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晨醒来,外面积了一层雪。
少华先起床,他告诉徐蓉下雪了。
徐蓉让少华去告诉工人,今天可以不用干活,因为抄纸都在水里,天气太冷了。
少华站在门口,看着外面的雪,回头道:“昨天不下雪,其实天气也很冷。”
确实,不是只有下雪气温才是最冷的,有时候不下雪气温也很低。
徐蓉道:“不管了,反正就这样吧。你告诉小五,让织坊那边也歇一天。”
少华笑道:“天冷就不干活,你这东家也太随意了。他们是按上工拿钱的,你说歇工,他们不就没钱了嘛。”
徐蓉也是出于关心考虑,但是,说实话,这些工人真的很扛冻。
她道:“好吧,那你告诉他们,今天可以歇工,工钱照发。”
少华走过来捏了捏她的鼻子:“你是没睡醒,还是怎么的?你说年底要发福利,精打细算,这会儿又白送工钱。”
徐蓉道:“为富者要仁慈,否则……”
她也不知道否则会怎样,她只觉得天冷应该放假,这是她从小到大的心愿。当然,这是从她是打工者,别人是老板来说。现在她做老板了,目前不需要赶工出货,她觉得放一下假也没什么。
少华道:“这冷也不是一天两天,明天呢、后天呢?”
徐蓉想了想,说道:“那就放寒假吧,从冬至的第二天到正月初三,初四开始上工。”
她掰着指头数了数,总共是十一天,说道:“放十一天假,工钱照发。年底了,他们也差不多该回家忙过年。”
少华有些不可思议地望着徐蓉这个“铁公鸡”:“你是真没睡醒啊!你昨晚是做了个什么梦吗?”
“没有,我很清醒。去年冬天的时候,他们还没有来上工。拓跋于荣的人是从今年一月二十八才来的。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俩不也是窝在家里烤火嘛!同样没做活。”
徐蓉推己及人,在寒冷的天气,泡在水里抄纸,真的异常寒冷。
少华想想,觉得她说的也有道理。
徐蓉道:“十一天的工钱,今天就发,让他们有钱过年。就当是福利了。”
之前徐蓉想着年终福利发什么?想过发银子、发毛巾、发猪肉,但是,她觉得还不如“带薪放假”。
有的东西,抱着提着都一样沉。放十一天假,除了拓跋于荣的那些人在家里要继续供应饭食,其余村里来干活的,放假回家,便不用管他们饭食,同样也是相当于省钱了。
少华站在床边:“你真的决定让他们歇工?”
徐蓉点头。
“好吧,我去告诉他们。”
这时小橙子醒了,举着小手,张着腿,噗地拉了一泡。
徐蓉闻见味道,掀开小被一看,赶忙给她换尿布。少华也立即出去打来热水,用橙子专用的棉柔巾给她擦屁股。
两人忙活一阵,天也渐渐大亮。
今天阴雪天,即便天光大亮,外面也是看着阴沉沉的。
有的人已经去上工,少华跑去告诉:从今天开始放假,直到明年正月初四再次开工,放假这十一天工钱照发,让他们一会去食堂领钱。
众人听到这个消息,意外又惊喜。回家歇着还有钱,真是太好了!
