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公府迎来了旧客,李靖换了衣裳出去相迎,李觉跟在父亲身边,在父亲喊了一声“师傅”之后,小家伙奶声奶气喊了一声“师公”。
没人不喜欢萌娃,何况李觉那双桃花眼,看狗都深情,直接攻陷了李靖,李觉“投怀送抱”,李靖破天荒的没有拒绝。
李觉第一次见到老虎,两只眼睛直冒桃心。
太谄媚了,李承乾表示没眼看,都不知道随了谁。
“殿下,今日可要留饭?”
“晚些时候还要去舅父家里,在师傅这里用了饭时间有些晚了。”
李靖笑了笑,知道太子的尿性,摸完老虎去吓猞猁,在府中留饭的可能性不大。
长孙无忌心思太深,过府不留饭,只怕那老狐狸多心,太子有太子的考量。
当然,知道是一回事儿,该问还是得问。
“师公,等我长大了,我也养寅将军。”
李靖笑着看向李觉,没有直接告诉李觉,李觉将来的身份不允许养这些东西。
“人居于闹市,禽兽相聚山林。圈禽兽与闹市,有违自然造化。”
“违了造化?”李觉思索片刻,向李靖询问:“师公的意思,养寅将军是一种不好的行为,那师公为何要养?”
李靖道:“老臣是半隐之人,隐者心在山林,大隐在世,所以臣可以养。雍王在朝,非是隐者,养寅将军违了造化,会招来是非的。”
李觉恍然大悟,抱着李靖的脖子道:“那我不养了,我要是想寅将军,就来师公这里。”
李承乾含笑上前,点了下李觉脑门:“你师公的教诲,可千万要记在心里。”
“阿耶放心,我都记下了。”
“殿下不参加中朝,整日到处乱逛,陛下竟然能许了殿下,奇了这是。”
李承乾抿嘴轻笑,这种阴诡事儿,不好让李觉听到。
“此事说来话长,一时半会说不清楚,有时间了再聊。”
李靖看了眼怀里的肉墩子,心下了然。
李觉一双眼睛是长到了老虎身上,李靖抱着小孩儿上前,大佬护驾,李觉也体验了一把撸老虎的乐趣。
卫国公府撸完老虎,李承乾的马车转向国舅府。
得知李承乾带着李觉过来,长孙无忌不慌不忙从书房出来,同时不忘吩咐下人备膳。
李觉是个社牛,看到长孙无忌,直接迈着小短腿儿扑了上去。
长孙无忌一把将人抱起来,李觉照例在舅公脸上“吧唧”了一口。
“舅公,穆穆好想你。”
长孙无忌笑呵呵道:“有多想?”
李觉到:“每天都想,舅公之前每天都去我家看我,现在好几天都没去了。”
长孙无忌笑笑,心下暗道:东宫运作起来,詹士府动了太子詹士才有用,关于太子詹事为啥不去东宫报到,这不得问太子?
“再有数日,你就天天能看到舅公了。”
李承乾暗道:这狗腿的样子,怪不得上到皇帝,下到宫里的老内侍,都能被李觉哄得团团转。
“殿下的意思,再有数日,您要为陛下分忧?”
李承乾笑道:“做臣子的,为陛下分忧是本分。陛下开了金口,我也不敢违逆。”
长孙无忌点头,郁闷了这么久,总算有一件能让他心情舒畅些的事情了。
“陛下肯让殿下参与朝政,说明陛下看重殿下,殿下莫要让陛下失望才是。”
李承乾点头应下,看了眼还在长孙无忌身上当挂件儿的李觉,突然发现这个儿子也不像他,他可没这么社牛,李觉这小子,是个人都能黏上去。
“舅公,我能去看看猞猁吗?”
长孙无忌抱着小孩儿,语气温和的问:“穆穆想猞猁,还是想舅公?”
李觉不假思索回话:“那当然是想舅公,舅公会抱我,还会陪我玩儿,猞猁最多看一眼,说不定还要凶我。猞猁凶不凶舅公?”
长孙无忌思索片刻回答:“凶,那只猞猁谁都凶。”
“这样啊!那猞猁真的好坏啊!它凶舅公,我去凶它,我可厉害了。”
大人沾染在世俗之中,十句话有七句假,甚至一句真的都没有,稚子懵懂,说出来的话最动人心。
李承乾默默在心底给李觉点了个赞:这孩子,不仅是个社交恐怖分子,情商还不低啊!
