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平:现在只能去京城,琪亚娜我们走!
也平不知道自己在房间里坐了多久,直到窗纸破洞里漏进来的阳光变成了昏黄,才慢慢直起僵硬的背。他伸手探了探琪亚娜的额头,指尖触到的冰凉像块冰棱,顺着血管一路冻到心里。
楼下的铁锹声早就停了,锦衣卫收拾废墟的动静也淡了,只有风穿过客栈残垣的呜咽,像谁在远处哭。他低头看了看掌心的碎草药,苦香混着烟火气,呛得人眼睛发酸。
“该走了。”
也平轻声说,声音比客栈的楼梯板还要涩。他小心地将羊毛毯裹紧琪亚娜的身子,毯子边角的毛絮蹭过他的手背,像她从前撒娇时蹭他掌心的触感。他记得有年冬天,她在雪地里崴了脚,也是这样被他裹在毯子里背回帐篷,那时她的脸颊贴在他后颈,暖乎乎的,带着沙棘果的甜气。
现在她轻得像片晒干的药草。也平将她打横抱起时,手臂猛地晃了一下——他总觉得她该重些,该在他怀里动一动,哪怕皱着眉说句“也平,你勒得我疼”。
走到楼梯口,阿依娜带着两个锦衣卫候在那里,见他出来,慌忙别过脸去抹眼泪。锦衣卫手里抬着块门板,上面铺着苏和妻子连夜缝的厚毡子,是卫长国让人准备的。也平没说话,小心地将琪亚娜放在门板上,又把那床羊毛毯盖了盖,连边角都掖得严严实实。
“卫大人说,保定到京城的官道通了,让这两位兄弟护送咱们走。”阿依娜的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苏和嫂子在百草堂留了话,说京城有位姓秦的太医,当年给草原的王爷看过病,或许……或许能懂琪亚娜妹妹的疼。”
也平的脚步顿了顿。他知道苏和妻子是好意,可怀里的人连指尖都凉透了,哪还等得到太医。但他没戳破,只是点了点头,伸手将门板的木柄攥得更紧些:“走。”
锦衣卫抬着门板在前头走,也平跟在旁边,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毡子下的轮廓。路过柴房废墟时,他看见地上散落着几株焦黑的草药,是琪亚娜没来得及煎的那种。风卷着草灰飘过他脚边,他忽然想起早上离开时,她蜷在草垛上,手里还攥着这药,说“等你们回来,我就煎了喝”。
“停一下。”也平开口,声音惊动了前面的人。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捡起那几株焦黑的草药,拍了拍上面的灰,放进怀里——贴身的地方还有那半块羊肉干,硬邦邦的,硌着心口。
阿依娜看着他的动作,眼圈又红了:“也平,这都烧透了……”
“她认得出。”也平打断她,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执拗,“她闻着味儿就知道,是她从巫术之地带出来的。”
阿依娜别过头,不敢再看他。她知道,也平又在给自己编故事了。就像他说琪亚娜在二楼歇着,说她只是睡着了,现在他说这些焦黑的草药“认得出”,不过是想让这一路走得像个正经的“赶路”,而不是一场无声的告别。
出了客栈,夕阳正往西边沉,把官道两旁的白杨树影拉得老长。锦衣卫抬着门板走得很稳,也平跟在侧面,时不时伸手扶一下毡子,像怕风把它吹起来。路过溪边时,他让锦衣卫停了停,从怀里掏出个小铜盆——是琪亚娜用来盛沙棘果的,边缘磕了个小豁口,她总说这样“盛得多”。
他蹲在溪边舀了水,又从布包里翻出块粗布,蘸了水往门板边凑。阿依娜想拦,却被他眼神里的专注钉在了原地。他轻轻掀起毡子一角,用布巾擦了擦琪亚娜的脸颊,动作慢得像在擦拭一件易碎的瓷器。
“你看,这水凉丝丝的,像草原上的溪流。”他低声说,指尖划过她的眉骨,“小时候你在溪边摸鱼,摔了一跤,满脸泥,也是我这样给你擦的。你还哭,说鱼跑了,要我赔你十条……”
说到这儿,他忽然笑了,眼角的泪却跟着滚下来,滴在溪水里,漾开一圈圈细微波纹。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天渐渐黑透了。锦衣卫点燃了火把,跳动的火光映在也平脸上,忽明忽暗。他从怀里摸出那半块羊肉干,掰了一小块放在琪亚娜枕边,又想起什么,把自己的羊皮袄脱下来,盖在羊毛毯上。