徐蓉捣鼓完小橙子,喂她吃了早奶,叫宋嬷嬷来看着,然后也去到食堂。
食堂里好多人,穆喆在考勤本上做记录,邹子义在一旁发钱,少华在一旁看着。
在今年十一月送来的这批人中,领头人是十七岁的穆喆。别看他年纪不大,但是他身份地位高,是穆氏家族子弟。与穆青是从堂兄弟的关系。
“从堂兄弟”,比“堂兄弟”要隔一层。属于三代内旁系血亲。也就是说,他们是同一个曾祖父,但是祖父不同。
之后邹子义离开,会是穆喆代替他的位置。这段时间邹子义都在培养他熟悉这里事务。
众人见徐蓉进来,纷纷让开,礼貌点头躬身喊“东家”。
现在徐蓉不怎么亲自管理事务,不过大家都知道,徐家所有事情还是她做主。
“东家,真是不好意思啊,不上工都有钱拿。”有人礼貌客气。
徐蓉微笑道:“年底了,你们家里估计也有事,差不多该回去忙年了。”
这些人不一定在别处干过工,但是不干活也有钱拿,真是头一遭。
“蓉姐!”穆喆看到徐蓉,露出个大男孩的灿烂笑容。
穆喆与徐蓉同龄,但在月份上,假如是以原主的十一月份算,他比徐玉蓉大三个月。但如果是以现代徐蓉八月三十一日的生日算,穆喆比她大十一天。
总之,不管大多少,徐蓉是东家,穆喆出于礼貌也该喊她姐。
“发了多少人的了?”徐蓉转过考勤本看花名册。
“二十多个,才刚开始。”
“行吧,你们继续。”
徐蓉就是来看一看,显示一下存在感,让工人们知道她一直在关注着。
她走后,穆喆继续低头核对名字,手指在纸页上轻轻敲打,像是在思考什么。邹子义在一旁看了他一眼,低声说道:“别发呆,快点干。”穆喆吐了吐舌头,又恢复了那股认真劲儿,继续一项项记录下去。
食堂里热气腾腾,外头飘起细雪。
徐蓉来到厨房,对曹婆道:“我中午想吃火锅,一会你给我杀只鸡。”
曹婆一脸疑惑,不知火锅为何物。
徐蓉想吃火锅已久。之前怀着孕,不能吃。现在,其实也不能吃,因为要喂奶。母亲吃什么,对奶水是有影响的。可她实在太馋了!就算不吃重油重辣的火锅,吃个清汤火锅总可以吧?
徐蓉心里对自己说:下雪天吃火锅,人间绝配。吃一点没关系,不要太辣就行。
交代完厨房,火锅要准备哪些食材,徐蓉顺道去工人房间看一看。
工人们发钱放假,那氏族人除了那竹荫和邬冬燕,其他人没在工坊上干活。所以,除了这两人,其他人是没钱的。
当然,叔祖母那一家,她们靠卖豆腐挣钱。赶集日到县城去卖,平常就到村子里或是其他村去卖。这些日子还是挣了点钱的。
至于那若云和那若兰,她俩养胎,之前江云鹏给过她俩一点钱,所以她俩没有经济压力,平常在家里会力所能及的帮一点小忙。
至于她俩的婶婶倪凤仙,原本她是和叔祖母家的儿媳一起做豆腐卖,但后来她们发生了点矛盾,她退出了,没再做。
她们这一群人总共住了两个房间,一间是那氏姐妹和婶婶一家;另一间是那竹荫母女和叔祖母一家。
徐蓉先去看那氏姐妹,她俩在做针线。
那若云望了望门外,见没什么人,低声对徐蓉道:“你能不能帮叔祖母她们那家人,在什么地方找个房屋,让她们搬出去?”
