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成功第一步-《那货带去的景区能修仙考古!》

  当崇祯皇帝毫不犹豫地迈入会馆的那一刻,江叶一行人心头悬着的石头终于稍稍落地。

  他们彼此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这场豪赌,他们赌赢了。

  若说崇祯在豪赌,那他们何尝又不是在豪赌呢!

  老鹰悄悄松开了紧握的拳头,掌心已是一片汗湿。

  丁高四人虽仍保持着警戒姿态,但紧绷的肌肉明显放松了些许。

  他们都在心中想着,若这位皇帝连独自踏入未知的勇气都没有,那即便有他们相助,恐怕也难以扭转大明的颓势。

  “陛下,请随我来。”江叶的声音依然空灵,但语气已柔和了几分。

  崇祯强自镇定地跟随众人穿过前院。

  月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他注意到四位“天将”留在了大门处警戒。

  后院凉亭中,江叶做了个请的手势。

  “陛下请坐。”

  崇祯正襟危坐,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袖。

  忽然,江叶轻笑出声,那笑声里再无半点仙气,反倒像个寻常的年轻人。

  紧接着,其他“仙人”也都笑了起来,方才那股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顿时消散无踪。

  “你们?”崇祯瞳孔骤缩,面色瞬间变得煞白,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这位年轻的帝王展现出惊人的定力,只是微微眯起眼睛。

  “诸位究竟是何方神圣?”

  江叶收敛笑容,直视崇祯的双眼,“陛下果然非同常人。不错,我们并非什么神仙。”

  他顿了顿,“但我们确是来自三百年后的华夏子孙。”

  月光洒在石桌上,映照出崇祯变幻不定的神色。

  “三百年后的后世之人?”崇祯一字一句说道。

  “是的。”江叶颔首。

  他目光坦然地看向崇祯,“陛下,我们此行,正是为助大明扭转乾坤而来。”

  崇祯的指尖微微发颤,他沉默片刻,终于问出了那个压在心头的问题。

  “朕、朕的大明,还有多少时日?”

  凉亭内一时寂静。

  江叶轻声道:“若按原本历史……十四年后,李自成攻破北京,陛下将在煤山自缢!”

  “十四年?!”崇祯双眸圆睁,他只关注到了‘十四年’,而非自缢。

  或许,在这位年轻的帝王心里,祖宗的基业与自己的性命相比,不值一提。

  他的脸色瞬间惨白如纸,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震惊与痛楚。

  这位年轻的帝王踉跄着后退半步,扶住亭柱才勉强站稳。

  江叶等人静默地等待着。

  月光下,他们看到崇祯的肩膀微微颤抖,承载着祖宗基业的肩膀,此刻显得如此沉重。

  许久,崇祯才缓缓抬头,声音嘶哑,“是谁……夺了我朱家天下?”

  “起初是李自成的大顺。”江叶沉声道,“但最终,是关外的女真人建立了清朝。”

  “清朝?!”崇祯瞳孔骤缩。

  “那是一段黑暗的历史。”孙琦忍不住插话,声音里满是愤懑,“他们强迫汉人剃发易服,违者格杀勿论。”

  老鹰冷笑一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死难者数以十万计。”

  “更可恨的是文字狱。”李智推了推眼镜,“多少文人因一字一句家破人亡。”

  崇祯怔怔地听着,从这些后世之人咬牙切齿的语气中,他感受到一种刻骨铭心的仇恨。

  那不仅仅是对一个王朝的厌恶,更是对华夏文明遭受践踏的痛心。

  “他们让天下人自称‘奴才’。”苏敏轻声道,眼中闪着泪光,“打断了整个民族的脊梁。”

  凉亭内一时沉寂。

  徐钊打破了压抑的氛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陛下,我们此来不为别的,就为阻止那百年屈辱!绝不让汉家儿孙再做奴才!”

  “正是!”老鹰拳头攥得咯咯作响,“那些剃发令、文字狱……想想就恨得牙痒!”

  孙琦白皙的脸颊上,因为激动而染上一抹红霞,温柔的声音里透着坚定,字字铿锵,“所以我们不惜弄出这么大阵仗,就是要让陛下相信,大明,还有救。让野心勃勃之人知晓,苍天庇佑着大明。”

  崇祯怔怔地望着眼前这群人,他们眼中的赤诚与热血做不得假。

  年轻的帝王喉头滚动,声音微微发颤、发紧,“诸位,当真能助朕挽回大明气运?”

  江叶没有直接回答。

  他抬眼望向亭外那轮皎洁明月,声音轻缓却字字千钧,“陛下可知道,三百年后的子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吗?”

  他转过身,清澈明亮的眸子凝望着那位年轻的帝王,缓缓吐出四个字。

  “人定胜天!”

  江叶深吸一口气,“天意虽难违,但人事更可期。”

  “不错!”徐钊跟着附和,“只要上下齐心,没有跨不过的坎!”

  崇祯的眼中渐渐燃起一簇火苗。

  他深吸一口气,忽然起身,对着江叶等人深深一揖,“既如此,朕愿与诸位,共谋大明新生!”

  月光洒在凉亭内每个人的脸上,将每一张现代面孔与一位古代帝王的身影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这一刻,历史的齿轮,似乎真的开始转向了不同的方向。

  江叶对着崇祯帝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崇祯缓缓坐回石凳,“诸位准备如何相助朕,相助大明?”

  江叶没有说话,而是拿出事先准备的历史资料,递到他面前。

  “陛下,不妨先看一看未来。”

  崇祯接过江叶递来的册子,细细翻阅。

  他每翻过一页,面色就惨白一分。

  当看清那些朝中重臣未来的所作所为时,攥着纸页的指节已然发白,险些将薄纸捏碎。

  “竟无一人……”最后那声呢喃轻若飞絮,生生哽在了喉头。

  他抬起头,眼中满是迷茫与痛苦,“朕该从何做起?”

  江叶没有立即回答。

  月光下,他们看到这位年轻的皇帝肩膀微微颤抖。

  那不是一个帝王应有的脆弱,而是一个二十岁少年难以承受的重压。

  老鹰忽然想起自己二十岁时还在大学打游戏,不由得心头一酸。

  “陛下。”孙琦轻声道,“我们明白您的不易。”

  崇祯猛地抬头,似乎没想到会听到这样的安慰。

  他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出口,只是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那一刻,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天子,只是个被重担压得喘不过气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