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毕业分配-《奔腾年代:大国军工崛起》

  “雪峰…李雪峰,快起来!系上通知,让你马上去总支办公室…”

  “啊…去党总支办公室,什…什么事?”

  睡梦中被摇醒的李雪峰,听说是系上‘传唤’他,吓得不轻。

  他是物理系认定的‘思想政治觉悟落后分子’。

  经常缺席系或班级每周五下午的政治学习,或者其它政治活动。

  因此,他经常遭受全系通报批评,还受到过一次全校通报。

  “哼…真蠢,这个时候能有啥事,当然是毕业分配去向的事啰。”

  说话的人叫施荣,是班上的预备党员,团支部书记,系领导面前的红人。

  “我还得去通知别的同学,先走了。”

  施荣撇了撇嘴撂下一句,胖墩墩身影一闪即逝。

  “嗨…等一下…”

  李雪峰伸出手臂向前扑。

  他想多了解点分配方面的事,却忘了自己睡在上铺。

  “啪嗒…”

  一米八二的身躯,一下子坠落在宽大的自修桌上。

  好在他的头颅悬空,只是屁股和腰身‘杠’在桌面上。

  “哎哟…”

  李雪峰痛得呲牙咧嘴,手撑着慢慢下了桌子,却打翻了一个陶瓷茶缸。

  半缸凉茶撒了一桌,还殃及一本台历。

  不过还好,沾水的只是表面那页。

  他只瞥了一眼,赶快撕下揉了揉扔进垃圾桶。

  ‘一九八四年六月二十二日’这串数码,却永远烙在他的脑海里。

  ……

  物理系是栋三层灰墙楼房,苏式建筑。

  一楼的系党总支办公室内,正襟危坐着三位老师。

  他们是‘系八四届毕业分配小组成员’,俗称‘三人小组’。

  为首一位年近五旬男子,大热天里还穿着一件蓝灰色中山装,脚上是一双黑色布鞋。

  清瘦的国字脸上写满了‘严肃’二字。

  他就是系党总支书记杨贵荣。

  左右分别坐着的是系董副主任,以及系学生政治辅导员谭益波。

  “杨书记、董主任、谭老师你们好,我是八零级半导体班的李雪峰。”

  李雪峰进门之后稍微有些紧张,他点头哈腰地作了自我介绍。

  其实不用介绍,烧成灰大家都认识他。

  李雪峰是个颇具争议性的一位学生。

  除了思想政治觉悟之外,他可是妥妥的学霸。

  专业课成绩优异,毕业实习和设计成果全校第一。

  他的毕业论文列入G大学理工科类范文。

  除专业之外,他还是G大学唯一获得全国‘二级运动员’称号的非体育类大学生。

  田径,球类他样样拿得起。

  一、二百米G大学的校记录,是他刷新的。

  人长得高大帅气,眉宇间总有一股桀骜之气。

  他不喜欢被人管制,思想自由散漫,有严重的偏科倾向。

  在李雪峰的记忆中,只有学校召开校运动会时,系领导才会对他笑脸相迎。

  因为需要他为物理系争得荣誉啊。

  “坐吧。”

  辅导员谭益波率先开口,并递给他一份打印清单,道:

  “这是你们半导体专业的分配指标,你看一下吧。”

  半导体专业八四届就一个班,拢共三十六名学生,其中女生六名。

  当下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国家包分配。

  按照‘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分配原则,上面有三十六个录用单位指标。

  排在前面的是厅、局级单位,如计量局,科技厅,电子/半导体研究所,电视台等。

  这些指标后面都打着‘星’号。

  后来李雪峰才明白,这些打着‘星’号的用人单位,是内定的特殊指标。

  说透彻点,就是该生家长通过官场关系,烧香拜佛‘走后门’搞来的要人指标,有明确指向。

  当然,这些关系户并不多,也就十一二个,而绝大多数分配指标,都是军工系统内的工厂。

  ‘半导体物理与器材’专业,在全国高校中并不多见,专业性极强,适配度很窄。

  而这些军工系统企业,分布在西南地区那些群山环绕,森林茂密的犄角地方。

  俗称三线。

  国家改革开放已经六年,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眼下大学生谁不想留在大城市?

  “李雪峰,你家里没给你联系定向单位吗?”

  冷眼旁观的书记杨贵荣,来了个明知故问。

  “没…没有。”

  李雪峰闻言一怔,尴尬地摇了摇头。

  家里哪有这个能耐。

  母亲早逝,再婚之后的父亲,重心并不在他身上。

  把他培养成为大学毕业生,已经是父亲完成的一件大事。

  再说,他只是铁道部下属工程局的一名电气工程师。

  一个修建铁路的‘臭老九’,无职无权又无钱的底层‘三无’人员,流动性还大。

  现在,尚不知他在哪个省的筑路工地,一个犄角旮旯里蹲着呢。

  在G省,说李雪峰像个孤儿似的举目无亲,一点也不为过。

  “那你对自己的分配去向有何想法,不妨说说看?”

  杨贵荣继续说道。

  由于李雪峰专业成绩和毕业设计都是全班第一,又是优秀运动员,按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符合‘择优选用’范畴。

  所以,择优程序的过场,还是要走一走的。

  “请问,这清单上的用人单位,我是否有权选择?”

  李雪峰怯怯询问。

  这个敏感问题,一下子搞得三人小组成员面色尴尬,哭笑不得。

  “当然可以,只不过打了星号的单位,你恐怕不合适去。”

  书记杨贵荣面无表情地回复。

  “为…为什么?”

  李雪峰听罢一愣,心有不甘地结巴起来。

  “这些用人单位,都有毕业生思想政治觉悟方面的要求。”

  书记这句不咸不淡的话语,却像一颗子弹‘嗤’地击中李雪峰的软肋。

  闻言,他的脸色十分难看,脑袋瓜子低垂了下去。

  他连书记大人开设的《思想品德课》,都有胆量长期旷课,或趴在桌子上睡觉。

  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活该!

  “雪峰同学,你的专业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全国只有军工企业才是你发挥优势,大有作为的地方,你应该选择这些单位。”

  杨书记倒不是翻旧帐揭疮疤,他眼下是在落实分配任务。

  “是啊雪峰同学,你应该到祖国再需要的地方去,那里才大有作为。”

  一直没有开口的董副主任,甩过来一句官腔,亦真亦假。

  谭益波附和。

  三人小组成员一致意见,李雪峰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