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丁口人口(上)-《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昆明,万寿宫,乾清宫,西暖阁。

  “哎”

  龙座上的朱皇帝,深叹一口气,摇了摇头,脸上露出无奈无语的表情。

  环顾下面的群臣,一个个低头不语,朱皇帝只能自言自语了。

  “川蜀盆地”

  “沃野千里,天府之国”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易平川难平”

  是的,这帮人,对于大明在四川的战略,也都是心知肚明啊。

  他们这帮重臣,不是进士出身,就是百战老武夫,打了一辈子的老仗,经验老丰富了。

  所以说,四川的战略地位,天府之国,他们也都清楚。

  但是,那都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此一时,彼一时啊。

  南宋末年,蒙古大军,对峙绞杀了几十年,早就杀透了。

  明末清初,八大王张献忠,摇黄、夔东十三家,大明残余军队,满清鞑子清军等等。

  同样,两世为人的朱皇帝,也很清楚一点。

  大明帝国,满清帝国,晚期末期的时候,都是四川先乱起来。

  一个川滇黔土司作乱,持续了几十年,一个是川汉铁路,引发的保路运动,敲响了满清的丧钟。

  “户部”

  “吏部”

  “五军都督府”

  “你们几个,也都说一说”

  感慨了一番,朱皇帝还是把目光,看向了几个大佬,开始点名,让他们发表各自的意见。

  没错的,这就是御前廷议,各个大佬重臣,都要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毕竟,四川才刚刚收复,北面的鞑子,屯兵汉中,陕甘宁,十几万大军呢,虎视眈眈啊。

  马上要东征北伐了,四川不能再添乱了,即便不再是天府之国。

  “回禀陛下”

  “邹尚书说的对”

  “四川刚刚拿下来,就应该休养生息”

  六部之首的张佐宸,首当其冲,当仁不让,缓缓的站出来,躬身行礼,大声支持邹简臣的看法。

  “整个四川”

  “从天启年间,一直持续到现在,战乱了几十年”

  “各州府县,残破不堪,土地荒芜,丁口流失太严重了”

  “尤其是川北,汉中的鞑子大军,三番几次的南下扫荡,沿途州县残破,人影子都见不到”

  “再有一点”

  “就是当地官员的问题,各州府县,基层官员缺失太严重”

  “老臣的意思”

  “欲治川蜀,必先选能臣干吏”

  “其他的州府,还能先放一放,吏部这边再想一想办法”

  “成都府,重庆府,一个四川首府,一个是水路交通重镇,必须优先配齐”

  “唯有把地方上的官吏,先配齐了,才能进一步的治理州府县,否则都是空谈误国,于事无补”

  没错的,吏部嘛,组织部,六部之首,就是管理官员的。

  四川残破,这都是公认的事实,毕竟打了那么长时间,谁都没办法改变。

  现在,大明攻下了整个四川,收入囊中了,那就先从官吏下手,配齐班子成员,再着手治理地方。

  尤其是成都府,重庆府,这两个地方,是整个四川,最重要的两个地方。

  之前,明清双方,四川地方上的小军头,相互攻伐一大堆,都杀红了眼。

  去年,明军收复了成都和重庆,也不愿意,下死力气去治理,毕竟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再丢啊。

  “回禀陛下”

  “邹尚书,说的对”

  “张尚书,说的也没错”

  紧随其后,老杆子龚彝,苦练铁头功的铁头佬,也站出来回话,表示前面的两个,都说的没错。

  “经营整顿四川”

  “休养生息是首要,选官也是关键”

  “户部的任务,则是整理户册黄册,征缴赋税”

  “张尚书说得好,先任用能臣干吏,整顿各州府,理清丁口田亩,组织开垦荒田”

  “如此下来,各州府县,才能自给自足,才能上缴朝廷赋税”

  “如今,文总督,收复川北之后”

  “大力清剿土司,盗寇匪寇,更有利于快速恢复民生,休养生息”

  “之前,朝廷在清剿川滇黔土司,老臣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这几十年来,整个大西南”

  “由于战乱频发,很多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都跑到了山区,投靠边区土司,变成为了隐户”

  “老臣预计啊”

  “只要拿下了西面的天全六番,西北的龙安府,松潘卫”

  “再加上之前的土司围剿战,川南,川东,川东南,彝族一众土司”

  “整个四川,应该可以增添不少的丁口,七八十万左右,应该还是有的、、”

  户部嘛,铁头佬龚彝,在乎的就是钱粮丁口。

  所以说,张佐宸和邹简臣的意见,都是休养生息,龚彝当然是一万个同意和支持了。

  打击盗匪,清理土司丁口,丈量土地,开荒拓荒,那都是经营地方的最佳手段。

  尤其是四川这个风水宝地,耕地有的是,雨水丰润,土地肥沃,只要有人了,就不怕没粮饷和赋税。

  “哎”

