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你不上,有人上-《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大江南,苏州满城,拙政园,将军府,偌大的会客厅。

  老武夫吴三风,气定悠闲,等候几人的回话。

  满清的宁海将军祖永烈,幕僚李成益,则是一脸的惊惧,面面相觑啊。

  “哎”

  过了一会,惊恐万分的祖永烈,终于平复下来了。

  深叹一口气,一脸颓废的坐回太师椅上,两眼茫茫,眼神空洞啊。

  还好,刚才打翻的太师椅。

  他的义子祖承旺,眼疾手快,又很快扶正了,毕竟好几回了,熟练的很呐。

  “老世叔啊”

  “此事,关系甚大,牵扯太广”

  “这一时半会的,小侄也没个头绪啊”

  “要不,再等等看,让小侄好好想一想”

  “再好好想想、、、”

  迫不得已,老武夫祖永烈,头脑混乱的他,只能采用了拖字诀。

  没错的,事情太大了啊,他确实是,没那个狠辣决心。

  又或是,吴三风给的东西,给的利益,没得打动他。

  是啊,这要是一旦动手了,祖氏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得不偿失啊。

  “哎”

  看到祖永烈,要耍赖皮了,老辣的吴三风,心知肚明,也是深叹一口气。

  沉思了一下,盯着祖永烈一会,还是耐着性子,继续开口施压道:

  “贤侄啊”

  “你可要想清楚了”

  “机会就一次,错过了,就不再有”

  “这种泼天富贵,百年难得一遇”

  “你要是不想要,或是不抓住,又或是没能抓住”

  “那别的人,江南的某一个大将,可能就要上位了啊”

  是的,这才是杀招,非常管用的施压方式。

  你个祖永烈,要打太极,要拖下去。

  那是不行的,行不通的,老夫也不会陪你玩耍。

  开玩笑,锦衣卫都跑过来了,老辣的朱皇帝,肯定准备了好多备用方案。

  道理很简单啊,你祖永烈不上,那就不好意思了,别的人,就要上了。

  毕竟,这种泼天机遇,不是谁都有机会接触,更不是谁都能得到的。

  “嘶嘶嘶”

  不用祖永烈回应,幕僚李成益,就先倒吸冷气了。

  猛的抬起头,死死盯着吴三风,阴着脸,低吼着质问道:

  “老吴啊”

  “你太不厚道了啊”

  “你怎能如此做派啊,还要货比三家?”

  “怎么?祖将军要是不答应,你们是不是,又要去找第二家?”

  “你就不怕,也不担心,走不出这个府邸??或是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没错的,读书人都要靠吼了,可见李成益的愤怒。

  他妈的,太过分了,反清杀鞑子,又不是过家家。

  眼前的祖永烈,肯定是花时间考虑啊,毕竟牵扯太大。

  这他妈的,狠人吴三风,一点余地都不给,就想去找第二家,第三家,彼之娘之的老杀胚。

  “呵呵”

  吴三风呵呵一笑,毫不在意老李头的指责,更不会害怕他的威胁。

  开玩笑,胆敢闯荡大江南,来到这个将军府,他就没考虑生死大事了。

  呵呵过后,才指着这个幕僚,调侃似的的说道:

  “是吧”

  “老夫怎么说来着”

  “对吧,一说就急眼”

  “跟你说了,老李啊”

  “一把年纪了,遇事不要急,要慢慢说”

  没错的,心有成竹,还有不少筹码的他,还是能掌控局面的。

  大家都是姻亲血盟,只要有想法,那就好好谈嘛,急什么呢。

  动不动就发急,吹胡子瞪眼,一副要吃人的样子,还说看不见明天的太阳。

  他吴三风,厮杀几十年,又不是吓大的,什么风浪杀场没见过啊。

  “老夫说了”

  “老夫来这个大江南,就是为了祖家,也是为了永烈”

  “老夫是辽东人,之前也是在关中”

  “这个大江南,老夫也是一个陌生人,鬼都不认识”

  “这个进城的路啊,还是唐将军带着老夫,混进来的”

  实话实说,吴老头这一点,确实是没有说谎话。

  他是辽东人,以前也是关中人,从来没到过大江南。

  说的好听点,他来大江南,就是为了劝降祖永烈,也是为了给祖氏一个机会。

  当然了,大家都是血盟姻亲,一荣俱荣的,好处大家分享,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是”

  “老夫不认识,别人认识啊”

  “整个大江南,都是东林党,复社的大本营”

  “放眼过去,所有的豪门世家,都是读书人出身”

  “每个世家,历朝历代,都出过无数的进士举人,深受朱明皇室的恩惠”

  “这走在大街上,你都分不清,到底谁是谁,谁是不是抗清义士”

  “打仗的时候,城里的绿营兵将,丁壮民夫,你也分不清,谁是不是奸细”

  “如此复杂的大江南”

