,竟然极为怪异的停了下来!

  太过突然,不合常理。

  似乎有一只上苍之手般的东西,从那九天高空垂下,强行改变了大陆局面。

  大元的探子们倾巢而出,死伤无数,才终于探清个大概,原来是包括大陆北部、西部那些拥兵自重、隐隐想自立为王的将帅们在内,于短短时日内便死了个干干净净。

  虽因帝国疆域太大,察合台狠辣和魄力有余而威望不足,没办法将所有军队势力彻底整合,但可以调动的大军,可以配备的辎重,却也远远超过了以往。

  那么,接下来……

  蒙古数代人使命,连成吉思汗都未曾实现的荣光,必将在他肩上绽放!

  时隔数年,再开决战,打下大元,便能让蒙古帝国真正的……一统大陆!

  光是想想,就能感觉到心房在不停的震颤!

  只可惜这几年蒙古因内战而几乎没什么发展,甚至在军力和经济上隐有退步,而大元,却正是如日中天,如同一只彻底成长起来的猛虎,只在山巅一吼,便能让宵小自动退路。

  传闻那让人闻风丧胆的大元重骑镇岳卫早已数量翻倍,达到了六千之多!

  不光马上的人武装的严实密不透风,便是马儿,都防护到了牙齿!

  而轻骑发展了足足十八万的恐怖规模,单这两项,已经和蒙古接近!

  步兵依旧和蒙古相差甚远,只有四十万左右,而蒙古步兵总兵力高达一百万之巨,虽然其中只有约莫二十万是蒙古兵,是核心力量,余者都是外族,还有部分就是纯粹的炮灰,但也不可小觑。

  总而言之,整体来说,虽优势依旧在蒙方,但和数年前相比,而今双方军事实力已没有了太过明显的差距。

  要知道,蒙古一直以来可都是以少胜多的典范!

  当年打金国,区区几万骑兵便横扫他们十几万精锐,后来打花刺子模,也是十万对战四十万,还有远征大陆极西,更是区区几万就如蝗虫过境般快速攻城略地。

  但现在……面对的可是用兵如神的郭靖!

  耶律楚材忧心忡忡,提不起半点信心:“大汗,切莫冲动啊!没必要这么急着决一死战吧!?”

  “我等坐拥大半个大陆的资源,而今内战也平息了,应是百废待兴的时机,只要发展回巅峰,再徐徐图之,拿下大元,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察合台面色一沉,营帐内四下一瞅,确认再无外人,这才叹道:“你以为我不想等?”

  “本汗也是没办法啊!”

  “自当年华山二论结束后,本汗惶惶不可终日,生怕逍遥谷那帮家伙挡不住他们,本汗在自家营帐就被取了人头。”

  耶律楚材轻轻点头,他虽不是武道中人,但自也明白,当年李信以一己之力袭杀继承人窝阔台,而后还活着归去,给帝国造成了巨大的阴影,这阴影,至今都难以挥散。

  而据探子在华山之巅得到的情报,论剑之时,那李信可是又比当初蒙元交战时强了太多太多,且元盟其他高手们,尤其那丐帮帮主穆念慈,也有了同样让人惊叹的进步。

  甚至是,这两个年轻人都超越了曾经的五绝。

  要知道,若五绝级拼得性命不顾,就勉强有了万军从中取敌方主帅人头的本事。

  那李信不光硬实力超过了五绝,更是行事诡异邪乎,怎能不让人惧怕?

  好在逍遥谷的人越来越来越多,且又是在自家大本营,察合台汗才不至于彻底慌了心神。

  但要是主动大军南下,那离开老巢后,可就又不好说了。

  而今察合台再敢大举南下,且几乎是整个蒙古帝国倾巢而出,自然是因解决了这一风险。

  因为,一年前,蒙古天降了一位姓李的先生。

  单论气势威压,这李先生还要超出那白素生不知几何。

  只听察合台接着道:“时间是那李先生定的,本汗又能有什么办法?”

  听到这儿,耶律楚材心中暗叹,察合台汗……终究还是比铁木真汗差了太多,若铁木真汗还在,又岂会被一个江湖人牵着鼻子走!

  哪怕铁木真汗武艺一般,却也自有一股睥睨天地的气势,便是五绝,都不敢小觑。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可惜,只成往昔……

  察合台再叹一声,又道:“耶律大人也无需担心,李先生已经答应本汗,会全力袭杀郭靖,只要郭靖一死,区区大元,便不足为虑!”

  耶律楚材确实稍松了口气:“既然李先生愿意主动刺杀,那自是最好不过。”

  诚然,郭靖对于大元的重要性,还要超过察合台之于蒙古帝国。

  但问题是……若万一李先生没成功,反而是,你察合台汗反被刺杀了呢?

  届时,铁木真汗只剩唯一子嗣托雷留在大元,却因己方故意宣称托雷已死,大元那就是个假货而没了任何意义。

  而你察合台汗的儿子又还年少,怎能担得起整个蒙古帝国的重担?

  届时,帝国内就不仅仅是内战频发那么简单了,而是真的会……崩溃啊!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场大陆上有史以来堪称最大规模的决战,最终谁能胜出,不一定由双方军事理论和作战指挥决定,而可能是取决于……

  谁先杀了谁的王!

  所以真正的战场,或许只在那五绝之巅!

  而那位李先生,究竟强到了何等惊天动地的程度,竟敢那般小瞧五绝!

