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了,上官婉儿还没来。
李贤甚至怀疑刘建军推测错了。
但这三天,李贤倒是每天都把李光顺他们往刘建军那块田地里送,送完,还特意找了个奴仆盯着他们,要是他们敢提前离开,就让奴仆汇报给自己。
三天的时间,几个孩子的态度就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但却并不是朝好的方向变化。
起初,他们惦记着跟刘建军求学,所以都还装模作样的劳作着,但发现没人管他们后,这兄弟三人就开始偷懒了。
甚至发展到第三天的时候,他们仨几乎全程都是躲在一边歇息,连样子都不装了。
李贤觉得这没有任何意义,但刘建军说就这样放着不管。
于是,李贤也就不管他们了。
第四天清早,李贤刚把几个孩子送到南院,刘建军就遣人送来了消息:上官婉儿来了,让他过去。
李贤心里一震,想起刘建军的交代,便找了个借口让绣娘领着长信去升平坊买零嘴,自己则是来到了刘建军的院子里。
刘建军和上官婉儿似乎也刚到,刘建军见到李贤过来,连忙招呼:“贤子,来,坐。”
实际上李贤这会儿是有点尴尬的。
他是知道刘建军把上官婉儿叫来做什么的,他觉得这个时候自己在这里,会不会有点不好。
上官婉儿似乎也对李贤的到来很惊诧,一脸羞恼的瞪了刘建军一眼,然后紧咬着下唇看向李贤:“沛王殿下,可否劳烦您先离开一会儿……”
“别,贤子这会儿得在这里。”刘建军大大咧咧坐在上官婉儿对面,“有的事儿得让贤子知道。”
李贤听刘建军这么说,也就一屁股坐了下来。
刘建军则是继续调笑的看着上官婉儿,说:“上官姑娘比我想象中的蠢一些,晚来了几天。”
“我……我早就看出来了!”上官婉儿瞪了刘建军一眼。
眉目间有些羞恼。
“噢!害羞了!”刘建军露出一副夸张的恍然大悟表情,又揶揄:“那你干脆直接拖到赌约快结束的那天再过来呗?”
“我不愿被你看轻!”
上官婉儿倔强的扬起下巴,像是在坚持她最后的骄傲。
李贤心想刘建军真是太可恶了。
“行,那咱们也废话不多说,先说说这段时间武后在朝中做了哪些安排吧。”刘建军说完,又看向李贤:“贤子,你也听着,权谋这东西你可以不学,但得懂,在这方面你母后绝对是最好的老师。”
李贤心里一凛,原来这才是刘建军让自己过来的原因,于是连忙正襟危坐。
上官婉儿则是开口说道:“武后先是下令,给皇室宗族的人加封……”
“这点可以跳过。”刘建军直接打断。
上官婉儿顿了顿,接着老老实实的说:“随后,调整了整个宰相班底,将老臣刘仁轨升至了正二品左仆射,随后又将几位刚刚提拔上来的新宰相,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升为同中书门下三品……”
上官婉儿话还没说完,刘建军就看向李贤,解释道:“提拔新宰相就不用说了,你母后这是在朝中扶持自己的势力。
“至于刘仁轨,这是先帝时期的老臣,你母后把他抬到实权地位最高的正二品,肯定还会有后续手段直接将他一步架空,但短期内应该不会动他。
“上官姑娘,你接着说。”
上官婉儿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还有裴炎,从门下侍中调任中书令,同时,做了一个最大的调整,将宰相集体议政的政事堂,由门下省搬到了中书省。”
这次,刘建军又打断:“贤子,这一步很关键!”
李贤不解:“门下侍中和中书令都是三品官,地位平等,这种调整有什么意义呢?”
刘建军则是解释道:“咱大唐原本的宰相制是实行三省制,中书省出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政令在执行之前,由门下省把最后一道关,所以宰相们才把政事堂设在门下省。”
李贤点头。
刘建军继续说:“但很显然,随着大唐逐渐发展,政务越来越繁杂,中书省的谋议、出令权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你母后这时候把政事堂从门下省移到中书省,这无形中就进一步加强了中书省的权利。
“再说裴炎这个人,当初是你母后提拔上来的,对吧?”
李贤点头。
当初审理太子风化案的两位宰相之一就是他。
“你母后把裴炎调任中书令,每次宰相们开会都是由他主持,无形中,就让裴炎成了首席宰相,这样,你懂了吧?”
