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找到医疗口罩的供货方了!-《拍抖音:重生打造美女网红天团》

  龚安雄知道司雨的安排:去三亚过春节。

  老板的大奥迪在他手上,闲置。

  公司放假前,壮着胆子找司雨借车,打算开奥迪回老家,村头人前显圣,显摆显摆。

  司雨满口答应,反正车放在湖城也没用,拿去开呗。

  没想到,老板居然舍得把豪车当志愿者车用,这觉悟,比身为退伍军人的他还高。

  龚安雄兴高采烈来到客厅,大声吆喝:“我要去当志愿者,你们谁愿意去?”

  他们七嘴八舌问清楚情况,都要去。

  关在家里好无聊,当志愿者,不仅可以做贡献,还可以出去放风。

  有一位吞吞吐吐小声问:“不会有危险吧?好多医护中标了。”

  “草泥马,你踏马这么怕死?医生都不怕我们还怕?!”

  龚安雄冷眼斜视一眼,呵呵冷笑:

  “我们要是中标了,你和我们一个屋,一样跑不掉。”

  那一位直接傻眼:对呀,大家住一起呢。

  无奈道:“操,我也去,怕个逑。”

  龚安雄正色问:“别勉强,志愿者,要志愿!我们可没强迫你。”

  “我踏马志愿的!心甘情愿!操!快打电话!”

  那人老脸羞红,狠狠抽自己一个耳光,万分后悔羞愧:

  肯定要被嘲笑一辈子,居然想当缩头乌龟......

  --------

  仙涛,纺织产业园。

  曹厂长正在指挥一队从义乌过来的车队卸货。

  车里,是订购的两厂房口罩配件。

  两台叉车,十多名工人,忙得热火朝天。

  安排好装卸工作,曹厂长对身边的产业园马主任说:

  “帮我调60名熟练工过来,我们第二个车间今晚开工。”

  “好!”马主任拍着胸脯回答,问:“你们有多少人被封在里面?”

  “三百多。”

  “欸,真没想到,局势恶化到这个地步。”

  曹厂长感慨道:“幸亏司董打了提前量,不然要拖到春节后。”

  马主任忧心忡忡,压低声音道:“有没有可能,我们也会被封?”

  老曹瞬间僵住,双眼呆滞,愣神:确实有可能。

  仙涛离湖城就100公里,每天有无数人车往来,很容易连带传染。

  转念一想,反正自己也不能离开工厂,管他封不封。

  封也要干活,没叽霸区别。

  拍拍马主任肩膀,大咧咧道:

  “封就封吧,我反正不会走,你快去帮我找人,下午一定要到位。”

  ----------

  湖城,市政府,风波防控指挥部。

  指挥部由一把手赵市长任指挥长,下设宣传小组、交通小组、市场小组、物资保障小组等八个小组。

  此刻,赵市长和各组正、副组长正在开会部署方案。

  一项项命令流水般出炉。

  两小时后,卡在物资保障环节。

  物资保障小组组长,由应急管理局王局长担任。

  他的发言,让会场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普通医疗口罩、N95口罩、防护服,通通告急,库存仅够一天所用。

  “从外面能调多少过来?”赵市长神情严峻。

  王局长艰难道:“每天只能到五万只,远远不够常规消耗,外面也很缺。”

  “我们这里是风口浪尖,让兄弟部门克服一下。”

  王局长心里无奈长叹,回答:

  “周边几个省的物资都被调空大半,他们要留点自己备用。”

  “赶紧采购,去生产厂家拖,来不来得及?”

  “天天都在打电话催,产能跟不上。”

  旁边,宣传组组长的手机屏幕,不停亮起——思雨文化的行政总监高元明。

  开会不能接电话,放在旁边不管。

  两分钟后,一条信息发进来:

  “谢局,我这边有少量医疗物资,需要吗?”

  宣传组组长由文化局谢局长担任,思雨文化的老熟人。

  眼角扫到手机屏幕,当即打了个激灵,天灵盖一麻:医疗物资!

  我操,只要有,哪里还管少还是多!有就行!

