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贼将郝承商-《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四川北部,保宁府(阆中县),府衙后院的大厅里。

  川蜀明军,四大首脑,一个参军,还在喝着老参茶,开会研讨中。

  “嘭”

  主位上的川楚总督文安之,重重放下手中的小茶杯,目光清澈带着光芒,口中大声夸赞道:

  “好好好”

  “方侍郎说的好,剿抚兼施”

  “老夫就知道,才识过人,陛下英明啊”

  说完后,这个老辣的老总督,又站起来,拱了拱手,以示心中对朱皇帝的敬意。

  对的啊,还是朱皇帝管用啊,一个名头,就能让躺平的方献廷,变成足智多谋的经世之才。

  看来啊,朱皇帝看人很准啊,这个吴三桂的旧谋臣,确实是有点内涵,肚子里藏了不少东西。

  “嗯、、”

  半晌后,搞定了一个老油条,已有定计的文总督,点了点头,内心很满意啊。

  立马转过头,对着另一个老狐狸,盯着蒋尚鹰躲闪的眼睛,再次开口询问:

  “蒋巡抚”

  “这些土司土人,你怎么看?”

  没错的,久经官场的老总督,之所以召集他们几个,来后堂喝茶,并不是为了聊天啊。

  真正的目标,是为了统一战线呐,尽快搞定,安抚整个四川各州府,恢复民生。

  别看这个蒋巡抚,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四川民事方面,可是一把手啊。

  一旦打起来,尤其是松潘卫那边,山高水长,可能就不是几个月的事情了。

  到时候,整个四川省,尤其是成都这边,肯定又要开启新的准备,筹措粮饷,支持前线。

  毕竟,朝廷中央的钱粮,千里迢迢,不可能无限制的供应啊。

  “咳咳、、”

  面对老总督炽热凌厉的目光,四川巡抚蒋尚鹰,心中却是没有一丝的不适和尴尬。

  轻咳两声,缓缓站起来,目光坦诚的看着文安之,沉声回道:

  “文总督”

  “发兵吧,吃了它”

  “这个松潘卫,历朝历代,桀骜不驯,听宣不听调”

  “尤其是在本朝,这帮土狗子,投靠北虏鞑子,助纣为虐,残杀汉人同袍,百死莫赎”

  “总督大人”

  “请立刻发兵,剿灭这帮土司土狗子,响应陛下的战略,全部干掉,除恶务尽”

  说完后,这个老狐狸,也是像模像样的,朝着云南方向,拱了拱手,以示对朱皇帝的敬重。

  没错的,能做到一省巡抚的高官位置,肯定都是老狐狸,脸厚如城墙,没脸没皮子。

  之前,从昆明回到四川重庆,心灰意冷的他,当然想躺平了,不出错就行了。

  现在,不一样了,被老辣的文总督,逼到了墙脚位置,不表态肯定是不行的。

  再有一点,蒋尚鹰是四川巡抚,要是能搞定川西北的一众土司,也是一项大功绩啊。

  只要不是傻子,只要拿下了所有的土司,四川的丁口耕地赋税,至少能增长大几成啊。

  “啪啪啪”

  终于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了,老辣稳重的文总督,干枯的双掌,使劲拍了几下,口中高度赞赏道:

  “好好好”

  “蒋巡抚,说的好”

  “土司土狗子,吃掉它”

  “一个不留,响应陛下,除恶务尽”

  这个老狐狸,是一边点头鼓掌,还一边环顾左右,想知道其他人,不再反悔了。

  剿灭整个大西南的土司,这是朱皇帝的既定国策,川滇黔已经搞的差不多了啊。

  所以说,刚才他们说,要上奏朝廷,请示朱皇帝的时候。

  文安之就知道了,蒋尚鹰和方献廷,那是在打马虎眼啊,更像是推卸责任。

  但是,老辣的文安之,怎么会让他们如愿啊,软硬兼施,也要把他们拿下。

  没错的,搞定川滇黔土司,既是朱皇帝和朝廷的战略,也是文安之心中的愿望啊。

  他也是饱读诗书的老学究,当然知道,整个川滇黔土司,对三百年大明王朝,伤害到底有多深啊。

  尤其是大明晚年,从万历到崇祯年间,本来就是王朝末年,国力军力,一塌糊涂。

  而恰恰就在那个时间段,川滇黔出了大问题。

  几场声势浩大的土司反叛,直接把大明王朝,拖入深渊,吸干放完王朝的最后一滴血浆。

  所以说,文安之的立场,是跟中央朝廷一样的,除恶务尽,必须全面改土归流。

  没看到嘛,朝廷六部,所有的尚书侍郎,没一个是反对的,即便是文臣重臣,一个个的,也不再说什么仁义道德。

  “咳咳”

  “文总督,下官还有一事”

  就在这时,一旁的方献廷,又咳了两声,拱了拱手,表示他还有事,要禀报啊。

  没错的,既然都站出来了,那就别藏着掖着了,都一并说了吧。

  “哦”