李贤心中一凛。
他不蠢。
宰相群体的权力都集中到了中书省,裴炎又成了中书令,而他又是母后的人。
所以……
母后彻底掌控了大唐的宰相班底。
只是几个政权的调整,就达成了这么恐怖的成果,李贤头一次感受到武后有多么恐怖。
此时的李贤心里只有庆幸,庆幸自己有刘建军帮助。
同时,他也对上官婉儿高看了一眼。
上官婉儿通过这些事情,就能看出李显必败,无疑也是极为聪明的人。
刘建军则是看向上官婉儿,说:“接着说,武后接下来应该就是掌控兵权了吧?至少中央禁军得拿下吧?”
上官婉儿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说:“还没开始!若真等到武后做出那一步我才找来,你岂不是要认为我愚蠢至极?”
李贤又沉默了。
他发现自己不管是跟刘建军比,还是跟上官婉儿比,都显得愚笨了许多。
刘建军从父皇遗诏颁布下来的那天,就已经看到了今天这样的结果,而上官婉儿,在看到朝中宰相班底变动的时候就看出了李显必败,更是猜到武后接下来要掌控兵权。
但自己,若非刘建军解释,甚至连母后为何调整宰相班底都没看出来。
“行吧。”刘建军似乎还有点意犹未尽。
而上官婉儿这会儿则是迟疑问道:“你打算怎么做?”
“什么打算怎么做?”
“武后肯定会逼迫陛下让位,你是打算在那时候动手吗?”
“你发癫啊?那会儿武后把朝中官员都握在手上,中央禁军也全都听她调令,这时候谁动谁死!”刘建军没好气的白了上官婉儿一眼。
“那你打算如何做?”
“等。”刘建军拍了拍屁股站起来,转头看向李贤:“行了,贤子,你先出去吧。”
李贤一愣。
“还愣着干啥?接下来我要干的事儿你又不是不会!”
李贤瞬间意识到刘建军要干什么,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站起身,却发现上官婉儿也是一脸绯红。
“刘……刘……”上官婉儿紧咬着下唇。
但刘建军忽然伏低身子,在上官婉儿的惊呼声中搂住了她的腰,然后一口咬住了上官婉儿的唇。
“这小嘴,老早就想亲一口了。”
李贤觉得自己是该回避了。
……
李贤甚至怀疑刘建军推测错了。
但这三天,李贤倒是每天都把李光顺他们往刘建军那块田地里送,送完,还特意找了个奴仆盯着他们,要是他们敢提前离开,就让奴仆汇报给自己。
三天的时间,几个孩子的态度就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但却并不是朝好的方向变化。
起初,他们惦记着跟刘建军求学,所以都还装模作样的劳作着,但发现没人管他们后,这兄弟三人就开始偷懒了。
甚至发展到第三天的时候,他们仨几乎全程都是躲在一边歇息,连样子都不装了。
李贤觉得这没有任何意义,但刘建军说就这样放着不管。
于是,李贤也就不管他们了。
第四天清早,李贤刚把几个孩子送到南院,刘建军就遣人送来了消息:上官婉儿来了,让他过去。
李贤心里一震,想起刘建军的交代,便找了个借口让绣娘领着长信去升平坊买零嘴,自己则是来到了刘建军的院子里。
刘建军和上官婉儿似乎也刚到,刘建军见到李贤过来,连忙招呼:“贤子,来,坐。”
实际上李贤这会儿是有点尴尬的。
他是知道刘建军把上官婉儿叫来做什么的,他觉得这个时候自己在这里,会不会有点不好。
上官婉儿似乎也对李贤的到来很惊诧,一脸羞恼的瞪了刘建军一眼,然后紧咬着下唇看向李贤:“沛王殿下,可否劳烦您先离开一会儿……”
“别,贤子这会儿得在这里。”刘建军大大咧咧坐在上官婉儿对面,“有的事儿得让贤子知道。”
李贤听刘建军这么说,也就一屁股坐了下来。
刘建军则是继续调笑的看着上官婉儿,说:“上官姑娘比我想象中的蠢一些,晚来了几天。”
“我……我早就看出来了!”上官婉儿瞪了刘建军一眼。
眉目间有些羞恼。
“噢!害羞了!”刘建军露出一副夸张的恍然大悟表情,又揶揄:“那你干脆直接拖到赌约快结束的那天再过来呗?”
“我不愿被你看轻!”
