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秦氏腾飞,一步步!-《北有仙族:其名为秦!》

  ……

  “那两位,可走了?”

  肃穆大殿之上,秦明翰的声音,回荡于大殿,那威压而又厚重之感,仿佛不似人间之声……

  神圣而又庄重,带着不可违抗的语调!

  让人感到一阵窒息!

  或许是大秦兴盛,王气越发浓郁,进而让秦明翰的气势,早已不似寻常道基那般简单……

  王木道则,先王后木,王道凌驾于木道之上!

  在大秦国运加持之下,秦明翰正在以一种,超过常理的修行速度,境界年年递增……

  或许——

  待大秦历百年之时,便是他晋升结丹之日,也是他作为第二任秦皇,圆满退位之时……

  甚至在王木道则的领悟上,比起当年的秦戮,都要更加深厚!

  “是,吾皇。”

  “玄剑真君与破元真君,刚刚离开了北陆,第一批入住中土的先遣队,也已经一同前往……”

  闻言——

  秦明翰看向第三任韩非子,眼中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道:

  “商鞅一案,处理的如何了?”

  “回吾皇话,商鞅一案,已经彻查清楚,根据罗网传回的讯息来看,当年大周势力……”

  “夏商道院中的夏家与商家,并未彻底灭亡。”

  “当商家得知商鞅,已经位居我朝六学之一,便派人与商鞅暗通款曲,从中获利甚多……”

  “已经交由万兵真人,前往镇压。”

  “现已将商家、夏家尽数诛灭,这是此次所得的两件重宝,因其内蕴含气运大道……”

  “故而将其,献于吾皇。”

  说罢,韩非子恭敬一礼,随后一枚卷轴与一座小鼎,便来到了秦明翰身前,其中蕴含的道则之力……

  透露着一股非比寻常的气运!

  甚至秦明翰从中,感受到了王气的存在……

  两件法宝乃四阶上品法宝,无限接近于五阶通天灵宝,随着灵力催动,顿时小鼎胀大……

  化为一尊,古朴至极的九图宝鼎!

  正是夏家的祖传法宝:九州鼎!

  而另外一件卷轴,徐徐展开,画面精美,山水化形,美轮美奂之间,仿佛其中的景色,都活了过来!

  正是商家祖传法宝:万里山河图!

  同样也是件四阶上品法宝,无限接近于五阶,通天灵宝的存在……

  秦明翰查看两物,好似珍宝般,轻轻抚摸,他当然知道这两件宝贝的来历,也知晓夏商道院的背景……

  早在近三万年前,夏氏便已经存在了,根据大周史料记载,夏氏建立大夏国……

  随人族先辈,开疆拓土,建立国度!

  而第一位夏王的本命法宝,便是这九洲鼎,后来夏王死后,这鼎便一直镇压夏王朝气运……

  直到后来,商氏崛起!

  夏氏逐渐没落,便主动禅位与商氏……

  后商氏效仿夏王做法,以第一任商王本命法宝,万里山河图,作为镇国之国……

  直到一万年前,人族向北陆开拓。

  最后一位商王战死后,便传位给了第一位周王,而夏商两家,则组建了道院……

  成为了周王朝的基石!

  最终冰雪妖族退居北方雪原,而周王朝最终,也就定国于北陆东北方向一角……

  这大体,便是夏商周三个王朝的历史。

  而九洲鼎和万里山河图,那都是历经上万年孕养,造就了两件,无限接近于五阶通天灵宝的古宝!

  其中蕴含的气运、王气,乃夏商两个朝堂的遗留……

  如今两件古宝,归于大秦!

  对大秦而言,好处多多,毕竟通天灵宝极为罕见,达到四阶上品的古宝,已经是北陆之中……

  少有的稀世珍宝了!

  不过,秦明翰眼中却带有一丝惋惜之意……

  “东西是好东西,但毕竟不是我大秦的物件,镇压一方古国的气运,终是有些不够看……”

  “就将其放入秦宫之内,镇压族运吧。”

  想到此——

  秦明翰便将两件宝物收好,随后便下令道:

  “商鞅,国之重臣,却私自违抗大秦律法,而知法犯法,罪加一等,明日晌午……”

  “于北冥都北门,判以车裂。”

  “大秦严法,从无破例的时候,既然他自视甚高,藐视王法,那么也休怪大秦无情……”

  闻言——

  韩非子连忙伏首领命,在秦明翰那股绝强的威压之下,韩非子连头也不敢抬一下……

  仿佛在他面前的秦皇,便是那判予生死的阎王!

  “莫要心急,此事为一,其二。”

  “万里长城,修建的如何了?用来镇压国运的物件,可又准备好了?”

  “回禀吾王。”

  “万里长城进展顺利,已经完成了北冥关与北长城的合并,预计四十年后,万里长城将会建成……”

  “到那时,一座横贯整个北陆东西的万里长城,将会成为大秦于北方的主要防线……”

  “按照鬼谷先生的推算,万里长城建成之日,便可作为镇国之物,镇压大秦一方国运……”

  “另外……”

  “秦明乐大人,设计了另一件,可辅助镇压国运的秘宝,其名为:编钟!以此谱写秦乐!”

  “可以此物,发出安魂之音,抚平北陆各地的鬼魔邪祟,亦可起到镇压国运之效!”

  说到此——

  秦明翰脸上表情不变,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平静便代表了高兴,这个好似万年不变的理性怪物……

  能显露出平静,那都非常难得了!

  “退下吧……”

  “是,吾皇!”

  ……

  大秦历62年——

  这一年,风平浪静,一切都井然有序……

  秦氏六代弟子,英字辈,身怀资质者足有三千人,但最终,只有两百七十人可以修炼……

  这些弟子,全都是灵光一寸以上的仙苗!

  资质两寸三寸者,更是有十多人!

  资质最优者,灵光更是高达五寸九分,乃六代弟子中,资质最好的一位,出自秦孝一脉……

  名为:秦英桀!

  秦氏多年来,经过数代人的改良,以及各种资源的滋养,终于在六代子弟实现了井喷之势……

  这一代子弟的资质,近乎碾压了前五代!

  当然——

  这里面不包括七祖:秦政!

  ……

  ……

  【征求名字,秦氏七代道字辈,秦氏八代铭字辈,择优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