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忽然就沉默了。
作为皇子,他当然知道围在自己王府门口的羽林军是做什么的。
圣人病危,是大唐政权最容易动荡的时候,羽林军需要确保皇权平稳过渡至太子李显,监控在京的大唐宗室就成了必要之举。
他们并非针对自己,只是历来的规矩使然。
“父皇……身体不行了吗……”
虽然在这之前,李贤就已经对自己父皇殡天这件事儿有了心理准备,但当这一天近在眼前的时候,李贤心里还是升起一阵彷徨。
以及无所适从。
他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李贤脑海里闪过一些模糊的画面:幼时被父皇有力的大手抱起,放在膝头听他讲《尚书》;稍大些,在宫苑中练习骑射,父皇远远投来的审视目光……
还有,那场谋逆案后,父皇看向他时,眼中那复杂难辨的失望与痛惜,以及数天前所见到的那张苍老的面容。
但独独没有去想父皇死后那张空悬的、至高无上的帝位。
让李贤回过神来的,是刘建军忽然轻拍在他肩头的手。
刘建军将凳子挪到了李贤身边,说:“贤子,虽然我能理解你阿爷马上就要没了这事儿挺让你揪心的,但我还是得跟你说个重要的事儿。”
李贤勉强笑了笑:“没事,你说。”
刘建军将李贤的肩头掰正,双眼认真的盯着李贤:“现在你阿爷、大唐的皇帝马上就要咽气了,这叫什么?这叫权力真空,叫改天换地!
“外面全都是暗潮涌动,是人是鬼都举起了刀叉,准备分食那即将到来的权力巨潮。
“现在不是哭你阿爷的时候,也不是琢磨怎么当孝子贤孙的时候,你得立刻、马上,搞清楚两件事!”
感受到刘建军语气中的严肃,李贤强定心神,郑重道:“刘建军,你说,我听着。”
“第一,宫里的确切消息!你父皇到底怎么样了?咽气了没有?显子那边有什么动静?还有你母后!”
刘建军提到“你母后”这三个字时刻意加重了语气,“她是什么态度?是稳坐钓鱼台,还是已经雷霆出手了?这些消息,比金子还贵!
“但现在沛王府只进不出,我需要你想一个办法,获得这些消息。”
李贤点头道:“这些事情太平可以帮忙,她是女眷,又最受母后宠爱,可以自由出入皇宫。”
“嗯,这事儿你想办法让太平去办,但注意,以一个儿子关心父皇的态度去办,哪怕是打探来的消息零零碎碎也不要紧,最重要的是第二件事。”
刘建军脸上出现凝重之色:“必须,务必!让上官婉儿来沛王府一趟。”
“上官婉儿?”李贤愕然。
“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显子应该会被你父皇立为新皇,我担心这个节骨眼上她会叛变,到时候她无论是偏向你母后那边,还是显子那边,对我们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让她来沛王府一趟,我需要帮她坚定一下立场。”
李贤点头。
……
沛王府被羽林军封锁,李贤和王府中的人没办法出王府,所以李贤只能亲自出面,让一位羽林军将太平叫到府上来。
父皇病重的消息显然也被太平知晓了,太平来的时候,脸上再没了往日的欢乐,李贤同样也没有心情说安慰她的话,只是让她帮忙探听一下皇宫之中的消息,以及转达刘建军让上官婉儿来王府的事儿,便草草结束了这次见面。
等到下午,暮色袅袅,太平终于回来了。
是一个人,上官婉儿并没有跟她一起。
“父皇的风疾复发了,虚弱的起不来床,眼睛也看不见东西,丸散针膏无用,三兄被叫到了父皇殿前,母后衣不解带的侍奉在父皇身边,紫宸殿里到处都是汤药的味道,侍医们来了一拨又一拨……
“几位宰相跪在殿外,父皇似乎是要准备草拟诏书……”
说着说着,太平就痛哭流涕了起来。
李贤心里也是一阵悲切。
虽然太平只是寥寥数句,但李贤知道,自己的父皇或许真要不行了。
李贤伸手,将太平揽在怀里,轻抚她的后背安抚。
好一会儿,太平的情绪才逐渐平复。
李贤想起刘建军的叮嘱,又问道:“那上官婉儿呢?”