“好,舅公带穆穆去看猞猁。”
李承乾细细打量着所见诸景,这还是他第一次,认真去打量着国舅府的一草一木。沿着抄手游廊一路走过去,经过垂花门,就是国舅府的后花园,小桥流水,山丘树林,借地利有序组合,浑然天成,称得上一句巧夺天工。
什么叫做工匠精神?
隔壁那个刷厕所,洗碗搞个七八次,遇到麻烦只会鞠躬的躬匠,也配说工匠精神。
说起工匠精神,还得是咱们大华夏,毕竟很多工程都是和九族、三族、全族挂钩的,马虎不得。
父子两个都是刚撸完老虎的,尚未近前,原本呲牙哈气的猞猁就吓得不停往后退。
李觉双眼发亮,惊呼:“我这么厉害的吗?”
李承乾笑道:“不是你厉害,是咱们刚在卫国公府上摸过寅将军,身上沾染了寅将军的气味,猞猁害怕寅将军。”
“寅将军这么厉害的吗?”
李承乾暗道:那可不,纯阳之体,普通人喝个鹿血面红耳赤,人家整只鹿撸串一点儿事儿没有。除了不会飞,老虎其他的技能点满了。
“《说文解字》中有这么一段:寅将军,山兽之长,故称山君。在宫墙之外,山君又称山神。”
李觉问道:“《说文解字》是什么?”
李承乾思索片刻,向儿子解释:“《说文解字》又称《说文》,是汉代儒学大家许慎编著的一本字典,开创了部首检字法的先河,是一本非常厉害的书。”
“阿耶,你知道的好多哎!”
李觉投射出萌波攻击,眼底满是崇拜。
这双桃花眼,李承乾已经免疫了,只是面带笑意,揉了揉承乾脑袋。
“你想学,阿耶教你,重要一日,你会知道的比阿耶更多。”
这个可能性不大,但不能挫伤孩子积极性。
“听说你已经选了贞观十三年的进,如今的太子冼马裴行俭为为穆穆启蒙?”
没人不喜欢萌娃,何况李觉那双桃花眼,看狗都深情,直接攻陷了李靖,李觉“投怀送抱”,李靖破天荒的没有拒绝。
李觉第一次见到老虎,两只眼睛直冒桃心。
太谄媚了,李承乾表示没眼看,都不知道随了谁。
“殿下,今日可要留饭?”
“晚些时候还要去舅父家里,在师傅这里用了饭时间有些晚了。”
李靖笑了笑,知道太子的尿性,摸完老虎去吓猞猁,在府中留饭的可能性不大。
长孙无忌心思太深,过府不留饭,只怕那老狐狸多心,太子有太子的考量。
当然,知道是一回事儿,该问还是得问。
“师公,等我长大了,我也养寅将军。”
李靖笑着看向李觉,没有直接告诉李觉,李觉将来的身份不允许养这些东西。
“人居于闹市,禽兽相聚山林。圈禽兽与闹市,有违自然造化。”
“违了造化?”李觉思索片刻,向李靖询问:“师公的意思,养寅将军是一种不好的行为,那师公为何要养?”
李靖道:“老臣是半隐之人,隐者心在山林,大隐在世,所以臣可以养。雍王在朝,非是隐者,养寅将军违了造化,会招来是非的。”
李觉恍然大悟,抱着李靖的脖子道:“那我不养了,我要是想寅将军,就来师公这里。”
李承乾含笑上前,点了下李觉脑门:“你师公的教诲,可千万要记在心里。”
“阿耶放心,我都记下了。”
“殿下不参加中朝,整日到处乱逛,陛下竟然能许了殿下,奇了这是。”
李承乾抿嘴轻笑,这种阴诡事儿,不好让李觉听到。
“此事说来话长,一时半会说不清楚,有时间了再聊。”
李靖看了眼怀里的肉墩子,心下了然。
李觉一双眼睛是长到了老虎身上,李靖抱着小孩儿上前,大佬护驾,李觉也体验了一把撸老虎的乐趣。
卫国公府撸完老虎,李承乾的马车转向国舅府。
得知李承乾带着李觉过来,长孙无忌不慌不忙从书房出来,同时不忘吩咐下人备膳。
李觉是个社牛,看到长孙无忌,直接迈着小短腿儿扑了上去。
长孙无忌一把将人抱起来,李觉照例在舅公脸上“吧唧”了一口。
“舅公,穆穆好想你。”
长孙无忌笑呵呵道:“有多想?”
