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刀鸣未歇,火种将燃-《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

  祠堂内的青铜烛火摇曳,将关兴的身影在墙壁上投射得忽明忽暗。

  他指尖下的青龙偃月刀,那最后一缕微光终于缓缓敛入刀身深处,冰冷的触感之下,却仿佛有一颗心脏在沉稳地搏动。

  那片如水波般晃动的景象,那个身穿奇异服饰的现代青年抬头望天的孤独背影,已深深刻入他的脑海,挥之不去。

  心口处的“道源之纹”仍在持续发烫,那是一种奇异的灼痛感,并非来自皮肉,而是源自灵魂深处。

  一股无形之力,仿佛一根横跨了无尽时空的丝线,正从那遥远的彼端,死死地拉扯着他。

  这股力量,既熟悉又陌生,既是召唤,又似警告。

  关兴缓缓闭上双眼,心神沉入识海。

  往日里平静如镜的识海此刻却波涛汹涌,那枚盘踞中央的“道源之纹”不再是静止的图腾,而是像一个被唤醒的古老星盘,自行飞速流转起来。

  每一道纹路都亮起璀璨的金芒,与手中青龙刀的刀魂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共鸣。

  刀魂不再是单纯的咆哮龙吟,而是发出一种更为复杂的、带着悲怆与渴望的低鸣。

  就在这共鸣达到顶点的刹那,一段从未见过的残破光影,如惊雷般炸响在他的识海之中。

  那是一片被鲜血浸染的皑皑白雪,地点正是他关氏一族永远的痛——麦城。

  一个与他容貌有七八分相似,但气质截然不同的青年,在残雪中猛然睁开了双眼。

  那双眼睛里,先是茫然,随即被无尽的悲痛与滔天的恨意所取代。

  一道冰冷、毫无感情的电子音在他耳畔响起,然而青年并未理会。

  他只是死死地盯着不远处父亲倒下的方向,用尽全身力气,从喉咙深处挤出了一句泣血的誓言。

  “若我能修仙,必斩吕蒙,护我父兄!”

  那声音,沙哑、颤抖,却蕴含着一股足以焚烧天地的决绝意志。

  而这声音,这语调,这其中蕴含的守护之念……竟与关兴自幼时起,无数次在梦魇中听到的低语,一模一样!

  关兴猛然睁开双眼,瞳孔剧烈收缩。

  他大口喘着粗气,冷汗瞬间浸透了后背。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他一直以为,那只是先祖血脉中传承的执念,是九十九代忠魂不散的回响。

  直到此刻,他才幡然醒悟。

  这不是传承,这是共鸣!

  是两个时空,两段生命,在某个不可思议的节点上,因同一个“护”字而产生的至高回响!

  真正的起点,并非源于关氏一族的血脉,而是源于那个叫林羽的青年,在穿越之初,在那绝望的麦城雪地里,所立下的、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守护家人的不灭之念!

  “护……”关兴低声念出这个字,心口的“道源之纹”仿佛得到了确认,灼热感渐渐平息,化作一股温润的力量,流遍四肢百骸。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清明,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

  他缓缓起身,将青龙刀重新供奉于原位,转身步入了祠堂后院。

  月光如水,洒在院中那副布满尘埃与划痕的旧甲之上。

  那是父亲关羽留下的遗物,自麦城之后,便再也无人能穿得动它。

  关兴走到近前,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指尖轻轻触碰在那冰冷的甲胄之上。

  就在指尖与甲胄接触的瞬间,异变陡生。

  一道极淡、却纯粹无比的金光,竟从甲胄的缝隙之中缓缓渗出。

  那金光并不刺眼,反而带着一种夕阳般的温暖与悲壮。

  金光在空中凝聚,缓缓化作一道顶天立地的虚影。

  那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正是他的父亲,武圣关羽。

  但这并非生前的父亲,而是一道残念。

  他背对着关兴,仿佛依旧矗立在麦城的断崖之上,身后是血色的残阳与无尽的敌军。

  一道低沉而雄浑的声音,仿佛穿越了生死的界限,在关兴的心底响起:“我死于忠,你当立于护。”