徐蓉愣了一下,没料到她会突然提这个要求。
那若云道:“想必你也看出来了,她们那家人很会算计。要做生意就让她们自己做去,不要来动用你的东西。”
徐蓉道:“她们也只是在厨房空闲的时候占用。”
那若云道:“她们用你的灶台、烧你的柴,也不说去找点柴来填补,搞得好像柴是天生就有,大风刮来的。”
这点倒是真的,叔祖母一家“借鸡生蛋”,除了自己买点黄豆,其他所有东西的成本,都是揩徐家的油。
徐蓉道:“无所谓了,反正我们家也不缺这点。”
搁在以前一文掰作两文花的时候,徐蓉会在意,现在她一月挣的钱顶得上过去几年的收入,她也就不在意了。
那若云道:“可是她们不自觉啊,若不是我,她们哪能来到这里,现在挣了点钱,大言不惭,说她们靠的是自己。”
少华先起床,他告诉徐蓉下雪了。
徐蓉让少华去告诉工人,今天可以不用干活,因为抄纸都在水里,天气太冷了。
少华站在门口,看着外面的雪,回头道:“昨天不下雪,其实天气也很冷。”
确实,不是只有下雪气温才是最冷的,有时候不下雪气温也很低。
徐蓉道:“不管了,反正就这样吧。你告诉小五,让织坊那边也歇一天。”
少华笑道:“天冷就不干活,你这东家也太随意了。他们是按上工拿钱的,你说歇工,他们不就没钱了嘛。”
徐蓉也是出于关心考虑,但是,说实话,这些工人真的很扛冻。
她道:“好吧,那你告诉他们,今天可以歇工,工钱照发。”
少华走过来捏了捏她的鼻子:“你是没睡醒,还是怎么的?你说年底要发福利,精打细算,这会儿又白送工钱。”
徐蓉道:“为富者要仁慈,否则……”
她也不知道否则会怎样,她只觉得天冷应该放假,这是她从小到大的心愿。当然,这是从她是打工者,别人是老板来说。现在她做老板了,目前不需要赶工出货,她觉得放一下假也没什么。
少华道:“这冷也不是一天两天,明天呢、后天呢?”
徐蓉想了想,说道:“那就放寒假吧,从冬至的第二天到正月初三,初四开始上工。”
她掰着指头数了数,总共是十一天,说道:“放十一天假,工钱照发。年底了,他们也差不多该回家忙过年。”
少华有些不可思议地望着徐蓉这个“铁公鸡”:“你是真没睡醒啊!你昨晚是做了个什么梦吗?”
“没有,我很清醒。去年冬天的时候,他们还没有来上工。拓跋于荣的人是从今年一月二十八才来的。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俩不也是窝在家里烤火嘛!同样没做活。”
徐蓉推己及人,在寒冷的天气,泡在水里抄纸,真的异常寒冷。
少华想想,觉得她说的也有道理。
徐蓉道:“十一天的工钱,今天就发,让他们有钱过年。就当是福利了。”
之前徐蓉想着年终福利发什么?想过发银子、发毛巾、发猪肉,但是,她觉得还不如“带薪放假”。
有的东西,抱着提着都一样沉。放十一天假,除了拓跋于荣的那些人在家里要继续供应饭食,其余村里来干活的,放假回家,便不用管他们饭食,同样也是相当于省钱了。
少华站在床边:“你真的决定让他们歇工?”
徐蓉点头。
“好吧,我去告诉他们。”
这时小橙子醒了,举着小手,张着腿,噗地拉了一泡。
徐蓉闻见味道,掀开小被一看,赶忙给她换尿布。少华也立即出去打来热水,用橙子专用的棉柔巾给她擦屁股。
两人忙活一阵,天也渐渐大亮。
今天阴雪天,即便天光大亮,外面也是看着阴沉沉的。
有的人已经去上工,少华跑去告诉:从今天开始放假,直到明年正月初四再次开工,放假这十一天工钱照发,让他们一会去食堂领钱。
众人听到这个消息,意外又惊喜。回家歇着还有钱,真是太好了!