  谢局长屁股像着了火一样,焦灼,坐立不安,咬着牙举手说:

  “赵市长,我有个重要电话得接一下。”

  打完汇报,匆忙走出会议室,拨出电话。

  “什么?你们有口罩工厂?还有医疗口罩生产车间?”

  “是的,已经投产了,第一批口罩正在消毒,晚上可以出货。”

  谢局长眼睛瞪的比牛卵还大,惊喜万分:

  思雨文化,不是娱乐公司吗?怎么会有口罩生产线?

  你们真是猴子派来的救兵啊!

  “什么情况,你们厂子在哪里?产能多大?能稳定供货吗?”

  谢局长张嘴一连串问句,如打机关枪一样,激动的手机都拿不稳,打筛子一样。

  五分钟后,挂断电话,兴高采烈返回会议室。

  情急之下,顾不上会议纪律,直接插嘴道:

  “赵市长,找到医疗口罩的供货方了!”

  什么?!!!

  一道晴天霹雳,在会议室里打响,伴随着雷公电母,雷鸣电闪。

  全会议室的官员,心神俱震,齐刷刷把目光投向谢局长,目光热切。

  管文化的谢局长,从哪里搞到的口罩渠道?

  这不是医疗、应急部门的事情吗?

  赵市长目光炯炯,紧紧盯着谢局长,急促问道:“哪里来的货?有多少量?”

  “是思雨文化旗下服装工厂做的医疗口罩,现在可以做到日产量4万片!几天后将达到28万片!”

  “哇~~~!”

  所有与会人员,异口同声、情不自禁发出一声惊叹!

  心里齐刷刷剧烈颤抖:我的天哪,28万片!

  按专家组推算,湖城医疗口罩日用量在50万片左右。

  当下,只能保证10万片需求,缺口高达40万片。

  思雨文化一家,就能解决一大半!

  哪里冒出来这么大的口罩厂家,能生产这么多口罩?

  火辣辣的目光投向谢局长,等他说出答案。

  情急之下,赵市长和王局长忍不住直接站起来,异口同声:“28万片?确定吗?”

  “确定!最快明天晚上交货!”

  谢局长没等他俩继续问,急匆匆道:“我让厂家代表过来了,正在路上赶,十分钟后就到。”

  赵市长缓缓坐下,欣慰道:“好,好,快说说情况。”

  谢局长娓娓道来:

  思雨文化搞直播带货时,卖出大量口罩,一两百万片的销售需求。

  他家旗下刚好有家服装厂,做汉服的,在仙涛纺织产业园有厂房。

  有天时地利之便,便在12月份开了两条一次性口罩生产线,制作口罩给公司直播带货销售。

  形势日趋严峻时,口罩消耗量剧增,公司加码口罩生产线,扩建到十条生产线。

  同时,预判到有医疗口罩需求,办理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和无菌生产车间。

  本来只是无心之举,只订购了一条医疗口罩生产线,没想到,形势急转直下。

  公司付出巨资,临时加购三条医疗生产线,用最快速度安装施工。

  第一批一条生产线已于前天开工生产,明晚可供货。

  第二批三条生产线明天晚上开工生产,四天后可供货。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谢局长趁等待高元明的功夫,把了解的情况大概描述一遍。

  赵市长心里这个爽啊,恨不得把司雨拽到面前说谢谢。

  他认识司雨,打过好几次交道。

  去思雨文化考察时见过,在楚商大会见过,还和司雨肩并肩一起给大米总部剪彩。

  及时雨,真是天降及时雨。

  好大的魄力,好敏锐的嗅觉,居然在风波刚有苗头就加码生产。

  帮了湖城大忙。

  说明湖城有大运气,定能抗过这波灾祸。

  没讨论多久,高元明到了,气喘吁吁站在会议室门口。

  没工夫寒暄,简单打过招呼后,高元明简明扼要描述情况:

  “现在,我司仙涛工厂已有两个车间共20条普通一次性口罩生产线。

  一个小时产量12万片,三班倒的话,一天最多可开工20小时,日产量240万片。”

  “无菌车间慢一点,一条线刚投产,明晚出货。第二批三条线要迟四天。”

  “生产线全部就位后,一个小时产量1万四千片,最高日产量28万片。”

  “以上说的数字是理想状态情况,如果有人员缺口,产量会打折。”

  赵市长如释重负,浑身麻酥酥的,好舒爽。

  熬过这几天,四天后,每日都有稳定28万片的口罩供应。

  口罩这一块,基本上妥了......