  “忠,或为君王,或为大义,终有其形,亦有其缚。然护之一字,发于本心,行于所愿,上可护天下苍生,下可护寸土亲族。忠可被缚,护则自由。”

  话音落下,那道残念虚影便如烟尘般缓缓消散,只余下那句话,如洪钟大吕,在关兴的脑海中反复回荡。

  关兴怔立在原地,久久未动。

  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在这一刻,他终于彻底明白了。

  父亲当年为何宁死不降,为何明知是死路一条,也要独守麦城。

  那不是愚忠,不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而是为了守护他心中那份不可动摇、不可亵渎的“护道”之志!

  他的道,便是汉室,是天下大义。

  为此,他甘愿赴死。

  而林羽,那个来自异世的同魂之人,他穿越而来的第一念,正是这“护道”之志最纯粹、最原始的体现——守护家人。

  原来,这才是“道源之纹”真正的核心!

  关兴缓缓握紧了双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他再次看向祠堂中那柄青龙偃月刀,眼神已然不同。

  那不再是束缚他、压迫他的先祖传承,而是与他同行、志同道合的伙伴。

  他低声自语,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仿佛是对着天地立誓:“若忠是枷锁,那我关兴所行之路,便是斩锁之刀!”

  当夜子时,万籁俱寂,江水滔滔。

  关兴独自一人,重返数日前武道回光的江畔。

  他没有丝毫犹豫,手持青龙偃主刀,大步踏入冰冷的江水之中,直到江水没及腰身。

  他高举长刀,心念合一,主动将体内那股温润的力量,那股源自“护道”之念的力量,尽数灌入“道源之纹”!

  “起!”

  一声低喝,他将手中的青龙刀狠狠插入了江心河床的淤泥之中!

  刹那间,整片江面如同被煮沸了一般,剧烈地翻涌起来。

  一道道血色的光华从江底喷薄而出,迅速在关兴面前汇聚成一面巨大的血色水镜。

  镜中,刀光剑影,喊杀震天,九十九代先祖的悲壮过往再次浮现。

  但这一次,关兴不再是被动地观看,不再被那份沉重的历史所压垮。

  他的眼神锐利如刀,透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他伸出右手食指,指尖逼出一滴殷红的精血,以刀身为引,以自身精血为墨,在那剧烈晃动的血镜之上,奋力刻画起来!

  他不再去理会那些厮杀与悲歌,而是以无上的意志,在镜中一笔一划地刻下四个大字——

  护!道!不!灭!

  当最后一笔落下的瞬间,仿佛触动了某种横亘万古的禁忌。

  轰然一声巨响,整个血色水镜轰然炸裂,化作亿万点血色光雨,冲天而起,又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水面之上,九十九道顶天立地的忠魂虚影再度浮现。

  但这一次,他们没有列成逼人的军阵,而是围绕着站在江心的关兴,缓缓旋转起来,仿佛九十九颗星辰,终于找到了它们运转的核心。

  他们身上的戾气与不甘尽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庄严的认可与期待。

  一道苍老而威严,仿佛来自天地尽头、又仿佛来自每一道忠魂口中的声音,响彻云霄:

  “九十九代守一刀,今朝谁为主?”

  这个问题,不再是质问,而是一场最后的确认。

  关兴昂首,直面那九十九道先祖的目光,没有丝毫畏惧与退缩,他朗声回应,声震四野:“非主非奴,同行者也!”

  话音落,天地为之寂静一瞬。

  下一刻,九十九道忠魂虚影仰天发出一声充满了释然与快意的长啸,随即化作九十九道璀璨夺目的光流,如百川归海,轰然注入关兴的体内!

  “吼——!”

