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一言九鼎-《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11月13日,深夜子初(23点左右),广州城外,大明皇帝的临时行营内,御前小会议持续召开。

  “咕噜、咕噜、、”

  “嘶嘶嘶”

  “咯咯咯”

  此时此刻,大帐内寂静如斯,落针可闻,几十个文臣武将,一个低头弯腰,心惊胆颤,惶恐不安。

  面对吼声如雷,滔天怒火的大明皇帝,胆子小的人,已经有点两腿打颤打飘,牙齿打架了。

  特别是跪趴在地上的贺九仪和金光,这两个顶在最前面的家伙,直接被吼的耳朵嗡嗡作响,头昏目眩。

  站在前面的扶纲和龚铭,也是低头紧咬牙关,双手死死拽紧衣襟,忍着不让自己出声出洋相。

  暴怒的朱皇帝,这是借机尚可喜的烂事,继续敲打大西军的头颅啊。

  道理很简单,尚可喜还没有投过来呢,有必要发那么大的火吗?钢刀都拔出来了。

  这是在宣誓大明的皇权,军权、兵权和财权,那是朱皇帝的底线,谁都不能碰触,否则就是人头落地。

  “哼”

  看着一群鹌鹑似的文臣武将,冷静下来的朱雍槺,深吸一口气,冷哼一声,拎着大刀片子重回座位上。

  人性都是自私的,贪婪的,即便是权势滔天的权臣军阀,见到好的东西,也会冲上去抢夺。

  朱雍槺就是要不停的敲打,告诉手底下的那帮人,相互明目张胆的竞争,他不反对,但得有个度量。

  就像大西系一样,以前霸占了整个大明朝廷,有一堆的朝廷关联重臣,还有更多的王侯将相。

  可谓是水泼不进,针扎不透,铁板一块,别的派系全部靠边站,大明皇帝就是他们的提线木偶啊。

  现在,大明中华王朝,刚刚崛起,鼎砥立足西南,这帮人又要站出来,抢夺更多的话语权。

  身为大明皇帝的朱雍槺,肯定要有底线思维,不能忍受,不能妥协,必须站出来掐断苗头,狠狠的打压。

  “小老头”

  冷静一会,朱雍槺盯着前面,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金光,一口一个小老头,已经很不客气了。

  刚开始,他还觉的这个谋士金光,思维敏捷,辩才了得,满腹经纶,也算是难的的人才了。

  但是,经过刚才谈条件的得寸进尺,朱雍槺就彻底怒了,也就不再客气了。

  “回去以后”

  “告诉你们的尚可喜,你们的尚将军”

  “要想重新做人,回归大明,可以,没问题,朕答应你们”

  他已经不是政治菜鸟了,手底下的降将一大堆,降臣也不少,都在帮着大明打天下。

  所以说,多一个尚可喜也无所谓,毕竟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得有足够的心胸,有得有失嘛。

  自古以来,有一大堆皇帝,都是如此,先拿到天下再说,最后再回过头来,沉下心来,慢慢收拾整顿。

  顿了一下,朱雍槺脸色一正,口气一变,厉声低吼:

  “但是”

  “回归大明,是做出来的,不是谈出来的”

  “首先,你们得赎罪,为你们这帮人,以往的罪孽赎命”

  “当年,你们这帮人投降满清,是非曲直变故一大堆,朕可以不追究”

  “但是”

  “你们砍了那么多汉人,这一点,朕绝不能宽恕”

  “几十万人啊,那都是一条条活生生的人命,你们就是死一万次,也不够偿命”

  “今天,朕再给你们一次机会”

  “广州城内,还有满蒙鞑子吧,人数上,好像跟你们差不多的”

  “这样吧,一个满蒙鞑子的脑袋,偿还一条人命”

  “到时候,有满蒙鞑子头颅的,可以宽恕,重回大明王朝”

  “没有满蒙脑袋的,那就更简单了,直接用自己的脑袋充数,全部挂在城门外”

  两世为人的朱雍槺,最见不得屠城灭口,特别是针对手无寸铁的老百姓。

  那他妈的就是反人类啊,那是一条条活生生的人命啊,就跟后世的倭寇,纳粹和鱿鱼一样,必然遭受全世界人的唾弃。

  十年前,汉人将校反清高潮迭起,满清鞑子忌惮汉人汉将,胁迫汉族将帅,干一些屠城灭口的畜生事。

  今天,朱雍槺也可以做下令,逼迫尚可喜和他们军队,回过头去砍满清鞑子。

  一颗满蒙鞑子的头颅,换一个天助兵的脑袋,至于城里的鞑子数量,到底够不够,那就不好意思了,手快则有,手慢则无。

  到时候,可以想象的出来,尚可喜和他们的天助兽兵,一旦下定决心反清投明,必然是禽兽大发,疯狂屠戮城里的满蒙鞑子。

  这就叫现世报,一报还一报,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而已。

  “咚咚咚”

