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汉化教化问题-《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五华山,朱皇帝的乾清宫,西暖阁内,寂静如斯。

  就在刚才,文武群臣,一番激烈争吵,瞬间被朱皇帝的两声咳嗽,给压制住了,鸦雀无声啊。

  “咚咚咚”

  “吾皇万岁”

  “陛下赎罪”

  “老臣该死,老臣有失体面”

  “陛下赎罪”

  “末将该死,末将冲撞了”

  “老臣该死,老臣失态了”

  大殿中央,没的话说了,被老谋深算的朱皇帝,逮了个正着。

  一个个重臣大将,反应过来后,全部闭嘴,磕头如捣蒜,大声喊着万岁,赎罪啥的。

  但是,这帮人都是老狐狸,只说该死失态了,并没有一个是认错的。

  就是这样的,文武群臣两派,都认为自己没错,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为了大明王朝的利益。

  武夫们要打仗,要战功,东南亚小国,一大群废物,正是砍头拿战功的大好时机啊。

  文臣们,则是认为,大明的头号敌人,是满清鞑子,东南亚小国,都是边患,得徐徐图之。

  更何况,武夫当国,武夫当政,更是文臣的天敌啊,吃尽了那个苦头。

  “呵呵”

  “好了”

  “都滚回去吧,站好”

  龙座上的朱皇帝,倒是没有追究的意思,呵呵一笑,随意摆了摆手,以示他们起来站好。

  是的,这本来就不是大事情,立场不一样而已。

  更何况,这种文武对立,本就是朱皇帝一手造成的,平衡朝局的工具。

  再有一点,这才哪到哪啊,坐了这个皇帝宝座,将来这种事情,以后只会越来越多。

  这要是看不惯,要大发雷霆的话,估计会寝食难安,短寿十几年。

  “占城国王室”

  “昆明府,人多眼杂,影响确实不好”

  “暂时别回这里了,迁到四川去吧,那里比较安逸”

  “给他们盖一座藩王府,大一点,普通一点的就行了,将就着住”

  “他们的族人,再配一些耕地,得学会丰衣足食,但不能四处流动”

  “违者,斩立决,绝不姑息”

  “对了,那些公主贵女嫡女,先留着,都登记造册,说不定啊,将来有大用”

  “至于东南亚”

  “暂时就这样吧,待将来,时机成熟再说”

  刚才的一番争论吵架,就这么悄无声息,被豪横霸气的朱皇帝,三言两语的,给打发掉了。

  没错,这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他们都是派系争斗,为了争吵而争吵。

  像这个占城国王室,全部干掉,确实是有点不妥,容易落人口实,以讹传讹,徒增大明的烦恼。

  反正,也就是这么点人,随便找个地方,就能安置的,花不了几个钱财。

  至于那些族人,王公贵族,在朱皇帝眼里,也都是普通人了,全部自给自足吧。

  当然了,那些适婚的公主世家女,肯定要留着,这可是联姻,赏赐的好工具啊。

  “程尚书”

  “你可有要事?”

  看下面的群臣,没人反对了,朱皇帝也就不管了,把目光看向程炮筒,开口问话了。

  没错的,刚才讨论了那么多,就礼部没说话了。

  朱皇帝也知道,程源肯定有话说的,只是被老武夫龙世荣插嘴了,搞出了内朝大辩论争吵。

  “咳咳”

  刚刚点起战火的程炮筒,也没有一丝的内疚愧疚,听到点名后,轻咳两声,缓缓的站出来。

  没错的,刚才的骂战,就是他第一个站出来,狂喷那个老武夫龙世荣。

  太不懂事了,乱提议,瞎胡闹,推波助澜,差点陷大明于不义之地,成为列国的仇恨对象。

  “回禀陛下”

  “老臣有个要事,想请示一下”

  “缅甸国,阿拉干,旧港府,还有现在的占城府”

  “如今,都是大明的疆土,国土,全部纳入大明的统治”

  “现在,将来,都会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

  “那就汉化,教化百姓,同化异族,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华夏汉人”

  “唯有做到了这一点,这些新国土,才能做到真正的长治久安,固有国土,传承万年”

  没错,今天来皇宫找朱皇帝,礼部的提议,就是汉化教化问题。

  可惜,中间的议题太多,又插入几个乱七八糟的骂战,才拖到现在,礼部才有机会开口。

  是的,礼仪教化问题,就是礼部的职责,本职工作啊。

  中华五千年,经历了无数的朝代,历史悠远啊。

  从一个小小的地盘,发展到现在的大江两岸,疆土几万里,丁口几万万。

  期间,从一个小小的汉族,壮大到现在,不知同化了多少外族异族,才有今天的成就啊。

  所以说,礼部的大佬,早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了,如何把东南亚自己的地盘,变成真正的汉族本国。