“夜里凉。”他喃喃道,“你从小就怕冷,冬天总抢我的袄子盖……”
阿依娜看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琪亚娜说过的话。
那是在巫术之地的囚车里,琪亚娜疼得缩成一团,却抓着她的手笑:“阿依娜,你信吗?也平哥能把石头当成糖哄我吃。他说苦的东西嚼嚼就甜了,疼的日子熬熬就过去了……”
那时她只当是琪亚娜疼糊涂了,现在才懂,也平不是在哄她,是在哄自己。他把所有的苦都嚼碎了咽下去,只把“甜”和“熬过去”挂在嘴边,像守着一盏快灭的灯,哪怕油尽了,也不肯承认那点光亮早已散了。
火把烧得差不多了,锦衣卫说前面有座破庙,可以歇脚。也平点了点头,帮着把门板抬进庙里。庙里积着厚厚的灰,墙角结着蛛网,他却像没看见似的,先找了块相对干净的地方,让锦衣卫把门板放下,又捡了些干草铺在地上,免得“硌着她”。
阿依娜生火时,听见也平在跟琪亚娜说话。他从怀里掏出那枚狼纹铜牌,放在她掌心,又把自己的手覆上去,让她攥得更紧些。
“你记不记得这铜牌?”他的声音混着柴火噼啪声,“那年你过十三岁生辰,父汗把它给你,说‘拿着它,走到哪儿都能找到回家的路’。现在咱们去京城,找太医,治好了疼,就拿着它回草原……”
他絮絮叨叨地说着,从京城的太医说到草原的萨满,从暖炉说到沙棘果,仿佛只要他说得够细,这条路就能真的通向“治好疼”的那天。
阿依娜煮了点米汤,递给他:“也平,吃点东西吧。”
也平摇了摇头,眼睛始终没离开门板:“等她醒了,让她先吃。她肯定饿了,从早上到现在,一口药都没喝完……”
话没说完,他忽然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得身子都弯成了弓。阿依娜这才发现,他的嘴唇干裂得全是口子,脸色白得像庙里的泥塑。从客栈出来到现在,他水没喝一口,东西没吃一点,就靠那点“念想”撑着。
“也平弟!”阿依娜急了,把米汤往他手里塞,“你这样怎么行?琪亚娜妹妹要是醒了,看见你这样,该心疼了!”
“心疼”两个字像根针,刺破了也平紧绷的弦。他接过碗,却没喝,只是望着门板出神。过了好一会儿,他忽然开口,声音平静得让人心惊:“阿依娜,你说……京城的雪,是不是也像草原那样?”
阿依娜愣了愣:“应该……差不多吧。”
“那就好。”他点点头,舀了勺米汤,吹了吹往门板边送,“等到了京城,下了雪,我就堆个雪人给她看。她最喜欢雪人了,说雪人的眼睛用黑石子做,像星星……”
火把渐渐弱下去,庙里的光线暗了不少。也平靠着门板坐下,把羊皮袄往琪亚娜那边拉了拉,自己则裹紧了身上的单衣。他闭上眼睛,却没睡,耳朵尖竖着,像在等什么动静——或许是她疼醒的呻吟,或许是她轻轻喊他“也平哥”。
可什么都没有。庙里只有柴火偶尔的爆响,和他自己的呼吸声,一深一浅,像在数着剩下的路。
不知过了多久,天边泛起了鱼肚白。也平猛地睁开眼,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又理了理琪亚娜枕边的羊肉干和草药。
“该走了。”他对锦衣卫说,声音里带着一种奇异的振作,“卫大人说京城有太医,咱们得快点,别耽误了治疼。”
阿依娜看着他眼底的红血丝,心里像被什么堵住了,说不出话。她知道,也平又给自己续了新的念想。他把“去京城”当成了新的灯,哪怕前路茫茫,也得举着这盏灯往前走。
重新上路时,风里带了点凉意。也平走在门板侧面,脚步比昨天稳了些。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那几株焦黑的草药,小心翼翼地放进琪亚娜的布包里。
“等回了草原,就把这些种在帐篷边。”他轻声说,像是在对她说,又像是在对自己说,“苏和嫂子说,草药烧了根还在,来年能发芽。你看,连草都能熬过去,你肯定也能……”
他抬头望了望前面的路,晨光正从地平线爬上来,把官道染成一片金红。他深吸一口气,像是攒足了力气,对着门板上的人,也对着自己,一字一句地说:
“琪亚娜,咱们走。去京城。”
风掠过他的耳畔,带着远方的气息。他攥紧了手里的木柄,脚步坚定地往前迈去,身后是渐渐远去的废墟和昨夜的破庙,身前是漫长的路和一个必须相信的“明天”。