  说着说着,老辣精明的龚彝,又是深叹一口老仙气,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惋惜的说道:

  “其实呢”

  “如今的朝廷,也是条件有限,国力略微不足”

  “如果,朝廷有足够的丁口,多余富余的丁口,那就好办了”

  “整个四川,物产丰富,雨水丰富,太适合耕作耕种了,唯一的缺点,就是缺人缺丁口”

  “可惜了啊”

  “整个大西南,六个省,盛产米粮的好地方,本来就不多啊”

  是的,王朝末年,王朝初期,最严重的问题,其实都是丁口问题。

  老武夫眼里,军阀杀胚眼里,丁壮降卒,那都是炮灰韭菜,冲锋陷阵,填埋壕沟。

  但是,在朝廷文臣的眼里,尤其是管钱粮的户部眼里,丁口才是真正的财富,有丁口才有钱粮。

  所以说,龚彝是一肚子窝火,更是一脸的惋惜之色。

  大明朝廷,即便是打下了四川,一时半会,也是用处不大,丁口钱粮赋税太少,于事无补。

  更何况,现在国力有限,大西南也没有人丁大省,想搞移民也没那个实力和条件。

  “至于军事上”

  “邹尚书,说的也有道理”

  “川北地区,背靠大巴山,崇山峻岭,都是羊肠小道”

  “本朝打汉中,打关中,肯定是困难重重,空耗大量的国力”

  “同理,鞑子清军,要想从关中汉中打下来,也是难上加难,空耗钱粮”

  “老臣的意思,也是认为,川北地界,不需要驻兵太多了”

  “之前,四川那边的粮饷,至少有一半,是靠云南这边拨付,千里迢迢,损耗过大”

  “当然了”

  “如今收复了整个四川,休养生息正当时”

  “一年半载过后,情况就会好转不少,钱粮自足应该问题不大的”

  户部嘛,是管理钱财的,是朝廷的钱袋子。

  龚彝这个老顽固,是三句不离本行,除了钱粮,还是钱粮的问题,走到哪,说到哪,眼里都是钱粮。

  更何况,上面的朱皇帝,是一个有名的败家子,动动嘴的功夫,上百万的钱粮,就撒出去了。

  所以说,整个户部,都得精打细算,能省则省,不能任由朱皇帝祸害完了。

  反正,现在,收复了整个四川,大规模的征战决战,已经没有了。

  那在龚彝的眼里,川北地形复杂,易守难攻,也不需要驻守太多的兵马,空耗粮饷。

  “唉”

  “是啊”

  “休养生息”

  “休养,才能生息”

  几个老杆子说完了,话里话外,无非是休养生息,休战止战的意思。

  龙座上的朱皇帝,也是没办法,深叹一口气,环顾下面的群臣,喃喃之语:

  “你们都说的对”

  “朕又何尝不知呢”

  “只有打下来了,天下安定了,才能真正生息啊”

  “鞑子一日未除,朕的天下,就甭想安定,黎民苍生,更没得歇息”

  人心都是肉长的,朱皇帝来到这个末日王朝,也就一年多时间而已。

  说实在,出生在21世纪,红旗下长大的他,也不想成为老武夫,武夫皇帝,杀人狂魔啊。

  整个天下,整个四川,被杀成这个鬼样子,屠杀了那么多老百姓,也不是朱皇帝的错啊。

  休养生息,谁不想舒服,谁不想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天天为所欲为,一言九鼎啊。

  但是,他做到了这个位置,在其位谋其政,就得考虑兼顾天下的问题。

  唯有砍光了,那些不听话的老武夫,屠尽了满清鞑子,才能真正的安定,做到真正的休养生息。

  “对了”

  “龚尚书”

  “你是老户部了”

  内心感慨了一会,当真是烦躁的一批。

  精明老辣的朱皇帝,又想到一件事,对准了龚老头,想咨询一二。

  “今天,朕想知道一件事”

  “四川收复了,这个省,到底有多少丁口?”

  “云南,贵州,大西南六省,缅甸,阿拉干,等等”

  “本朝辖区内,各省的丁口,人口,到底又有多少?”

  “还有,满清鞑子的地盘,他们又有多少人口,丁口,国力又是如何?”

  是的,整了那么久,做了快一年的皇帝,有些东西,是该搞清楚了。

  之前,朱皇帝只对军队钱粮,十分感兴趣,一直死死盯着,担心别人插手搞事。

  但是,做皇帝时间越长,他才发现了,丁口和人口,也是非常重要的,那是国本啊。

  前一段时间,缅甸,阿拉干,旧港府,占城府,汉化同化问题,归根结底,其实也是人口丁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