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8章 郭连发威-《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云南,昆明,五华山,皇宫大内,养心殿。

  东征北伐,对于大明的六部重臣,其实是没有公开的秘密。

  毕竟,钱粮调动,军队备战,兵力换防,这些都躲不开他们的眼睛。

  同样,紫禁城的满清鞑子,也可以通过血滴子,侦听这些情况,猜出一个大概来。

  但是,这些只是情报迹象而已,并没有真正的大行动,更猜不到具体时间。

  之前,朱皇帝没有公开说出来,这帮六部重臣,只会装聋作哑。

  一旦说出来了,当面锣对面鼓,光明正大的说出来,这帮老不死的,又要梗着脖子反对。

  这就是政治,最让人恶心的地方,又没得办法,肯定要面对的。

  好在,朱皇帝不是一个人在奋斗。

  他也有不少心腹,宅邸之臣,一心为公的大忠臣。

  “回禀陛下”

  “老臣赞成东征北伐”

  果不其然,广西总督郭之奇,人还没有站出来,就已经大声支持朱皇帝的战略。

  这个老总督,从队列里缓缓走出来。

  瞥了几眼,站在中间的一帮西南人,淡定自若,毫无惧色。

  他也是老资历,老杆子了,是崇祯元年的进士。

  在崇祯朝的时候,就是正三品的大员,福建省提学使,詹事府詹事。

  到了永历朝的时候,先后历任礼部,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凝视,酝酿了一会儿,郭总督才躬身行礼,对着上面郑重的说道:

  “回禀陛下”

  “大西南,西南六省,地处边陲”

  “在军事上,战术上,山高水长,易守难攻,战略位置极佳”

  “但是,在战略上,却有先天的不足,绝非久留之地”

  “人丁太少,没有丰富的产粮区,资源有限,这就限制了朝廷的发展,国力的上限”

  “没错,陛下勇武,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在东南亚,中南半岛,打下了不少地盘”

  “缅甸,占城府,都有产粮区,人丁也不少,更是海贸圣地”

  “但是,那些地方,以前都是蛮荒之地,土人夷人太多”

  “短时间内,要想把这些疆土,转化为朝廷的国力,无异于比登天还难”

  说到这里,这个老杆子,特意顿了一下。

  一脸的严肃,盯着周边的西南派系众臣,目光冷峻,铿锵有力的继续说道:

  “大明朝廷”

  “要想争雄天下,就不能做缩头乌龟,必须打出去”

  “就像这个湖广,自古以来,就是天下必争之地”

  “满清的洪老狗,三千里长边战略,苦心经营了十几年,防线固若金汤”

  “西南各省,要想有做作为,就必须东出湖广,打破这个囚笼”

  又顿了一下,双膝一软跪下去,昂首挺胸,对着上面的朱皇帝高呼:

  “吾皇万岁”

  “陛下圣明英武,雄才伟略,战功赫赫”

  “此时不打,不东征北伐,那更待何时?”

  “陛下,出兵吧”

  “老臣虽年老体弱,但骨头很硬,骨气还在”

  “愿为陛下效绵薄之力,效死效命,冲锋陷阵,杀鞑子报国”

  说罢,这个老杆子重臣,双目含泪,连磕几个响头,当真是赤胆忠心。

  没的说了,朱皇帝都已经发话了,宣誓要东征北伐。

  这时候,身为大明铁杆派的他,可就管不了那么多,必须态度鲜明的站在皇帝这一边。

  反正,讲道理,论战略,郭之奇也有一大堆理由,足够喷死对方。

  至于,旁边的一帮西南人,郭之奇可不会在乎了。

  有什么了不得的,论能力,拼资历,讲忠诚,郭之奇都不比他们差。

  诚然,东征北伐,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战败也是可能的。

  但是,这帮西南人,如此抱团,抗拒朱皇帝的号令,太过分了啊。

  说来说去,这帮所谓的老杆子,还是舍不得到手的利益,更不愿意冒险出击,东征北伐。

  大佬郭之奇,可不会惯着他们,必须硬刚回去,怼死那帮老顽固。

  “啪啪啪”

  “好好好”

  看到如此体贴忠心的郭总督,朱皇帝又站起来了。

  啪啪啪,大力鼓掌,口中大声赞赏道:

  “郭总督,说得好”

  “不愧是忠臣志士的典范”

  “起来吧”

  “爱卿的忠心和骨气,朕都看到了”

  “放心吧,朕有三十万大军,何须爱卿动手”