  兴奋表扬道:“好!好!你们思雨文化帮了大忙!立了大功!”

  应急局王局长则眨巴着眼睛问:“你们还能再加生产线吗?”

  高元明马上回答:

  “我们无菌车间已经做好,再加生产线只需要订购生产设备就行,大概要一周左右。”

  “司董说,只要湖城需要,我们可以随时增加生产线。”

  司雨不敢一次性订购太多条医用口罩生产线。

  这玩意平常需求量不高,都有稳定的供货商和渠道,招标采购。

  厂家一般只开一条生产线,零敲碎打生产,没有开很多生产线的厂家。

  如果突兀订购多条生产线,投资要大几百万,不合常理,不好解释动机。

  只能层层加码,逐步扩大生产线。

  最麻烦的环节是做无菌车间,耗时比较长,无菌车间已经到位。

  如果要加生产线,直接往车间里增加设备,快许多。

  十条线,开足马力三班倒生产,日产量可达80万片。

  不仅可以满足湖城需要,还能支援全国。

  加生产线的要求,最好由湖城政府提,这样才显得顺理成章,不引人注目和怀疑。

  果不其然,王局长想到这一层了。

  听到高元明的表态,一脸兴奋问:

  “能不能帮忙再开医疗口罩生产线,和一条防护服生产线?”

  “口罩生产线肯定可以开,但防护服我不太清楚,得请示司董。”

  要聊的东西太多,赵市长给其他组散会,留下物资组、谢局长,和高元明慢慢聊。

  高元明接通司雨语音,放在桌子上,相当于开远程多人语音会议。

  细聊一小时后,指挥部把仙涛工厂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心里的大石头彻底落地。

  赵市长安排王局长当仙涛工厂项目对接人,把仙涛工厂当战略级物资基地保护。

  让仙涛县政府,不惜一切代价,配合并保证工厂生产。

  还把高元明、曹厂长加入物资供应小组,开出绿色通行证,可以自由进出湖城,保证物资供应。

  赵市长感慨道:“司董,谢的话我就不说了,等风波过去,等你回来,我给思雨文化请功。”

  司雨谦虚回答:“不用请功,这是咱们湖城企业应该做的,只要政府需要,我们无条件尽全力配合。”

  赵市长斟酌道:

  “您这边方便开一条防护服生产线吗?目前的存量已经捉襟见肘,万一时间拉长.......”

  司雨等的就是这句话,当即表态:“没问题!我马上安排人手订购生产线!”

  “一条生产线要多少投资?”

  司雨回答:“100万左右,日产5000件。”

  一听投资这么大,赵市长不吭声了。

  人家是企业,没有义务为风波投资这么大,等风波过去,这条线多半将闲置荒废,损失巨大。

  司雨知道他在顾虑什么,在电话里面把胸脯拍的砰砰作响:

  “赵市长,您不用考虑我这边的投资,只要湖城需要我就上!”

  “风波当前,齐心协力、共克时艰最重要。”

  “什么投资、成本、回款,您统统不用管,您只管说话!”

  这觉悟,这态度,这思想高度......

  赵市长心里好暖和:湖城出了个司雨,幸运啊,天佑湖城。

  聊完物资,司雨提个请求:

  “赵市长,我们公司有一批业务骨干留在湖城。”

  “其中包括专业制作人员和楚江传媒的多名新闻达人。”

  “我想申请给咱们公司几个宣传组名额,我们想拍些正能量、主旋律、接地气的新闻类作品,鼓舞市民士气。”

  兹事体大,牵涉到宣传、防控、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赵市长没轻易答应,让司雨等消息。

  司雨的请求一层层汇报上去,一直报到省文化厅、宣传部和指挥总部。

  两名大员碰头商量后,给思雨文化一个宣传小组的临时编制:

  七个人名额,配新闻组通行证。

  这个临时编制可不得了,是全市唯一一家非官方新闻机构的新闻通行证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