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你哪来的易筋经?-《射雕拜师裘千丈,开局假娶穆念慈》

  待将黑雕送走,李信又回想了下信中内容,确定没什么大的疏漏,这才放心。

  其实按照前世记忆的话,这个时间节点来说,鲁东义军本还没和宋庭彻底闹翻。

  不管是李全杨妙真夫妇,还是夏全,都已受宋庭册封,虽实际上割据为王,但起码名义上是大宋的将领。

  然而,宋庭早年招安各路义军,本意其实是为了制衡越发猖狂的金人,可因为历史走势的改变,大金提前衰退,且一蹶不振,这些义军便没了太大利用价值。

  甚至因其拥兵自重,让宋庭感到了巨大的威胁。

  反观蒙古,在扩张策略上和大金终究有所不同。

  蒙古前期的战略重心,主要是放在对他们欺压已久的大金,以及矛盾积累无数的西方国家,和大宋之间,是联盟和睦的。

  而以史弥远为首的南宋主事者们,大都目光短浅,不思进取,能安稳一日,潇洒一日,便算是一日。

  只看重眼前问题,而从不考虑长远问题。

  是以相较于为抗蒙做准备,更加热衷于打压各路义军。

  所谓狡兔死走狗烹,大金都快玩完了,义军还有啥存在必要?

  难不成,等着他们再次造反吗?

  故而,这一年里,不管是宋军,还是地方官员,都和各路义军摩擦不断,甚至已经剿灭了数支,便是鲁东这两支,也起了几次小规模争斗,要不了多久,便会启用大军围剿。

  兔死狐悲下,他们本就做好了和宋庭殊死一战的准备。

  也是基于此,李信才让郭靖一行人去鲁东行事。

  至于自己……

  李信重入少林后,便径直到了方丈禅房,递过去一本薄薄的册子。

  这册子,正是李莫愁捡来的那本。

  二人临分别时,李信把抄录本给她,换回了这本。

  如今自己已经初步学会,也没必要再留着了。

  便是靠着这册子,将九阴九阳两种截然不同的内气平衡相处,进而让经脉恢复如初。

  “这是……?”,悟真慢慢翻开,同时疑惑不已:“你怎么又回来了?”

  问完,不等李信回应,便无比惊诧道:“易筋经!?怎么会是易筋经,你哪来的易筋经?”

  能让悟真如此失态,近乎到了语无伦次的地步,实属罕见。

  李信早就隐隐猜测,这玩意就是少林压箱底的绝学,单论价值不会输给九阴和九阳的易筋经,不然的话,怎会恰好出现在少林,又怎有那般威能,可平衡九阴九阳?

  现在得到证实,同样难掩吃惊,面色古怪道:“我如果说,是随手捡到的,您相信吗?”

  这是大实话,因为按照李莫愁所说,她还真就是,在一个小杂物房内随手捡到的。

  悟真怔然,旋即轻轻点头,轻声回应:“我信。”

  而后慨然道:“自百余年前,我少林藏经阁被偷,易筋经便下落不明,一直到现在……今日再见,已是意外的缘分,既是因缘巧合,又还有什么是不能相信的?”

  对这一点,李信是有些不解的。

  因为按照前世记忆,这易筋经从阿朱到乔峰再到游坦之鸠摩智,最终是到了段誉手中,然后被其还回来了啊。

  难道是还回交接的时候,出了什么差错?

  因而只放在少林,却无人得知?

  悟真没再说话,仔细翻阅一遍,而后面色渐渐复杂,忽然道:“可惜,这并非原版。”

  “此等神功绝学,不止文字,更有精妙无双的线条图像,其中诸多精微之处,是无法抄录出来的。”

  “!”,不是原本?李信一惊。

  刚要开口解释,却听悟真又道:“为师没有怀疑你。看这纸张,这抄录本的年岁,远远超过了你。”

  疑惑中,李信接过仔细翻看,有心去查验之下,这才也跟着了然。

  自己本就是骗子,弄虚作假是最专业的,大致可以看出,这册子的历史,也就百来年。

  而那原版易筋经,可是从南北朝时期就传下来的。

  只是单就纸张和笔迹的岁月感来说,个中差别太过于细微,若是无心的话,便是自己,也绝难发现,且当初得到时只一心想着修复经脉,哪会多想?

  观李信神情,悟真反过来宽慰道:“或许都是命数,强求无用,无需太过担心。”

  “虽此等神功绝学若落在邪魔外道手中不堪设想,但易筋经想要练成,却也极难,需勘破我相、人相、心无所住,没有争强好胜,追寻武学大道的心思,方可能成!”

  “可世间之人,谁学武又不是为了求强求胜?便是我佛门之人,亦然如此,难不成,还是为了修身养性亦或参悟佛法不成?”

  李信轻轻点头,对此,自是知晓。

  不管是李莫愁,还是自己,能学会易筋经,也同样是极为罕见的机缘巧合。

  恰好因为没了封面,最开始压根就不知道这是易筋经。

  而后的话,比如自己,本也不是为了学武便强,只想借助其未能,平衡九阴九阳,进而修复经脉,种种误打误撞下,这才学成。

  “弟子明悟,谢师父指点。”,李信颔首,微微一拜。

  “你不用谢为师,是该为师谢你,让少林重得此神功,虽是抄录本,比不上原版玄妙,但总好过没有。”

  悟真回礼完,却忽然变了脸色,挥手道:“既如此,你我缘分彻底了解,算是两不相欠,你走吧……不要,再回少林。”

  李信不由目露古怪:“您这样故意赶我就我没意思了啊……”

  “您可知,现如今,整个天下武林,几乎都知道了,宋军要攻打少林?”

  “您不会以为,就我一人还蒙在鼓里吧?”

  “……”,悟真默然,尴尬之色一闪即逝。

  片刻后,才沙哑开口:“命数既定,何必白白送死!”

  李信淡然而笑,回道:“师父,您着相了……我等学武,本就要逆世而行,与那天地……斗命!”

  “何况,这命数能不能改,总要试过才知道,试过才能心中安宁,神清气爽,如果连试都不试,那一辈子,都将寝食难安!”

  “我不信命数,但我信……自己的本心!”

  悟真微微张口,旋即摇头苦笑,轻叹:“是为师着相了。”

  李信忽问:“宋军还有多久到?”

  “估摸还有两日。”

  李信了然,足足两万大军,可不是他史弥远的丁点私军,而是要从各地抽调的,安排调度需要时间,路上行军更需要时间……

  大军行进,即便全速赶路,也不可能如他们江湖人这般孑然一身而来回迅速。

  还好,还算有些时间,既如此的话,自己便先去临安走上一遭!

  悟真微微皱眉:“你欲如何?”

  李信笑道:“曲线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