也平不知道自己在房间里坐了多久,直到窗纸破洞里漏进来的阳光变成了昏黄,才慢慢直起僵硬的背。他伸手探了探琪亚娜的额头,指尖触到的冰凉像块冰棱,顺着血管一路冻到心里。
楼下的铁锹声早就停了,锦衣卫收拾废墟的动静也淡了,只有风穿过客栈残垣的呜咽,像谁在远处哭。他低头看了看掌心的碎草药,苦香混着烟火气,呛得人眼睛发酸。
“该走了。”
也平轻声说,声音比客栈的楼梯板还要涩。他小心地将羊毛毯裹紧琪亚娜的身子,毯子边角的毛絮蹭过他的手背,像她从前撒娇时蹭他掌心的触感。他记得有年冬天,她在雪地里崴了脚,也是这样被他裹在毯子里背回帐篷,那时她的脸颊贴在他后颈,暖乎乎的,带着沙棘果的甜气。
现在她轻得像片晒干的药草。也平将她打横抱起时,手臂猛地晃了一下——他总觉得她该重些,该在他怀里动一动,哪怕皱着眉说句“也平,你勒得我疼”。
走到楼梯口,阿依娜带着两个锦衣卫候在那里,见他出来,慌忙别过脸去抹眼泪。锦衣卫手里抬着块门板,上面铺着苏和妻子连夜缝的厚毡子,是卫长国让人准备的。也平没说话,小心地将琪亚娜放在门板上,又把那床羊毛毯盖了盖,连边角都掖得严严实实。
“卫大人说,保定到京城的官道通了,让这两位兄弟护送咱们走。”阿依娜的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苏和嫂子在百草堂留了话,说京城有位姓秦的太医,当年给草原的王爷看过病,或许……或许能懂琪亚娜妹妹的疼。”
也平的脚步顿了顿。他知道苏和妻子是好意,可怀里的人连指尖都凉透了,哪还等得到太医。但他没戳破,只是点了点头,伸手将门板的木柄攥得更紧些:“走。”
锦衣卫抬着门板在前头走,也平跟在旁边,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毡子下的轮廓。路过柴房废墟时,他看见地上散落着几株焦黑的草药,是琪亚娜没来得及煎的那种。风卷着草灰飘过他脚边,他忽然想起早上离开时,她蜷在草垛上,手里还攥着这药,说“等你们回来,我就煎了喝”。
“停一下。”也平开口,声音惊动了前面的人。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捡起那几株焦黑的草药,拍了拍上面的灰,放进怀里——贴身的地方还有那半块羊肉干,硬邦邦的,硌着心口。
阿依娜看着他的动作,眼圈又红了:“也平,这都烧透了……”
“她认得出。”也平打断她,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执拗,“她闻着味儿就知道,是她从巫术之地带出来的。”
阿依娜别过头,不敢再看他。她知道,也平又在给自己编故事了。就像他说琪亚娜在二楼歇着,说她只是睡着了,现在他说这些焦黑的草药“认得出”,不过是想让这一路走得像个正经的“赶路”,而不是一场无声的告别。
出了客栈,夕阳正往西边沉,把官道两旁的白杨树影拉得老长。锦衣卫抬着门板走得很稳,也平跟在侧面,时不时伸手扶一下毡子,像怕风把它吹起来。路过溪边时,他让锦衣卫停了停,从怀里掏出个小铜盆——是琪亚娜用来盛沙棘果的,边缘磕了个小豁口,她总说这样“盛得多”。
他蹲在溪边舀了水,又从布包里翻出块粗布,蘸了水往门板边凑。阿依娜想拦,却被他眼神里的专注钉在了原地。他轻轻掀起毡子一角,用布巾擦了擦琪亚娜的脸颊,动作慢得像在擦拭一件易碎的瓷器。
“你看,这水凉丝丝的,像草原上的溪流。”他低声说,指尖划过她的眉骨,“小时候你在溪边摸鱼,摔了一跤,满脸泥,也是我这样给你擦的。你还哭,说鱼跑了,要我赔你十条……”
说到这儿,他忽然笑了,眼角的泪却跟着滚下来,滴在溪水里,漾开一圈圈细微波纹。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天渐渐黑透了。锦衣卫点燃了火把,跳动的火光映在也平脸上,忽明忽暗。他从怀里摸出那半块羊肉干,掰了一小块放在琪亚娜枕边,又想起什么,把自己的羊皮袄脱下来,盖在羊毛毯上。
“夜里凉。”他喃喃道,“你从小就怕冷,冬天总抢我的袄子盖……”