  青龙刀魂发出一声震动九霄的龙吟,不再是悲鸣,而是真正的、属于神龙的咆哮!

  关兴的识海之中,那枚疯狂旋转的“道源之纹”骤然停止,所有涌入的力量被其瞬间吸收、压缩、凝练。

  最终,在一声清脆的“咔嚓”声中,一枚通体流淌着金色纹路、散发着不朽气息的武道金丹,轰然凝成!

  他,关兴,不再是传承的背负者,而是以“回应者”之姿,以“同行者”之名,正式立下了属于自己的“武行道”道基!

  三日之后,关兴闭关之地,地脉发生了剧烈的异动。

  北方,那沉寂了千年的第二具战龙骨,竟在无人催动的情况下,再度昂首,发出一声无声的咆哮。

  一道肉眼可见的磅礴龙气冲霄而起,引动方圆百里之内山川共鸣,江河倒转!

  关中祖地的百姓无不惊骇地看到,当夜,九十九道炽亮的流星划破夜空,精准无误地坠落在关氏祖祠的四周。

  待天明时分,人们才发现,那并非流星,而是九十九块通体黝黑、高达丈许的石碑。

  石碑之上,没有任何文字,却天然生成了形态各异的刀纹,每一道刀纹都散发着一股令人心悸的锋锐之气,让所有路过此地的持刀者,都发自内心地生出敬畏,不由自主地躬身行礼。

  更有甚者,驻守边关的将士,在睡梦中竟得见一尊青龙神将,手持大刀,于万军从中劈开重重黑云,斩杀敌酋。

  待他们醒来之后,只觉浑身充满了用不完的力气,战意暴涨,竟在次日的战斗中以少胜多,连败敌军,举世震惊。

  关兴虽未出关一步,其道,已动天地。

  更奇异的是,他所立下的“护道”,打破了血脉的桎梏。

  “道源之纹”的影响力自此不再仅仅局限于关家血脉。

  天下间,凡是心中存有不灭护念、为守护心中珍视之物而持刀向不平者,皆可在某个瞬间,恍惚感应到一丝源自遥远之地的微光指引。

  此刻,关兴正处于闭关的最深层次。

  武道金丹在他的丹田内缓缓旋转,与心口的“道源之纹”以及识海中的刀魂形成了完美的循环。

  他的神魂,则沉浸在一片无垠的虚空之中,与那个现代青年的联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清晰。

  突然,他的识海中,那片原本只是残影的景象发生了惊人的异变。

  那个叫林羽的青年,身影竟从那冰冷的系统光屏般的背景中,缓缓踏出了一步!

  他仿佛要挣脱画卷的束缚,穿越镜面,来到关兴的面前。

  青年低着头,看着自己手中那个不断闪烁着光芒、被他称之为“手机”的奇特方块。

  屏幕上,一行小字清晰地浮现:“高维共鸣已达临界,是否启动‘逆溯接入’?”

  他的指尖悬停在那个“是”的选项之上,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犹豫。

  关兴在自己的识海幻境中,静静地与他对视。

  两人的眉眼,几乎找不出一丝差别,宛如镜中倒影,却又被一层无形、却坚不可摧的屏障所隔开。

  就在这时,那青年忽然抬起头,目光穿越了时空的阻隔,精准地锁定了关兴的神魂。

  他开口了,声音不再是记忆中的回响,而是真实地、直接地在关兴的意识中响起:

  “你……是不是一直在等我?”

  关兴没有回答。

  他只是缓缓地、一寸一寸地,将在识海中与他神魂合一的青龙偃月刀抬了起来,雪亮的刀尖,直指那面无形的屏障。

  下一瞬,屏障之上波纹狂闪,发出不堪重负的嗡鸣!

  一道比闪电更耀眼、比黄金更纯粹的金色丝线,毫无征兆地从那青年悬停的指尖延伸而出,洞穿了时空的距离,以超越思维的速度,直射关兴心口“道源之纹”的核心!

  两端,即将相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