  他们不是武道中人,有些想不到,但据聚仙岭那个白素生的徒弟坦诚说,就算他师父白素生还活着,恐怕也万万不是李先生对手。

  而白素生,当年可是在嵩山大会上,以一敌三位五绝级存在的。

  当蒙古这边商议时,李信带着冯荻和黄药师等人,刚刚赶赴前线。

  至于黄药师和黄蓉,已经先一步出发了。

  而今坐镇嵩山的高手,乃是段智兴。

  主要目的,是帮忙守护着那些孩子,看似有点浪费段智兴这样的堂堂五绝级战力,但这老和尚太过悲天悯人,优柔寡断,而真正的战场上,唯有狠辣才能活到最后!

  另外,既然要全面决战,那也没必要再将人马分散了,穆念慈李莫愁等人,全都汇合到了一起。

  和数年前不同,这次没再聚集嵩山,而是到了河西走廊,嘉峪关处。

  想来,蒙古帝国太过庞大,甚至有些臃肿,再加连年征战,还有近年来内战不休,经济已快要拖垮,粮草辎重并不宽裕,尤其要发动此等大陆上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决战,更是耗费巨大。

  若继续从中部嵩山甚至东部南下,那大陆西部的驻军,就得跋涉数千甚至近万里之遥,而若是从九州西域过来,那不管是对于大陆西部,还是东部来说,距离上都还可以接受,不光可以节省时间,更能节省粮草。

  嘉峪关号称河西咽喉,也就意味着敌军从西部而来不得不经过这里。

  这是蒙古不得已的选择,但对于大元来说,却是大大的好事。

  因为早在三年前,按照李信的建议,郭靖就安排工匠大修长城,这高耸坚实的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则至嘉峪关,此关地势极为险要,恰好处于最狭窄的山谷深处,想要穿过这关隘,可比当年要攻破嵩山更难。

  而再外围,则是茫茫荒漠戈壁,虽此等平坦地势很适合蒙古铁骑驰骋,但问题是……这等几乎一毛不拔的地方,可难以长期驻扎。

  就算拼命开荒,也长不出几颗粮来。

  附近更没城池,可供给他们休憩或交易。

  一旦从北边带过来的粮草耗尽,又等不到新粮送来,那蒙古军的人马怕是都要饿死。

  当然,这关隘万一被冲破,那之后再一路西南而下,就没什么地势阻挡了,对于蒙古铁骑来说,简直就是一马平川,如入无人之境,无需费多少事,就能直入中原,攻下整个大元。

  权衡利弊,各有长短,因此对于蒙元双方来说,这都堪称是决定生死,决定整个大陆未来走向的一战!

  没有退路,没有选择。

  另外,和蒙古一方所想的一样,郭靖自身的危险性,不会输给当年的窝阔台。

  因为有超绝巅峰的高手参与,这场决战,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世俗战争。

  郭靖初临一品,乃是华山论剑新五绝之一,是天下间有数的高手,但蒙古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所以一旦准备,便有绝杀把握。

  而只靠郭靖一人,很难抵挡。

  因为便是如今的自己,只要突然出手,攻其不备,都可短时间内拿下郭靖。

  更何况,蒙古一方而今有一位远超五绝级的高手坐镇!

  蒙古能探查到大元的情报,知晓华山论剑具体始末,大元这边,自然也有办法搞到蒙古那边的底细。

  根据探子带回来的画像,那所谓的李先生,赫然竟是——

  斗酒僧李灵玉!

  这家伙自当年少林之变后,便悄然而走,不知所踪,便是华山二论,也没前来。

  没成想,竟然投奔了蒙古人!

  对此,李信完全不能理解。

  根据自己的了解,那家伙可是极为胆小谨慎之人,自逍遥大变后,便潜藏到了少林,在暗无天日的藏经阁密室,一躲就是二三十年。

  之后华山论剑,可能是一个人待太久了,想出去透透气,便壮着胆子下了山,还和论剑结束后的王重阳比拼斗酒,却最终不知缘何又被吓到了,匆匆忙忙再返回了少林,直到自己误打误撞将其找到,这才算又重见天日。

  但很快,这家伙便又跑了。

  所以按照他的性格,以及行事作风,不应该继续低调行事,东躲西藏吗?

  怎么会,怎么敢,成为蒙古帝国摆在明面上的武力倚重,站在天下大势的风口浪尖!?

  他这种行为,岂不是找死?

  难道不担心慕容龙城再找上他?

  难道说,他知道慕容龙城已没了威胁?比如死了,或是失踪?

  因为……李信突然意识到,慕容龙城好像也从没来找自己。

  以前的自己因武艺低微,名声不显,对于那等大佬来说,只能算个小透明,可轻松躲过,也在情理之中。

  但而今……自己在天下间的名气不输给大元之主郭靖,但凡有心人,并且有足够的见识,都可轻松调查出,自己的一部分武学功法,和逍遥有着莫大关联。

  甚至是,还有不少人识得并见过自己戴着的七宝指环。

  想到此节,李信松了口气。

  不管怎样,慕容龙城暂且不用去管,而只对付个李灵玉的话,还算可控。

  当年的自己见识不足,眼界不够,看李灵玉出手,只知其肯定超越了五绝,但具体超多少,却捉摸不透。

  而今随着自身武艺到了一品绝巅,再回想当年细节,也就有迹可循了。

  当初的李灵玉应该和嵩山大会时候的白素生大致相当,可同时战二绝,至少平手,甚至稍占上风,但若是对上三绝,那就险死还生了。

  而不管是自己,还是念慈,也勉强可以一敌二,对战洪七公和黄药师联手,虽拖久了最终会输,但起码能支撑数百招时间。

  那这样比对下来,不管是冯荻和洪七公与黄药师联手,还是自己和穆念慈联手,都可拿捏那李灵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