  “陛下万岁,陛下英明,陛下说的对”

  跪在地上的金光,浑身颤抖着,听到一个脑袋换一个脑袋的时候,内心彻底炸裂了。

  别无他念,唯有继续磕头,不停的拼命磕头,高呼皇帝英明万岁。

  没办法啊,旁边一堆头颅,全是尚可喜的大将,或一些中层将校,一些绿营将校。

  还有旁边的郭虎和苗之秀,这两个尚可喜的大将,竟然都投降了。

  特别是苗之秀,这家伙的投降,证明外海水师也完了,广州城的清军,彻底没了出路,不投降就得全死。

  “其二”

  朱雍槺看着抖如筛糠的金光,没有丝毫的怜悯,竖起两个指头,继续厉声说道:

  “你们没有资格提条件,也不配提条件”

  “条件,只能是朕说了算,朕才有这个资格”

  “不服的话,可以,朕给你们个机会”

  “广州城就在几里外,朕的10万大军,恭候多时了”

  “今天,朕能砍你们4个大将,明日就能砍你们10个,后天就能砍100个”

  “朕倒是要看一看,你们这帮所谓的天助兵孽畜,到底有多少脑袋,可供朕的10万大军砍”

  这也是底线思维,朱雍槺是大明皇帝,一言九鼎,得他说了算。

  朱皇帝可以不说,把话语权交出去,为人臣子才有资格说,尚可喜连一个臣子都算不上,凭什么要惯着。

  朱雍槺就是要光明正大的,召集重臣大将一起谈论,压根不担心城内的尚可喜。

  鸡翼城攻下来了,外围的清军水师,也彻底打掉了,守在城里的清军,就砧板上的肥肉,可以随意的搞了。

  “其三”

  “具体的条件,朕现在就告你”

  “军队,你们就不用想了,出城投诚后,必须全部接受改编”

  “按照明军的规矩,一条都不能变,要么改编,要么就待在城里,永远不用出来了”

  “这一点,是大明中华朝廷的规矩,你们不要觉的委屈,也可以出去问问,如今的明军,全部都是改编过的”

  “还有一点,就是改编以后,你们的驻扎地,是在缅甸,而不是中原”

  “你们不是喜欢杀人吗,朕也给你们个机会,让你们杀个够,杀一辈子都杀不完”

  投降可以,得按照朱雍槺的规矩来,无规矩不成方圆嘛。

  首先得改编,改编完以后,也不会驻扎在中原,全部打发到缅甸行省去。

  让这帮天助兵,禽兽兵,去祸害整个中南半岛吧,刚好把缅甸的军队,置换一部分回来。

  可以预见,下缅甸的东吁王和卑谬王,以后肯定要开搞厮杀,朱雍槺也得有准备啊。

  至于发配缅甸这个问题,他也是久经思虑了,不然也不会放金光进来,直接砍头挂城外。

  道理很简单,明末清初的格局,太复杂了,比五代十国还恶心人。

  明军、清军、农民军和绿营,犬牙交错,一个个都是军头军阀,今日做人,明日做鬼,后天阴阳人,全是他妈的几姓家奴。

  刚好,朱雍槺也品尝了中南半岛的甜头,收获了大量的丁口和财赋。

  既然在中原,有那么多武夫军阀,兽兵兽将,桀骜不驯,喜欢砍人剁首,那就全部放出去吧。

  去祸害吧,整个中南半岛和东南亚,甚至是蓝星的天南地北,能建立蓝星日不落,大明霸主也不错。

  “呼哧、呼、、”

  沉思半响后,朱皇帝深吸一口气,突然抬起头,环顾四周,发现没人有异常,点了点头,继续盯着金光说道:

  “再有”

  “就是你们的钱财了”

  “这个简单的很,浮财你们拿走,朕不至于那么小家子气”

  “但是,固定资产,府邸,宅院,街铺,良田,所有的资产,都属于广州城的,也是大明的资产”

  “这一部分,是你们当初劫掠而来,并不属于你们,朕没收你们利息就不错了”

  自古以来,屠城灭口,泄愤是一方面,更多的是为了钱粮财产。

  可以想象的出来,当初这帮兽兵,攻下广州城后,再屠城十日,人都死绝了,资产浮财,肯定也是收入囊中。

  朱雍槺之所以考虑收降,首先是做样子,把收降尚可喜的事情,传遍天下。

  告诉天底下的那些绿营,尚可喜都能降,他们也是可以考虑投降的,朝廷不会再追究过往。

  同时,在政治上刺激满清,让满清的当权者,陷入疑神疑鬼的恶性循环中,不再相信汉将,算是明目张胆的阳谋。

  还有,收降尚可喜,也是为了广州城,这个天下有名的丁口赋税重地,一旦被毁了,朝廷的赋税又遭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