上官婉儿倔强的扬起下巴,像是在坚持她最后的骄傲。
李贤心想刘建军真是太可恶了。
“行,那咱们也废话不多说,先说说这段时间武后在朝中做了哪些安排吧。”刘建军说完,又看向李贤:“贤子,你也听着,权谋这东西你可以不学,但得懂,在这方面你母后绝对是最好的老师。”
李贤心里一凛,原来这才是刘建军让自己过来的原因,于是连忙正襟危坐。
上官婉儿则是开口说道:“武后先是下令,给皇室宗族的人加封……”
“这点可以跳过。”刘建军直接打断。
上官婉儿顿了顿,接着老老实实的说:“随后,调整了整个宰相班底,将老臣刘仁轨升至了正二品左仆射,随后又将几位刚刚提拔上来的新宰相,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升为同中书门下三品……”
上官婉儿话还没说完,刘建军就看向李贤,解释道:“提拔新宰相就不用说了,你母后这是在朝中扶持自己的势力。
“至于刘仁轨,这是先帝时期的老臣,你母后把他抬到实权地位最高的正二品,肯定还会有后续手段直接将他一步架空,但短期内应该不会动他。
“上官姑娘,你接着说。”
上官婉儿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还有裴炎,从门下侍中调任中书令,同时,做了一个最大的调整,将宰相集体议政的政事堂,由门下省搬到了中书省。”
这次,刘建军又打断:“贤子,这一步很关键!”
李贤不解:“门下侍中和中书令都是三品官,地位平等,这种调整有什么意义呢?”
刘建军则是解释道:“咱大唐原本的宰相制是实行三省制,中书省出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政令在执行之前,由门下省把最后一道关,所以宰相们才把政事堂设在门下省。”
李贤点头。
刘建军继续说:“但很显然,随着大唐逐渐发展,政务越来越繁杂,中书省的谋议、出令权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你母后这时候把政事堂从门下省移到中书省,这无形中就进一步加强了中书省的权利。
“再说裴炎这个人,当初是你母后提拔上来的,对吧?”
李贤点头。
当初审理太子风化案的两位宰相之一就是他。
“你母后把裴炎调任中书令,每次宰相们开会都是由他主持,无形中,就让裴炎成了首席宰相,这样,你懂了吧?”
李贤心中一凛。
他不蠢。
宰相群体的权力都集中到了中书省,裴炎又成了中书令,而他又是母后的人。
所以……
母后彻底掌控了大唐的宰相班底。
只是几个政权的调整,就达成了这么恐怖的成果,李贤头一次感受到武后有多么恐怖。
此时的李贤心里只有庆幸,庆幸自己有刘建军帮助。
同时,他也对上官婉儿高看了一眼。
上官婉儿通过这些事情,就能看出李显必败,无疑也是极为聪明的人。
刘建军则是看向上官婉儿,说:“接着说,武后接下来应该就是掌控兵权了吧?至少中央禁军得拿下吧?”
上官婉儿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说:“还没开始!若真等到武后做出那一步我才找来,你岂不是要认为我愚蠢至极?”
李贤又沉默了。
他发现自己不管是跟刘建军比,还是跟上官婉儿比,都显得愚笨了许多。
刘建军从父皇遗诏颁布下来的那天,就已经看到了今天这样的结果,而上官婉儿,在看到朝中宰相班底变动的时候就看出了李显必败,更是猜到武后接下来要掌控兵权。
但自己,若非刘建军解释,甚至连母后为何调整宰相班底都没看出来。
“行吧。”刘建军似乎还有点意犹未尽。
而上官婉儿这会儿则是迟疑问道:“你打算怎么做?”
“什么打算怎么做?”
“武后肯定会逼迫陛下让位,你是打算在那时候动手吗?”
“你发癫啊?那会儿武后把朝中官员都握在手上,中央禁军也全都听她调令,这时候谁动谁死!”刘建军没好气的白了上官婉儿一眼。
“那你打算如何做?”
“等。”刘建军拍了拍屁股站起来,转头看向李贤:“行了,贤子,你先出去吧。”
李贤一愣。
“还愣着干啥?接下来我要干的事儿你又不是不会!”
李贤瞬间意识到刘建军要干什么,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站起身,却发现上官婉儿也是一脸绯红。
“刘……刘……”上官婉儿紧咬着下唇。
但刘建军忽然伏低身子,在上官婉儿的惊呼声中搂住了她的腰,然后一口咬住了上官婉儿的唇。
“这小嘴,老早就想亲一口了。”
李贤觉得自己是该回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