  这就是典范啊,关键的时候,能站稳脚跟,坚定立场。

  之前,江南人入朝的时候,朱皇帝就吃过这帮西南人的暗亏。

  这不,这一次的廷议,朱皇帝发狠了,召回一大堆边疆大吏,去硬怼这帮西南人。

  没错,朱皇帝可以直接下旨,霸道武断,一言而决。

  但是,这是国战,大决战,容不得半点马虎,需要团结一切可用的力量,俗称统战力量。

  说实在的,有时候,朱皇帝都觉的自己,有点儿恶心,很想吐槽。

  但是,这就是政治,讲的就是交易博弈,靠打打杀杀,肯定走不远的。

  “咚咚咚”

  郭之奇起来了,另一个老杆子,大忠臣连城璧,又跪下去了。

  挺直老腰子,目光如炬,掷地有声高呼:

  “陛下英武睿智”

  “老臣连城璧,也赞成打”

  “东征北伐,而且要大打,往死里打”

  “去年,前年,鞑子十几万西征大军,尽数而没”

  “陛下打下了两广,贵州,还有四川,又鏖战湖广中西部”

  “老臣估摸着,狗鞑子在西南六省,损失的精锐,没有三十万,也相差无几”

  “这时候,陛下已经回师整顿半年有余,朝廷也理顺了”

  “老臣的意思”

  “乘其病要其命,趁着鞑子丧失大量了精锐,元气未复之际”

  “本朝马上出击,东征北伐,一战定江南,光复太祖龙兴之地”

  说到这里,连总督缓了两口气。

  再转过头,看着一群低头不语的西南人,嘴角上扬,脸上同样露出不屑的表情。

  懂的都懂,这帮人,还是犯了大明文臣的老毛病啊,跟东林党一样,喜欢抱团对抗皇权。

  可是,朱皇帝不是普通的皇帝啊,妥妥的武夫皇帝,可比肩开国皇帝啊。

  “启奏陛下”

  “老臣这里,也有一个出兵方略,愿呈现给陛下”

  表忠心结束,老辣的连总督,又要给朱皇帝出点子了。

  没错的,大明的总督,都不是水货,是正经的读书人,文武双全的人物。

  之前,他带着王兴等一大堆,广东的义军,坚持在阳江县,就是靠过硬的本事啊。

  “哦”

  “好好好”

  “连总督,你说,朕在用心听着”

  听到这个大忠臣,竟然要出战略了,龙座上的朱皇帝,顿时来了兴致。

  是的,此时,东征北伐的战略,早就制定完成。

  非但如此,钱粮兵备,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兵马大军,也在逐渐调动。

  但是,要是有更好的战略,那也不是不可改动的,听一听还是不错的。

  “回禀陛下”

  “东征北伐,可选的战略不多”

  “广东北伐江西,算是一条方略”

  “但是,江西到大江南,沿途几千里,关城大城无数”

  “既耗费兵力和时间,也增添了不少变数”

  “老臣认为,此路不可取,小股兵力,分兵牵制,倒是可以考虑的”

  “湖广战线,也算是一条方略”

  “但是,湖广也不好打,这是兵家必争之地”

  “再有一点”

  “湖广水多,辖区内,湖泊连绵不绝,河流纵横,还连着长江水”

  “朝廷要是没有水师,强大专业的战船,很难有效突破”

  “就像现在,容易打成泥潭战,钱粮兵力,耗费无数,成效太慢”

  说到这里,稳重的连总督,又顿了一下。

  抬头望了一眼上面,发现朱皇帝很用心听,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

  心中顿时有了信心,用力点了点头,继续开口说道:

  “如今”

  “福建战云密布,小规模的海战,每天都在爆发”

  “老臣建议”

  “分出两路兵马,分兵出击湖广和江西,用于牵制满清的力量”

  “大军的主力,则是直接发兵福建,广东也有不少水师,可水路并进”

  “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拿下福建省”

  “最后,再北上江浙,杀进大江南,光复旧都,太祖龙兴南京城”

  哗啦哗啦一大堆,能力出众的文总督,终于说完了自己的战略思想。

  都是千年的老狐狸,官场经历太丰富了。

  之前,来到这个养心殿,看到这么多的重臣,封疆大吏,边关重将。

  老辣的连总督,就知道朱皇帝可能要动兵了。

  毕竟,广东就是前沿战线,户部和工部,存储了大量的钱粮和兵械。

  身为广东总督的连城璧,肯定知道,朱皇帝想打仗了。

  如今,终于找到了机会,稳重老辣,早有准备的他,肯定要一展心中抱负啊。

  出兵福建,北伐江浙,肯定少不了大明海军和广东兵马。

  身为广东第一扛把子的连城璧,需要大力支持这个战略,两广派系,受益无穷啊。

  当然了,他并不是为了厦门郑氏,那就是个海盗强盗,风吹两边倒的大军阀,不足为信。

  没错的,两广的义军,也被福建郑氏,卖了个干净彻底,恨死延平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