  正在沉思中的文总督,听到这话后,哦的一声,眼中带着一丝疑惑,拱手回礼,面带微笑:

  “方侍郎”

  “但说无妨,有话尽管放开了说”

  “咱们同朝为官为将,都是为了朝廷办事的”

  心中再次感慨啊,还是朱皇帝管用,乱世中的武夫皇帝,威信杠杠的。

  这不,一直躺平等死的方献廷,变化多快啊,现在都会主动积极求上进了。

  当然了,老辣的文安之,也给方献廷打预防针了,什么都可以说,只要是朝廷的事情就行。

  “是两个贼将”

  “王自德,郝承商”

  “想必,文总督,也是听过他们两个”

  “去年年初,四川的战局,之所以突然恶化,他们两个,就是罪魁祸首”

  说到这里,稳重的方献廷,有意停了一下。

  抬头看了一眼文安之,想确认一下,这个老总督,是否知道这两个贼将。

  没错的,去年3月份的时候,刚刚荣登大明监国的朱雍槺,正在整兵待战,准备从永昌东出,干掉楚雄的鞑子。

  就在那时候,朝廷收到了四川的噩耗,差点吓死人的坏消息。

  四川的领头人,庆阳王冯双礼,死于郝承商和高承恩的内讧,直接导致川南战局崩盘。

  迫不得已,监国朱雍槺,只能在牙缝里,挤出一点点兵力北上,去稳住川南的战局。

  “哦?”

  骤然听到这个消息的文总督,思索了一会,猛的抬起头,哦的一声,眉头紧锁,脸色瞬间变了,变的无比严肃。

  “郝承商,王自德”

  “这两个贼将,老夫听说过,略有耳闻”

  “不过,那时候的老夫,正在夔东,卧床不起,也是几个月后,才知道的”

  “郝承商,是为了争夺军队的兵权,也就是他老子郝孟旋的旧部”

  “王自德,争风吃醋,为了两个扬州瘦马,担心朝中的有些人,秋后算旧账”

  “怎么?他们两个贼将,还活着?没死绝啊”

  说着说着,文总督的脸色,越说越黑,眯着的小眼睛,也变的杀气腾腾。

  别看他是个文臣,就一定是菩萨心肠,要知道,大明王朝的总督,都不是小角色。

  孙承宗,杨昌嗣,袁崇焕,洪承畴,孙传庭,哪一个不是心狠手辣的主,视人命如草芥啊。

  没错的,去年3月份的时候,整个大西南,风云变幻莫测,波谲云诡啊。

  四川的一把手,川楚总督文安之,在重庆之战中,大败特输,水师全军覆没,陆军灰溜溜的败回夔东。

  败仗过后,一把手文安之,痛心疾首,忧虑伤心过度,直接吐血,卧床不起,差点丢了老命。

  所以说,那时候的他,也是几个月后,才收到消息,云南的大翻盘,还有川南的大崩溃。

  可以想象的出来,那时候的文安之,肯定是惊喜交加,恨不得生吃了郝承商和王自德。

  没错的,云南这边,好不容易翻盘了,川南又传来噩耗,这不是又要了他的老命嘛。

  如今,再次听到郝承商的消息,心中的滔天恨意,可想而知了。

  “呵呵”

  感受到文总督的杀气,方献廷呵呵一笑,脸色毫无波澜,内心也丝毫不为所动。

  没错的,方献廷他的老子,就在做过辽东的巡抚,当然很清楚,大明总督的厉害。

  “总督大人”

  “你可能要失望了”

  “正所谓,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他们两个贼将,还活着,不但还活下来了,混的还不错”

  顿了一下,方献廷再看了看狄三品,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去年,大渡河之战”

  “郝承商,王自德,就在李国英手下效力”

  “刚开始,他们两个贼将,手底下还有4千多人”

  “战役结束后,惨不忍睹,只剩下1千不到,残兵败将,犹如丧家之犬”

  “不过,他们两个,也很鸡贼,并没有继续追随李国英,撤往下游的汉源县”

  “而是,反其道而行,溯水而上,逃亡上游的泸定县,再一路向西,躲进了打箭炉”

  “这不,经过一年的躲藏,招兵买马,兼并周边的小土司,兵马又恢复了2千多人”

  没错的,这就是明末武夫,军阀军头的典型案例。

  汉中的吴三桂,从北杀到南,直接打穿整个四川,最后杀到了贵阳城。

  留在川南的大明将军们,既没有反攻李国英的清军,也没有回师云南,营救他们的朱由榔皇帝。

  就这么留在川南地界,相互猜忌争斗,甚至是内讧内斗,刀枪相向。

  一番争斗下来,有的军头,就直接投诚满清李国英,做了满清的走狗,继续围杀明军。

  一旦战场上,这个李国英,也不行了。

  那就不好意思,这帮军头,又会丢下李国英,重新做回自己的山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