  “哦”

  “不错,很好”

  “程尚书,不愧是经世大儒,老成谋国啊”

  骤然听到这种新议题,向来稳重的朱皇帝,立马端正了态度。

  饶有兴趣的看着程源,重重的点了点头,猛夸了几句,这个老家伙,确实有点东西啊。

  “你要是不提醒,朕都快忘记了”

  “这确实是好议题,长治久安,造福苍生,福泽后代啊”

  “怎么样,礼部可有什么好点子”

  “来来来,都说一说,让朕听一听,开开眼界”

  没错的,来自后世的朱皇帝,当然知道,同化汉化的好处,真正的长治久安之策啊。

  是的,中华五千年,每隔两三百年,甚至是更短,就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乱,内战一大堆,军阀割据状态。

  但是,无论是那个最强势的军阀,都有一个共同点,一个个死脑筋一样。

  他们最大的责任,毕生的志愿,就是统一中原,统一全华夏,光复所有的疆土。

  没错,无论是那个皇帝,如果没有统一华夏的野心,肯定就一个结局,都会被臣子下属抛弃。

  这就是现实,刻在所有华夏人的骨子里,只要是分裂状态,就必须统一华夏。

  国家贫穷,势弱的时候,他们可以省衣节食,筹备粮草,一旦强大了,肯定是走上统一之路。

  所以说,现在的大明王朝,拿下了新地盘,扩土开疆几千里。

  那朝廷的大儒们,首要的任务,那就是汉化教化,彻底消化那些新疆土。

  而且,这种类型的工作,历史上,有太多的经验了,丰富的很。

  “呃”

  站在中央的程源,被朱皇帝的兴致,搞的有点不知所措了,呃了半天,有点无语啊。

  没错的,刚刚的意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就是请示一下,再看看大家的意见嘛。

  礼部,哪里有那么牛逼,一下子就能拿出解决办法啊。

  “陛下啊”

  “你也太瞧得起老臣了”

  “同化,教化异族问题,那是老大难问题”

  “是历朝历代的大难题,长久之计,百年之计,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是的,同化教化问题,不是小问题,需要从长计议啊。

  历朝历代,都会面临着异族问题,都是经过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几百年的共同努力。

  眼前的朱皇帝,有点急功近利,太急躁了,看问题,太小儿科了。

  “呼、、”

  心中暗忖了一会,程炮筒深吸一口气,脸色一正,表情严肃的说道:

  “自古以来”

  “所有的同化,教化异族”

  “主要就是五个方面”

  “文化同化,军事战争打击,强制移民同化,联姻和亲,分化拉拢打压”

  是的,身为礼部尚书的他,既然都提出问题了,肯定有一些东西的。

  反正,古典古籍里面,很多记载的,中华五千年,有无数的现成例子,都是活生生的典型。

  他们礼部的人,只要稍微想一想,去翻一翻古籍,众人再合计一下,就能总结出来办法。

  无非是军事,文化,移民,联姻,分化,手段都是差不多,没什么新玩意。

  “其一,文化同化问题”

  “东南亚,中南半岛,几千年以来,基本上都是中原的藩属小国”

  “他们的传统文化思想,深受中原天朝上国的影响,接受认同度,算是比较高的”

  “天朝上国,儒家思想,佛家经典,礼义仁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等等”

  “所以说,这一点,本朝有一定的基础”

  “如今,再努力一下,多派出一些官吏士子,进入新疆土,传播一二,效果会更好更快”

  “就像那个旧港府,本就是大明的地盘,汉人和汉族后裔,数量非常多”

  “同化教化,问题都不大,统治比较的顺利,很快就能长治久安,成为大明的真正疆土”

  没错的,华夏中华,五千年历史,历史悠远啊。

  自古以来,无论是那个朝代,放在东南亚,中南半岛,日韩半岛,华夏中原就是天朝上国。

  别说是这些地方,即便是在蓝星,五千年历史,大部分的时间里,中华都是扛把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没错,有些时候,中华战乱分裂状态,那也是庞然大物,沉睡中的雄狮巨龙。

  但是,只要一觉醒来,很快就会统一,强势崛起,再次进入扛把子地位,蓝星霸主。

  所以说,那些东南亚,中南半岛小国,几千年来,都是在天朝鼻息下生存,文化入侵太严重了。

  就像那个安南国,即便是到了21世纪,还自称是小中华呢,恬不知耻的玩意。

  就像那个旧港府,本就是大明的地盘,里面有大量的汉人和汉族后裔,大明要统治下去,很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