阿依娜看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琪亚娜说过的话。
那是在巫术之地的囚车里,琪亚娜疼得缩成一团,却抓着她的手笑:“阿依娜,你信吗?也平哥能把石头当成糖哄我吃。他说苦的东西嚼嚼就甜了,疼的日子熬熬就过去了……”
那时她只当是琪亚娜疼糊涂了,现在才懂,也平不是在哄她,是在哄自己。他把所有的苦都嚼碎了咽下去,只把“甜”和“熬过去”挂在嘴边,像守着一盏快灭的灯,哪怕油尽了,也不肯承认那点光亮早已散了。
火把烧得差不多了,锦衣卫说前面有座破庙,可以歇脚。也平点了点头,帮着把门板抬进庙里。庙里积着厚厚的灰,墙角结着蛛网,他却像没看见似的,先找了块相对干净的地方,让锦衣卫把门板放下,又捡了些干草铺在地上,免得“硌着她”。
阿依娜生火时,听见也平在跟琪亚娜说话。他从怀里掏出那枚狼纹铜牌,放在她掌心,又把自己的手覆上去,让她攥得更紧些。
“你记不记得这铜牌?”他的声音混着柴火噼啪声,“那年你过十三岁生辰,父汗把它给你,说‘拿着它,走到哪儿都能找到回家的路’。现在咱们去京城,找太医,治好了疼,就拿着它回草原……”
他絮絮叨叨地说着,从京城的太医说到草原的萨满,从暖炉说到沙棘果,仿佛只要他说得够细,这条路就能真的通向“治好疼”的那天。
阿依娜煮了点米汤,递给他:“也平,吃点东西吧。”
也平摇了摇头,眼睛始终没离开门板:“等她醒了,让她先吃。她肯定饿了,从早上到现在,一口药都没喝完……”
话没说完,他忽然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得身子都弯成了弓。阿依娜这才发现,他的嘴唇干裂得全是口子,脸色白得像庙里的泥塑。从客栈出来到现在,他水没喝一口,东西没吃一点,就靠那点“念想”撑着。
“也平弟!”阿依娜急了,把米汤往他手里塞,“你这样怎么行?琪亚娜妹妹要是醒了,看见你这样,该心疼了!”
“心疼”两个字像根针,刺破了也平紧绷的弦。他接过碗,却没喝,只是望着门板出神。过了好一会儿,他忽然开口,声音平静得让人心惊:“阿依娜,你说……京城的雪,是不是也像草原那样?”
阿依娜愣了愣:“应该……差不多吧。”
“那就好。”他点点头,舀了勺米汤,吹了吹往门板边送,“等到了京城,下了雪,我就堆个雪人给她看。她最喜欢雪人了,说雪人的眼睛用黑石子做,像星星……”
火把渐渐弱下去,庙里的光线暗了不少。也平靠着门板坐下,把羊皮袄往琪亚娜那边拉了拉,自己则裹紧了身上的单衣。他闭上眼睛,却没睡,耳朵尖竖着,像在等什么动静——或许是她疼醒的呻吟,或许是她轻轻喊他“也平哥”。
可什么都没有。庙里只有柴火偶尔的爆响,和他自己的呼吸声,一深一浅,像在数着剩下的路。
不知过了多久,天边泛起了鱼肚白。也平猛地睁开眼,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又理了理琪亚娜枕边的羊肉干和草药。
“该走了。”他对锦衣卫说,声音里带着一种奇异的振作,“卫大人说京城有太医,咱们得快点,别耽误了治疼。”
阿依娜看着他眼底的红血丝,心里像被什么堵住了,说不出话。她知道,也平又给自己续了新的念想。他把“去京城”当成了新的灯,哪怕前路茫茫,也得举着这盏灯往前走。
重新上路时,风里带了点凉意。也平走在门板侧面,脚步比昨天稳了些。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那几株焦黑的草药,小心翼翼地放进琪亚娜的布包里。
“等回了草原,就把这些种在帐篷边。”他轻声说,像是在对她说,又像是在对自己说,“苏和嫂子说,草药烧了根还在,来年能发芽。你看,连草都能熬过去,你肯定也能……”
他抬头望了望前面的路,晨光正从地平线爬上来,把官道染成一片金红。他深吸一口气,像是攒足了力气,对着门板上的人,也对着自己,一字一句地说:
“琪亚娜,咱们走。去京城。”
风掠过他的耳畔,带着远方的气息。他攥紧了手里的木柄,脚步坚定地往前迈去,身后是渐渐远去的废墟和昨夜的破庙,身前是漫长的路和一个必须相信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