  “永烈啊”

  “老李啊”

  “你们就是一个外来人,来自辽东的蛮子,武夫,杀胚”

  “人生地不熟,抬头看路,都找不到几个亲朋故友,还守个锤子啊”

  说罢,老贼头吴三风,对着祖永烈,又是一顿疯狂输出,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大江南,那是东林复社,士族的大本营,世家豪门的根据地。

  大明养士三百年,这个大江南,就是精华所在,基本上都出过进士举人。

  大家都知道,大明对待读书人的恩典,宽容的很啊,直接就免税了。

  没错的,这帮江南人,屡战屡败,打仗一塌糊涂。

  但是,这帮读书人,心眼贼坏,搅屎棍的功夫,那也是一流的。

  祖永烈,一个辽东人,处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人生地不熟的,死守个屁啊。

  这是直接的,点出祖永烈的软肋啊。

  否则的话,他们也不会接见外人,深更半夜的夜猫子,估计也是想找退路的。

  “大家都知道”

  “当年,满清下江南,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一道剃头令,又有多少豪门世家,士族士子,惨遭屠戮”

  “如今,大明的皇帝,要是开启东征北伐”

  “你就可以想一想,会有多少江南世家,多少绿营兵将,杀官举事,夹道欢迎”

  “更何况,你们也知道,锦衣卫都到了这里”

  “联络其他的守将,江南的世家,也就轮不上老夫了”

  “你们,再想一想吧”

  “去年的北伐大战,就有不少知府守将,驻足观望,坐看江南鞑子败亡”

  “这要是朝廷东征,光复旧都,那种热闹场面,不要太完美啊”

  “所以啊,永烈啊,你要是不上,别人肯定就要上的”

  “有一堆的江南世家,绿营兵将,就等着这个泼天富贵啊”

  说着说着,老辣的吴三风,已经是咬牙切齿了,恨铁不成钢。

  没错的,满清南下,一路平推下来,一战灭了弘光王朝。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还有后面的剃头令,高举屠刀,肆意疯狂屠杀,劫掠世家财富。

  整个大江南,有一大堆的百年世家,屡受大明皇恩,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肯定恨透了满清鞑子。

  这也是为何,到了康熙中后期,大江南还是难于稳定下来。

  迫不得已,满清中央,只能下死手了,一边搞文字狱,疯狂继续屠杀。

  一边又磨刀霍霍,瓜分大江南,一切为二,变成了江苏和安徽两省,以防尾大不掉。

  不出意外,现在的江南清军,也会遇到这种恶劣环境。

  延平王北伐,震动整个大江南北,朱皇帝要是东征,大江南就得疯狂了。

  到时候,肯定也有一大堆,大明的遗老孤臣,世家望族,绿营大将,起兵响应,杀敌报国。

  所以说,老武夫吴三风,也急眼了啊。

  眼前的祖永烈,要是举棋不定,不愿意起兵搞事,那别人肯定上了,抢走这个富贵功劳。

  没错的,老辣的吴三风,也想得到祖氏的支持啊,增强吴氏在大明的硬实力,以便将来谋划。

  “咚咚咚”

  听到这里的祖永烈,终于有点反应了,猛的抬起来,重重的敲了几下桌子。

  脸色狠厉,表情凝重,死死盯着右侧的吴三风,咬着牙问道:

  “老世叔”

  “问句实在话,心里话”

  “你们的大明皇帝,当真要东征北伐了?”

  是啊,这才是最恐怖的事情。

  滇西的磨盘山之战,是朱皇帝的崛起之战,一战灭了辽东将门的精华。

  现任扛把子吴三桂,前任扛把子的继承人祖泽润,全部饮恨当场,死无全尸。

  如果说,那一次的磨盘山伏击战,有运气侥幸成分。

  那后面的楚雄之战,贵阳之战,梧州府之战,广州之战,就是朱皇帝走向辉煌的踏脚石。

  所以说,老武夫祖永烈,打了半辈子的老仗,内心恐惧啊。

  他才几个兵丁,五千人一万人,还不够朱皇帝塞牙缝的。

  更何况,这是在大江南,明朝世家的根据地。

  盘根错节,遗老孤臣一大堆,搞不好,一个不留神,就被人捅了刀子。

  否则的话,他也不会担惊受怕,私自接见上门的陌生人。

  此时此刻,老狐狸吴三风,费尽口舌,也终于看到了一点曙光,点头郑重的回道:

  “没错”

  “陛下少年英武,雄心壮志”

  “东征北伐,光复太祖龙兴之地,那是志在必得的”

  “而且,陛下的大军,都是百战精锐,可不是郑氏的水货杂牌”

  “其实,这个东征北伐传言,早就有了”

  “不出意外的话,鞑子的四大辅臣,应该也收到了消息”

  “否则的话,你们的大军,也不会源源不断的南下,增强江南的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