李觉到:“每天都想,舅公之前每天都去我家看我,现在好几天都没去了。”
长孙无忌笑笑,心下暗道:东宫运作起来,詹士府动了太子詹士才有用,关于太子詹事为啥不去东宫报到,这不得问太子?
“再有数日,你就天天能看到舅公了。”
李承乾暗道:这狗腿的样子,怪不得上到皇帝,下到宫里的老内侍,都能被李觉哄得团团转。
“殿下的意思,再有数日,您要为陛下分忧?”
李承乾笑道:“做臣子的,为陛下分忧是本分。陛下开了金口,我也不敢违逆。”
长孙无忌点头,郁闷了这么久,总算有一件能让他心情舒畅些的事情了。
“陛下肯让殿下参与朝政,说明陛下看重殿下,殿下莫要让陛下失望才是。”
李承乾点头应下,看了眼还在长孙无忌身上当挂件儿的李觉,突然发现这个儿子也不像他,他可没这么社牛,李觉这小子,是个人都能黏上去。
“舅公,我能去看看猞猁吗?”
长孙无忌抱着小孩儿,语气温和的问:“穆穆想猞猁,还是想舅公?”
李觉不假思索回话:“那当然是想舅公,舅公会抱我,还会陪我玩儿,猞猁最多看一眼,说不定还要凶我。猞猁凶不凶舅公?”
长孙无忌思索片刻回答:“凶,那只猞猁谁都凶。”
“这样啊!那猞猁真的好坏啊!它凶舅公,我去凶它,我可厉害了。”
大人沾染在世俗之中,十句话有七句假,甚至一句真的都没有,稚子懵懂,说出来的话最动人心。
李承乾默默在心底给李觉点了个赞:这孩子,不仅是个社交恐怖分子,情商还不低啊!
“好,舅公带穆穆去看猞猁。”
李承乾细细打量着所见诸景,这还是他第一次,认真去打量着国舅府的一草一木。沿着抄手游廊一路走过去,经过垂花门,就是国舅府的后花园,小桥流水,山丘树林,借地利有序组合,浑然天成,称得上一句巧夺天工。
什么叫做工匠精神?
隔壁那个刷厕所,洗碗搞个七八次,遇到麻烦只会鞠躬的躬匠,也配说工匠精神。
说起工匠精神,还得是咱们大华夏,毕竟很多工程都是和九族、三族、全族挂钩的,马虎不得。
父子两个都是刚撸完老虎的,尚未近前,原本呲牙哈气的猞猁就吓得不停往后退。
李觉双眼发亮,惊呼:“我这么厉害的吗?”
李承乾笑道:“不是你厉害,是咱们刚在卫国公府上摸过寅将军,身上沾染了寅将军的气味,猞猁害怕寅将军。”
“寅将军这么厉害的吗?”
李承乾暗道:那可不,纯阳之体,普通人喝个鹿血面红耳赤,人家整只鹿撸串一点儿事儿没有。除了不会飞,老虎其他的技能点满了。
“《说文解字》中有这么一段:寅将军,山兽之长,故称山君。在宫墙之外,山君又称山神。”
李觉问道:“《说文解字》是什么?”
李承乾思索片刻,向儿子解释:“《说文解字》又称《说文》,是汉代儒学大家许慎编著的一本字典,开创了部首检字法的先河,是一本非常厉害的书。”
“阿耶,你知道的好多哎!”
李觉投射出萌波攻击,眼底满是崇拜。
这双桃花眼,李承乾已经免疫了,只是面带笑意,揉了揉承乾脑袋。
“你想学,阿耶教你,重要一日,你会知道的比阿耶更多。”
这个可能性不大,但不能挫伤孩子积极性。
“听说你已经选了贞观十三年的进,如今的太子冼马裴行俭为为穆穆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