“我把王兄找她的事转达了,她只是告诉我说,等到时机合适,她会来找王兄的。”
……
送走了太平,李贤情绪低落的来到了刘建军的院子,将太平的话一五一十的转告。
听完后的刘建军皱着眉头,似乎在思考什么很麻烦的事。
李贤问他:“怎么了?”
“你母后那边应该没什么问题,显子应该也会正常继位,但上官婉儿那娘们儿……”刘建军又揉了揉眉心。
李贤知道刘建军应该是在说上官婉儿没有随着太平一起过来的事儿,试探道:“或许只是宫中事多,她抽不开身呢?毕竟她要潜伏在母后身边,如今正是紧要关头,她若是贸然出宫,定会令母后猜忌。”
“但愿如此吧。”刘建军轻叹。
“那……我们现在该做什么?”李贤心里有些担忧。
“还是等。”刘建军突然笑了笑,说:“别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现在的一切都还在我的掌控之中。”
李贤不解,但他相信刘建军。
……
因为沛王府被监控的关系,接下来的时间,李贤和刘建军都没能出去。
一天过去了,上官婉儿没有来。
又是一天过去了,上官婉儿还是没有来。
第三天,上官婉儿依旧没有来。
但高宗皇帝驾崩了。
与高宗皇帝驾崩的消息同时传来的,还有高宗皇帝的遗诏:
【天下至大,宗社至重,执契承祧,不可暂旷。皇太子可于柩前即皇帝位,其服纪轻重,宜依汉制。以日易月,于事为宜。园陵制度,务从节俭。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①
李贤心里一阵空荡荡。
父皇终究还是驾崩了,李显也登上了皇位。
他心里不解,难道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吗?
他记得刘建军说过自己不会和李显对上,但现在,李显已经受遗诏命直接在灵柩前登基,成为了大唐的新一任皇帝,自己再想登极,又怎么可能不和李显对上呢?
还有母后。
她不是一直图谋大宝吗?
为何她也坐视李显登基?
还有上官婉儿,她为何没来沛王府?
真的只是忙碌吗?
王府外还有羽林军封禁,李贤不得而知。
但第四天,上官婉儿终于来了。
……
作为皇子,他当然知道围在自己王府门口的羽林军是做什么的。
圣人病危,是大唐政权最容易动荡的时候,羽林军需要确保皇权平稳过渡至太子李显,监控在京的大唐宗室就成了必要之举。
他们并非针对自己,只是历来的规矩使然。
“父皇……身体不行了吗……”
虽然在这之前,李贤就已经对自己父皇殡天这件事儿有了心理准备,但当这一天近在眼前的时候,李贤心里还是升起一阵彷徨。
以及无所适从。
他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李贤脑海里闪过一些模糊的画面:幼时被父皇有力的大手抱起,放在膝头听他讲《尚书》;稍大些,在宫苑中练习骑射,父皇远远投来的审视目光……
还有,那场谋逆案后,父皇看向他时,眼中那复杂难辨的失望与痛惜,以及数天前所见到的那张苍老的面容。
但独独没有去想父皇死后那张空悬的、至高无上的帝位。
让李贤回过神来的,是刘建军忽然轻拍在他肩头的手。
刘建军将凳子挪到了李贤身边,说:“贤子,虽然我能理解你阿爷马上就要没了这事儿挺让你揪心的,但我还是得跟你说个重要的事儿。”
李贤勉强笑了笑:“没事,你说。”
刘建军将李贤的肩头掰正,双眼认真的盯着李贤:“现在你阿爷、大唐的皇帝马上就要咽气了,这叫什么?这叫权力真空,叫改天换地!
“外面全都是暗潮涌动,是人是鬼都举起了刀叉,准备分食那即将到来的权力巨潮。
“现在不是哭你阿爷的时候,也不是琢磨怎么当孝子贤孙的时候,你得立刻、马上,搞清楚两件事!”
感受到刘建军语气中的严肃,李贤强定心神,郑重道:“刘建军,你说,我听着。”
“第一,宫里的确切消息!你父皇到底怎么样了?咽气了没有?显子那边有什么动静?还有你母后!”
刘建军提到“你母后”这三个字时刻意加重了语气,“她是什么态度?是稳坐钓鱼台,还是已经雷霆出手了?这些消息,比金子还贵!