徐蓉捣鼓完小橙子,喂她吃了早奶,叫宋嬷嬷来看着,然后也去到食堂。
食堂里好多人,穆喆在考勤本上做记录,邹子义在一旁发钱,少华在一旁看着。
在今年十一月送来的这批人中,领头人是十七岁的穆喆。别看他年纪不大,但是他身份地位高,是穆氏家族子弟。与穆青是从堂兄弟的关系。
“从堂兄弟”,比“堂兄弟”要隔一层。属于三代内旁系血亲。也就是说,他们是同一个曾祖父,但是祖父不同。
之后邹子义离开,会是穆喆代替他的位置。这段时间邹子义都在培养他熟悉这里事务。
众人见徐蓉进来,纷纷让开,礼貌点头躬身喊“东家”。
现在徐蓉不怎么亲自管理事务,不过大家都知道,徐家所有事情还是她做主。
“东家,真是不好意思啊,不上工都有钱拿。”有人礼貌客气。
徐蓉微笑道:“年底了,你们家里估计也有事,差不多该回去忙年了。”
这些人不一定在别处干过工,但是不干活也有钱拿,真是头一遭。
“蓉姐!”穆喆看到徐蓉,露出个大男孩的灿烂笑容。
穆喆与徐蓉同龄,但在月份上,假如是以原主的十一月份算,他比徐玉蓉大三个月。但如果是以现代徐蓉八月三十一日的生日算,穆喆比她大十一天。
总之,不管大多少,徐蓉是东家,穆喆出于礼貌也该喊她姐。
“发了多少人的了?”徐蓉转过考勤本看花名册。
“二十多个,才刚开始。”
“行吧,你们继续。”
徐蓉就是来看一看,显示一下存在感,让工人们知道她一直在关注着。
她走后,穆喆继续低头核对名字,手指在纸页上轻轻敲打,像是在思考什么。邹子义在一旁看了他一眼,低声说道:“别发呆,快点干。”穆喆吐了吐舌头,又恢复了那股认真劲儿,继续一项项记录下去。
食堂里热气腾腾,外头飘起细雪。
徐蓉来到厨房,对曹婆道:“我中午想吃火锅,一会你给我杀只鸡。”
曹婆一脸疑惑,不知火锅为何物。
徐蓉想吃火锅已久。之前怀着孕,不能吃。现在,其实也不能吃,因为要喂奶。母亲吃什么,对奶水是有影响的。可她实在太馋了!就算不吃重油重辣的火锅,吃个清汤火锅总可以吧?
徐蓉心里对自己说:下雪天吃火锅,人间绝配。吃一点没关系,不要太辣就行。
交代完厨房,火锅要准备哪些食材,徐蓉顺道去工人房间看一看。
工人们发钱放假,那氏族人除了那竹荫和邬冬燕,其他人没在工坊上干活。所以,除了这两人,其他人是没钱的。
当然,叔祖母那一家,她们靠卖豆腐挣钱。赶集日到县城去卖,平常就到村子里或是其他村去卖。这些日子还是挣了点钱的。
至于那若云和那若兰,她俩养胎,之前江云鹏给过她俩一点钱,所以她俩没有经济压力,平常在家里会力所能及的帮一点小忙。
至于她俩的婶婶倪凤仙,原本她是和叔祖母家的儿媳一起做豆腐卖,但后来她们发生了点矛盾,她退出了,没再做。
她们这一群人总共住了两个房间,一间是那氏姐妹和婶婶一家;另一间是那竹荫母女和叔祖母一家。
徐蓉先去看那氏姐妹,她俩在做针线。
那若云望了望门外,见没什么人,低声对徐蓉道:“你能不能帮叔祖母她们那家人,在什么地方找个房屋,让她们搬出去?”
徐蓉愣了一下,没料到她会突然提这个要求。
那若云道:“想必你也看出来了,她们那家人很会算计。要做生意就让她们自己做去,不要来动用你的东西。”
徐蓉道:“她们也只是在厨房空闲的时候占用。”
那若云道:“她们用你的灶台、烧你的柴,也不说去找点柴来填补,搞得好像柴是天生就有,大风刮来的。”
这点倒是真的,叔祖母一家“借鸡生蛋”,除了自己买点黄豆,其他所有东西的成本,都是揩徐家的油。
徐蓉道:“无所谓了,反正我们家也不缺这点。”
搁在以前一文掰作两文花的时候,徐蓉会在意,现在她一月挣的钱顶得上过去几年的收入,她也就不在意了。
那若云道:“可是她们不自觉啊,若不是我,她们哪能来到这里,现在挣了点钱,大言不惭,说她们靠的是自己。”