“但现在沛王府只进不出,我需要你想一个办法,获得这些消息。”
李贤点头道:“这些事情太平可以帮忙,她是女眷,又最受母后宠爱,可以自由出入皇宫。”
“嗯,这事儿你想办法让太平去办,但注意,以一个儿子关心父皇的态度去办,哪怕是打探来的消息零零碎碎也不要紧,最重要的是第二件事。”
刘建军脸上出现凝重之色:“必须,务必!让上官婉儿来沛王府一趟。”
“上官婉儿?”李贤愕然。
“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显子应该会被你父皇立为新皇,我担心这个节骨眼上她会叛变,到时候她无论是偏向你母后那边,还是显子那边,对我们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让她来沛王府一趟,我需要帮她坚定一下立场。”
李贤点头。
……
沛王府被羽林军封锁,李贤和王府中的人没办法出王府,所以李贤只能亲自出面,让一位羽林军将太平叫到府上来。
父皇病重的消息显然也被太平知晓了,太平来的时候,脸上再没了往日的欢乐,李贤同样也没有心情说安慰她的话,只是让她帮忙探听一下皇宫之中的消息,以及转达刘建军让上官婉儿来王府的事儿,便草草结束了这次见面。
等到下午,暮色袅袅,太平终于回来了。
是一个人,上官婉儿并没有跟她一起。
“父皇的风疾复发了,虚弱的起不来床,眼睛也看不见东西,丸散针膏无用,三兄被叫到了父皇殿前,母后衣不解带的侍奉在父皇身边,紫宸殿里到处都是汤药的味道,侍医们来了一拨又一拨……
“几位宰相跪在殿外,父皇似乎是要准备草拟诏书……”
说着说着,太平就痛哭流涕了起来。
李贤心里也是一阵悲切。
虽然太平只是寥寥数句,但李贤知道,自己的父皇或许真要不行了。
李贤伸手,将太平揽在怀里,轻抚她的后背安抚。
好一会儿,太平的情绪才逐渐平复。
李贤想起刘建军的叮嘱,又问道:“那上官婉儿呢?”
“我把王兄找她的事转达了,她只是告诉我说,等到时机合适,她会来找王兄的。”
……
送走了太平,李贤情绪低落的来到了刘建军的院子,将太平的话一五一十的转告。
听完后的刘建军皱着眉头,似乎在思考什么很麻烦的事。
李贤问他:“怎么了?”
“你母后那边应该没什么问题,显子应该也会正常继位,但上官婉儿那娘们儿……”刘建军又揉了揉眉心。
李贤知道刘建军应该是在说上官婉儿没有随着太平一起过来的事儿,试探道:“或许只是宫中事多,她抽不开身呢?毕竟她要潜伏在母后身边,如今正是紧要关头,她若是贸然出宫,定会令母后猜忌。”
“但愿如此吧。”刘建军轻叹。
“那……我们现在该做什么?”李贤心里有些担忧。
“还是等。”刘建军突然笑了笑,说:“别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现在的一切都还在我的掌控之中。”
李贤不解,但他相信刘建军。
……
因为沛王府被监控的关系,接下来的时间,李贤和刘建军都没能出去。
一天过去了,上官婉儿没有来。
又是一天过去了,上官婉儿还是没有来。
第三天,上官婉儿依旧没有来。
但高宗皇帝驾崩了。
与高宗皇帝驾崩的消息同时传来的,还有高宗皇帝的遗诏:
【天下至大,宗社至重,执契承祧,不可暂旷。皇太子可于柩前即皇帝位,其服纪轻重,宜依汉制。以日易月,于事为宜。园陵制度,务从节俭。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①
李贤心里一阵空荡荡。
父皇终究还是驾崩了,李显也登上了皇位。
他心里不解,难道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吗?
他记得刘建军说过自己不会和李显对上,但现在,李显已经受遗诏命直接在灵柩前登基,成为了大唐的新一任皇帝,自己再想登极,又怎么可能不和李显对上呢?
还有母后。
她不是一直图谋大宝吗?
为何她也坐视李显登基?
还有上官婉儿,她为何没来沛王府?
真的只是忙碌吗?
王府外还有羽林军封禁,李贤不得而知。
但第四天,上官婉儿终于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